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從含鎳和/或鈷組分及其它金屬的礦石或精礦中萃取金屬的方法,它包括:在pH≤2的條件下對礦石或精礦進行加壓酸浸提,得到含鎳和/或鈷組分的溶液;在pH約為5—6的條件下對所述溶液進行第一次沉淀,得到含有非鎳和非鈷金屬的固體以及含有鎳和/或鈷組分的溶液;在pH約為7—8的條件下對形成的溶液進行第二次沉淀,制得含鈷和/或鎳的固體。在pH為6—8的條件下對含鎳和/或鈷的固體進行銨浸提,隨后對含鎳和/或鈷的浸提液進行鈷溶劑萃取(在鎂離子存在的條件下),隨后進行鎳溶劑萃取。
本發明提供一種用于UMG-Si提純的過程控制方法,其執行熔化UMG-Si的定向固化以形成硅錠。所述錠被分割為多個塊,并映射每個硅塊的電阻率分布?;陔娮杪视成?,計算用于去除定向固化過程中濃縮和捕捉在錠中的雜質的剪切線。然后,通過沿著塊的計算的剪切線剪切每個塊,去除濃縮的雜質。
一種熔融金屬貯運容器(20)流出口(15,17,18)的流量控制裝置(10),其中該裝置被成型作為一個底塞而裝配在流出口(15,17,18)中,由此在裝置(10)和出口(18)的封閉裝置(27)之間形成一個間隙(29),該裝置的孔口(14a)由裝置(14)封閉,該裝置(14)在容器內熔融金屬的作用下熔化,孔口(14a)為熔融金屬提供了從容器(20)到出口(18)的通路。
用于從礦石材料中回收銅、鈾和一種或更多種貴金屬的方法,包括:a.形成所述礦石材料的堆;b.在含氧氣體的存在下使用含鐵酸性浸出溶液使所述礦石材料的堆經歷酸性堆浸,并產生浸出母液和瀝渣;c.使所述瀝渣經歷浮選以產生含銅瀝渣精礦和尾礦;以及d.使所述瀝渣精礦經歷熔煉過程以產生經熔煉的銅產物;e.從所述浸出母液中回收銅和鈾。
本發明描述一種方法,用于形成共用輸入輸出(I/O)位置,其適用于引線接合及焊料凸塊倒裝芯片連接,諸如控制塌陷芯片連接(C4)。本發明特別適于以銅當作互聯材料的半導體芯片,其中在制造此芯片時使用的軟電介質由于接合力而易損害。通過在墊座頂表面上提供具有貴金屬的位置(26),且提供一擴散阻擋(22),以維持金屬互聯的高導電性,本發明使損害的危險減少。通過提供一種用于在基片(20)中所形成的特征中選擇性淀積金屬層之方法,使得在基片(20)中形成輸入/輸出位置的工藝步驟減少。因為本發明的輸入/輸出位置可以用于引線接合或焊料凸塊連接,此使得芯片互聯選擇的靈活性增加,且也減少工藝的成本。
本發明涉及無損檢驗金屬管(T)的設施,其中超聲波傳感器(3)包含可在選擇的時間分別激發的換能器元件(Ci)。處理檢測信號的下游電路(2,4,5)分析超聲波激發時管子的整體響應(7)。本發明的特征在于只激發換能器元件產生單一發射,下游電路恢復(4)均通過換能器元件(Ci)檢測的信號的樣本(Sij),與之相關聯(5)各連貫時間(tj)的偏移,以便通過修改所述連續時間之間的偏移,計算單一發射時,管子的數個整體響應。
從至少含有鎳、鈷、鐵和酸溶性雜質的產物溶液中產生鎳鐵或鎳锍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驟:A)使所述含有鎳、鈷、鐵和酸溶性雜質的產物溶液(7)與離子交換樹脂(8)接觸,其中所述樹脂從所述溶液中選擇性地吸附鎳和鐵并使鈷和酸溶性雜質留在萃余液(9)中;B)用硫酸溶液從所述樹脂反萃取鎳和鐵,以產生有含鎳和鐵的洗脫液(11);C)中和所述洗脫液以沉淀出混合的鎳鐵氫氧化物產物(13);以及D)將所述混合的鎳鐵氫氧化物產物還原并熔煉以產生鎳鐵(29)或鎳锍(24)。
一種裝置,其包括具有表面的管芯,所述管芯包括:導電凸起的陣列;以及多個處于導電凸起陣列內的導電條。
本發明涉及一種制備中等純度的硅的方法,其包括:通過在潛弧電爐中碳熱還原二氧化硅制備硼含量低的硅;采用氧氣或者氯氣對液態硅進行精煉;在10-100Pa的低壓下,通過噴射中性氣體對已精煉的硅進行處理;偏析凝固。本發明還涉及被設計用作制造電子級或者光電級硅的原材料的中等純度硅,其組成為(以重量分數計):雜質的總含量為100-400ppm,其中,金屬元素的含量為30-300ppm;硼含量為1-10ppm;磷/硼之比為0.5-1.5。
借助于保持和運動裝置(11)保持在保持區域(12)中的接觸桿(10)應插入到一具有探針縱軸(4)的、在一個端面(5)敞開的冶金技術的探針(3)中的方法。為此,將用于探針(3)的支承部位(2)以如下方式裝備探針(3),使得探針的敞開的端面(5)面向一預設的插入方向。支承部位(2)具有探針定心元件(6),借助于其將探針(3)在支承部位(2)中橫向于探針縱軸(4)觀察保持在一預設的探針位置中。接觸桿(10)的一個端部(9)沿著一橫向于探針縱軸(4)延伸的引入方向被引入到一接觸桿定心裝置(8)中,直至接觸桿(10)的端部(9)由于引入到接觸桿定心裝置(8)中因而橫向于探針縱軸(4)觀察定位在一預設的接觸桿位置中,在該接觸桿位置中,接觸桿(10)的端部(9)與敞開的端面(5)對置。之后將接觸桿(10)沿著探針縱軸(4)的方向運動且由此被插入到探針(3)中。
一種粉末冶金用鐵基粉末,其包含鐵基粉末和復合氧化物粉末,以質量%計,所述復合氧化物包含:15%到30%的Si,9%到18%的Al,3%到6%的B,0.5%到3%的Mg,2%至6%的Ca,0.01%到1%的Sr和45%到55%的O。
該冶金爐包括爐體鐵皮、設于該爐體鐵皮內側的內襯耐火磚構成的底部壁、及設于該爐體鐵皮內側的金屬制水冷板構成的側壁。在水冷板與水冷板之間設置金屬制的分隔件。爐本體由上部槽與下部槽構成,可分離成上部槽和下部槽。在上部槽與下部槽之間具有密封裝置。作為預裝鐵水的鐵水從中間包經導入通道導入到出鐵口。殘留鐵水從擴大了的底吹噴嘴口排出。
本發明涉及一種專門設計用于制造太陽能電池的硅,其中,雜質的總含量為100-400ppm,硼含量為0.5-3ppm,磷/硼之比為1-3,金屬元素的含量為30-300ppm。本發明也涉及一種由氧氣或氯氣精煉的、含有低于500ppm金屬元素的冶金硅制備這種硅的方法,而且,該方法包括:在裝備有熱坩堝的電爐中,中性氣氛下,將所述精煉硅重新熔化;在裝備有熱坩堝的電爐中移動硅熔體,以便進行等離子體精煉;采用一種混合氣體作為等離子體形成氣體進行等離子體精煉,所述混合氣體包含氬以及至少一種選自于氯、氟、HCl和HF的氣體;在鑄錠模中,可控氣氛下進行鑄造,鑄造期間,發生偏析凝固。
一種可轉化到電弧爐或轉化器的冶金爐(10),用于進行生產熔融態金屬特別是鋼或鑄鐵的生產過程,它包括一個容器,該容器又包括:下部殼體(11),用于容納金屬熔池,該金屬熔池由熔融金屬和爐渣上覆層組成,其中下部殼體(11)被傾斜地支撐并且設置有用于排出爐渣的除渣口(15)和用于敲擊熔融金屬的出鐵口(16);以及上部殼體(12),其可移除地定位在下部殼體(11)上并且設置有至少一個用于通過其進給固態或熔融態爐料的進口(17a、17b),用于容器上部封閉的封閉頂蓋(13),其中封閉頂蓋(13)可移除地定位在上部殼體(12)上并設置有通過至少一個電極(E)的通道口(18)以及用于進給固態爐料的至少一個爐料口(20),其中進口(17a、17b)、通道口(18)、爐料口(20)中至少一個是封閉或者可以與可移除型封閉元件相關聯,并且其中下部殼體(11)具有直徑D,并且容器的總高度H的范圍為從0.70D至1.25D,如果爐用作電弧爐則該范圍優選為從0.70D至0.80D,而如果爐用作轉化器則該范圍優選為從0.80D至1.25D。
本發明的方法包括:通過容器(1)的底部引入攪拌氣體,由固定到容器上或容器的支撐框架上的至少一個傳感器接收可測量的機械振動,由高通濾波器(13A)并且優選地由低通濾波器(13B)過濾這樣檢測的振動信號,采樣并數字化(15)所述振動信號以便對其進行第二濾波,第二濾波是數字濾波,并針對容器的振動響應被校準,對所述響應排序,以便對每個序列計算(17)時間移動均方值,從中提取測量的振動信號的總的有效值RMS(代表“均方根”),其中使用所述有效值控制提供給所述容器的攪拌氣體的流量。本發明可用于煉鋼廠的鋼水桶、轉爐、RH處理、電弧爐等的攪拌臺。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確定尤其是包含熔融金屬的爐(10)的閥門的狀態的方法。在所述過程中,所述閥門(20)的所述耐火內襯的數據,比如材料、壁厚度、安裝類型等等,被檢測或測量且被評估。然后所述數據被采集且存儲在數據結構里?;谥辽僖恍┧鰷y量的或確定的數據或參數根據所述數據結構生成計算模型,并且利用計算和后續分析,通過所述計算模型評估所述數據或參數。因此,除了測量之外,還可對冶金爐進行相關的或必有的確定過程和后續分析,從而確定在所述爐已經被使用之后所述爐的閥門的耐火內襯的當前狀態。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冶金爐設備、冶金爐加料設備以及帶式傳送機系統(10),其中帶式傳送機系統包括:循環傳送帶(12),該循環傳送帶用于沿著傳送路徑(18)傳送該循環傳送帶上的散裝材料;以及保持裝置,被構造成在傳送路徑(18)的傾斜部分上將散裝材料保持在傳送帶(12)上。保持裝置包括一循環序列的彼此隔開的保持片(22),所述保持片被引導為與傳送帶(12)接觸,并且至少在傳送帶的傾斜部分上與傳送帶(12)一起前進。保持片(22)橫向地延伸到傳送路徑(18),以臨時在傳送帶(12)上限定用于散裝材料的滯留隔室。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在澆包或相似的冶金的容器處的滑動封閉件、澆注管轉換器或類似者的監測裝置,其中,該裝置設有電子設備(4)以用于獲取被監測的裝置的在鑄造工作中對功能重要的參數。為了保證電子設備(4)的無干擾的功能,根據本發明,該電子設備(4)被安裝在澆包處的單元(3)中。單元(3)具有隔熱部(8)并且設有空氣冷卻系統(10),該空氣冷卻系統利用合適的冷卻空氣運行并且不僅可利用由澆包的廢熱供給的能量源(15)而且可利用外部的能量源(16)電驅動該空氣冷卻系統。
一種用于冶金電爐的電極(1),包括:電極體(2),該電極體由導電材料制成,優選地,由銅或銅合金制成,電極體沿著縱向方向(X)在頭端(21)與尾端(22)之間延伸。電極還包括接合至電極體(2)的頭部(3)并包括冷卻通道(200、201、220、61),冷卻通道形成在電極體(2)中和/或形成在頭部(3)中,所述通道適合于使冷卻流體通過以便冷卻電極(1)。
本發明提供一種粘合劑,所述粘合劑不僅對抑制偏析或揚塵具有優異的效果,而且在常溫和高溫下均具有優異的流動性。本發明涉及一種混合在包含鐵基粉末和副原料粉末的粉末冶金用混合粉末中使用的粘合劑,其要點在于:所述粘合劑是選自具有熔點為50℃以上且85℃以下、并且190℃下的加熱熔融流動性為2.0g/10分鐘以上且3.6g/10分鐘以下的丁烯系聚合物和重均分子量為1,000,000以下的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的一種以上。
一種用于塊襯砌冶金容器如鼓風爐的耐火涂層的至少一些耐火元件的搗打料,所述搗打料由顆粒相和粘合劑相的混合物構成,其中所述顆粒相和/或粘合劑包含具有微孔結構或在鼓風爐運行期間通過燒制能夠形成微孔結構的至少一種組分。所述搗打料尤其希望在形成所述容器的側壁的兩個同心環形組件之間或在形成所述容器的底部的內環組件的下部件和一個或多個耐火層的邊緣之間,形成密封。
在設備部件中、例如在轉爐中實施冶金工藝時,了解隨著時間變化的廢氣組成成分是重要的輔助手段,以便提供關于工藝進程的情況并可以相應地對工藝進程進行控制。公開的可行分析方法例如是從廢氣流(7)獲取有限的體積,然后對該廢氣試樣例如進行光譜分析。在這種基于采樣的分析方法中不利的是時間延遲,分析結果在采樣后經過該時間延遲后才能得到。因此根據本發明提出,借助FTIR光譜儀無時間延遲地實施無接觸的廢氣分析,其中得到的FTIR光譜儀(2)的光譜借助事先獲得的數學模型用于計算廢氣組成成分。
本發明涉及用于修復冶金容器的排流殼(6)的方法和裝置,所述殼剛性地安裝在容器的耐火內襯(4、5)中。根據本發明通過使用泥漿分配器(9)將泥漿涂覆到殼的澆鑄通道(7)來實施所述殼的修復,泥漿分配器(9)可被插入到澆鑄通道中,并且當被抽出到澆鑄通道外時在整個通道長度之上校準澆鑄通道。在涂覆泥漿期間,泥漿分配器(9)以與澆鑄殼(7)同軸旋轉的方式被驅動,且在所限定的時間段之后同樣以旋轉方式被抽出到澆鑄殼(7)外。本發明特別適合用于修復具有滑動閉合件的澆鑄澆包的內殼,滑動閉合件鄰接澆包排流處,并且滑動閉合件的維護在澆鑄系統的維護站中自動地實施。當正在對滑動閉合件實施維護時,在滑動閉合件的維護期間,內殼的修復同樣在維護站中自動地實施。
本文描述了用于電接點的半成品的情況,這些半成品是由以銀與錫氧化物為基的復合材料制成的,同時還描述了生成這種復合材料的粉末冶金方法。在半成品的結構中,不含或很少含金屬氧化物的區域與含有彌散地分布著全部或極大部分金屬氧化物組份的區域互相交錯排列的。
本發明的方法包括步驟:將氧化物陶瓷材料顆粒(10)的裝料與造孔劑顆粒(20)的裝料混合,所述造孔劑顆粒由石墨和/或無定形碳限定;將由陶瓷材料顆粒(10)和造孔劑顆粒(20)形成的所述混合物壓實,以便形成壓坯體(E);和燒結所述壓坯體(E),使得陶瓷材料顆粒(10)彼此形成燒結接觸,而造孔劑顆粒(20)的碳通過與燒結介質中的氧反應而被去除,從而通過消除造孔劑顆粒(20)而形成開放次生孔隙(II)。所述冶金組合物包含陶瓷材料顆粒(10)與造孔劑顆粒(20)的混合物。
提供了一種制造粉末冶金工藝 Nb3Sn超導線的方法。在此方法 中,向Nb或Nb合金制成的外鞘內填充了含Sn的原材料粉末。 縮小填充了原材料粉末的外鞘的直徑以形成線。對線進行熱處 理以在外鞘的內表面處形成超導相。原材料粉末是通過向Cu -Sn合金粉末或Cu-Sn金屬間化合物粉末內添加Sn粉末并 在填充外鞘步驟之前在各向同性壓力下壓制混合物而制備的。
耐火磚,尤其是具有石墨附加成分或類似物的用于尤其是冶金容器的內砌襯磚,如用于轉爐、鋼水包等圓形或橢圓橫截面的容器。該磚基本為長方形,設有兩個相互對立的界面,在砌入時每個界面與相鄰耐火磚的面對界面形成接觸,兩個界面上設有彼此互補的形狀連接型件,這兩個界面的每個上設有至少兩個凸塊或凹槽,砌入后從朝向容器內部的磚表面看,這些凸塊或凹槽彼此以相對的距離基本上平行該磚表面地一個接一個地延伸在整個界面上。
本發明涉及由褐鐵礦和腐泥土的混合物(2)所構成的紅土礦型鎳和鈷礦的濕法冶金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鐵沉淀劑的存在下將混合物(2)制漿(1),其固含量為10-40重量%;在大氣壓下,在70℃至沸點之間的溫度下用硫酸(5)浸提(4)該漿料;進行固-液分離(8),以獲得含鐵固體殘余物(9)以及含鎳和鈷離子的溶液。本發明還涉及使用上述方法制備鎳和/或鈷的中間體濃縮物或商業產品的方法。
本發明提供安全性高且生產效率優異的粉末冶金用混合粉末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設備。所述粉末冶金用混合粉末的制造方法具有如下工序:1次混合攪拌工序,使用具備加熱機構的第1混合攪拌裝置對由鐵基粉末、合金用粉末、粘合劑和副原料構成的原料進行混合攪拌;2次混合攪拌工序,使用與上述第1混合攪拌裝置不同的具備冷卻機構的第2混合攪拌裝置對上述1次混合攪拌工序后的上述原料進行混合攪拌;以及3次混合攪拌工序,使用與上述第1混合攪拌裝置和第2混合攪拌裝置不同的第3混合攪拌裝置對上述2次混合攪拌工序后的上述原料進行混合攪拌;在上述1次混合攪拌工序中,上述原料被加熱到高于上述粘合劑的熔點Tm的溫度T1,在上述2次混合攪拌工序中,上述原料被冷卻到低于上述Tm的溫度T2。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其他有色金屬電冶金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