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冶金技術領域,涉及一種超純凈低溫容器用鋼的冶煉方法,包括電爐初煉、鋼包二次脫磷、VD脫碳、LF精煉、VD真空脫氣去夾雜工序,所述電爐初煉工序,過氧化出鋼;鋼包二次脫磷工序,造高堿度爐渣,鋼液中P≤0.003%;VD脫碳工序,破空后鋼液中C≤0.002%;LF精煉工序,采用Al和電石脫氧,鋼水升溫至1620℃后,大吹氬氣至鋼液中S≤0.003%,同時抬電極防止增碳;VD真空脫氣去夾雜工序,真空結束時鋼液中S≤0.0015%,破空后軟吹10min以上。本發明冶煉的鋼水中P≤0.005%,S≤0.0015%,鋼水純凈度高。經連鑄、熱軋、熱處理后,所得鋼板低溫韌性優良,滿足市場上的需求。
本發明屬于冶金技術領域,提供了大厚度高韌性低碳當量超寬S355J2鋼板及生產方法。鋼板的化學成分組成及各成分的質量百分含量為:C:0.14%~0.17%、Si:0.35%~0.50%、Mn:1.30%~1.50%、P≤0.015%、S≤0.005%、Nb:0.020%~0.035%,余量為Fe和不可避免的雜質,鋼板的碳當量Ceq≤0.42%。鋼板的生產過程包括冶煉、連鑄、電渣重熔、加熱、軋制、擴氫緩冷、熱處理等工序。本發明提供的鋼板最大厚度達260mm,具有良好的綜合性能,且制備工藝簡單,易于操作,成材率高,適合于所有有條件的厚板廠生產。
一種改善要求低溫沖擊性能Cr?Mo鋼表面質量的生產方法,屬于冶金技術領域。其包括冶煉、加熱、軋制、拋丸、熱處理工序;其澆注時采用電磁攪拌工藝;加熱工序,加熱溫度1200~1220℃,保溫時間120~180min;軋制工序采用粗軋+精軋+軋后冷卻工藝;熱處理工序正火處理時加熱爐內殘氧量為0.005~0.01%;所述Cr?Mo鋼時采用低Ni,P、Sn、C、高Cr、Mo的成分設計。采用上述方法生產的Cr?Mo鋼板表面質量良好,修磨率低,鋼板組織均勻,沖擊性能得到明顯改善,生產成本較低。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高性能耐磨鋼板及其生產方法,屬于冶金技術領域,所述鋼板由以下質量百分含量的組分組成:C:0.41%~0.47%,Si:0.10%~0.50%,Mn:0.5%~1.00%,P≤0.010%,S≤0.005%,Cr:0.15%~0.40%,Ni:1.5%~2.50%,Al:0.020%~0.050%,Mo:0.25%~0.50%,Ti:0.010%~0.020%,V:0.020%~0.04%,B:0.0008%~0.002%,余量為Fe和不可避免的雜質。生產方法包括冶煉連鑄工序、加熱、軋制工序和熱處理工序;所述軋制工序采用二階段控軋工藝。本發明的高級別耐磨鋼板最大厚度可達到60mm,具有強度適中、板厚1/4處?20℃低溫沖擊韌性優良的特點,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本發明涉及一種提高大厚度合金鋼板切割質量的生產方法,屬于冶金行業板材軋制技術領域。技術方案是:按照以下步驟進行操作:(1)將鋼板加熱至620?660℃,保溫60?100min,冷卻至250?270℃出爐;(2)鋼板出爐后自然冷卻到180?210℃后開始切割,切割速度0.08?0.1m/min;(3)將保溫棉覆蓋在切割后的鋼板上進行保溫,保溫時間5?10h。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夠提高120~200mm大厚度合金鋼板切割質量,減少放炮、鋸齒、切割裂紋等缺陷。
本發明屬于冶金技術領域,涉及一種高鉻合金鋼板的加熱和軋制方法,其包括加熱、軋制、堆垛緩冷工序;所述加熱工序為將鋼錠置于加熱爐中,采用弱氧化氣氛,控制氧氣含量為1?3%,并采用四階段漸進式的加熱方式。本發明采用漸進式加熱方法,在高溫時完成軋制,并在軋后堆垛緩冷,大幅度減少了鋼板在軋制過程中產生裂紋的幾率,提高了鋼板軋制的成材率,降低了生產成本。本發明的高鉻合金鋼板表面光潔無裂紋,邊緣整齊,滿足使用要求。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采用電渣錠生產高品質特厚封頭用鋼板的方法,屬于冶金技術領域,所述方法包括電渣錠清理、均熱爐加熱、直接軋制成材、特厚板矯直、加熱擴氫緩冷工序。本發明生產的高品質特厚封頭用鋼板厚度≤200mm、寬度≤3850mm;鋼板探傷滿足NB/T47013.3?2015?I級;鋼板組織致密、均勻,以粒狀珠光體和鐵素體為主,其中鐵素體占比≥35%,晶粒度≥8.0級,A、B、C、D及DS類均≤1.0級,鋼板板型不平度≤4mm/2m、≤6mm/5m。
一種鋼錠直接軋制成材鉻鉬鋼板的生產方法,屬于冶金技術領域。其包括鋼錠澆注、退火、加熱、軋制及熱處理工序;所述加熱工序包括:(1)去應力階梯加熱步驟:鋼錠先在680~730℃保溫6~7h,之后在890~930℃保溫2~3h;(2)低溫長時保溫步驟:鋼錠加熱至1240~1280℃保溫,保溫時間15~18h,爐壓控制在0~3MPa;(3)出鋼前翻面步驟:鋼錠出爐前4~6h翻面加熱。本發明生產的鋼板單重15?35t,鋼板表面質量良好,修磨量少,探傷合格率≥97%;鋼板經高溫長時模焊處理后454℃高溫拉伸屈服強度≥338MPa,抗拉強度≥461MPa。
本發明涉及一種軋機軋輥的主連接軸故障快速預判方法,屬于冶金技術領域。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通過檢測對大連接軸外部干擾最小的時候,接軸平衡的壓力的波動幅值來判斷大連接軸是否出現損傷。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大連接軸即使出現輕微的晃動也能夠及時檢測出現,可以及時有效的自動判斷出大連接軸的運行狀態,確保大連接軸不會出現觀察不及時導致的大連接軸、十字包、軋輥輥勃斷裂損傷。提前發現問題,后期計劃內檢修避免設備事故擴大化。
本發明涉及一種預制構件用綠色早強通用硅酸鹽水泥及其制備方法,按重量分數有以下組成部分:普通硅酸鹽水泥熟料65~90份,礦粉1~15份,建筑垃圾再生微粉1~10份,粉煤灰1~10份,冶金廢渣1~10份,氧化石墨烯0.03~0.05份,石墨烯0.03~0.08份,脫硫石膏5份,助磨劑0.02~0.05份。與現有技術相比,使用本發明方法制得的水泥能顯著提高水泥性能,滿足高層預制構件使用性能要求,又能節約資源的消耗,減少污染物排放,兼顧社會效益,具有很好的推廣價值。
本發明一種抗氫致開裂12Cr2Mo1R鋼板生產方法,屬于鋼鐵冶金技術領域。生產方法包括精煉、VD真空處理、澆注、軋制、熱處理工序;精煉工序采用C+Al復合脫氧,加C粉至鋼液C含量0.07?0.08%,之后采用Al脫氧,喂Al線至鋼液Al含量0.5?0.7%。本發明生產的12Cr2Mo1R鋼板,鋼板屈服強度390?450MPa,抗拉強度540?600MPa,?30℃沖擊吸收能量≥120J,鋼板全部滿足GB/T 713?2014中規定的抗氫致開裂(HIC)性能Ⅰ級標準,其中裂紋敏感率(CSR)≤0.4%,裂紋長度率(CLR)≤3%,裂紋寬度率(CTR)≤1%。
一種陶瓷?石墨復合材料炊具,所述炊具是由陶瓷粉和石墨粉組成的混合粉劑與外加劑混合后采用粉末冶金工藝制備而成,其中,按照重量百分比,所述陶瓷粉和石墨粉的混合粉劑含量為93?97%,外加劑的含量為3?7%,陶瓷粉和石墨粉的混合粉劑中,所述陶瓷粉占比為75?90%,所述石墨粉的占比為10?25%,所述外加劑為鋁基復合粘接劑。本發明的炊具兼具陶瓷的強硬度與石墨材質的優良性能,其綜合性能遠遠優于傳統的陶瓷炊具與單一的石墨炊具,其不但能夠滿足金屬器械的觸碰,還具有一定的塑韌性與強度,不易碎裂。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減少低硅臨氫鋼尾部面積缺陷的生產方法,屬于冶金技術領域。該方法包括精煉和澆鑄工序得到鋼錠,所述鋼錠經清理、加熱及軋制后得到鋼板;所述精煉工序采用兩次扒渣工藝,即鋼包爐脫磷后一次扒渣及脫磷完畢加入Si含量在0.8~1.3%的低碳鉻鐵合金,進行合金化后二次扒渣。本發明采用優化精煉與模鑄工藝相結合的工藝處理方法,通過選擇適當的出鋼量、扒渣時機、真空后軟吹時間和過熱度等工藝參數來實現探傷合格率的提高,實現了低合金成本生產大單重、大厚度嚴格探傷要求的低硅臨氫鋼的目的,本方法具有廣泛的應用價值。
本發明屬于冶金焦生產技術領域,公開一種摻入高硫氣肥煤的搗固煉焦煤配煤方法,在搗固配煤方案中配入高氣硫肥煤,其搗固煉焦煤組分及重量百分比為:1/3焦煤:20%~30%;高硫氣肥煤:10%~25%;粘結指數G≥83%的主焦煤:20%~40%;粘結指數G≥65%瘦焦煤:15%~25%;粘結指數13%≤G≤17%貧瘦煤:5%~10%;粘結指數50%≤G≤55%瘦煤:8%~10%,煉焦配合煤粘結指數G值79%~85%,Y值為14mm~17mm,Std為0.7%~0.95%。本發明在現有配煤方法的基礎上,摻入高硫氣肥煤,進一步優化配煤方法,并尋找最優配煤方案,實現了降低煉焦成本的同時保證焦炭含硫達到國標要求的技術效果。
本發明屬于冶金技術領域,涉及一種高塑性熱軋核電用鋼板及其生產方法,所述鋼板化學成分組成及質量百分含量為:C:0.12~0.14%,Si≤0.35%,Mn:1.30~1.40%,P≤0.010%,S≤0.005%,Nb:0.010~0.020%,其余為Fe及不可避免的雜質。所述生產方法包括加熱、開坯軋制、再次加熱、Ⅱ階段控制軋制、ACC水冷、矯直工序。本發明通過對鋼板成分、軋制和ACC水冷工藝進行調整,改善了鋼板的中心偏析,提高了鋼板內部晶粒度,滿足了高塑性鋼板的需求。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站鍋爐汽包用大厚度SA299鋼板的生產方法,屬于煉鋼生產技術領域。技術方案是包含冶煉、澆鑄、加熱、軋制、冷卻、正火工序,本發明生產出的鋼板的厚度為151-230mm,最大厚度超過ASMESA299/SA299M標準極限200mm規格。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可生產鋼板厚度大,生產出鋼板的厚度為151-230mm;具有鋼質純凈,P≤0.015%,S≤0.005%;鋼板強韌性匹配良好,高溫拉伸強度穩定,鋼的冶金水平較高,力學性能達到國外水平,滿足電站鍋爐汽包用鋼板的要求,可應用于電站鍋爐汽包的制造。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高品質海上石油建設用鋼板及其生產方法,屬于冶金技術領域。所述鋼板化學成分組成及質量百分含量為:C:0.04~0.06%,Si:0.10~0.30%,Mn:1.55~1.65%,P≤0.005%,S≤0.003%,Ni≤0.30%,Cr:1.30~1.50%,Al:0.020~0.030%,Cu:0.05~0.15%,N≤0.005%,H≤0.0002%,Nb:0.015~0.025%,其余為鐵和不可避免的雜質。其生產方法包括冶煉、保護澆鑄、雙機架TMCP控制軋制工序。本發明鋼板鋼質純凈度,內部組織致密,具有高耐海水腐蝕性、高強韌性、低屈強比,良好的焊接性能和抗層狀撕裂性能。
一種低溫沖擊韌性良好的P265GH鋼板的生產方法,屬于冶金技術領域。其技術方案為:冶煉工序,控制中間包過熱度15~30℃,連鑄采用電磁攪拌和動態輕壓下工藝;粗軋及精軋階段確保2~3道次的道次壓下量30~35mm,粗軋至鋼板成品厚度的2.2~2.5倍轉精軋,精軋開軋溫度850~880℃,終軋溫度800~820℃,軋后水冷至650~700℃;熱處理工序,正火后風冷;所述鋼板成分中包含C:0.12~0.14%,Mn:1.10~1.30%,Nb:0.015~0.020%,P≤0.007%,S≤0.003%。本發明生產P265GH鋼板質量良好,綜合性能穩定,?35℃低溫沖擊性≥100J,生產成本低。
一種大厚度大單重加釩鉻鉬鋼板及其生產方法,屬于冶金技術領域。所述鋼板化學成分及重量含量為C:0.12~0.14%,Si:0.06~0.08%,Mn:0.4~0.6%,P:0.007~0.009%,S≤0.004%,Cr:2.2~2.5%,Mo:1.0~1.1%,V:0.28~0.35%,Ni:0.1~0.2%,Nb≤0.05%,Cu≤0.2%,Sb≤0.003%,Sn≤0.004%,As≤0.005%,余量為Fe和不可避免的雜質。其生產方法包括冶煉模鑄、鑄錠退火、開坯退火、機械處理、鋼坯退火、熱軋、熱處理工序。本發明可降低鋼板表面產生裂紋的風險,冷彎性能好,可廣泛用于加氫反應器等設備上。
本發明涉及一種連鑄機扇形段在線換輥檢修工藝,屬于冶金連鑄技術領域。技術方案是:整個扇形段依次順序劃分為1#-16#段;對1#~7#段扇形段外弧輥子和8#-16#段扇形段的內、外弧輥子分別進行在線更換和檢修。本發明優點和效果:對單輥進行在線更換檢修,避免整臺扇形段未達到周期而下線,降低勞動強度,減少檢修人員,節省檢修費用,減少檢修時間,減少熱停時間。
本發明公開了高韌性大厚度大單重690MPa級鋼板的熱處理方法,屬于冶金技術領域。熱處理方法包括熱處理工序、冷卻工序;熱處理工序采用二次淬火+回火工藝;第一次淬火過程中,淬火溫度為920~930℃,保溫系數2.3~2.6min/mm;第二次淬火過程中,淬火溫度為900~910℃,保溫系數2.3~2.6min/mm;回火過程中,回火溫度為620~640℃,保溫時間3.0~4.0min/mm。本發明提高了690MPa大厚度大單重鋼板韌性,獲得的鋼板力學性能良好、板厚1/4處和板厚1/2處?40℃沖擊功及Z向斷面收縮率較高。
一種高韌性調質型Q960鋼板及其生產方法,屬于冶金技術領域。所述鋼板的化學成分及質量百分含量為C:0.16~0.18%,Si:0.2~0.4%,Mn:1.3~1.4%,P≤0.015%,S≤0.005%,Cr:0.25~0.32%,Mo:0.40~0.45%,Nb:0.02~0.03%,Ti:0.015~0.025%,B:0.0012~0.002%,余量為Fe和不可避免的雜質。其生產方法包括冶煉、LF精煉、真空處理、連鑄、加熱、軋制、淬火、回火工序。本發明不添加Ni、V元素,生產成本低;強化控軋工藝,采用兩相區的淬火工藝,保證鋼板的強韌性滿足要求。
本發明涉及一種加氫設備用超大厚度臨氫鉻鉬鋼板及其生產方法,屬于鋼鐵冶金技術領域。技術方案是:鋼板由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組分組成:C≤0.15%,Si≤0.10%,Mn:0.30-0.60%,P≤0.007%,S≤0.005%,Cr:2.00-2.50%,Mo:0.90-1.10%,Nb≤0.02%,Cu≤0.20%,Ni≤0.20%,Sb≤0.003%,Sn≤0.005%,As≤0.016%,O≤0.003%,N≤0.008%,H≤0.0002%,Ti≤0.03余量為Fe和不可避免的雜質,采用電弧爐冶煉、模鑄的方式生產出單重達80噸的圓型鋼錠,通過鍛造開坯、軋制和正火+加速冷卻+回火的熱處理工藝生產制備,生產的加氫設備用超大厚度鉻鉬鋼板的最大厚度可達到256mm,單塊成品鋼板最大單重達60噸,鋼板的冷彎性能好,材料制作時不開裂,回彈性好,減少了勞動強度,節約了工時和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
一種石墨炊具,按照重量份數,所述石墨炊具是由85?95份石墨粉和15?25份硅粉作為主料、3?5份氧化鋁、3?5份燒結助劑和3?5份粘接劑作為輔料,并添加4?6份外加劑均勻混合后,通過粉末冶金工藝制備而成,其中,所述外加劑是由水溶性淀粉、堿性硅溶膠和無水酒精按照1:1:7的重量比混合而成。本發明的石墨炊具,具有良好的塑韌性與強度,且制備工藝簡單、生產成本低廉。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提高大單重高合金電渣錠合格率方法,屬于鋼鐵冶金技術領域。本發明方法方法包括脫模、電渣重熔、帶溫清理、軋前加熱、軋制工序;所述脫模工序,電渣錠開始脫模后,頭部溫度降至400?500℃時,在頭部1.2?1.5m處采用保溫棉保溫處理,控制溫降速度≤7℃/h,電渣錠整體脫模后,頭部溫度300?350℃。采用本發明方法生產的電渣錠單重50?55t,Cr、Mo、V合金總量3.5?4.5%,鋼板探傷合格率≥97%,板型合格率≥99%,表面合格率≥99%。
一種低成本高合金Cr?Mo管件鋼板及生產方法,屬于冶金技術領域。所述鋼板的化學成分及質量百分含量為:C:0.09~0.11%,Si:0.15~0.19%,P≤0.006%,S≤0.004%,Cr:4.00~4.14%,Mo:0.61~0.65%,Alt:0.020~0.040%,余量為Fe及不可避免的雜質元素。其生產方法包括加熱、軋制、熱處理工序,熱處理工序采用正火+回火工藝。本發明通過優化成分,降低了C、Si、Cr、Mo的含量,采用控軋控冷+熱處理工藝得到貝氏體+鐵素體的復相組織,鋼板板厚1/4位置屈服強度≥350MPa,抗拉強度550~690MPa,板厚1/4位置?10℃沖擊功≥80J。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熱軋交貨保證高表面質量鋼板的生產方法,屬于冶金技術領域。軋制方法包括鋼坯加熱工序、板坯軋制工序;所述鋼坯加熱工序,在爐內每道鋼坯距離爐頭2800?3500mm;鋼板成品寬度H=(1.2?1.8)×h,其中h為鋼坯寬度,H為鋼板成品寬度,單位為mm。本發明方法提高鋼板表面質量,簡化生產工序,滿足了工程機械裝備市場的需求。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反應燒結注漿成型碳化硅陶瓷的制備方法,采用氣流磨生產且經過顆粒整形的粒型飽和的兩種碳化硅微粉,粒徑50μm和5μm,相對摻加比例范圍為1:1~10:1,采用粒徑為20nm~100nm的色素碳黑或冶金碳黑作為碳源,摻加比例為1%~15%,采用新型高效粘結劑,為丙烯酰胺、聚乙烯吡咯烷酮、聚羧酸、聚乙烯醇縮甲醛、氨基乙醇、四甲基氫氧化銨、順丁烯二酸酐、聚丙烯酸中的多種或全部,采用體積比為10%~40%的去離子水;本發明通過控制合適的碳化硅原料粒型和粒度級配、合適的配碳量以及合適的粘結劑,可制備出游離硅殘留低且分布均勻,基本不含游離碳,產品密度高、產品強度高的碳化硅陶瓷,可應用于輕質裝甲、航空航天材料以及反應堆容器等領域。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河南平頂山有色金屬電冶金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