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利用冷軋廢酸再生氧化鐵紅制備鐵銅合金的方法,其先將硝酸銅或硫酸銅粉碎后與氧化鐵紅混合均勻,然后將混合料進行加熱預處理,再在還原劑作用下進行還原,即可得到所述的鐵銅合金。本方法利用氧化鐵紅加入定量銅鹽制備鐵銅合金粉,因鐵銅合金粉應用廣泛售價較高,從而大大提高鐵紅的附加值,為氧化鐵紅提供新的利用途徑的同時也為企業帶來更好的經濟效益。本方法操作工藝簡單,成本低。本方法得到的鐵銅合金粉制得的鐵銅粉末冶金制品經熒光測定,鐵銅含量與原料中氧化鐵紅和硝酸銅或硫酸銅混合后的鐵銅配比含量一致,能譜測定成分一致無偏析現象。其中除鐵銅含量外其它成分控制在1%以下,低于標準允許值2%,硫含量低于允許值0.015%。
本實用新型屬于銑削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超強耐磨棉花鋸片銑刀片。本實用新型銑刀片為圓形,其端面設有端面齒,其特征在于:所述銑刀片還設有徑向齒,所述銑刀片為粉末冶金銑刀片,所述徑向齒齒距為0.79cm。本實用新型的銑刀片較傳統的銑刀片增加了徑向齒,使軸向進給載荷比原來減低了1/2,材質采用粉末冶金,比傳統的碳素合金鋼增加了硬度,從而使更換的次數減少,大大節約了時間和降低了成本。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高爐無鐘爐頂布料模型系統,屬冶金試驗研究設備技術領域。它包含模型框架和設置在模型框架內的上料裝置、布料裝置、棱臺型爐身、供氣裝置、爐料下降排料裝置、軟融帶模擬裝置,模型框架分為上部框架和下部框架,上料裝置固定在上部框架上,上部框架用鉚釘固定在棱臺型爐身上,供氣裝置的供氣分布板部分位于棱臺型爐身的底部,也是爐料下降排料裝置的上部排料閘門,爐料下降排料裝置用鉚釘固定棱臺型爐身上,棱臺型爐身固定在下部框架上。具有結構簡單、測量準確、方便直觀的優點,既節約試驗材料及試驗爐料,又減少試驗工作量,可有針對性地解析高爐無鐘爐頂布料的徑向相關參數,是冶金實驗室研究高爐布料規律非常實用的設備。
本發明涉及一種評價六輥CVC軋機可控平直度的方法,屬于冶金行業冷軋技術領域。技術方案是:對實際浪形進行分析,得出實際浪形中的一次、二次和四次組分,分別對其進行評價。最后以百分制形成綜合評價,直觀的告訴軋機技術人員目前板形軋機存在多大程度的可控板形缺陷沒有進行消除,低分越低,板形越差,低分越高板形越好。本發明有益效果:由于六輥CVC軋機可控的板形缺陷為單邊浪、中浪或雙邊浪、正或反四分浪,計算公式中僅考慮一次板形缺陷,二次板形缺陷和四次板形缺陷的系數,即本計算結果僅針對六輥CVC軋機可控的板形缺陷,忽略了實際板形中不在六輥CVC軋機控制范圍內的板形缺陷,這使得板形評價得分的結果適應于六輥CVC軋機所軋制的實際板形。
一種水冷支撐梁,涉及支撐梁的冷卻結構,尤其是冶金燒結機尾端下軌道支撐大梁的冷卻結構,屬支撐部件技術領域。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在高溫環境下應能方便以水等為介進行水冷卻的支承梁。其獨特在于,梁體內設有中空的密封腔室,密封腔室上設有進、出水口。本實用新型中密封腔室可設置在局部位置,也可貫穿整個梁體,密封腔室截面可結合梁體型鋼結構設計成采用多種形式,結構簡單并易于制作,不僅解決支承梁在高溫環境下的冷卻問題,還有利于提高支撐梁的結構剛性。本實用新型可用于各種高溫工況環境中,特別適宜作為冶金燒結機尾端下軌道的支撐大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大口徑耐腐蝕離心雙金屬復合管生產方法,其方法步驟如下:基層金屬的冶煉;基層金屬的澆鑄;復層金屬的冶煉;復合管坯過渡層的澆鑄:當基層金屬內表面冷卻到一定溫度時,將一定量復層金屬鋼水澆入基層金屬內表面;間隔一段時間后,將剩余復層金屬鋼水澆入,待新澆入的復層金屬鋼水凝固后;將管坯從管模內推出,然后將其加工到相應尺寸;將雙金屬復合管坯加熱;進行軋制;進行熱處理。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如下:采用離心澆注管坯+周期軋制工藝生產復合管工藝生產,既能滿足大口徑冶金復合管生產工藝要求、又能實現復合管內外層金屬真正全冶金結合的大口徑耐腐蝕離心雙金屬復合管生產方法。使復合管的使用性能得到了全面的提升。
一種多車集中卸輸料設施,屬于冶金行業用礦粉原料場的多汽車集中卸輸料裝置技術領域。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可用于多車集中卸輸料的設施,實現多車連續卸、輸料。其組成中包括受料槽、漏板車道、支撐和輸送帶,漏板車道架于支撐上,受料槽順序排列于漏板車道下,輸送帶位于受料槽下。本實用新型中的漏板車道上可同時停泊多輛載料汽車,可多車同時卸料,無需給料機,卸下的原料被輸送帶連續輸送走。結構更趨簡單,耗能低,可實現連續卸輸料作業。徹底摒棄了載料車開至料堆卸料所帶來的壓實料堆、取料困難、取料機故障率高等弊病,適宜在粉塵或小顆粒物料存儲場所使用,尤其適于在冶金行業的原料場中使用。
本發明涉及一種高爐料流調節閥最大開度的測量方法,屬于冶金行業高爐技術領域。技術方案是:料流調節閥最大開度的測量選擇在高爐開爐料凈焦段或空焦段進行;首先設定料流調節閥的起步角度和步進角度,然后在高爐爐頂料罐放焦過程中,連續測量每批焦炭的布料圈數與對應的料流調節閥開度,并將料罐的布料圈數和料流閥開度分別繪制成散點圖,觀察焦炭布料圈數隨料流調節閥變化趨勢,焦炭布料圈數出現拐點時對應的料流調節閥開度即為該料罐節流閥最大開度(γmax)。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夠準確測量出高爐料流調節閥的最大開度,避免高爐料罐放料過程發生排料斗處出現積料。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冶煉或建筑行業耐火隔 熱的低氧化鎂絕熱材料及其生產方法。該絕熱材料 采用白云石、純氧頂吹轉爐脫氧后的爐渣、固體紙漿 和0號膠經混合、壓制成型、燒結而成。其成分含有SiO2:2-3%,MgO:28-32%,C3O:35-42%,Al2O3:21-28%,Fe2O3≤2%。本發明的絕熱材料性能可達到國內外同類產品指標,且原料豐富、價廉,故成品售價僅為國外進口產品的百分之五左右,作為隔熱耐火材料可廣泛應用于冶金建筑行業。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雙層合金復合板的生產方法,屬于合金板材技術領域。其包括下述步驟:(1)采用離心鑄造工藝生產雙層合金復合空心坯料;(2)鐓粗;(3)用碾環機對鐓粗后的坯料進行碾軋,恢復圓柱形;(4)擴孔;(5)擠壓,得到雙層合金復合管;(6)將雙層合金復合管延軸線方向切割成弧形板;(7)將弧形板均勻加熱,然后用軋板機軋平,即得到雙層合金復合板。本發明采用離心澆鑄工藝生產空心坯料,合金板的兩層合金形成冶金熔合層,結合強度高,內、外層合金不易分層開裂;采用鐓粗工藝提高離心坯料的塑性,預防擠壓時裂紋的產生,進一步提高了雙層合金復合板使用性能、安全性和壽命。
一種CSP薄板坯生產線冷軋供料的工藝方法,屬冶金軋鋼技術領域,用于解決CSP薄板坯生產線冷軋供料組織狀態好且降低屈服強度、提高延伸率的問題。構成包括溫度制度和變形制度,改進后溫度制度如下:均熱爐出爐鋼溫1045℃-1062℃,終軋溫度860℃-880℃,卷曲溫度625℃-635℃;所述變形制度的粗軋機壓下率為48.5-50.3%。本發明通過對不同規格產品進行大量對比試驗,找出優化的卷曲溫度和粗軋機壓下率,實行630℃左右的低溫卷取,同時提高R1粗軋機的壓下率。改進后,可在不添加任何微量元素的情況下,得到正常鐵素體與珠光體組織,并可降低成品晶粒度級別、降低屈服強度、提高延伸率,滿足后續加工要求。
本發明涉及一種動態輕壓下扇形段液壓系統泄漏故障在線判斷與預警方法,屬于冶金行業連鑄設備維修技術領域。技術方案是:①輥縫控制系統PLCS7-400向遠程站PLCS7-300發送“鎖定扇形段液壓系統”命令;②反饋扇形段液壓系統壓力值;③反饋扇形段位移傳感器值;④輥縫控制系統PLCS7-400將反饋的液壓系統壓力值與扇形段位移傳感器值結合判斷;進而將結果輸出給連鑄主控系統。本發明可以防止由于液壓系統泄漏故障導致的輥縫失控,控制實際輥縫符合工藝制定的范圍內,既保證了輥縫的收縮錐度確保鑄坯質量,又能起到預警的作用保護扇形段設備,對連鑄生產全過程進行關鍵設備全面監控和自動化管理,穩定了連鑄生產、提高工藝控制水平,提高產品質量,增創經濟效益。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鋁鎮靜鋼生產無鋅花鍍鋅板DX54D+Z的方法,屬于冶金板材生產技術領域。技術方案是包含冶煉、熱軋、冷軋、鍍鋅工序,在冶煉工序中,鋁鎮靜鋼化學成分的質量百分比為:C:0.01~0.02%,Si≤0.006,Mn:0.12~0.18,P≤0.01%,S≤0.015%,Als:0.025~0.06%,N≤0.004%,剩余為Fe。本發明的積極效果:不另外添加微合金元素,改良了傳統鋁鎮靜鋼的成分,降低了C、Si含量,通過改進煉鋼、熱軋、冷軋連退工藝,成本低,性能好,成品力學性能指標:屈服強度約181MPa,抗拉強度約311MPa,延伸率≥40%,n約0.22,r值約≥2.20。
一種可以降低置換消耗和減少置換時間的氧罐置換工藝,屬于氧罐維修工藝技術領域,用于對冶金企業氧罐檢修后再次投入運行時用高濃度氧氣置換罐內空氣。其技術方案是:采用在0.2MPa壓力下對氧罐進行三次升壓和兩次泄壓置換的操作模式,使氧罐內的氧氣純度達到滿足煉鋼轉爐用氧純度高于92%的需求。本發明采用在0.2MPa壓力下升壓和泄壓的置換操作,提高了氧罐置換預估判斷能力,簡化了人工采樣化驗過程,避免了傳統置換方式中出現的球罐內壁滯留層、氧氣走管內氣流通道增加的直流置換損失等問題,較大地降低了冶金企業氧罐置換消耗成本。本發明實施簡單、成本低、快速便捷,對其他高純氣體容器設備的置換方式也極具推廣價值。
本發明涉及一種上料自動控制裝置,特別適用于冶金系統白灰預熱器上料,實現預熱器原料料位的實時可調。它包括:工控計算機:安裝在控制室的操作臺上,通過工業以太網與電氣柜中的可編程控制器連接;上料稱重控制儀;預熱器雷達料位計;料車位置檢測用絕對值編碼器;和電氣柜:電氣柜中安裝有空氣開關、接觸器、輸入電抗器、料車驅動變頻器、變頻器制動單元和制動電阻、可編程控制器及其輸入和輸出接口,所述可編程控制器的輸入接口分別連接上料稱重控制儀、預熱器雷達料位儀和料車位置檢測用絕對值編碼器。它可以根據工藝要求實現任意料位的自動上料,而且設定準確、穩定。
本發明涉及一種動態輕壓下位移傳感器故障在線判斷與預警方法,屬于冶金行業連鑄設備維修技術領域。技術方案是在連鑄機的中樞系統輥縫控制系統PLCS7-400進行運算與判斷,通過提前將判斷條件進行預置,利用輥縫控制系統PLCS7-400來判斷位移傳感器的故障狀態,并將信號發送給扇形段執行機構采取措施,同時向連鑄主控系統發出預警提示。本發明可以做到提前對扇形段故障進行預警,對位移傳感器進行了故障在線判斷,有效杜絕了由于位移傳感器故障導致的扇形段輥縫異常變化,對連鑄生產全過程進行關鍵設備全面監控和自動化管理,穩定了連鑄生產、提高工藝控制水平,提高產品質量,增創經濟效益。
一種全自動液壓逆打鑿巖機,包括沖擊機構和旋轉機構,沖擊機構設在上部,旋轉機構設在下部,其特點是:還包括設置在旋轉機構下部的逆打機構,在逆打機構的逆打缸體上設有進油口P、回油口T、泄油口L和油霧口R,在箱蓋及水套上設有通風通水口。該鑿巖機適用于煤炭、礦山行業開采巷道,冶金行業高爐煉鐵開鐵口等。其優點為,結構合理、操作方便,帶有逆打機構,正逆沖擊力大,鉆銷扭矩大,在鉆深孔時能順利退出而不卡釬,能夠顯著提高工作效率,并且具有良好的油霧潤滑及防塵系統,能夠延長鑿巖機的使用壽命,是一種理想的全自動液壓逆打鑿巖機。
本發明涉及一種動態輕壓下扇形段變形量在線測定與補償方法,屬于冶金行業連鑄控制技術領域。技術方案是:包含如下步驟:在鑄機作業間隙,在固定扇形段輥縫保證其數值不隨外界變化的情況下,對扇形段框架施加不同的夾緊力,得到對應的不同位移傳感器值變化量;將該變化量與不同的壓力值進行回歸,得到壓力與變形量的數值函數;利用該函數通過動態輕壓下控制系統發出經過補償的位移傳感器動作目標量,最終保證實際輥縫的準確值。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通過扇形段的變形量的測定最終得到輥縫值、位移傳感器量、補償量三者關系,在鑄機輥縫設定過程中加入位移傳感器補償量,最終解決由于生產過程中扇形段變形導致設定“輥縫值”與“實際輥縫值”偏差而造成鑄坯質量較差的問題。
本發明涉及一種含鍺煙塵中提取鍺的方法,屬于化學冶金的技術領域。本發明的方法以褐煤干餾得到的鍺含量為8.0~30.0wt%的含鍺煙塵為原料進行提取,所述方法包括對含鍺煙塵進行浸出蒸餾;對得到的含四氯化鍺的氣體進行冷卻得到粗四氯化鍺溶液;對粗四氯化鍺液進行第一次萃??;將第一次萃取得到的四氯化鍺溶液利用分離柱進行過濾;將得到的四氯化鍺溶液進行第二次萃取并得到精制四氯化鍺溶液;將得到的精制四氯化鍺溶液水解成二氧化鍺并還原為鍺。本發明的工藝過程易于控制、可操作性強,且鍺回收率穩定,而且成本相對于連續蒸餾或連續萃取工藝顯著降低,鍺的純度可以達到99.999%以上,電阻率為15?Ωcm以上。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難變形高溫合金擠壓方法,涉及金屬擠壓成型技術領域。本發明主要包括下述步驟:(1)坯料制備,制作封閉的密封套,把難變形高溫合金或粉末冶金高溫合金置于密封套內并抽真空:(2)按制定的加熱曲線進行加熱,變形高溫合金或粉末冶金高溫合金加熱要求加熱平緩,防止過度快熱;(3)潤滑劑選擇,熱擠壓通常按密封套的材料選擇玻璃粉類型;(4)模具的優化,選擇一體式擠壓模;(5)擠壓速度的選擇:盡可能選擇速度平緩情況進行;(6)擠壓產品處理。本發明能夠有效改善生產成型困難的工藝難點,提高產品的成型率。
本發明涉及一種連鑄二冷噴嘴工作狀態的在線判斷方法,屬冶金行業連鑄生產技術領域,用于解決現有技術二冷噴嘴工作狀態難以判斷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為:利用連鑄機本身自帶的自動控制系統,通過逐級提升各噴嘴壓力,測量各噴嘴的流量值,建立數學模型對各噴嘴的理論流量值與實測流量值進行比較,從而判斷各噴嘴是否堵塞或泄漏。本發明不需對原有鑄機進行硬件改造和硬件投入,通過理論流量與實測流量的比對即可判斷扇形段各噴嘴的工作狀態,實現連鑄噴嘴工作狀態的在線判斷及監控,保證鑄坯的二冷效果,適用于方坯、板坯等連鑄機的二冷系統,易于操作、便于維護,可在冶金企業推廣應用。
本發明涉及一種大型轉爐TSC階段智能添加石灰的方法,屬于鋼鐵冶金技術領域。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采用機理模型按照冶金機理進行預測,進行數據訓練,采用BP神經網絡為基礎的深度學習人工智能,輸入數據以機理模型為基礎,進行標準化處理,構建輸入數據與輸出數據間的內在聯系,通過人工智能計算獲得輸出數據。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機理模型+人工智能預測”的方式,在充分分析轉爐石灰加入量影響因素的基礎上,構建轉爐各影響因素間的內在聯系,實現在不同物料條件下,大型轉爐TSC階段智能加入石灰的方法,解決轉爐石灰準確加入的問題,減少質量事故和生產事故,降低冶煉成本。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于熱軋多數據源聚合指導過程質量判定的方法,屬于熱軋產線產品質量判定技術領域。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將熱軋各產線的二級系統數據、三級MES數據、DCA文件解析的連續值數據分別從不同的數據庫中采集至大數據平臺mpp集成的postgreSQL數據庫中;將大數據平臺中整合后的熱軋鋼卷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從而指導生產熱軋鋼卷。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清晰明了的掌握熱軋整個產線的各個重要監測點參數的數據、以及訂單合同、客戶需求、冶金規范要求等數據內容,從而能夠根據整體數據信息來指導熱軋產線的過程質量生產。
本發明涉及一種熱搗固含碳成塊工藝及專用設備,屬于煉鐵原料工藝技術領域。技術方案是:將煤粉和鐵礦粉或冶金廢棄物干燥、混合、加熱;通過給料器送入搗固成型裝置,在模具中加壓搗固成型;皮帶輸送機(11)與混料機(12)匹配連接,煤粉和鐵礦粉或冶金廢棄物在混料機內混合,混合物送入加熱裝置(13)進行加熱,加熱后的混合料通過給料器(14)進入搗固成型裝置,在搗固成型裝置的模具中加壓搗固成型。所說的加熱裝置為電爐,給料器為螺旋給料器。本發明的積極效果:避免了冷固結含碳球團的強度低,添加粘結劑的缺點,同時具有CCB的優良性能而又保證冷態強度,經實驗證明,本發明成品塊冷強度可達2000N/個以上。
本發明涉及基于壓力反饋檢測鑄坯凝固液芯末端的動態輕壓下方法,屬冶金連鑄控制技術領域。首先在連鑄機上建立各扇形段遠程輥縫自動調節的控制平臺,再利用安裝在各扇形段上的壓力傳感器檢測結果,計算鑄坯在不同扇形段區域所受壓力;通過變化各扇形段輥縫收縮大小,檢測輥縫變化時各扇形段內鑄坯受力差異;通過對比含液芯和不含液芯鑄坯受力差異,判斷鑄坯凝固液芯末端位置;最后依據該方法判斷液芯末端位置,利用輕壓下控制系統在鑄機各扇形段動態采取不同壓下量。判斷鑄坯液芯凝固末端的方法是利用鑄坯的實時受力計算后直接獲得。由于不需大量數學模型計算鑄坯表面溫度和坯殼厚度,其計算方法簡單有效,保證鑄機控制系統的穩定性和執行效率。
本發明涉及一種冶金原燃料球團生產中鏈箅機速度自動控制裝置,它包括:工控計算機,安裝在控制室的操作臺上,通過Internet網與電氣柜中的可編程控制器(PLC)連接;電氣柜,電氣柜中安裝有空氣開關、接觸器、輸入電抗器、變頻器BP、可編程控制器(PLC)及其輸入、輸出接口,所述PLC的輸入接口分別連接生球瞬時流量秤和返粉瞬時流量秤,PLC的輸出接口連接變頻器BP,PLC對生球瞬時流量和返粉瞬時流量的差值進行運算,作為設定值來控制鏈箅機速度;操縱箱,操縱箱上安裝起、停按鈕、調速電阻R和頻率表;和增量式編碼器BM,安裝在鏈蓖機電機上,與所述的鏈箅機電機M1、M2和變頻器BP連接。
本發明涉及一種魚雷型混鐵車脫線事故復救方法,屬于冶金行業鐵道車輛脫線復救技術領域。技術方案是:在脫線側上車架重心位支架直立液壓鎬,該直立液壓鎬為主頂鎬;在牽引梁端部支架直立液壓鎬和橫移液壓鎬;在各液壓鎬下放置滾軸式滑盤;用主頂鎬將車架和脫線部分的轉向架頂起;支架在牽引梁端部的直立液壓鎬和橫移液壓鎬,快速靈活的將脫線輪對復救到位。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可快速將脫線的魚雷型混鐵車復救到位,避免事故復救過長影響正常生產和造成罐內鐵水凝固,帶來的巨大經濟損失;適用于各種環境下多種脫線形式的的事故復救,特別是在場地狹小大型起重設備不能進入的區域,優勢尤為突出,具有操作簡單、安全可靠、方便快捷等特點。
本發明涉及一種高爐礦焦比分布調整的模型試驗方法,屬于冶金行業試驗研究技術領域。技術方案是:按照實際高爐爐身上部尺寸縮小十倍制作高爐模型,高爐布料模型內置隔板,隔板由通過高爐布料模型上部框架上的滑輪系統上下移動,對應不同的料線進行模擬布料;按照現場料制布完料后,測量隔板上所布礦石和焦炭的厚度值,測量徑向料面高度,然后繪出該料制的料面形狀曲線,計算出該料制的礦焦比。本發明的積極效果:操作簡單,測量準確,方便直觀,既節約試驗材料及試驗爐料,又減少試驗工作量,可以有針對性的解析高爐無鐘爐頂布料的合理礦焦比分布和徑向相關參數的優點,是冶金實驗室研究高爐布料規律以及指導現場操作的實用方法。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河北邯鄲有色金屬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