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銅鐵合金?低碳鋼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涉及金屬復合材料領域。本發明提供的銅鐵合金?低碳鋼復合材料包括:低碳鋼基體和復合在低碳鋼表面的銅鐵合金層,銅鐵合金層厚度為50?120μm;在銅鐵合金層中,由低碳鋼基體向銅鐵合金層方向,Cu的含量呈梯度升高,Fe的含量呈梯度降低。本發明所制備的銅鐵合金?低碳鋼復合材料中,銅鐵合金層與低碳鋼基體呈冶金梯度結合,結合牢固;復合材料表面的銅含量可控,耐腐蝕性優良,具有銅鐵合金和低碳鋼的綜合特性。
本發明涉及復合材料技術領域,提供了一種含有椰殼炭的氮化硼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所述含有椰殼炭的氮化硼復合材料按質量百分比計包含:椰殼炭0.5%~5%,氮化硼1%~40%,高密度聚乙烯55%~97%。本發明通過椰殼炭、氮化硼和高密度聚乙烯搭配,具有協同作用,提升了復合材料的熱導率和絕緣性能,以及部分力學強度。氮化硼片材和HDPE基體之間的界面熱阻降低,同時椰殼炭可連接孤立的氮化硼片,形成了更有效的熱傳導路徑,協同提升復合材料的熱導率,該復合材料在絕緣電纜等領域具有良好的應用價值。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樹脂基復合材料連續成型裝置及成型方法,該樹脂基復合材料連續成型裝置包括成型模具,將樹脂基復合材料放入所述成型模具中;抽真空裝置,將放入所述成型模具中的樹脂基復合材料密封后,使用該抽真空裝置進行抽真空壓實操作;以及分區控溫固化裝置,該分區控溫固化裝置使上述完成抽真空操作的樹脂基復合材料進行固化成型;其中,所述分區控溫固化裝置由不少于2個的恒溫組件組成,所述恒溫組件之間的溫度呈階梯式設置,該成型模具、抽真空裝置和分區控溫固化裝置組成循環系統,從而實現了樹脂基復合材料連續化成型,有效提高生產效率。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高鐵酸鹽耦合鋼渣復合材料、其制備方法及應用。該復合材料是以改性鋼渣為基體,在基體上負載具有氧化性的高鐵酸鉀;其中改性鋼渣與高鐵酸鉀的質量比為5:2;所述改性鋼渣是采用水楊酸—甲醇對鋼渣進行了改性。本發明所提供的高鐵酸鹽耦合鋼渣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簡單、操作方便,且制得的復合材料具有一定的緩釋性。緩釋型復合材料能夠保證其與污泥系統充分接觸,能夠持久性地發揮氧化性。將本發明制得的復合材料應用于污泥厭氧消化預處理,能夠高效促進污泥溶解,加快污泥消化。污泥預處理過程操作簡單、經濟實用、綠色環保、應用性廣、對環境友好,同時實現了鋼渣廢棄物的二次利用。
本發明公開一種大口徑高精度復合材料天線面的制造方法,它是涉及衛星通信、無線電測控、深空探測、大型射電望遠鏡等領域中的一種天線反射面制造技術。主反射面為大口徑拋物面結構,采用復合材料真空灌注工藝在模具上整體成型,背架為復合材料泡沫夾芯結構,是由橫筋、縱筋通過縱橫正交方式構成的具有空間網格結構的支撐體。通過此種方法可成功制備大口徑(Φ>10m)、高精度(δ<0.3mmRMS)天線反射面,并使其兼具結構重量輕、剛度大、抗震性好、生產效率高的優點。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低溫相變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屬于復合材料技術領域。本發明提供的低溫相變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使用酸液或堿液對高爐渣進行改性處理,得到改性高爐渣;(2)將石蠟、氧化石墨烯和分散劑混合,得到含有氧化石墨烯的石蠟;(3)將所述改性高爐渣和所述含有氧化石墨烯的石蠟混合,得到低溫相變復合材料。實施例的結果顯示,本發明中使用酸液改性高爐渣獲得的低溫相變復合材料儲熱率為9.31W/(m2·K),穩態導熱系數為0.65W/(m·K);使用堿液改性高爐渣獲得的低溫相變復合材料儲熱率為8.90W/(m2·K),穩態導熱系數為0.45W/(m·K)。
本發明屬于復合材料技術領域,涉及一種無金屬粘結相碳化鎢硬質合金復合材料,碳化鎢硬質合金復合材料為三元復合材料,包括WC和TiC0.4,還包括VC、NbC或TaC,各組分為等摩爾比,顆粒大小為100nm。球磨后的碳化物粉末混合均勻后裝填入石墨磨具中,進行放電等離子燒結,燒結壓力30?50MPa,燒結溫度1400?1800℃,保溫10?30min,制得無金屬粘結相碳化鎢硬質合金復合材料。本發明利用TiC0.4中的空位能降低燒結溫度促進燒結,在此基礎上和碳化鎢及其他過渡族難熔碳化物復合燒結形成無金屬粘結劑碳化鎢復合材料,克服傳統WC硬質合金的高溫軟化導致性能失效的缺點,同時提高其硬度及斷裂韌性,解決了過渡族碳化物較難燒結的問題。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無金屬粘結相碳化鎢硬質合金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屬于復合材料領域。該復合材料是制備復合材料的原料包括WC、NbC、VC和TiCx,其中,0.4≤x≤0.9或x=1.1,WC、NbC、VC和TiCx的摩爾比為1~6:1:1:1。該復合材料不僅具有較強的硬度和耐腐蝕性能,同時還具有較高的斷裂韌性,綜合性能佳。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石墨烯/尼龍纖維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屬于復合材料技術領域。本發明使用多糖溶液為溶劑,一是作為石墨烯的分散介質,二是在石墨烯與尼龍粉末之間起到一個“粘結”的作用,使得石墨烯可以均勻包覆在尼龍粉末表面;同時,由于石墨烯具有較薄的片層厚度(2~50nm),使得該復合材料具有優異的抗菌效果,且在紅外燈照射下實現快速升溫;另外,本發明的制備方法簡單、易操作,適合工業化。實施例數據表明:本發明所得石墨烯/尼龍纖維復合材料對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以及肺炎克雷伯氏菌的抑菌率均可達到99%以上;同時,將該復合材料置于100℃的紅外燈照射下,樣品表面溫度可在10s內由25℃升至49℃。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改性磷酸鐵鋰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取(10~30)g氟磷化合物,溶解在100ml有機溶劑中,再依次加入(1~5)g有機鋰鹽化合物與(0.1~1.0)mg抗氧化劑,充分溶解,得到氟磷鋰有機混合液;b、取(10~30)g的磷酸鐵鋰,加入到500ml氟磷鋰有機混合液中,超聲分散、過濾后,轉入到濃度0.05~0.2mol/L的離子液體溶劑中,浸泡(1~3)h,之后過濾、真空干燥,得到改性磷酸鐵鋰復合材料。獲得的改性磷酸鐵鋰復合材料,呈現核殼結構,其外殼為氟磷鋰材料復合體,既提高了包覆層物質間、包覆層與內核層間的結合力,又降低了磷酸鐵鋰復合材料的活性,顯著提高了磷酸鐵鋰復合材料的倍率性能、循環性能。
本發明是一種高導熱金剛石/銅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屬于熱沉材料領域。該復合材料的基體材料為金屬銅,增強體材料為包覆著鈦或鉻的金剛石顆粒。該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首先采用磁控濺射的方法在不同粒徑的金剛石顆粒表面分別鍍鈦或鉻,將金屬銅片放置于金剛石顆粒上進行組裝,真空熱處理之后,裝入葉臘石模具中。最后在不同的燒結工藝條件下,進行超高壓熔滲燒結,從而制備出高導熱的金剛石銅復合材料。本發明避免了高溫條件下金剛石石墨化的問題,所制備的復合材料致密度高達99%以上,其熱導率達685W/(m·K),可用于電子封裝等領域的熱沉材料。
本發明公開一種核殼式石墨烯?硅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電池材料及電池,涉及電池技術領域,降低含硅基材料的電極因為體積膨脹所導致的循環性能降低的問題。所述核殼式石墨烯?硅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將石墨烯?硅復合材料與碳源混合均勻,獲得預混物;將所述預混物在惰性環境下進行煅燒,使得所述預混物含有的碳源碳化,獲得核殼式石墨烯?硅復合材料。所述核殼式石墨烯?硅復合材料應用上述制備方法制備。本發明提供的核殼式石墨烯?硅復合材料及制備方法用于電池中。
一種鎂金屬氫化物磷酸復鹽儲氫復合材料及制備方法,其儲氫復合材料是由MgH2粉末與磷酸復鹽組成,其中磷酸復鹽含量占復合材料質量的15~35%,所述磷酸復鹽為LiFePO4、LiCoPO4中的一種。上述儲氫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是:將MgH2粉末和磷酸復鹽在氬氣氣氛保護下置于球磨罐中,在0.1~0.5MPa高純氬氣下進行間歇式球磨處理得到儲氫復合材料。本發明的儲氫復合材料的吸放氫速率比未添加磷酸鹽的MgH2提高2倍以上,同時制備工藝簡單,能源消耗少,制備成本低,易于實現產業化和推廣。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高熔點金屬基梯度復合材料的制備裝置及方法,涉及新材料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所述方法包括將待制備的梯度復合材料原材料按梯度組織的元素分布通過金屬基體和陶瓷等通過粉末冶金或者熔鑄等方法制成不同成分的電極塊。將不同成分的電極塊放入電極塊夾持管內,然后與金屬基體相同的電極芯及電極外部夾持一起通過熱處理燒結在一起。開啟電極輔助加熱系統,啟動后在電弧高溫下復合自耗電極熔化滴入坩堝內,同時坩堝通過感應加熱。隨著坩堝的下降不同成分的熔體逐漸凝固成為梯度復合材料。通過自耗電弧熔煉、電磁感應熔煉和定向凝固結合來制備原位金屬基梯度復合材料,可有效的提高制備的梯度梯度復合材料的穩定性和均勻性。
本發明提供一種碳纖維增強Ti3SiC2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該復合材料屬于復合材料技術領域。其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S1:制備碳纖維與Ti3SiC2混合原料粉末;S2:碳纖維與Ti3SiC2混合粉末的預處理;S3:采用熱壓真空?保護氣氛燒結制備碳纖維增強Ti3SiC2復合材料。本發明操作簡單,制備周期短,制得的碳纖維增強Ti3SiC2復合材料不僅在室溫條件下具有較低的摩擦系數和磨損率,而且具有高承載、高強度等性能,且制備方法方便,經濟性價比較高,適用于生產惡劣工況下的摩擦片等減摩抗磨材料。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氧化殼聚糖?氧化石墨烯復合材料制備方法及應用,其中,制備方法包括:將殼聚糖?氧化石墨烯復合材料加入到冰乙酸中,獲得第一混合液;攪拌所述第一混合液,并向所述第一混合液中通入NO2氣體,以使所述殼聚糖?氧化石墨烯復合材料均勻分散在冰乙酸中,獲得第二混合液;向所述第二混合液中加入與所述第二混合液體積相同的無水乙醇,獲得第三混合液;對所述第三混合液經洗滌、抽濾和干燥處理,即可獲得氧化殼聚糖?氧化石墨烯復合材料。本發明通過NO2氣體選擇性的將殼聚糖分子中氨基葡萄糖單元的6位羥甲基氧化成羧基,使殼聚糖生成氧化殼聚糖,以實現對殼聚糖?氧化石墨烯復合材料進行氧化處理。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相變蓄熱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涉及可再生能源相變儲熱材料領域,相對于現有相變蓄熱復合材料,減小甚至消除了過冷度、解決了相分離問題、提高了熱導率、并且具有較高的熱穩定性和循環穩定性。一種相變蓄熱復合材料,所述相變蓄熱復合材料的組分包括:三水醋酸鈉、成核劑、增稠劑、水和碳納米材料。本發明用于該相變蓄熱復合材料的制備。
本發明涉及爆炸成型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活性復合材料的爆炸成型模具。該爆炸成型模具包括硬模,所述硬模具有中空腔體;位于所述硬模內部的軟模,所述軟模具有用于包覆所述活性復合材料的腔體;以及位于所述硬模內部的壓制成型部及爆炸部;在所述爆炸部的作用力下,所述壓制成型部向所述軟模施加壓力,實現所述活性復合材料的壓制成型。本發明中對活性復合材料的爆炸成型采用硬模與軟模結合的方式,既提高了模具的密封效果,又容易控制成型后活性復合材料的形狀,減少了材料的浪費。
本發明涉及一種氧化鎂-氧化鎳-二氧化鈦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屬于無機非金屬材料技術領域。該方法以氯化鎂、氯化鎳和硫酸氧鈦為原料,按重量份數比MgO:80-90份、NiO:5-10份、TiO2:5-10份配成溶液,加堿滴定,控制ph值在12-13,得到沉淀物,洗滌、干燥、經600℃-650℃保溫0.5-1小時,得到復合粉體,再將復合粉體經150MPa以上壓力,干壓成型,經1400℃-1500℃保溫3小時煅燒得到復合材料。本發明制備得到的復合粉體純度高,粒度小,氧化物之間混合均勻,活性大;在此基礎上煅燒得到的復合材料,燒成溫度低,熟料結構致密,顯氣孔率低,抗水化性能好。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傳感器,特別是一種一體化復合材料異物侵入傳感器。其由復合材料防護層、傳感器水平面、傳感器傾斜面和嵌入式接線盒組成;復合材料防護層覆蓋整個傳感器表面;傳感器水平面和傳感器傾斜面成135度角傾斜設置;兩個嵌入式接線盒分別置于傳感器水平面左右下邊角處;本實用新型所述一體化復合材料異物侵入傳感器可簡化復合材料異物侵入傳感器的安裝和信息線的連接過程,解決傳統異物侵入傳感器需要現場固定搭接、固定斜面并現場連線等問題,降低施工難度,減少施工時間。
本發明提供一種開孔泡沫金屬填充復合材料的制作方法,首先,制備用于制作填充復合材料的開孔泡沫金屬復合體坯料,并進行線切割,得到所需形狀和尺寸的開孔泡沫金屬復合體型芯;然后,在開孔泡沫金屬復合體型芯的表面,制作填充復合材料的金屬壁,并同步完成金屬壁和開孔泡沫金屬冶金結合的制作;接著,對開孔泡沫金屬填充復合坯料,進行粗加工,使得加工后的各部分尺寸略大于所需泡沫金屬填充復合材料的尺寸,并將粗加工后的開孔泡沫金屬填充復合坯料的開孔泡沫金屬孔隙中的復合物進行熔除操作;最后,通過精加工得到開孔泡沫金屬填充復合材料。本發明中開孔泡沫金屬與金屬壁之間為冶金結合,與膠粘粘法結等相比,耐高溫且不易老化。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環氧樹脂基層狀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所述復合材料是由經浸漬預處理的碳纖維布和環氧樹脂基填料交替層疊而成,所述環氧樹脂基填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環氧樹脂80~120份、固化劑20~50份、碳化硅/三氧化二鋁復合顆粒400~500份。所述復合材料中碳纖維布共設置2~4層。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高強度、高硬度的環氧樹脂基層狀復合材料,其原料來源廣,價格低廉,生產工藝簡單,對設備要求低,適宜大規模工業化生產。由此方法制得的復合材料可應用于國防、交通運輸、深海探測、環保設備等領域。
一種MgH2-BiVO4儲氫復合材料,它是由MgH2與BiVO4組成,其中BiVO4含量占復合材料總質量的10~40%。上述儲氫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是:在氬氣保護的手套箱中,將MgH2粉末和BiVO4置于球磨罐中進行球磨,球料質量比為15~35 : 1,轉速為450~550r/min, 在0.1~0.5MPa氬氣的保護下,球磨1~3h,每球磨20~45min,間歇15~25min,待球磨結束后自然冷卻至室溫,得到MgH2-BiVO4儲氫復合材料。本發明的儲氫復合材料在相對較低的溫度下,吸氫速率以及最大吸氫量比未添加BiVO4的MgH2提高了1倍以上,同時制備方法簡單,制備成本低,適用于工業化規模制備。
本發明公開一種石墨烯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涉及功能性紡織材料技術領域,以提高石墨烯在基體材料中的分散性,使得石墨烯復合材料具有良好的遠紅外發射效果、抗靜電、抗紫外線、抗菌性等性能。所述該石墨烯復合材料包括第一基體材料、石墨烯、表面改性劑、流動改性劑以及填料。所述石墨烯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用于制備上述石墨烯復合材料。本發明提供的石墨烯復合材料用于功能性紡織材料中。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含閃電防護層的復合材料及制備方法,該含閃電防護層的復合材料包括:復合材料層,石墨烯紙層,該石墨烯紙層粘結于所述復合材料層的表面,構成閃電防護層,其上分布有通孔,以及膠層,該膠層分布于所述通孔中及所述石墨烯紙層表面,從而將石墨烯紙有效地結合在復合材料表面,避免石墨烯紙本體片層層間結合力小而容易出現兩者分層的問題,從而使復合材料具備閃電防護的功能。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MoO2/rGO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向氧化石墨烯分散液中加入四水合鉬酸銨和抗壞血酸,磁力攪拌;(2)將步驟(1)得到的混合液轉入高壓釜中加熱生長MoO2/rGO復合材料前驅;(3)將步驟(2)所述MoO2/rGO復合材料前驅洗滌、干燥、煅燒,得到所述MoO2/rGO復合材料;其中,步驟(1)所述氧化石墨烯分散液的pH為1.5~3。本發明的MoO2/rGO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步驟簡單、成本低廉、操作可控度強,制備得到的MoO2/rGO復合材料,中空球型MoO2均勻分布在石墨烯表面,顆粒均勻,比表面積大、孔隙結構豐富,結構穩定,循環性能和倍率性能優良,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建筑用復合材料預埋件,包括開設在混凝土結構上的工字型凹槽以及鋪設在工字型凹槽內用于增強預埋件穩固性的復合材料工字梁,復合材料工字梁的底端橫向開設有倒三角凹槽,倒三角凹槽的底端為開口狀,倒三角凹槽內配裝設置有T型螺栓。本實用新型在混凝土結構上開設有工字型凹槽,并在工字型凹槽內鋪設有復合材料工字梁,通過復合材料工字梁增強了預埋件穩固性,復合材料工字梁為纖維增強樹脂層,無需進行防腐處理,大大地降低了成本。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高分子材料內膽復合材料纏繞壓力瓶。屬于盛裝或貯存壓縮氣體或液體的技術領域。其用于解決壓力瓶高分子材料內膽和金屬法蘭接口連接不嚴密的問題。高分子材料內膽復合材料纏繞壓力瓶,包括復合材料外殼纏繞在高分子材料內膽外面,金屬法蘭接口安裝在復合材料外殼和高分子材料內膽一端的開口處,高分子內膽的開口安裝在金屬法蘭的內孔中,特別是在金屬法蘭接口與高分子材料內膽接觸面之間涂有粘結劑,在高分子材料內膽的內壁上安裝有支持圈,這種高分子材料內膽復合材料纏繞壓力瓶技術,可廣泛地應用于盛裝、貯存壓縮氣體、液體的復合材料纏繞壓力瓶或罐中。
本發明提出了一種石墨烯/聚合物導電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本發明首先利用化學氧化法將天然石墨氧化制備氧化石墨,再通過超聲離心得到氧化石墨烯溶液,采用液氮冷萃法將氧化石墨烯與聚合物復合得到氧化石墨烯/聚合物復合材料,氮氣保護還原得到石墨烯/聚合物復合材料,本發明利用氧化石墨烯溶液直接與聚合物復合,解決了石墨烯分散難及易發生團聚問題,同時采用液氮冷萃法制的的石墨烯/聚合物復合材料,提高了聚合物的導電性。該方法操作簡單,石墨烯分散性好,制備的導電復合材料效果好,導電性好,可以實現工業化生產。
本發明屬于自潤滑材料技術領域,涉及一種二硫化鉬?鎳磷?聚四氟乙烯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S1、對聚四氟乙烯粉末進行等離子處理,輻照60~120s后,置于空氣中靜置15~30min;S2、聚四氟乙烯粉末進行敏化和活化處理:用無水乙醇浸潤處理等離子處理后的聚四氟乙烯粉末后,分別進行敏化和活化處理;S3、制備鎳磷?聚四氟乙烯復合材料和胺化處理:配制化學鍍鎳磷鍍液,對敏化和活化后的聚四氟乙烯粉末進行施鍍,得到鎳磷?聚四氟乙烯復合材料粉末,并進行胺化處理;S4、制備二硫化鉬?鎳磷?聚四氟乙烯復合材料:首先制備二硫化鉬?鎳磷?聚四氟乙烯復合材料粉末,然后對粉末進行成型處理,得到耐磨減摩的二硫化鉬?鎳磷?聚四氟乙烯復合材料。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河北有色金屬復合材料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