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提供一種結構功能一體化中子吸收材料的應用方法,成分為核級碳化硼、鋁合金、納米氧化物。本發明采用粉末冶金工藝制備,且制備出的復合材料是均質材料,納米氧化物和碳化硼能均勻彌散地分布在鋁合金中。采用熱等靜壓、熱擠壓、熱軋制、熱鍛壓等二次加工工藝可制備出具有優異的高溫力學性能、熱導率和沖擊韌性的復合板材,高溫下的力學、熱學性能穩定,可作為臨界安全控制的中子吸收材料,具有較高的貯存密度,應用于軍艦反應堆輻射防護材料、民用核反應堆乏燃料濕法貯存和干法貯存材料。
本發明提供一種電渣重熔過程鋁粉的加入方法,屬于電渣重熔技術領域。本發明將不同粒徑的鋁粉相隔一定間距均勻地放置在傳送裝置上,并通過傳送裝置均勻、連續地加入結晶器。具體步驟為:⑴將放置鋁粉的傳送裝置用重砣懸掛于電渣爐冶煉支臂上;⑵將粒徑為1~3mm的鋁粉均勻鋪放在傳送裝置上;⑶將粒徑為8~10mm的鋁粉鋁粉以每粒相距10~12cm的間距放置于傳送裝置上;⑷通過傳送裝置移動,將鋁粉加入結晶器。本發明通過鋁粉加入裝置,將粒度為1~3mm的鋁粉傳送入渣池,使渣池內的氧有效降低,防止氧傳入熔池;當較大粒度8~10mm的鋁粒掉入結晶器時,較大粒度的鋁粒會進入熔池,從而有效的去除熔池中的氧,達到提高鋼錠的冶金質量和性能的目的。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制備塊狀鈦基復合材料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鈦礦石粉碎成為塊狀;2)一號反應箱內通過還原法制備塊狀多孔鈦;3)多孔鈦在二號反應箱內置于浸泡液中進行表面絡合反應,增加了其孔洞表面活性;4)利用負壓法二號反應箱內向多孔鈦注入液態合金;5)三號反應箱內進行等離子輝光處理,形成冶金結合的鈦基復合材料;6)鈦基復合材料加工整形成產品。本發明的制備方法具有操作方便、性能可靠,綜合成本低、能夠滿足使用要求、能夠加工制造成各種合金零件,綜合使用性能好,并提高其使用壽命等優點。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環保型緩蝕劑及其制備方法,所述緩蝕劑為陰離子型聚丙烯酰胺緩蝕劑,用丙烯酰胺和丙烯酸進行共聚得到與陰離子型聚丙烯酰胺相同的聚合物。同時,可按不同生產工藝條件來生產不同陰離子度的聚丙烯酰胺。本發明工藝簡單,所用原材料易得,易于實現工業化生產,且原材料和生產過程對環境無污染,適于推廣應用。本發明所得陰離子型聚丙烯酰胺緩蝕劑適用于工業廢水、鋼鐵廠廢水、電鍍廠廢水、冶金廢水、洗煤廢水等污水處理。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利用甘氨酸浸提廢舊印刷線路板中銅的方法。其步驟為:通過拆解和機械破碎處理,獲得粒徑較小的廢舊印刷線路板樣品;攪拌條件下,將上述預處理樣品置于甘氨酸和過氧化氫的混合浸出劑中,恒溫浸出一段時間后,將浸出液過濾,浸出銅。本發明采用濕法冶金的方法,選用甘氨酸作為浸出劑浸提廢舊印刷線路板中的金屬銅,相較于傳統浸出劑而言,具有環保性及高效性,銅的浸出率最高可達94%,是一種環保的處理方法。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鈹鋁合金表面氧化鈹/氧化鋁雙相顆粒復合強化改性層的制備方法。采用在鈹鋁合金表面預燒微米金屬鋁粉、納米氧化鋁粉與納米氧化鈹粉三元預混復合粉體的方式,結合電子束重熔與后續熱處理獲得了高硬度與強化相顆粒梯度式分布的合金表面改性層。采用上述技術路線可避免使用金屬鈹粉造成的不利影響與表面改行層的開裂失效,實現了改性層與合金基體之間的冶金結合,保證了表面改性層的結構穩定性。該方法工藝路線簡便可行,可有效解決鑄造鈹鋁合金用作電子包封材料時對表面涂層熱物性能的要求,具有良好的實際工程應用前景。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大尺寸材料的制備方法,本發明在傳統粉末冶金工藝的基礎之上,改進成型工藝,先壓制高度較低的毛坯小塊(1),再將多個毛坯小塊疊加在一起形成毛坯(2),將毛坯(2)進行等靜壓,燒結時按疊加方向豎直裝料,通過高溫燒結,毛坯小塊(1)之間完全固熔在一起,后加工磨除表面毛坯小塊(1)之間邊緣的痕跡,加工成需要的大小和形狀即可;本發明可以制備軸向尺寸達1000mm的材料,且對壓機壓力要求不高,節約成本,減小一次成型帶來的密度梯度,使燒結后的材料不易變型,滿足應用要求。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均質高B4C含量的B4C/Al復合材料及制備方法,屬于粉末冶金和材料技術領域,解決現有技術中高B4C含量的B4C/Al復合材料難以燒結致密化的問題。本發明的制備方法包括按設計要求體積比將粉末態的B4C原材料和鑄錠態的Al原材料依次裝入包套中進行除氣?封裝處理后,在外加力場輔助作用下進行兩步法燒結,其中第一步燒結溫度TI低于Al原材料的熔點;第二步燒結溫度TII高于Al原材料的熔點;第一步燒結時施加的力場FI大于第二步燒結施加的力場FII。本發明的方法一次致密化即可實現快速制備高B4C含量的B4C/Al三維網狀結構復合材料;無需混料工序,無需壓制成型工序,過程可控。
本發明是一種高純超細釩鉻鈦混合粉的制備方法,涉及一種釩鉻鈦混合粉的制備方法。目的是解決現有釩鉻鈦混合粉氧含量及粒度的問題。包括下列步驟:先對枝晶釩、顆粒鈦進行氫化處理,然后對一定質量配比的氫化釩、鉻、氫化鈦混合粉進行高能球磨處理,最后將高純超細混合粉進行脫氫處理。該方法由于氫的作用,原料污染少且脆性強,特別適合制備高純超細釩鉻鈦混合粉,可為粉末冶金法制備釩鉻鈦合金提供高質量的原料。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超低溫服役環境用高強韌不銹鋼大鋼錠的制備方法,包括:將合金原料進行真空感應熔煉后澆注,得到電極棒;將所述電極棒進行真空自耗熔煉,得到自耗錠。本發明開發12噸真空感應爐+12噸真空自耗爐冶煉的工藝技術,冶煉大截面Φ920mm鋼錠,在保證雙真空雙聯冶煉超低氮含量控制和超純低偏析冶煉控制的基礎上,確保錠重≥10.5噸,滿足工程用單張板成品用錠要求,化學成分控制滿足冶金成分設計要求,成品偏析組織、非金屬夾雜、?196℃沖擊韌性及力學性能以及超聲波探傷等滿足航天低溫工程規范要求。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均質鈾鎢合金的制備技術,屬于冶金領域,合金中鎢的含量在2?40%范圍內,制備過程中,采用電弧熔煉技術,鎢先熔于鈾熔體中。通過對鈾鎢合金錠正反面多次熔煉,同時在熔煉的過程中施加電磁場對熔體進行攪拌,使鎢均勻分布于鈾熔體中,在再凝固的過程中彌散均勻的析出,最終鎢以顆粒狀均勻彌散的分布于整個鈾鎢合金錠中。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中頻爐爐襯澆筑用的活動坩堝,涉及冶金工業中頻爐爐襯澆筑用的模具技術領域,包括坩堝本體,所述坩堝本體的側壁上開有長條形缺口,所述長條形缺口與坩堝本體的中心軸線平行;所述坩堝本體的長條形缺口位置處設有若干個可調節螺栓裝置。本發明不再采用電焊方式封閉坩堝直面豎縫,通過采用在坩堝直面上開設長條形缺口,并在長條形缺口位置安裝可調節螺栓裝置,使用時將可調節螺栓裝置調至需要的擴展尺度,完成后將可調節螺栓裝置調至需要的縮放尺度,再采用行吊脫模,從而降低了因緊固性脫模的操作難度,規避了脫模時坩堝對爐襯體的損壞,有利于提高爐襯的使用壽命,同時爐襯體的使用安全性進一步地得到了提升。
本發明公開了用于氟化工生產設備的鎳基雙金屬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用于氟化工生產設備的鎳基雙金屬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基材、復材選料:根據工況要求,選擇基材和復材;(2)熔煉、精煉:將基材和復材通過中頻感應爐進行熔化,再經過精煉爐精煉調整成分;(3)離心澆注復合管坯:將精煉后的金屬溶液通過離心復合鑄鋼機進行離心澆注成為復合管坯;(4)外剝加工:對澆注完畢的復合管坯進行內鏜外剝加工,去掉有缺陷部分;(5)熱擠壓、開坯:熱擠壓加工、開坯,使復合管坯進行一次初變形,并進行熱處理;(6)冷軋為成品。本發明方法制備出的材料基層與復層完全為冶金結合,(復合面結合力高)組織致密、強度高。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粉氣分離裝置,包括內部設有空腔的殼體,所述殼體的上部設置有出氣口,所述殼體的下部設置有進氣口,所述空腔內沿殼體的高度方向設置有蛇形通道,所述蛇形通道的一端端口與所述出氣口相連通,所述蛇形通道的另一端端口與所述進氣口相連通;所述蛇形通道包括多個過濾管段,每個過濾管段內均設置有過濾件,且至少一個過濾管段相對于重力方向傾斜向上。本裝置通過蛇形管道延長了粉氣的分離時間。通過過濾件對粉氣進行過濾。轉彎處運動方向發生的改變,粉氣中的冶金粉末改變流動方向的時間較氣體慢,實現粉末與氣體的分離。蛇形通道相對于重力方向傾斜設置,進一步提高氣體與冶金粉末的分離效率,實現多級分離。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厚型鋼結構防腐、防火一體化涂層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制備耐火型鋼結構防腐底漆,該底漆由包括丙烯酸防水彈性乳液等乳液、硅酸鋁纖維、云母粉、助劑、以及水的A組分和硅酸鹽水泥混合組成;制備厚型鋼結構防火涂料,該涂料由包括苯丙乳液等乳液,硅酸鋁纖維、粉煤灰漂珠、膨脹珍珠巖、助劑、以及水的C組分和硅酸鹽水泥混合組成;經鋼結構表面清潔處理、涂覆防腐底漆、打磨、涂覆防火涂料等步驟,即獲得乳液--水泥--硅酸鋁纖維體系厚型鋼結構的防腐、防火一體化涂層。本發明綜合成本低,涂層集防腐、防火一體,適用于航天、石油、化工、電力、冶金、國防、輕紡工業等各類建筑物承重鋼結構件的防腐、防火防護。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利用自養型浸礦菌-異養菌協同連續浸取硫化礦的方法。它分為復合浸礦菌種的制備和復合菌株浸礦兩大步驟。復合浸礦菌種的制備包括菌株的挑選、培養基的配制、菌株的復合培養、復合浸礦菌種的馴化;復合浸礦菌種浸礦包括礦樣的預處理、浸礦培養基的配制、復合浸礦菌種浸礦、半導體硫化礦的選擇與加入、浸出液中金屬的提取處理。本發明利用了半導體硫化礦物在電子躍遷的過程中可提供電子促進微生物浸礦作用的特性,利于降低整個工藝的運行成本,提高工藝的浸礦效率,在冶金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鋼鉛復合管的電磁成形方法,包括以下步驟:S1、將鋼管預熱至溫度T1;S2、將放電線圈、鉛管和鋼管從內至外依次同軸放置,且鋼管與鉛管之間存在一定間隙,放電線圈為電磁成形設備的一部分;S3、將鋼管的外部采用夾具固定;S4、將電磁成形設備進行充放電,使鉛管擴徑變形并與鋼管結合。本發明通過電磁成形方法對鉛管與鋼管進行高速復合,同時對鋼管進行加熱,加快界面元素擴散,促使鋼鉛界面產生了高強度冶金結合,保證了鋼管與鉛管之間的長期服役性能;同時利用鋼鉛之間的溫度差,促使鋼鉛之前產生熱殘余應力,保證了鋼管與鉛管之間過盈配合,產生較高的機械結合力,并利用夾具對鋼管進行固定,避免了鋼管在熱量作用下的變形。
本發明是通過旋鍛形變提高釩鉻鈦合金綜合力學性能的方法。目的是解決現有粉末冶金法制備的釩鉻鈦合金力學性能低的問題。包括:將釩、鉻、鈦細粉配比為混合料,并經軟膜工裝裝料、冷除氣,再經冷等靜壓處理、真空燒結、不銹鋼包套封裝,再進行熱等靜壓處理,得到釩鉻鈦合金旋鍛形變處理預制坯;將預制坯經加熱爐加熱后進行旋鍛形變處理,釩鉻鈦合金經旋鍛形變處理后進行真空退火處理。本發明通過采用不銹鋼包套封裝粉末冶金法制備的釩鉻鈦合金進行熱等靜壓致密化處理,獲得釩鉻鈦合金旋鍛預制坯,采用旋鍛形變處理釩鉻鈦合金,并進一步采用真空退火提升釩鉻鈦合金的力學性能。
本發明冷軋取向硅鋼生產工藝,涉及冶金技術領域,旨在解決傳統冷軋取向硅鋼生產技術及工序復雜、成本高、熱軋板坯所需加熱溫度高、控制取向硅鋼成份命中率低、脫碳退火需兩次操作等技術問題。本發明包括如下步驟:電爐控制冶煉;爐外加熱爐和爐外真空爐精煉;吊包出鋼、模鑄出鋼錠;開坯;熱軋;拋丸酸洗;一次冷軋;完全脫碳退火;二次冷軋;退火涂MgO;罩式爐高溫退火;鋼帶平整涂絕緣層;縱剪裁邊并包裝入庫。本發明適用于冷軋取向硅鋼的生產。
本發明的低溫取向硅鋼生產全工藝,涉及冶金技術領域,旨在解決傳統冷軋取向硅鋼的板坯加熱溫度高、加熱爐壽命短、能源浪費、取向硅鋼因C及其它化學元素含量要求范圍窄及轉爐冶煉牌號命中率低等技術問題。本發明的低溫取向硅鋼生產全工藝,其工藝流程為鐵水預處理→轉爐→RH真空處理→板坯連鑄→熱裝熱送→板坯加熱→熱軋→一次冷軋→一次脫碳退火→二次冷軋→低溫恢復退火及涂氧化鎂→高溫罩式爐退火→拉伸涂絕緣層→縱剪、包裝、入庫,最終生產出低溫取向硅鋼。
一種高純活性鋅粉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主要按硫酸鋅30~100g·L-1、氯化銨80~120g·L-1、添加劑0.1~0.5g·L-1的組成和含量,取各組分、與水混合,調節pH值為7~8.5;以不銹鋼板為陰極、粗鋅板為陽極,在溫度15~40℃、電流密度10~25A·dm-2、占空比0.7~0.9、頻率200~2000Hz、刮粉周期300~1000秒的條件下電解;用緩蝕劑清洗鋅粉;再將鋅粉經后處理和過濾干燥,即制得到鋅的質量百分含量≥99%的高純活性鋅粉。采用本發明制備的形貌可控的高純活性鋅粉,比表面積可達0.15~0.24m2·g-1,可用于化學工業、鋅防腐涂料工業、冶金等行業。
一種高鑭含量的難變形鈷基高溫合金板材及其制備方法,涉及冶金領域。合金板材按重量百分數計主要由以下合金元素成分組成:C:0.05%~0.15%;Cr:19%~24%;Ni:9%~24%;W:13%~16%;Fe:≤3%;Mn:1%~2%;Si:0.2%~0.4%;P:≤0.04%;S:≤0.015%;B:≤0.015%;La:0.03%~0.12%;余量為Co,該合金板材的表面、尺寸、性能滿足標準,可用于制作航空發動機火焰筒;制備方法是將合金原材料采用真空感應、電渣重熔冶煉工藝路線進行冶煉,獲得鋼錠;將鋼錠經鍛造、軋制、固溶熱處理、酸洗獲得冷軋薄板,提高產品質量,為企業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
本發明涉及冶金領域的冷加工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高強度高溫合金棒材冷拔方法。該方法包括:(1)將棒材進行固溶熱處理;(2)將經步驟(1)處理后的棒材進行冷拔前潤滑處理;(3)將經步驟(2)處理后的棒材進行冷拔處理;其中,所述冷拔處理的總變形率為35%-40%,所述冷拔處理經歷至少4個道次,其中,第1個道次的變形率為12%-16%,第2個道次的變形率為13%-16%,第3個道次的變形率為9%-11%,第4個道次的變形率為5%-9%。本發明提供的棒材冷拔方法易于操作,工作效率高,成品率高,可以有效克服由于棒材強度高造成的成型困難,易破壞模具,易出現表面劃傷及竹節型磨損等表面缺陷,從而造成廢品率高和工作效率低下的缺陷。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核屏蔽復合管及其制備方法,包括芯管以及冶金結合于芯管內外層的包覆層,芯管由304B?304B7不銹鋼澆鑄而成,包覆層由304不銹鋼制成;芯板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為:C≤0.08;Si≤0.75;Mn≤2;P≤0.045;S≤0.03;Cr,18?20;Ni,12?15;B,0.2?2.25;余量為Fe;包覆層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為:C≤0.08;Si≤0.75;Mn≤2;P≤0.045;S≤0.03;Cr,18?20;Ni,12?15;余量為Fe。能夠提高合金元素的利用率,主要體現為控制B在復合管中的含量,通過內外雙層包覆層包覆芯管的方法制得既具有較好的加工性能,又具有優異的核屏蔽效果,并且通過控制冶煉溫度使得內外雙層包覆層和芯管形成了良好的冶金結合。
本發明涉及一種鐵礦石粉球團化方法。其鐵礦石球團的制備過程是:將含鐵量不同的鐵礦石粉按一定重量百分比(其比例根據各種粉料含鐵量與對球團總含鐵量要求確定)進入混碾機中,混碾1-3分鐘后加入有機無機復合粘結劑,再混碾5-10分鐘即可進入傳輸帶到球團成形機,成形球團通過輸送帶進入100-120℃低溫爐烘干30-60分鐘,再到480-520℃高溫爐烘干30-60分鐘,球團強度可達到1800N以上,滿足冶煉要求。此方法易實現流水線規?;a,生產成本低,在冶金行業有廣闊的應用價值。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新型高性能鈹鋁?稀土合金的制備方法及其制備的產品,目的在于解決目前采用鈹鋁預合金化和粉末冶金、后續冷/熱變形加工(軋制)及添加其它合金元素的方式,該法工藝復雜、成本很高,且難以生產復雜結構部件,合金仍易出現成分偏析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新的鈹鋁?稀土合金的制備方法,該方法以金屬鈹、鋁和稀土元素為原料,通過真空感應熔煉、預合金化、磁懸浮熔煉、重熔和快速冷卻的結合,以及反應條件的合理調整,成功制備出組織細小均勻的非枝晶合金,該合金晶粒細小致密,力學性能高,成分偏析程度低,具備良好的塑性與加工成型性,具有較好的應用前景。同時,本發明的生產工藝簡單,成本低,能夠制備出復雜結構的部件。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核屏蔽復合錠及其制備方法,包括芯板以及冶金結合于芯板外層的包覆層,芯板由304B?304B7不銹鋼澆鑄而成,包覆層由304不銹鋼制成;芯板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為:C≤0.08;Si≤0.75;Mn≤2;P≤0.045;S≤0.03;Cr,18?20;Ni,12?15;B,0.2?2.25;余量為Fe;包覆層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為:C≤0.08;Si≤0.75;Mn≤2;P≤0.045;S≤0.03;Cr,18?20;Ni,12?15;余量為Fe。本發明通過將易加工的鋼種澆鑄包覆于難加工的304B?304B7芯板上,在提高廢核燃料容器的熱中子吸收率的同時還方便對所得復合錠進行加工成型,所得的復合錠芯板和包覆層之間形成了良好的冶金結合,并且有效地控制了B在芯板中的含量,有效地提高了芯板的熱中子吸收率。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四川綿陽有色金屬電冶金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