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濕法冶金技術領域,公開了氯化銅錳液回收方法和電池級硫酸鎳鈷的制備方法。氯化銅錳液回收方法,包括:采用錳單質置換氯化銅錳液中的銅,固液分離得到粗錳液;將所述粗錳液過離子交換柱使樹脂吸附所述粗錳液中的鋅,得到高錳液;將所述離子交換柱解吸,得到解析液;向所述解析液中加入堿控制pH為7~8以沉淀其中的鋅,固液分離得到循環液;將所述循環液與所述粗錳液合并,合并后過樹脂,如此循環。電池級硫酸鎳鈷的制備方法,包括如前述實施方式任一項所述的回收方法。該方法的優勢是流程短,不會有H2S產生,相對于現有的錳回收方法工藝更簡單,成本更低,效率更高,也更環保,制得的氯化錳液可用于制備電池級硫酸鎳鈷。
一種含氟氨氮廢水的處理工藝,該工藝針對鉭鈮濕法冶金產生的含氟氨氮廢水,利用氨與水相對揮發度差異,采用以高效精餾為主要技術核心的氨-水分離技術,結合預處理技術,采用脫氟-除鈣-強化解絡合-分子精餾實現水中氟、氨的脫除,處理后外排水達到國家一級排放標準,同時回收濃度≥15%的高純氨水供生產使用。通過實現對氨的資源回收,達到對含氨廢水處理成本的收支平衡。達到了資源綜合利用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經濟效益。
一種靶材級超高純鉭金屬的制取方法,該方法在鉭濕法冶金中增加了再結晶工藝,有效地降低了高熔點金屬雜質和放射性元素的含量。即通過將工業K2TaF7投入到純凈的稀HF溶液中,控制結晶HF濃度、溫度80~90℃和鉀鹽過量5~10%,自然冷卻后到35~45℃后通水冷卻到室溫,過濾時用PH9的溶液和無水乙醇洗滌,從而有效地去除了高熔點金屬、過渡金屬、以及鈾、釷、碳、氧等雜質;然后于鉭火法冶金中,有效去除了Si、防止了Fe、Ni、Cr污染,在鉭精煉中進一步去除了3000℃以下的低熔點金屬,有效地降低了C、N、O的含量。節省了電子束爐精煉次數,降低了生產成本。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濕法提鈷萃余廢液的處理方法及其制得的用于三元前驅體制備的溶液,涉及冶金廢液處理技術領域。該處理方法首先將濕法提鈷萃余廢液與硫化鈉進行硫化反應,隨后固液分離,得到富集有鈷鎳的硫化沉淀;然后再使用pH為0.5~1.0的硫酸溶液對硫化沉淀和二氧化錳進行浸出,最后得到含有硫酸鎳、硫酸錳和硫酸鈷的用于三元前驅體制備的溶液。上述處理方法具有設備簡易、處理過程操作簡單,獲得的三元前驅體制備的溶液濃度較高可直接用于制備三元前驅體的優勢,相比于現有使用萃取法或離子交換法對濕法提鈷萃余廢液進行處理的方法,本申請僅需要使用濕法冶金化工廠的常用設備即可完成,操作過程簡單,經濟型也更強。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廣東清遠有色金屬濕法冶金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