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公開一種高硫含量碳硫鋰離子電池材料的制備方法及其應用。該方法是將單質硫加入到反應容器內,注入六氯丁二烯于100~300℃、0~15?MPa壓力條件下密閉反應,后處理后離心、沉淀水洗,干燥得初品;在惰性氣體保護下,管式爐熱處理30?min~4h即可。高硫含量新型碳硫材料在鋰離子電池中的應用。本發明方法極其簡單,原料來源豐富,制備出的高硫含量新型碳硫分子材料,碳原子和硫原子以化學鍵的形式結合,其中硫元素的含量占該材料的質量百分比可達10﹪~80﹪。碳硫原子通過化學鍵相互結合,硫原子在材料中得到均勻分散,使得在充放電過程中能與鋰離子充分接觸并反應,極大地提高了鋰離子電池的比容量和循環性能。
本實用新型涉及鋰電沖擊扳手,包括沖擊扳手本體及鋰電電池包;所述沖擊扳手本體包括外殼,所述外殼內設有電機、齒輪組件、彈簧、沖擊塊及輸出軸,所述齒輪組件與電機主軸的齒輪嚙合,在齒輪組件中間設有中間軸,在所述中間軸上裝有彈簧及沖擊塊,所述中間軸與輸出軸聯接;所述鋰電電池包包括外殼體,所述外殼體內設有鋰電池組、溫控裝置、電壓檢測裝置,所述溫控裝置及電壓檢測裝置均與鋰電池組聯接,所述外殼體表面設有充電顯示燈。本實用新型采用在鋰電電池包中設置溫控裝置,防止出現電路短路或是充電溫度過高引發的安全事故;還設有電壓檢測裝置,在充電完成時,自動切斷充電,并通過充電顯示燈予以顯示,便于人員觀察使用。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快速鋰離子傳輸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氧化石墨烯的溶液、有機鋰鹽、活化劑和縮合劑混合進行反應,得到快速鋰離子傳輸材料;所述有機鋰鹽為選自腺苷?5’?二磷酸三鋰鹽、腺苷5?O?硫一磷酸二鋰鹽或鳥苷5?O?(3?硫代三磷酸)四鋰鹽。本發明提供的快速鋰離子傳輸材料應用到聚合物固態電解質或鋰金屬表面保護涂層時,添加量少,并且兼具良好機械性能和優異的鋰離子傳輸能力。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鋰電池正極膜。具體地,所述的正極膜包括:(i)嵌鋰過渡金屬氧化物正極材料;(ii)鋰離子補充劑;以及(iii)導電劑和粘結劑。本發明正極膜內的鋰離子補充劑在首次充電時發生分解,釋放鋰離子,彌補負極表面形成SEI膜的鋰離子損失,從而提高鋰離子電池的可逆充放電容量,制備本發明的正極膜可以將鋰離子補充劑提前混合在正極材料或導電劑之中,也可以涂覆在鋰離子電池正極表面,具有使用方便,成本低廉,與各種鋰離子電池體系兼容性好,對電池電化學性能改善效果明顯等優點。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鋰離子電池用鎳錳鈷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將氯化鋰、硫酸鎳、硝酸錳、氯化鈷、草酸釩和硝酸釔溶于水的混合溶液;向反應器內噴入混合溶液和混合堿液,使混合溶液霧化,加熱得摻雜釩和釔的鋰鎳錳鈷前驅體沉淀;將前驅體沉淀烘干、壓塊,預燒結燒,制得制備摻雜釩和釔的鋰鎳錳鈷氧材料;(2)在摻雜釩和釔的鋰鎳錳鈷氧材料中加入檸檬酸和能夠浸沒混合物料的去離子水,球磨、燒結,得碳包覆摻雜釩和釔的鋰鎳錳鈷氧復合材料。本發明制備的鋰離子電池用鎳錳鈷復合材料,改善了材料的高倍率循環穩定性,提高了其導電率;在用于鋰離子電池時,具有較高的導電性能和良好的循環穩定性。
本發明公開的納米鈦酸鋰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其中納米鈦酸鋰復合材料包括納米鈦酸鋰以及碳材料,其中納米鈦酸鋰復合材料形成于碳材料表層,其中碳材料為碳納米管、石墨烯、碳納米纖維中的一種或多種。本發明公開的復合材料制備簡單、功率性能好、涂覆電極制備簡單,易于批量化生產。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鋁塑膜、封裝結構及軟包裝鋰二次電池,包括沖壓成型于鋁塑膜上的第一沖坑以及第二沖坑,所述鋁塑膜為一體式,所述第一沖坑與第二沖坑相鄰且兩者之間設置有分隔部,所述分隔部包括第一分隔條、第二分隔條以及連接第一分隔條與第二分隔條的弧形條,其中第一分隔條與第二分隔條平行設置且兩者之間的間距為1~3mm,所述弧形條的弧度為π,第一沖坑和第二沖坑的坑口處于同一水平面上且該水平面與弧形條相切,通過在封裝時分隔部作為翻折部位減少了其中一封邊,進而在鋁塑膜用量不變的前提下增加了沖坑體積,適用于傳統液態軟包裝鋰蓄電池、混合固液電解質軟包裝鋰蓄電池、固態軟包裝鋰蓄電池,提升整個軟包裝鋰二次電池的能量密度。
本發明涉及固態電解質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鋰金屬負極用固態電解質及其制備方法,其中的固態電解質包括一體設置的有機電解質層和無機電解質層,所述有機電解質層與正極層壓合,所述無機電解質層與鋰金屬負極層壓合,且無機電解質層與鋰金屬負極層之間形成有SEI膜。該固體電解質通過靜電紡絲技術制備有機電解質層,再使用壓制成型的方法形成無機電解質層,有效降低了其與正極層以及鋰金屬負極層的界面電阻,同時保證了鋰離子良好的電導率,使得其制得的鋰電池具有優異的循環性能。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鋰電式多功能應急電源,包括中央控制模塊,中央控制模塊分別與啟動顯示模塊、電量及信息顯示模塊、無線充模塊、聚光燈模塊、工作燈和警示燈模塊、雙向USB模塊、關機零功耗控制電路、無線充/強制/啟動開關控制模塊、串聯式鋰電池保護模塊、溫度保護控制模塊、啟動輸出電路、保險電路以及鼓脹檢測模塊相連接,串聯式鋰電池保護模塊與鋰電池包和電池包低溫加熱保護模塊相連接,啟動輸出電路與串聯式鋰電池保護模塊相連接,串聯式鋰電池保護模塊與關機零功耗控制電路相連接,聚光燈模塊、工作燈和警示燈模塊、雙向USB模塊和保險電路依次連接。本發明設有充電過流保護,能顯示其電量等信息,設有聚光燈和警示燈,能滿足USB的充電需求。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串聯鋰電池組單根電芯檢測更換裝置,包括箱體,所述箱體內設有布置空間,所述布置空間前后側內壁對稱固定設有兩個移動軌道,所述箱體前后對稱設有兩個開口,所述布置空間內設有檢測機構,所述檢測機構包括上下對稱轉動設在所述布置空間后側內壁的第一傳動桿,本發明可自動完成串聯鋰電池組內單根電芯的檢測和更換,本發明通過電機和傳動輪使得串聯鋰電池組在裝置上步進移動,移動過程中,相對固定的上下兩個檢測滾珠對電芯逐個電壓排查,當檢測到電芯電壓過低確認損壞后,左右兩個抵塊在氣缸和絲杠作用下使得這根電芯上連接是鎳條與其脫離。
本發明涉及一種鋰離子電池熱管理技術,尤其涉及一種含噴淋冷卻和相變材料儲熱的鋰離子電池熱管理系統,包括電池箱(1)以及電池(2),它還包括控制器(15)、溫度傳感器(16)、熱管(3)、保溫室(13)以及噴淋室(6),所述溫度傳感器(16)設置在電池箱(1)內,所述熱管(3)一端與電池(2)接觸,且所述熱管(3)分叉的兩段分別伸入保溫室(13)與噴淋室(6),所述噴淋室(6)內設有噴淋機構,所述保溫室(13)內設有容器(17)、相變材料(12)以及升降機構(11),采用這種系統既能在低溫條件冷啟動時獲得有效熱量從而使電池升溫;同時也能在鋰離子電池過度發熱時進行快速、高效的散熱并縮小其表面溫度梯度。
本發明涉及鋰電池電極材料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鋰離子電池負極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電池負極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為先將石墨和氧化亞硅混合后進行球磨得到混合粉末a,然后將混合粉末a加入羧甲基殼聚糖溶液,干燥后再加入酚醛樹脂溶液中混合攪拌,最后經過煅燒制得電池負極復合材料。本發明將石墨與氧化亞硅進行球磨,從而使大量氧化亞硅覆在石墨表面且能夠與石墨充分接觸,大大提高鋰電池負極材料的放電容量。
本發明提供一種離子液體聚合物復合固態電解質、其制備方法及鋰離子電池,采用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銨、雙三氟甲烷磺酰亞胺鋰和聚乙二醇甲醚甲基丙烯酸酯為主要原料合成了耐氧化性更高的季銨類離子液體聚合物,并且,聚乙二醇甲醚甲基丙烯酸酯為最終合成的離子液體聚合物提供了更好的柔順性,避免出現分相和漏液的問題,最終制備的離子液體聚合物復合固態電解質的電導率較高,循環穩定性和安全性能較優。同時,得到的離子液體聚合物中,由于存在聚陽離子結構,可以捕獲雙三氟甲烷磺酰亞胺陰離子從而避免其在正負極之間遷移,有利于鋰離子的傳導,同時降低了界面發生副反應的可能性。因此,得到的離子液體復合電解質具有較寬的電化學窗口。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鋰電池細菌纖維素凝膠聚合物電解質的制備方法,屬于聚合物電解質制備技術領域。本發明將西瓜皮蒸煮后,與無水氯化鈣等攪拌混合,再利用酵母菌協同沼氣液中微生物共同進行發酵,取發酵液表面細菌纖維素膜,經沖洗、堿浸、水浴保溫,抽濾得膜片,將膜片水浴處理、冷凍、二次解凍后,與聚乙二醇二甲醚和高氯酸鋰混合,在真空條件下,浸漬得鋰電池細菌纖維素凝膠聚合物電解質的方法。本發明制備步驟簡單,充分利用細菌纖維素制備凝膠聚合物電解質,無須加入增塑劑,針對性強,有效解決了離子導電率低、機械性能差問題。
本發明提供一種鈷基正極材料,其化學式為式(I)所示,Li1+xCo1-δMδO2(I)。所述鈷基正極材料經XRD圖譜分析,得到的(003)主強峰與(104)次強峰的比值大于2.47。其制備方法為:將含鋰化合物、含鈷化合物和含有M元素的化合物球磨,得到混合物;將所述混合物進行第一煅燒,然后升溫進行第二煅燒,自然冷卻得到預產物;將所述預產物研磨,進行加熱處理,淬冷得到鈷基正極材料。所述鈷基正極材料裸露的(003)晶面較多,(003)晶面與固態電解質接觸時,有利于正極材料與固態電解質間鋰離子的快速遷移及電荷的快速交換,從而有效降低正極材料與固態電解質間界面阻抗,提高全固態鋰電池的循環性能和倍率性能。
本發明公開了改性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其制備方法為:將瀝青質炭前驅體和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按重量比0.1:10~2:10的比例混合均勻,在沖擊式表面改性系統中進行5~20min的改性處理,在惰性氣氛保護下,將改性物料進行炭化處理,將炭化后物料進行粉碎,分級處理,至顆粒的平均粒徑D50值為8~30μm,即得。該制備方法簡單,無需進行低溫炭化處理,成本大幅降低,并使得改性負極材料具有更高的振實密度,具有更規則的形貌和優良的加工性能。所制得的改性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具有首次充放電效率高、循環性能好的優點,其首次放電容量在360mAh/g以上,400次循環后的容量保持率高達90%以上。
本發明公開的鋰離子電容器電極及其制備方法,其中電極包括集流體、導電膠,鋰離子電容器電極還包括由電極材料制得的電極膜,電極膜通過導電膠貼合到集流體上。本發明方案得到的電極具有較高的壓實密度,材料成本和能耗低,生產周期短,并能提高鋰離子電容器產品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新型鋰離子電池的電解液體系,包含電解質和溶劑,所述溶劑為混合溶劑,為(a)醚類溶劑與碳酸酯類溶劑的混合溶劑,所述醚類溶劑與碳酸酯類溶劑的質量比例為(1-x)∶x,其中0≤x≤0.9;或(b)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醚類溶劑的構成的混合溶劑。本發明還公開了可以使用該電解液體系的鋰離子電池。本發明的電解液體系,與現有的鋰離子電池符合很好,不需要更換薄膜、電極材料、外殼,在動力電池和儲能電池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本發明提供一種鋰-二硫化鐵電池正極片的制備方法,采用粒徑分布范圍分別為0.1~1μm和10~60μm的FeS2為活性正極材料,首先在惰性氣體中于200℃~300℃下熱處理至FeS2中硫單質含量不高于0.3%;然后以300~800W的功率在20℃~40℃溫度下將細顆粒度FeS2超聲分散;將所得懸濁液加入粘結劑溶液中,再整體轉移至粗顆粒度FeS2和導電劑混合物中并攪拌均勻;最后將所得到的正極漿料按照制作成正極片,再進一步制作鋰-二硫化鐵電池。細、粗顆粒度FeS2的質量比范圍是1:99~1:4。按照本發明所提供方法制備的鋰-二硫化鐵電池,其開路電壓下降,放電平臺提升,大功率放電性能獲得改善。
本發明涉及一種鋰電池USB插口供電方法、存儲介質、裝置,涉及新能源的技術領域,解決了不小心將USB數據線拔出后,USB接口就會失電,因此在反復連續插拔的時候,不能及時供電的問題,其包括:獲得當前鋰電池USB插口的當前狀態檢測信息;根據當前狀態檢測信息以控制鋰電池USB插口供電的啟閉;若當前鋰電池USB插口插入USB數據線時,開啟鋰電池USB插口的供電;若USB數據線從當前鋰電池USB插口拔出時,于所預設的第一時間基準信息內保持鋰電池USB插口的供電;若到達所預設的第一時間基準信息時,則斷開鋰電池USB插口的供電。本發明在USB數據線插入后自動供電;在USB數據線拔出后,于一段時間進行供電,以實現無間隔供電,使用方便的效果。
本發明涉及一種鋰電池用鋁箔的退火處理,屬于鋁合金材料加工技術領域。所述鋰電池用鋁箔的退火處理為:所述退火處理包括如下步驟:將鋰電池用鋁箔坯料先冷軋至4.0-5.0mm,再進行第一次退火處理;將第一次退火處理后的坯料粗軋至0.25-0.3mm,接著進行二次退火處理;其中,第一次退火處理時退火爐內溫度為585-590℃,加熱15-20h,當坯料表面溫度達到460-475℃時,將退火爐內溫度降至460-480℃,保溫3-6h;二次退火處理時退火爐內溫度為190-220℃,加熱8-10h,當坯料表面溫度達到165-170℃,將退火爐內的溫度降至195-205℃,保溫6-8h。本發明通過合理安排二次退火處理,改善合金鑄扎過程中的成分偏析,改善原始鑄軋組織以獲得成分均勻、組織均勻、性能穩定的產品,進而提高鋰電池用鋁箔的性能。
本發明涉及一種鎳錳基包鈷鋰離子正極材料的制備方法,為α-NaFeO2結構鎳錳基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LiNi0.5-xCo2xMn0.5-xO2(0.03<x≤0.4)的制備方法。先用共結晶的方法制備Ni0.5Mn0.5(OH)2前驅體,然后采用梯度包覆的方式對其進行包覆鈷的處理,得到y[Ni0.5Mn0.5(OH)2]·(1-y)[Co(OH)2]前驅體(0.2≤y≤0.8),包覆后的前驅體經預處理后,加鋰在750-1000℃燒結8~24小時,即得到鎳錳基鋰離子電池LiNi0.5-xCo2xMn0.5-xO2。本發明具有比容高、循環性能穩定、成本低、操作方便易于工業化生產。
本發明涉及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技術領域,且公開了一種基于鋰離子電池的LiFePO4基復合正極材料及制備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數配比的原料:7.4份的Li2CO3、18份的Fe(NO3)3、11.5份的NH4H2PO4、2份檸檬酸、1.5~2份的球形納米石墨粉。本發明解決了磷酸鐵鋰(LiFePO4)在作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使用時,存在的電子電導率和鋰離子傳導率均較低,使其在高倍率充放電時容量偏低的技術問題。
一種液相ZnO包覆Ni2+、Cr3+摻雜非晶硝酸鈷鋰電負極材料及制備方法,其特征為采用溶劑轉換方法合成Ni2+、Cr3+摻雜非晶硝酸鈷并在其顆粒上包覆ZnO,形成ZnO包覆Ni2+、Cr3+摻雜非晶硝酸鈷鋰電負極材料;而后在高真空條件下,采用特定的熱處理步驟去除體系中的結晶水。ZnO包覆能大幅度提高材料的電子導電能力;體系中的摻雜Ni2+、Cr3+離子使得Co?O空間結構產生畸變,擴展鋰離子擴散遷移通道,提高其鋰離子電導率;特別有益的是材料為非晶體,各向同性,有利于鋰離子的快速傳導。從而大幅度提高硝酸鈷的綜合電化學性能。
本發明涉及鋰電池回收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退役鋰電池負極材料再利用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從退役鋰電池中拆解得到的負極材料浸漬于N?甲基吡咯烷酮溶液中靜置至銅箔從石墨基體脫離,得到預片材;以預片材作為負極片,置于鋰電解液中進行放電處理,去除預片材表面的殘余雜質,得到石墨片;對石墨片進行破碎并球磨成石墨粉,通過氧化剝離法即可回收得到氧化石墨烯。本發明能夠對退役鋰動力電池負極材料進行合理有效的利用;采用適當的工藝能夠制得較高品質的單層石墨烯粉末;能夠產生較大的經濟效益。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高容量鋰電池三元正極材料的制備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驟:提供鎳鈷錳前驅體,所述鎳鈷錳前驅體為鎳鈷錳的氫氧化物或者氧化物;提供鋰鹽溶液;將所述鎳鈷錳前驅體置于所述鋰鹽溶液中攪拌,形成均勻的懸濁液;將所述懸濁液噴霧干燥,得到鎳鈷錳前驅體與鋰鹽均勻混合的材料I;將所述材料I依次經過兩段均在空氣氣氛中進行的煅燒:第一段煅燒,在400~600℃煅燒2~8小時;第二段煅燒,在700~1000℃下煅燒8~20小時;即制備得到本發明所述高容量鋰電池三元正極材料。用該方法制備的正極材料具有較高的克比容量及較好的倍率性能。
一種雙組份包覆Ni2+、Cu2+摻雜非晶硝酸鈷鋰電負極材料及制備方法,該方法結合微乳液和噴霧干燥方法在Ni2+、Cu2+摻雜非晶硝酸鈷顆粒上包覆SiO2及ZnO層,抵御電解液的侵蝕并提高材料的電子導電能力;而后在高真空條件下,采用特定的熱處理步驟去除體系中的結晶水,得到雙組份包覆Ni2+、Cu2+摻雜非晶硝酸鈷鋰電負極材料。體系中的摻雜Ni2+、Cu2+離子使得Co?O空間結構產生畸變,擴展鋰離子擴散遷移通道,提高其鋰離子電導率;特別有益的是材料為非晶體,各向同性,有利于鋰離子的快速傳導。從而大幅度提高硝酸鈷的綜合電化學性能。
一種單分散納米橄欖石型錳基磷酸鹽正極材料的制備方法及其鋰離子二次電池,步驟為:將鋰源化合物,錳源化合物、磷源化合物及摻雜元素的化合物分散于水和有機溶劑的混合溶劑中,控制混合溶劑中有機溶劑與水的體積比在0-5∶1,在反應器中進行混合溶劑熱反應,反應溫度為120-230℃,反應壓力為0.2-30MPa,反應時間為1分鐘~24小時,最后得到單分散納米橄欖石型錳基磷酸鹽顆粒正極材料,本發明還公開了以上相關的鋰離子二次電池。本發明采用混合溶劑熱的方法制備具有棒狀和片狀形貌的單分散磷酸鐵鋰納米材料,結晶性好,尺寸均一,形貌可控,且分散性好;以該材料作為鋰離子電池正極活性材料時電池的放電電壓平臺高,比容量大。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浙江寧波有色金屬加工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