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傘型復合材料橫擔塔,包括順次連接的塔腿、塔身和塔頭;還包括設置于塔身側面的六組由斜拉絕緣子和支柱絕緣子組成的復合材料橫擔,六組橫擔呈王字型與鐵塔中軸線對稱分布于塔身左右兩側;每組復合材料橫擔包含兩只斜拉絕緣子和兩只支柱絕緣子以及鋼掛點裝置;所述斜拉絕緣子的一端與所述塔身連接,另一端與所述支柱絕緣子的一端連接,所述支柱絕緣子的另一端與所述塔身連接,其連接點位于所述斜拉絕緣子與所述塔身連接點的下方;所述支柱絕緣子與所述斜拉絕緣子連接的一端設有連接用鋼掛點裝置。在保證導線對地距離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桿塔結構降低了塔高,減小了線路走廊寬度,從而減小桿塔塔重和桿塔基礎。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復合材料發動機罩及具有其的車輛。所述復合材料發動機罩包括:外板和內板,其中內板包括:中間區域、左側區域和右側區域,中間區域包括:前側邊緣、后側邊緣和中心區域,中心區域構造為鏤空梁結構,前側邊緣和后側邊緣上設置有多條第一加強結構;左側區域與右側區域關于中間區域對稱布置,左側區域與右側區域之間的距離在從前向后的方向上呈遞增趨勢。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復合材料發動機罩,在保證發動機罩性能的同時,可有效減輕發動機罩的質量。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剪切增稠液/芳綸復合材料制備裝置。該裝置由進布系統(Ⅰ)、復合系統(Ⅱ)、后處理系統(Ⅲ)和落布系統(Ⅳ)四大部分構成,其中進布系統(Ⅰ)包含驅動裝置和進布滾軸,復合系統(Ⅱ)包含復合液、兩組攪拌槳和多組滾軸,后處理系統(Ⅲ)包含烘干組件和噴涂組件,落布系統(Ⅳ)包含落布滾軸和蠟紙滾軸。整個裝置自動化程度高,性能穩定可靠,可實現剪切增稠液/芳綸復合材料的規?;a。采用該裝置制備的剪切增稠液/芳綸復合材料具有常態柔軟,沖擊變硬特性,且耐濕性能優良,抗沖擊性能更強。
一種鐵路平交道口復合材料鋪面板,包括兩鐵軌(7)之間的軌內鋪面板(2)和兩鐵軌外側的軌外鋪面板(1),其中軌內鋪面板(2)靠兩鐵軌(7)側嵌入到鐵軌內側軌腰處,并設有輪緣工作槽(4),軌外鋪面板(1)靠兩鐵軌(7)側嵌入到鐵軌外側軌腰處,并設有輪緣工作面(3),其特征是:所述的鋪面板為復合材料,沿著線路方向內外復合材料鋪面板通過連接件(5)相連,所述的鋪面板開有泄壓孔(15)或泄壓槽(9)。它不僅可以提高鐵路道口的緩沖減震性能,延長道口鋪面板及其線路扣件的使用壽命,而且可以使過往機動車通過平穩、安全。
本發明涉及復合材料氣瓶檢測技術領域,且公開了一種用于復合材料氣瓶的超聲掃描檢測裝置,包括矩形承臺和氣瓶,所述矩形承臺內固定設置有不銹鋼水槽,所述矩形承臺前后兩側的頂部均固定安裝有滑臺,兩個所述滑臺上均滑動設置有滑動套,兩個所述滑動套的外壁均固定安裝有活動臂,兩個所述活動臂均活動設置在不銹鋼水槽的內壁上;不銹鋼水槽內盛裝有水,氣瓶的一部分浮在水面上,一部分浸在水中,超聲傳感器位于氣瓶的正下方,從而使得超聲傳感器與氣瓶之間可以通過水耦合的方式進行檢測,克服了探頭接觸法檢測的耦合問題,提高了耦合精度。本發明設計新穎,結構簡單,具有探頭耦合度高、檢測效率高的優點。
本發明提供一種硅橡膠/核殼填料復合材料、介電彈性體及其應用。本發明的復合材料包括如下組分:(a)至少一種有機聚硅氧烷;(b)核殼填料;(c)助劑;所述助劑選自交聯劑、阻聚劑和催化劑中的至少一種;所述核殼填料的核為核材料,所述核材料包括導電填料和/或無機填料;所述核殼填料的殼包括無機殼層。本發明通過向硅橡膠基體中加入核殼填料可以制備高介電常數低介電損耗高擊穿電壓強度的介電彈性體。本發明方法工藝簡單,成本低廉,且可根據需要有效控制硅橡膠的性能,可促進介電彈性體的實際應用。
本發明提供一種中空多殼層金屬氧化物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所述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將模板劑、第一金屬鹽、第二金屬鹽、第一溶劑、第二溶劑以及酸混合,得到前驅體溶液;(2)以步驟(1)得到的前驅體溶液為原料,采用靜電噴霧法制備得到復合微球;(3)對步驟(2)得到的復合微球進行煅燒,得到所述中空多殼層金屬氧化物復合材料。所述制備方法具有步驟簡單、能夠精確控制空心球中金屬元素的比例、原料的利用率高等特點。
本發明涉及的用于碳纖維復合材料的整形超快激光加工方法中,包括以下步驟:S1、將超快激光加工系統的單脈沖序列變換為雙脈沖序列;S2、對纖維試片以及與基體試片,實施雙脈沖序列的激光,比較纖維去除閾值Fcb與基體去除閾值Fjb的差值;S3、若差值小于A,則根據纖維去除閾值Fcb和基體去除閾值Fjb,得到纖維試片去除率與基體試片去除率相同時所需的雙脈沖入射能量通量F0;S4、設置入射能量通量F0,開始加工。本發明提供了在超快激光加工中能實現碳纖維復合材料均勻去除的方法。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復合材料拉擠型材薄板的隧道加固結構及施工方法,其中,該隧道加固結構包括薄板、端部錨桿和周向錨桿;薄板為纖維增強復合材料拉擠型材薄板,薄板通過膠粘層在隧道內襯周向上鋪貼固定在隧道內襯的表面上;端部錨桿和周向錨桿將薄板錨固在隧道內襯的表面上,其中,端部錨桿在隧道內襯周向上分布在薄板兩端處,周向錨桿在隧道內襯周向上分布在薄板兩端處的端部錨桿之間。本發明能夠大幅提高隧道結構的安全性、耐久性和承載能力,成本低,施工速度快。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Y沸石?氧化硅復合材料的合成方法。所述合成方法包括:先將Y沸石、十八烷基三氯硅烷、溶劑攪拌混合、干燥;然后與醇類和硅源混合;再依次置于醇類蒸氣和含有醇類和酸類的水蒸氣環境中處理;最后經洗滌、干燥、熱處理即得到Y沸石?氧化硅復合材料。本發明的合成方法簡單易行,解決了現有方法得到核殼材料殼層包覆不均勻和殼層不穩定易脫落等問題,尤其是解決了殼層厚度不容易控制的問題。
本發明屬于生物材料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固定化生物炭復合材料,其是在生物炭的基礎上制備微球,然后通過生物酶解制備微載體。本發明制備的微載體復合材料具備較好的生物相容性,而且沒有毒性,應用前景廣闊。
本發明提供一種碳量子點/橡膠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所述復合材料包括橡膠基體100份、碳量子點0.001~10份、硫化劑0.1~5份。所述制備方法包括將碳量子點固體與水混合得到碳量子點流體,將碳量子點流體和橡膠基體共混,干燥得到碳量子點/橡膠復合物,將硫化劑添加到碳量子點/橡膠復合物中,硫化。在本發明中,碳量子點以流體的形式通過混煉的方式加入到橡膠中,可充分利用現有的橡膠加工設備。達到碳量子點均勻分散的效果。分散良好的碳量子點可賦予橡膠材料良好的耐熱氧老化性能和熒光特性,該方法操作簡單,成本低廉,拓寬了碳量子點在橡膠領域的應用范圍,具有顯著的應用價值和工業化的推廣前景。
本發明涉及一種纖維增強陶瓷基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用膠液浸漬纖維預制體的步驟,在浸漬時,按照如下條件進行超聲處理:纖維預制體厚度為d1時,超聲頻率20?40Hz,超聲能量輸送效率0?5w/g,超聲時間10?30min;纖維預制體厚度為d2時,超聲頻率25?45Hz,超聲能量輸送效率5?10w/g,超聲時間30?40min;纖維預制體厚度為d3時,超聲頻率30?50Hz,超聲能量輸送效率10?20w/g,超聲時間40?50min;纖維預制體厚度為d4時,超聲頻率35?55Hz,超聲能量輸送效率20?30w/g,超聲時間60?90min。該方法使得超聲處理工藝的應用更具有廣泛性。
本申請公開了一種陶瓷基復合材料結構件的熱疲勞試驗系統,包括熱輻射件,高頻感應加熱爐,所述高頻感應加熱爐包括圍繞所述熱輻射件設置的感應加熱銅管,工業冷水機,空氣壓縮機,PLC控制器,測溫裝置,全場應變儀。通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能夠利用高頻感應加熱間接給陶瓷基復合材料結構件加熱,自動控制試驗過程中的加熱速度、保溫溫度、冷卻時間。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高性能復合材料片材的快速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采用膠膜機制備快速固化樹脂高精度膠膜,使用增強材料以及上下兩層樹脂膠膜通過預浸機復合固化成型;在復合材料片材固化牽引后端加入切割裝置,將片材切割成所需寬度,對片材進行收卷。本方法具備樹脂含量高精度可控,并滿足片材快速制備的要求。
一種對CO2具有高效分離的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及應用,屬于新材料技術領域。該材料由[TETA]L和ZIF?8通過特定的合成方法,形成了殼層?介層?核結構,實現了CO2的逐級分離,使得CO2在常溫條件下具有明顯的分子篩分效應。結果表明在298?K下,IL?ZIF?IL材料對CO2/CH4的吸附選擇性高達2160,對CO2/N2的吸附選擇性高達5572,遠遠超過了其他常規的多孔材料性能。該材料為CO2的有效分離提供了高效分離材料,在氣體利用方面具有重要工業應用價值,在新材料設計及合成方面也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于空氣凈化的納米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以生蛭石粉為模板,在高溫加壓條件下制備納米級二氧化鈦復合材料,所得到的納米級二氧化鈦管包覆在蛭石層狀結構內,具備良好的耐壓能力,PM2.5吸附能力強,裝配到特定的凈化裝置中以后,使用壽命長。
本發明提供一種納米羥基磷灰石(nano?HA)/聚己內酯(PCL)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屬于生物醫用材料領域。其特征在于:將PCL溶于有機溶劑中,獲得均勻的溶液,然后通過對不同表面活性劑的選擇完成對nano?HA的表面改性,二者在液相環境中充分混合,制得nano?HA/PCL復合材料。本發明制得的生物材料分散性好,具有良好的拉伸強度和抗壓強度,且在常溫條件下制備完成,對nano?HA及PCL均無損傷,操作簡單,可實施性強。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注塑殘余應力的復合材料車輪優化方法及裝置,其中,方法包括:選取車輪輪輻和輪輞的目標尺寸;根據目標尺寸的尺寸因素及因素水平確定正交實驗表;根據正交實驗表中參數建立不同結構的車輪模型;對車輪模型進行工藝模流仿真,并獲取車輪結構的注塑殘余應力分布和纖維取向分布;映射至車輪結構網格文件并進行CAE分析計算,以疊加注塑殘余應力與載荷分布作用下應力的分析結果;獲取滿足預設優化條件的復合材料車輪。該方法可以考慮注塑殘余應力的影響,獲得車輪在載荷作用下更真實的受力狀態,從而為車輪結構的優化設計提供更為準確的依據。
本發明涉及復合材料材料領域,公開了一種制備聚酰亞胺預浸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1)將熱塑性聚酰亞胺樹脂溶液進行加工處理,得到樹脂膠膜;(2)將所述樹脂膠膜與聚酰亞胺纖維進行熱輥壓處理,得到聚酰亞胺預浸料。本發明所述方法制備得到的聚酰亞胺預浸料不易變質,儲存性能良好,將本發明所述聚酰亞胺預浸料經熱壓成型后得到的復合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熱性能和介電性能。
本發明涉及一種纖維增強陶瓷基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制備方法包括(1)制備用于浸漬纖維預制體的膠液的步驟、(2)真空浸漬的步驟、(3)固化的步驟、(4)干燥和燒結的步驟和(5)增密的步驟,在步驟(2)和步驟(3)之間還包括如下步驟:(ⅰ)對結束真空浸漬后的包含纖維預制體和浸漬用膠液的體系進行超聲震動;和(ⅱ)將結束超聲震動后的所述體系所處的環境內通入壓縮氣體進行加壓,使體系所處的環境的壓力達到1?4MPa,維持時間為1?24h。利用該制備方法可以制得厚度在50mm以上仍具有較高密度、較優異的拉伸強度和層間剪切強度的纖維增強陶瓷基復合材料。
本發明涉及聚丙烯腈預氧絲纖維增強C/C?SiC復合材料軸承的加工方法,主要步驟包括仿形預氧絲預制體的形成、原位生長微納結構的碳納米管、石墨烯的復合界面改性和弱溫差弱壓差快速均勻基體致密化與高溫石墨化。本發明提供的聚丙烯腈預氧絲纖維增強C/C?SiC復合材料軸承的加工方法,既可以發揮預氧絲預制體編織的成型優勢,又能達到降低成本要求,采用C?SiC雙元炭陶基體,既能顯著提高基體的高溫力學保持強度,又能改善材料的抗氧化性能。本發明方法所制備軸承力學性能優異,具有耐高溫、耐磨損、高導熱、耐腐蝕、自潤滑、抗熱疲勞與熱沖擊性能特點,滿足高性能航空發動機傳動部分的軸承使用要求。
本發明涉及催化劑領域,公開了一種大孔二維直通孔道的球形復合載體和含有聚乙烯催化劑的復合材料以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本發明的載體的平均顆粒直徑為10-80μm,比表面積為200-600m2/g,孔體積為0.1-2.5mL/g,孔徑分布為雙峰分布,且雙峰分別對應孔徑為1.2-4.5nm的第一最可幾孔徑和孔徑為32-60nm的第二最可幾孔徑。本發明的載體介孔結構穩定、在負載活性組分后仍然能夠保持有序的介孔結構,并且在負載聚乙烯催化劑以催化乙烯聚合反應時具有高活性。
一種石墨烯/氧化鐵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涉及一種以氧化石墨烯為前驅物, 簡便易行,并且得到石墨烯片層質量高、顆粒尺寸均勻的復合材料的復合方法。該方法先將石墨烯分散于無水乙醇,之后將石墨烯直接與Fe3+復合,克服了由于石墨烯水溶性不好,而不能直接復合的缺點。該方法,取一定量石墨烯,加入到無水乙醇中,剪切,超聲制的石墨烯分散液,再加入六水氯化鐵(或者硝酸鐵)溶液,氨水(或者氫氧化鉀、氫氧化鈉等)創造堿性環境,回流加熱并控制反應溫度,將所得溶液自然冷卻至室溫,進行洗滌過濾,恒溫干燥箱干燥后,得到石墨烯/氧化鐵納米顆粒復合物材料。
本發明涉及一種高儲能密度固體介電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所述的制備方法是以具有高介電常數的無機陶瓷粉體和聚丙烯腈為材料,通過用聚丙烯腈稀溶液將無機陶瓷粉體相包覆起來,再經過真空脫泡、流延成膜、溶劑蒸發、壓延、真空熱壓、預氧化、高溫燒結而制得。制備的固體介電復合材料是導體-高介電-導體的結構,導體是碳材料,高介電物質是無機陶瓷材料。該材料的性能為:厚度≤3μm,儲能密度高達0.65Wh/g,介電常數高達38900,介電損耗因子小于1%,可用于制備大容量多層陶瓷電容器。
本發明涉及一種監測空氣中二甲醚的納米復合材料,是由釔鹽、錳鹽和鋁鹽經過溶膠凝膠技術制備的Y2O3、MnO2和Al2O3納米粉體,其中各組分的質量百分含量分別為Y2O3(22-36%)、MnO2(18-33%)和Al2O3(30-45%),粒徑范圍為20-45nm。使用本發明所提供的納米復合材料制成的二甲醚傳感器具有較寬的線性范圍、良好的選擇性和較高的靈敏度,可以在線監測空氣中的二甲醚含量而不受共存物質的影響。
本發明涉及碳纖維增強樹脂基復合材料軌道車輛車頭罩的成型方法,包括利用頭罩組合模具進行車輛車頭罩的成型,具體為在頭罩組合模具中采用碳纖維縫編織物進行鋪層和固化成型;在頭罩組合模具中對固化后的車頭外罩蒙皮裝配金屬預埋件及碳纖維復合材料加強筋,之后脫模;本發明通過對軌道車輛車頭罩的成型模具結構設計、鋪層結構設計以及成型工藝設計,樹脂配方體系設計進行優化創新,使得制備得到的車頭罩具有優異的綜合性能,具有孔隙率低、高比強度、高比剛度、抗疲勞、性能穩定性好、質量輕等優點,實現結構功能一體化,滿足高速軌道車輛使用要求。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齒科修復的樹脂滲透3Y?TZP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按照相對質量比例,稱取3Y?TZP和ErO2并進行混合得到混合物料;(2)將所述混合物料進行研磨得到前驅體粉末;(3)所述前驅體粉末經壓片機壓制成陶瓷素坯;(4)所述陶瓷素坯經冷等靜壓進行壓制得到陶瓷坯體;(5)將陶瓷坯體放入燒結爐中進行燒結得到預燒結的陶瓷坯體;(6)按照相對質量比例,稱取雙酚A甘油二甲基丙烯酸酯和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并進行混合得到混合溶液;(7)將一定量過氧化苯甲酰加入所述混合溶液進行混合得到混合樹脂;(8)將所述預燒結的陶瓷坯體浸入混合樹脂中,放入真空環境中滲透,得到滲透樹脂的陶瓷;(9)將所述滲透樹脂的陶瓷放入烘箱中固化,得到樹脂滲透陶瓷復合材料。
本發明是一種考慮間隙及摩擦影響的復合材料螺栓連接載荷分布計算方法,涉及復合材料螺栓連接技術。本方法建立結構節點單元模型,輸入幾何參數、材料參數和邊界條件,完成螺栓連接模型的建立;再基于建立的螺栓連接模型,計算節點位移,在此基礎上計算螺栓載荷分配。本方法基于EXCEL邊框生成螺栓連接模型結構;對螺栓的單元剛度矩陣和相應的等效荷載向量考慮三種情況:不考慮摩擦和間隙的影響,考慮間隙的影響,考慮摩擦和間隙的影響。本發明結合彈簧模型計算效率高和有限元方法建模效率高的優點,避免了傳統的有限元方法計算效率較低,考慮間隙和摩擦影響建模復雜的問題,相對傳統彈簧模型具有較高的建模效率,對模型修改花費時間較少。
本發明公開了水泥砂漿或混凝土修復養護用復合材料及其使用方法,屬于建材材料技術領域。本發明所述材料包括:硅酸鈉、蘋果酸、酒石酸、月桂醇聚醚-9、三聚磷酸鈉、甲基硅酸鉀、乙二醇、硫酸鈉和氫氧化鉀;制備方法是將原料在攪拌機內混合攪拌30min以上,分裝,密封保存;使用方法包括表層清理、噴水濕潤、水泥砂漿或混凝土養護用納米復合材料噴涂。本發明能夠深度滲透混凝土內部,有效地鎖住混凝土中的水分,提高混凝土密實度,抑制裂縫產生并能修補0.3mm以下的新舊裂縫,從而降低外在的水分、有害離子對混凝土的侵蝕,有助于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具有施工方便、安全無毒等特點,適合大規模推廣應用,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北京有色金屬材料制備及加工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