本發明涉及一種能制備高硬度化學鍍NI-P-SIC鍍層的環保鍍液,其特征在于由化學鍍NI-P鍍液和納米碳化硅分散液組成,并且其組成每升中含有鎳鹽24~30G,還原劑24~33G,緩沖劑10~18G,絡合劑20~30G,穩定劑0.5~1.5ML,納米碳化硅分散液20~50ML/L和調節鍍液PH為8~10的調節劑,所述的分散液每升含分散劑0.05~0.20G,納米碳化硅0.10~0.40G。本發明的化學鍍鍍液不但對環境友好,而且制成的鍍層的硬度在鍍態達到900~1000HV,熱處理后鍍層的硬度達1300~1400HV,適用于制造高硬度,高耐磨性的模具、刀具、量具,以及冶金、紡織、化工、機械、航空、航天、能源等行業中使用的動軸承。
本發明涉及一種輪轂用高硬度鋁合金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屬于冶金材料技術領域,該鋁合金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第一步、按照質量百分比稱取原料;第二步、將稱取好的原料投入熔煉爐中,升溫,待原料熔化后,保持溫度恒定,熔煉2h,然后加入清渣劑,精煉45min,清渣后,加入增強劑保溫30min,得到熔煉好的合金液;第三步、將熔煉好的合金液澆筑成錠,均勻化處理,冷卻至室溫。以增強劑作為增強相,利用增強相的直接強化及其對組織的改性作用,提升鋁合金的強度、模量、耐磨性能及高溫蠕變性能。增強劑引起的應變硬化,提升了輪轂用高硬度鋁合金材料的性能。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從城市污泥中提取納米貴金屬(主要是Au和Pt)和鐵精粉的方法。具體包括:(1)將脫水污泥在氮氣下焙燒,磁選提取鐵精粉;(2)將非磁性產物用鹽酸/硝酸溶液浸漬,殘渣可以填埋或者做建筑材料,浸出液用NaOH調整pH至6?8;(3)隨后將浸出液與乙醇:正己烷按照體積比為1:1:2混合,加入適量油酸鈉,在65?75℃回流2h,油相旋轉蒸發回收正己烷,殘渣可用于冶金;(4)將水相溶液加入0.1?10重量份的油胺并與正己烷按照體積比1:1混合,在180?220℃反應2?12h,冷卻后離心得到貴金屬納米粒子。本發明實現了城市污泥的資源化綜合利用,可以獲得鐵精粉和貴金屬納米粒子兩種高附加值產品。
本發明公開了帶表面微結構的碳化鎢涂層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以及帶該涂層的工件,涉及涂層制備與改性技術領域。帶表面微結構的碳化鎢涂層的制備方法,包括:對噴涂態碳化鎢涂層表面進行激光改性,以使得碳化鎢涂層表面形成微結構;輻照激光參數為:輸出激光脈沖寬度值為0.3~12ms,輸出單脈沖能量為3~12J,激光改性采用掃描的方式進行,掃描速率為0.01?100mm/s。該方法工藝成本低,效率高。帶表面微結構的碳化鎢涂層,采用上述的制備方法制得。該涂層耐磨性好,非常適合應用于航空航天、冶金、石化以及機械等領域。一種工件,包括基體以及覆蓋在基體表面的帶表面微結構的碳化鎢涂層。該工件的耐磨性好。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粉碎機錘片,該粉碎機錘片包括錘片基體,所述錘片基體的工作面上設有由釬料制成的釬焊層,所述釬焊層上釬焊有超硬磨粒。本發明粉碎機錘片硬度高、耐磨性好、使用壽命長、粉碎效果好、物料適應性好,可廣泛應用于中藥材料、食品、飼料、礦石、陶瓷材料等物料的粉碎,粉碎效率高,錘片損耗低,節省了物料粉碎加工的成本。同時,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粉碎機錘片的制備方法,通過釬焊工藝將超硬磨粒固著在粉碎機錘片基體的工作面上,超硬磨粒、釬焊層和錘片基體三者兩兩之間形成牢固的冶金結合層,對超硬磨粒的把持強度高,超硬磨粒不易脫落,同時,本發明粉碎機錘片的制備方法工藝簡單、無污染、生產效率高。
本發明公開了路橋混凝土動態應變環境下鋼筋熱浸鍍用鋅鈷合金及其加工工藝。按照重量百分比,該合金的成分為:Ca:0.2?0.3wt.%,Co:1.5?1.8wt.%,Lu:0.1?0.2wt.%,Al:20.0?25.0wt.%,Nd:0.2?0.3wt.%,Pr:0.1?0.2wt.%,In:0.2?0.4wt.%,余量為鋅。該材料的開發和產業化,對于解決公路鋼構件在日益嚴重的環境腐蝕狀態下的防腐問題,降低公路養護費用,加快我國冶金工業結構調整,提高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
本發明屬于膜分離材料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低導熱親水?憎水雙極復合膜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所述復合膜由厚度為30~100μm的多孔支撐體層和厚度為5~20μm的超薄皮層構成;所述多孔支撐體層由憎水性聚合物和憎水性二氧化硅氣凝膠制備而成,所述超薄皮層由親水性聚合物和親水性二氧化硅氣凝膠制備而成。本發明制備方法采用涂敷法,工藝簡單,設備成本低;所制得的復合膜具有良好的透過性、氣體選擇性,較低的導熱性和較高的強度,可廣泛用于水處理技術,空調工程、能源、化工、冶金,生化工程等領域,特別適合于海水淡化和空氣獨立除濕。
本發明提出了一種利用水合物法分離混合氣體的連續分離方法及裝置,本發明采用三級串聯逆流連續分離工藝提高煙氣中CO2的回收率和產品中CO2的濃度,同時提高分離過程速率與效率。每級分離系統均由水合物合成釜、水合物分離解析器、循環泵、熱交換器、微氣泡全混射流反應器組成。本發明采用微氣泡全混射流反應器提高氣水接觸效率,采用外置熱交換器強化水合反應熱的去除,同時通過含促進劑水溶液來降低水合物生成壓力,提高水合物生成速率。本發明適用于燃煤電廠煙道氣及“綠色煤電”技術整體煤氣化聯合循環發電中CO2的連續分離與富集,本發明還可應用于化工、冶金、石油等領域含CO2氣體及其它多組分混合氣體的連續分離與富集。
一種具有非等限制接觸長度的新型限制接觸外圓車刀,包括刀體、通過螺釘固定在刀體上的刀片,所述刀片的前刀面上設置有呈一定幾何形狀的、用于限制刀片與切屑接觸長度的凹槽,且所述凹槽長度方向上的各點與主切削刃之間的距離是連續變化的,且該距離朝刀尖方向逐漸增大。本發明通過在刀片前刀面設置與主切屑刃之間具有連續變化的距離的凹槽,并合理控制凹槽與主切削刃之間的幾何關系等,在減小切削力、降低切削溫度、保證刀片足夠強度的同時,還可以控制切屑的卷曲方向及擁有更長使用壽命;生產時,刀片采用粉末冶金成型技術,實現大批量生產,加工方便、效率高。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廢舊印刷電路板中各組分材料的分離及回收方法,其特點是廢舊印刷電路板依次進行真空熱解、剪切破碎、篩分分級、重力分選、中溫煅燒后,使廢舊印刷電路板中全部組分材料得到分離和回收,并分別獲得有機熱解油、金屬混合物及玻璃纖維;回收的有機熱解油可作為燃料油或化工原料利用、金屬混合物可作為冶金工業原料利用、玻璃纖維可作為玻璃纖維加工原材料或填料利用,達到了全部資源回收利用的目的;本發明方法能有效的分離和回收廢舊印刷電路板中全部組分材料,并具有工藝方法簡單可行、高效、無污染等特點,因此具有很好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快速判斷礦石黏土含量的方法,涉及濕法冶金堆浸技術領域,包括研磨裝置主體,所述研磨裝置主體的正面鉸接有裝置箱門,所述裝置箱門的正面固定安裝有拉把手,所述研磨裝置主體的側面固定連接有散熱管,所述研磨裝置主體的內部設置有粉碎機構,所述研磨裝置主體的側面固定安裝有除塵裝置,所述粉碎機構包括有進料管、粉碎齒輪和粉碎輥。本發明通過設置抽風裝置和出塵管的配合將研磨裝置主體內所產生的灰塵進行抽取,抽取至除塵箱體的內部,利用過濾板進行過濾板,然后通過設置凈化水箱和輸水管之間的配合,以便降低灰塵的揚起,并通過設置集塵箱對下落的灰塵進行收集,以便后期工作人員進行處理,從而提高了裝置的利用效率。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耐灼燒輸送帶,包括骨架層以及覆蓋在所述骨架層表面的覆蓋膠層,其中,按重量份數計,所述覆蓋膠層由以下組分制成:丁苯橡膠:80?120份、硫磺:0.3?0.8份、第一促進劑:0.6?1.0份、第二促進劑:1.2?3份、第一防老劑:1.4?2份、第二防老劑:1.2?2.5份、氧化鋅:6?10份、硬脂酸:1.2?2.5份、古馬?。?0?15份、芳烴油:8?14份、中超耐磨炭黑:11?16份、高耐磨炭黑:45?52份、52#氯化石蠟:6?10份、三氧化二銻:3?8份、磷酸三苯酯:5?10份、石墨粉:7?12份。本發明的耐灼燒輸送帶,具有耐熱穩定性好、使用壽命長的特點,其可用來長期輸送200℃左右、偶爾輸送250℃的高溫物料,且在同等高溫環境下,其使用壽命可達現有耐灼燒輸送帶的2?3倍,是冶金、鑄造等行業用來輸送高溫物料的理想選擇。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無機危廢富氧側吹處理工藝,屬于無機危廢處理技術領域,首先,原料從富氧側吹爐的爐頂加入,在富氧側吹爐的預熱區進行預熱;然后,預熱后的爐料在風口區進行熔化并發生冶金反應,生成合金和熔渣;最后,生成對的合金和熔渣一起流入本床區,在本床區內進行交互反應;本發明采用的富氧側吹爐技術先進,生產設備的自動化和信息化水平高。采用富氧節能環保措施,能耗低,節能效益好。爐渣金屬含量低,提高了資源綜合利用水平;采用切實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清潔生產水平較高。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在高錳鋼表面制備耐磨增韌涂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S1:熔覆前基體預處理;S2:熔覆前粉末預處理;S3:熔覆;S4:熔覆后熱處理。本發明采用等離子熔覆技術、固溶處理及涂層表面時效工藝,制備出了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和高沖擊韌性的Fe?Ni基合金涂層,既提高了基體材料的表面硬度和耐磨性,又解決了傳統硬質顆粒強化金屬基耐磨涂層在中高應力等工況下容易開裂的問題,而且制備出的涂層與基體材料具有很好的冶金結合,大大提高了涂層的綜合性能,使得基體材料在得到了更加充分的保護,從而延長基體材料使用壽命,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耐磨、耐腐蝕、抗沖擊雙金屬復合彎管的制造方法,采用合金鋼管材制造內層管,低碳鋼管材制造外層管,帶鋸床下料后,車削內外管材,加工到過盈配合尺寸,然后加熱外管,將內管壓入外管中,外管與內管形成過盈配合的雙金屬復合直管,將雙金復合直管套到芯模上,通過中頻感應加熱雙金屬復合直管,再推擠雙金屬復合直管的一端,使雙金屬復合直管通過尺寸由小變大的錐形芯模進行擴徑,再經過彎曲芯模進行彎曲,形成雙金屬復合彎管,然后工裝定位焊接彎管兩端法蘭,再彎管整體淬火。本發明雙金屬復合彎管具有耐磨、耐腐蝕、抗沖擊優異的綜合性能,可以應用于建筑、礦山、冶金、電力、石油、煤炭等行業物料的輸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鉆頭胎體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涉及粉末冶金技術領域。該鉆頭胎體材料包括按照體積百分含量計的以下成分:45.0~65.0%的碳化鎢硬質顆粒和35.0~55.0%的含銅多主元高熵合金。其通過改進并合理配比的碳化鎢硬質顆粒與含銅多主元高熵合金的材料的使用,使得該鉆頭胎體材料的耐磨性、強度和沖擊韌性均可得到大幅度提升,從而可顯著提高胎體鉆頭的使用壽命,使之特別適用于中硬地層的鉆進。該鉆頭胎體材料的制備方法,其通過將碳化鎢硬質顆粒經裝模、振實后在高溫下熔滲含銅多主元高熵合金后得到上述的鉆頭胎體材料,該鉆頭胎體材料耐磨性、強度和沖擊韌性高,使用壽命長,特別適用于中硬地層的鉆進。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電化學產氣的多孔電極,所述電極為孔洞大小呈梯度分布的多孔金屬網絡結構電極。本申請所述多孔電極為一種孔洞梯度分布的多孔金屬網絡結構電極,針對電極上不同位置的不同功能對電極結構進行設計和優化,顯著減小了電極上的過電勢,從而提高電解效率、降低運營成本;制備方法多樣,3D打印、粉末沖壓、金屬冶金等工藝都可以通過改變參數或增減造孔劑來實現孔徑的梯度變化;應用范圍廣泛,梯度多孔電極可廣泛適用于酸式電解水、堿式電解水裝置、氯堿工業、電化學廢水處理等領域,其設計原理適用于同時存在固液、固氣、固液氣催化的其它電化學反應。
一種錘式破碎機復合錘頭的制備方法,其步驟是:1)制備復合錘頭鑄型;2)將陶瓷顆粒固定在鑄型內用于制備錘頭使用部位的型腔處;3)合箱,固定在機械振動裝置上,先澆注低碳低合金鋼,再澆注高鉻鑄鐵,且在澆注高鉻鑄鐵的同時開動機械振動裝置,機械振動使鑄件凝固,冷卻后經處理獲得復合錘頭;4)將復合錘頭熱處理。本發明由于采用在錘頭使用部位用陶瓷顆粒增強高鉻鑄鐵復合材料,安裝區域采用強韌性好的低碳低合金鋼,并采用雙液復合的方法制備復合錘頭,同時用機械振動法加速高鉻鑄鐵液與低碳低合金鋼液界面元素擴散,從而獲得穩定的界面冶金結合,實現復合錘頭高耐磨性和高強韌性,使磨損區域不易脫落,使用壽命長,且本發明的制作工藝簡單、制造成本低、實用性強。
一種復合板錘的制備方法,其步驟是:1)采用石英砂,并加入水玻璃作為粘結劑,通過二氧化碳硬化制成板錘鑄型;2)合箱立澆,鑄件凝固冷卻后經處理,獲得兩個工作區域均為陶瓷顆粒增強高鉻鑄鐵和安裝區域為低碳低合金鋼的復合板錘;3)將復合板錘進行熱處理。本發明通過在復合板錘的工作區域用高硬度陶瓷顆粒增強高鉻鑄鐵,其耐磨性比高鉻鑄鐵大幅提高,復合板錘的安裝區域采用高強韌低碳低合金鋼,同時在高鉻鑄鐵液與低碳低合金鋼液界面冷卻過程中采取降低冷卻速度的措施獲得穩定的冶金結合界面,從而保證了復合板錘使用的安全性,有效地實現了復合板錘高耐磨性和強韌性的協調統一,且本發明的工藝簡單、容易實現、實用性強。
一種梯度多孔鈦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按照由細到粗的順序將不同粒徑的球形鈦粉依次放置于石墨模具中;施加在鈦粉上的壓力為5~20MPa,真空度≤3Pa,以50~200℃/min的升溫速率升溫至500~650℃,燒結0~20分鐘,即獲得具有孔徑大小為梯度變化的多孔鈦材料。本發明的制備方法不需要添加造孔劑或其他助劑,減小對環境污染和保持鈦的純度,將傳統粉末冶金方法的壓制和燒結兩步工藝合并完成,可通過控制燒結溫度、升溫速率、保溫時間在一定范圍內調整孔隙率和孔徑大小,十分有利于過濾產品的開發。
本申請提供一種基于增材制造的金屬支撐型自密封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電解池及電堆。通過增材制造技術一步或多步成型金屬支撐框體。再通過熱噴涂、流延成型、絲網印刷或者化學氣相沉積方法在金屬支撐框體上按需制備陽極、電解質和陰極,利用電解質的致密結構實現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電解池的自密封。本申請方案可免除鉆孔、焊接、封裝、粉末冶金、高溫燒結等傳統工藝,實現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電解池的結構功能一體化,提高制備效率。同時,該方案還可明顯提高金屬支撐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電解池質量能量密度、加工精度和可靠性、降低制備成本,利于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電解池商業化。
本發明涉及一種適用于制造鐵路車輛制動閘片的高耐磨銅基摩擦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屬于摩擦材料技術領域。其原料包括Cu、Fe、Cr、ZTA復合陶瓷、MoS2及石墨粉末,其重量百分比構成如下:Cu:45~60%、Fe:15~25%、Cr:5~10%、ZTA復合陶瓷:2~10%、MoS2:0.5~2%、石墨:10~20%。本發明采用粉末冶金方法高真空燒結成形高耐磨銅基摩擦復合材料,該材料具有強度高、硬度大,在高速、高溫條件下,具有摩擦系數高、抗磨損能力強、穩定性好、導熱性高、壽命長等優點,適合于制造高速列車制動閘片。
本發明屬于冶金技術領域,具體公開了一種鋰輝石酸化浸取鋰的方法。本發明方法將鋰輝石精礦造粒后低溫焙燒,之后粉碎得到焙砂,焙砂加硫酸熟化,然后再用水常溫浸出,即得到硫酸鋰溶液。本發明焙燒溫度低,鋰浸出率高,降低了生產成本,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鎳鈦金屬間化合物軸承材料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屬于粉末冶金技術領域。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鎳鈦混合粉末原料制得的坯體于550?850℃的條件下預燒結0.5?8h,再于1035?1065℃的條件下至少燒結1h。鎳鈦混合粉末原料中鎳粉和鈦粉的重量比為59:41?61:39。通過采用先在特定條件下預燒結再在特定條件下復燒的方式,可避免具有大于50wt.%含量的鎳元素的鎳鈦混合粉末原料直接進行燒結導致液相過度生成,使材料整體塌掉的問題,并且,該方法成本較低、操作容易,適于推廣應用。由此得到的鎳鈦金屬間化合物具有較高的組織均勻程度、致密性和硬度,適于制備軸承。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污水處理劑及其生產工藝。該污水處理劑,按重量百分比計,包括:聚合氯化鋁1~20%、堿式氯化鋁1~20%、三氯化鐵1~30%、氯酸鈉1~40%、聚季銨鹽1~20%、次氯酸鈉1~30%、水余量。本發明提供的污水處理劑適用范圍廣,適用于生活污水、凈化工業用水、工業廢水、礦山、油田回注水、造紙、冶金、洗煤、皮革及各種化工廢水處理,處理后的污水中生化需氧量(BOD)、化學需氧量(COD)、懸浮物(SS)、NH3?N等的含量明顯降低,pH值升高。本發明提供的無水處理劑的生產工藝簡單,制備成本較低,適于推廣應用。
本發明涉及釩冶金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鈉化焙燒提釩工藝。該工藝包括鈉化焙燒、浸出、沉釩、回收鈉鹽等步驟,其中沉釩步驟采用碳酸銨沉釩,沉釩母液成分以碳酸氫鈉為主,完全蒸餾后得到的碳酸氫鈉粗產品返回鈉化作業,鈉得到循環利用,避免了傳統工藝采用硫酸銨和氯化銨沉釩帶來的環保問題,解決了生產中硫酸鈉或氯化鈉渣堆積、不能利用的難題。其工藝簡單,降低了生產成本、環保效益顯著。進一步的,對沉釩母液進行蒸餾操作包括脫氨蒸餾和再蒸餾,脫氨蒸餾得到的稀氨水可返回沉釩步驟繼續沉釩,因此沉釩時過量的氨得到循環利用;沉釩母液的再蒸餾得到的蒸餾水返回浸出作業,水得到循環用,實現了鈉化焙燒提釩廢水零排放。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從鍺氯化蒸餾鈣渣中浸出鍺的方法,涉及濕法冶金技術領域。該方法首先利用鍺氯化蒸餾鈣渣與碳酸鈉混合后在一定溫度下進行焙燒,使鍺氯化蒸餾鈣渣中的硫酸鈣、二氧化硅、硅鍺酸鹽分別轉化為碳酸鈣,硅酸鈉以及鍺酸鈉;打開硫酸鈣、二氧化硅對鍺的包裹,有利于后續鍺的浸出;其次,焙砂產物采用水進行浸出,使硫酸鈉、硅酸鈉、鍺酸鈉進入水溶液中,避免后續硫酸浸出過程中形成硅膠;最后,在較低硫酸濃度條件下,實現鍺的高效浸出,可實現有價資源的高效回收,同時減少了硫酸的消耗,并且避免了浸出過程中硅膠的產生。
本發明涉及一種Ti?Fe合金基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屬于復合材料制備技術領域。本發明以Ti粉、Fe粉和B4C粉為原料,將一定量的Ti粉、Fe粉和B4C粉混合后裝入不銹鋼包套,經過振實、除氣、封口、熱等靜壓燒結以及機加工去除包套等工序,得到TiC+TiB顆粒增強的Ti?Fe合金基復合材料。本發明通過控制工藝參數和材料成分,保證Ti?Fe合金基復合材料增強相分布均勻、致密度高、力學性能好。采用粉末冶金的制備方法,工藝路線簡單,制備周期短,成本低,可實現大規模的工業應用。實施例結果證明,本發明提供的Ti?Fe合金基復合材料在室溫下抗壓強度在1700~1900MPa,壓縮彈性模量在8~9GPa。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廣東廣州有色金屬電冶金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