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檢測尿酸的復合納米金屬?氟化釹多孔金屬骨架電極的制備方法,將鎳粉和鋅粉研磨后混勻,將混合金屬粉末固定在容器中,燒結后冷卻得到金屬錠,清洗并浸沒在強酸中;將金屬錠取出清洗,干燥,得到多孔金屬基底;分別制備pH為7?8、濃度為0.1?0.2M的鹽酸多巴胺溶液以及質量濃度為1?10%的殼聚糖酸鹽和濃度為0.1?0.2M的硝酸釹溶液,除去溶液中的氧氣后混勻,往混合溶液中滴加鈣離子溶液,直到溶液粘度達到標準,然后將多孔金屬基底浸漬在該混合液中,取出干燥、焙燒,最后在惰性氣體氛圍下烘干,即得。與現有技術相比,采用該電極可以實現尿酸的快速檢測,具有專一性好,精度高,價格便宜,使用壽命長等優點。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鋁VC復合均熱板制備方法,步驟包括:鋁VC均熱板的結構設計;鋁VC均熱板的燒結成型;鋁VC均熱板的焊接成型;鋁VC均熱板充注;鋁VC均熱板封堵。本發明可以滿足小空間點散熱和大功率散熱需求。
本發明涉及耕地修復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修復耕地中Cr、Ni重金屬的穩定劑及其制備方法。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修復耕地中Cr、Ni重金屬的穩定劑,該穩定劑由生物質原料與載體組成;所述生物質原料由秸稈、麥麩、稻殼和鋸末組成;所述載體為鋁?鈦?碳?硼中間合金。本發明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在對土壤進行修復時,不能對土壤重金屬Cr、Ni的污染進行有效的修復,導致土壤修復效果不佳的問題。本發明將農業廢物重新利用,之后與鋁?鈦?碳?硼中間合金結合,制備出能夠有效固化重金屬Cr、Ni的穩定劑。
本發明涉及一種梯度金剛石/銅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屬于熱管理材料領域。其特征在于;將不同金剛石體積分數的金剛石/銅混合粉體通過梯度填料的方式,按照設計填入高強石墨模具,實現金剛石體積分數的橫向或縱向梯度分布;并通過金剛石表面鍍鎢,加強了金剛石與銅之間的結合,提升了復合材料的熱導率;還使用電阻式熱壓燒結成型復合材料,該工藝燒結速度快,制得材料致密度高。本發明提供一種梯度金剛石/銅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可制備出界面質量好,致密度高的復合材料,并實現特定需要的金剛石體積分數的梯度分布,兼顧熱性能與封焊性能。
一種以氫化鉭為改性填料的反應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涉及添加填充改性填料的反應材料的技術領域。包括平均粒徑為1μm?50μm、密度為2.2g·cm?3的PTFE,平均粒徑為1μm?50μm、密度為2.7g·cm?3的Al粉,平均粒徑為1μm?50μm、密度為15.1g·cm?3的HTa粉,其中HTa質量比為0%?60%。經過濕法混合、模壓、燒結后得到以氫化鉭為改性填料的反應材料。本發明的反應材料具有高密度、屈服強度、高抗壓強度、高能量釋放率和毀傷后效,實現除對目標造成動能打擊、引起物理破壞以外,還具有化學能,對目標進行雙重毀傷,提高戰斗部的殺傷效果。
本發明涉及一種控制納米氧化鋯粉體粒徑的有機添加劑,有機添加劑的主要成分為草酸和甲酸。將氯氧化鋯溶液的pH調節為4.5,再加入1.5%的聚乙二醇作為表面活性劑,然后將有機添加劑和氯氧化鋯溶液混合,經過離心,將沉淀物烘干和煅燒,即可得氧化鋯粉體。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高硬體心立方相增強韌塑面心立方結構的高熵合金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制備工藝包括設計出高硬度的高熵合金及韌塑面心立方結構的高熵合金體系,按照計算配比后進行真空高能球磨制備兩種高熵合金粉體;按照配比加入高硬相及韌性相并進行混粉;采用放電等離子燒結技術制備雙相高熵合金復合材料。獲得的復合材料可以改善增強相與韌性基體相界面結合強度,克服異質增強相與基體相之間的潤濕問題,同時硬質的體心立方結構固溶體對韌性的面心立方固溶體造成擠壓,形成形變孿晶,從而實現高熵合金復合材料的強塑結合,使雙相高熵合金復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學性能。
本發明公開一種自銳性超硬材料堆積磨料的制備方法,堆積磨料基于釬料合金的焊合作用將空心陶瓷球和超硬材料連接為一體,超硬材料在空心陶瓷球表面呈多層結構的堆積形態,當超硬材料的鋒利度下降時,磨削力將逐漸增大,空心陶瓷球將部分破碎,并連同磨鈍的超硬磨料一并去除,不僅在磨粒上引入多層結構,同時提高了超硬材料的自銳性,本發明具有制作工藝簡單,磨具磨削效率高的特點。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添加氧化鋁包覆石墨烯的自潤滑陶瓷刀具材料,將氧化鋁包覆石墨烯添加至由微米氧化鋁、納米氧化鋁、微米氮化硅、微米氧化釔等粉體材料混合制成的陶瓷刀具材料中,采用真空熱壓燒結的工藝制備出自潤滑陶瓷刀具材料。該刀具材料既具有較高的硬度、斷裂韌性、抗彎強度和良好的熱傳導性能,同時具有較好的自潤滑能力。切削時,該刀具材料能夠在刀具表面形成連續的潤滑膜,從而能夠實現整個生命周期內的自潤滑功能。
一種由熒光材料和藍寶石構成的波長轉換復合材料及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熒光材料和藍寶石以層片狀形式結合,熒光材料和藍寶石(單晶Al2O3)分別置于對方的側面,熒光材料層和藍寶石之間無間隙緊密結合。在這樣的結構中,藍寶石提供良好的導熱和散熱環境以及堅強的結構支撐,熒光材料提供波長轉換功能。兩者無間隙的緊密結合,構成導熱、耐熱、高轉換效率、高可靠性的熒光波長轉換材料。本發明提出的制造方法工藝可控,適用于單件樣品制作和批量規?;a。本發明可用于LED或激光二極管照明或顯示等領域。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高壓真空永磁開關用整體輻射環的制備方法,依次進行熔煉加工、氫破加工、氣流磨加工、成型加工、等靜壓加工、燒結/時效加工、輻射環精加工、輻射環表面電鍍以及充磁加工以此制造出高壓真空永磁開關用整體輻射環,其生產周期短,成本較低,并且在燒結/時效加工和輻射環精加工之間會進行磁性能檢測,以提高產品性能,并且進一步的在電鍍和充磁加工之間再次進行成品檢測,可以保證所生產的輻射環質量,大大降低不良品流入市場,本發明生產簡單、大幅度降低了生產成本,適用于中小型企業。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金屬增韌陶瓷基復合材料,所述復合材料包括以下組分:Al?Cu混合金屬粉、TiO2粉體、SiO2粉體、玻璃纖維、黏土、凹凸棒;其質量配比為:10?25wt%的Cu?Al混合金屬粉末、30?45wt%的TiO2和SiO2粉末、20?25wt%的玻璃纖維、15?20wt%的黏土或凹凸棒;本發明采用低熔點金屬合金粉作為增韌劑,制備金屬增韌陶瓷基復合材料,通過其在燒結時形成的液相可以大大降低其孔隙率,提高陶瓷基體材料與其他添加劑材料之間的界面結合作用,進而獲得所需要的金屬增韌陶瓷基復合材料。
本發明屬于輥制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制備夾送輥的新材料,其組分按重量百分比計為:TiCN?56.5~60.5%、Co+Ni?15%、WC?10~13%、Cr3C2?12.5~15%、Mo?0.1%和ZrC?1.9%。本發明采用資源豐富的TiCN作為主要硬質相,替代大部分WC,同時加入Co、Ni、Cr3C2、少量WC及少量Mo、ZrC,使其在燒結溫度下能與TiCN形成固溶,提高了材料的高溫穩定性。將本發明的新材料通過傳統的硬質合金生產工藝,生產出高強度、高硬度、高耐磨性、低密度的新材料耐磨零部件,取代傳統的WC?Co類產品,節約了大量的W資源,降低了生產成本。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鋼管擴徑頭擴徑外扇形塊,具體涉及一種深海用埋弧焊直縫焊管擴徑外扇形塊及其表面防護方法。在深海用埋弧焊直縫焊管擴徑外扇形塊的扇形中部的外側開設一個U形焊縫容納槽,所述U形焊縫容納槽包括左側的第一弧形部和右側的第二弧形部,以及底部的第三弧形部,在所述的外扇形塊外表面形成三元硼化物金屬陶瓷涂層。所述外扇形塊的表面防護方法是在外扇形塊上開設U形焊縫容納槽,再在外扇形塊外表面采用等離子噴涂設備和同步自動送粉裝置進行等離子噴涂加工,形成三元硼化物金屬陶瓷涂層。本發明的深海用埋弧焊直縫焊管擴徑外扇形塊可以有效提高擴徑頭壽命,降低擴徑頭更換的成本,改善焊管內壁的質量。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Sn-Nd-Ni中間合金及其制備方法。Sn-Nd-Ni中間合金的成分為Nd質量分數為5%~8%,Ni的質量分數為1%~2%,余量為Sn。該合金采用粉末冶金法進行制備。制備方法:首先將Nd粉、Ni粉和Sn粉按比例放入轉速為200~350n/min的球磨機球磨4~12小時混勻,完成混合后對粉末施加500~700MPa壓力制成預制塊,然后將預制塊放入180℃~220℃的燒結爐中進行燒結,保溫2~4小時后即得到成品。
本發明涉及一種鈉離子電池用FePS3/NC復合負極材料及其制備方法、鈉離子電池,屬于鈉離子電池技術領域。本發明的鈉離子電池用FePS3/NC復合負極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將FePS3、鹽酸多巴胺加入堿性溶液中,攪拌12?48h,固液分離,得到FePS3@PDA材料;所述堿性溶液為Tris緩沖溶液;將制得的FePS3@PDA材料在還原性氣氛或者惰性氣氛中于500?800℃保溫1?5h,即得。本發明的鈉離子電池用FePS3/NC復合負極材料制成的鈉離子電池放電容量高,循環壽命長,倍率性能優良,在5A/g下放電,容量大致在300mAh/g左右。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低成本高性能混晶結構WC?Co硬質合金的制備方法,以偏鎢酸銨、WC粉、石墨粉和鈷粉為原料配制混合粉料;再加入去離子水;將混合料經球磨混料、添加成型劑、壓制成型、脫脂并煅燒工序后,進行燒結,得到具有混晶結構的WC?Co硬質合金。本發明制備的WC?Co硬質合金硬度、抗彎強度和斷裂韌性均較高,具有較好的綜合力學性能。該制備方法工藝簡單,對生產設備無特殊要求,生產成本較低,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本發明屬于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利用粉末注射成形技術制備醫用薄壁零件的制備方法。與現有技術相比,采用粉末注射成形技術生產的薄壁零件,具有一次成形復雜形狀制品、產品尺寸精度高、無需機械加工或只需微量加工、易于實現生產自動化和產品性能優異的特點,加工效率高,加工成本也大大降低,能很好的滿足客戶的需求。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快速宏量獲取石墨烯的制備方法。在獲得氧化石墨的基礎上,再通過微波處理,誘導激發氧化石墨層面上氧化產生的羥基(—OH)、羧基(—COOH)等基團的分子熱運動,制造瞬間的非穩態,從而破壞石墨層間的范德華結合力,實現快速宏量的獲取石墨烯。在利用高錳酸鉀、重鉻酸鉀等金屬鹽,以及濃硫酸、濃硝酸等強質子酸的氧化作用下,得到氧化石墨,再利用功率在2—10kW,真空壓力在0.01—0.06MPa等條件下的微波輻照,在2—10秒之內即可完成對氧化石墨的微波解理,實現快速大量的獲取10層以下的石墨烯。該方法還可通過控制氧化介質的濃度、氧化時間,以及微波輻照的功率、真空度等,實現對石墨烯產品層數/厚度的控制。
本發明提供一種用于油水分離的耐久性超疏水超親油泡沫銅制備方法。首先將泡沫銅依次放入乙醇和丙酮溶液進行超聲清洗,并用鹽酸水溶液處理,以去除油污和氧化皮。清潔后的泡沫銅利用化學刻蝕或電化學沉積法,將泡沫銅骨架預粗糙化,以提高膜基結合力。隨后,采用浸漬提拉-燒結法在骨架表面獲得ZnO晶種層,并通過化學浴法,定向生長致密ZnO陣列納米結構,從而提高膜層的強度和穩定性。最后,對泡沫銅進行氟化處理,獲得超疏水超親油特性,實現油水分離功能。通過泡沫銅骨架的預粗糙化和致密排列的氧化鋅納米結構,可提高膜層的強度和膜基結合力,降低泡沫銅油水分離時膜層的破壞和脫落行為,從而提高泡沫銅的持久油水分離能力。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超細晶NdFeB永磁材料及其制備方法,該永磁材料按照總重量百分比包括原料:Nd含量為25%?35%,Fe含量為55%?70%,B的含量為0.5%?1.8%;輔料:納米尺寸的高熔點金屬粉末,所述納米尺寸的高熔點金屬粉末的含量為所述Nd、Fe、B總重量的0.5%?2%;通過制片;破碎;細化磨;加輔料;濕法球磨;打散;壓制成型;燒結;本發明的優點是:利用納米尺寸的高熔點金屬在燒結過程中不易融化的優點,在晶界起到釘扎作用,防止NdFeB晶粒長大,從而制備出具有超細晶組織的NdFeB永磁材料,在不添加Dy、Tb等重稀土元素的條件下,使材料獲得極高的矯頑力。
本發明涉及一種紫外轉換白光LED透明陶瓷材料及其制備方法。該透明陶瓷材料的化學式為[R(1-x-y)DyxTmy]3Al5O12,其中,R為Lu、Y、Yb三種元素中的一種或者兩種,x, y為摩爾系數,范圍是0.005≤x≤0.15,0≤y≤0.04;該透明陶瓷材料在紫外LED芯片激發下發射出白光。本發明提供的透明陶瓷材料具備幾點顯著優勢:其一,用透明陶瓷材料替代傳統樹脂封裝的熒光顆粒,提高了發光的均勻性,且陶瓷材料熱導率及高溫熱穩定性能遠優于樹脂,可極大地提高LED器件使用壽命;其二,采用紫外光源,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激發光源對白光色品的影響。其特征亦在于采用真空反應燒結技術制備而成,陶瓷在可見光波段光學透過率高,生產工藝簡單、易大尺寸制備、穩定性高,特別適用于大功率白光LED器件。
本發明屬于材料領域,具體為一種重稀土元素高效擴散制備高矯頑力釹鐵硼磁體的方法,本發明預先在壓型生坯中引入重稀土擴散源,將壓型后的生坯浸沾于重稀土配合物有機溶劑,一方面實現粉末顆粒表面有機包覆,達到防止粉末氧化的目的;另一方面,通過燒結和熱處理過程中重稀土有機溶劑分解,C和H元素變成氣體揮發,殘留的中重稀土元素Tb/Dy等向主相晶粒表面擴散,實現主相晶粒表面的磁硬化,提高磁體矯頑力。本方法在非致密生坯表面浸沾添加重稀土擴散源,擴散通道多、擴散深度深,改進了常規擴散工藝中在已經燒結完成的致密磁體表面進行涂覆、蒸鍍、滾滲等擴散方法,無需額外長時間高溫擴散處理,工藝過程簡單,擴散效率更高。
本發明涉及一種口腔種植用瓷基臺,包括具有沉頭通孔的基座,沉頭通孔中裝有外螺紋與種植體螺紋孔相配的中央沉頭螺絲,基座的下端具有縮徑接圈,中部具有向外延伸的突沿,基座上部外圓包覆有金屬底層,金屬底層的底端沿突沿的上表面外展,金屬底層外包覆有鑄造瓷層,鑄造瓷層的外形與烤瓷冠底部的凹孔相配;其制造方法如下:在基座上制作金屬底層蠟模及鑄道,并將其固定在鑄圈內,向鑄圈灌注包埋材料混合液包埋,包埋體焙燒,熔融蠟模并倒出蠟液,金屬合金熔融后從鑄道澆入包埋體型腔內,鑄造完成后,清除包埋材料,得到包覆金屬底層的基座,制作與鑄造瓷層蠟模及鑄道,并將其固定在鑄圈內,向鑄圈灌注包埋材料混合液包埋,包埋體焙燒,熔融蠟模并倒出蠟液,鑄造陶瓷熔融后從鑄道澆入焙燒好的包埋體型腔內,鑄造完成后,清除包埋材料,得到初成品,將初成品打磨、修形,并裝入沉頭螺絲,即得到所述瓷基臺成品。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制作工藝簡單,成本低廉。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應用于燃料電池的具有納米碳纖維保護層的金屬構件及其制備方法,該金屬構件包括金屬芯片,在所述的金屬芯片上設有納米碳纖維保護層。所述的納米碳纖維保護層的成分由納米碳纖維和高分子樹脂組成,其中,納米碳纖維占納米碳纖維保護層重50~90%。本發明應用于燃料電池的具有納米碳纖維保護層的金屬構件,兼具碳材料和金屬材料的雙重特性,可實現燃料電池導電體兼顧高電導率、低面接觸電阻、高強度、易成型、耐腐蝕、低成本,可大幅度改善燃料電池核心電連接件的成型工藝,使得燃料電池電連接件的選材更為廣泛,避免了燃料電池復雜電場、水氣環境下電連接件的腐蝕,減小了電連接點的接觸電阻,提升了電池的電性能及壽命。
本發明屬于異形刀具制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SPS的有壓燒結超細晶WC基硬質合金異形刀具的方法。本發明將WC基硬質合金刀具材料粉末采取超聲振蕩方式混合均勻,然后取出進行真空干燥、研磨、過篩處理;接著在石墨模具中用金屬壓頭對制備的粉末進行壓制,利用金屬壓頭的特殊表面形貌壓制出刀具紋路,保壓完成以后拔出金屬壓頭,硬質合金素坯保持在模具內部,在其表面添加cBN粉末進行二次預壓,使用保溫材料將帶有二次預壓粉體的模具包裹,并放入放電等離子爐中進行燒結,燒制出具有復雜型面的超細晶WC基硬質合金刀具。本發明可以在保證刀具材料的高致密度和綜合力學性能的同時,制備出高性能和復雜形狀為一體的異形刀具。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網狀催化劑高產率制備碳納米管和氫氣及其再生方法,屬于有機固廢利用領域,本發明以廢塑料作為原料,生產高附加值的碳納米管和氫氣,在遏制白色污染的同時,實現了塑料的資源化利用;以不銹鋼網作為催化劑,成本低廉,催化活性高,再生性能好,制備的碳管及氫氣產率高;不銹鋼催化劑的獨特優勢在于同時充當催化劑和載體,可以將反應后的碳管與網狀催化劑進行簡單的物理剝離,避免了化學分離帶來的高成本高污染問題,易于實現碳管及氫氣的大規模制備,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納米金剛石增強鈦基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所述復合材料主要是由納米金剛石和基體鈦所制成,其中所述納米金剛石作為增強相,均勻分散在金屬鈦的基體中起到彌散強化作用。本發明還公開了所述納米金剛石增強鈦基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和應用。相對于現有技術,本發明克服了現有純鈦材料力學性能差以及碳納米管或石墨烯增強鈦基復合材料細胞毒性大的缺陷,所得納米金剛石增強鈦基復合材料具有較高的硬度強度和塑性,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本發明的產品可以應用于生物醫學領域,尤其是骨科、牙科等硬組織的修復與替換。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江蘇南京有色金屬真空冶金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