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混合動力新能源汽車發動機轉速脈動抑制方法、系統、介質及設備,此方法包括步驟:1)獲取混合動力新能源汽車發動機曲軸角度位置信息;2)根據發動機曲軸角度位置信息,得到發電機補償扭矩;3)根據發電機補償扭矩,對發電機目標扭矩進行補償,以抑制發動機轉速脈動。本發明具有有效降低因取消飛輪而造成的轉速脈動,提高整車NVH性能等優點。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能源電動汽車及其減速器機殼,包括呈中空結構的殼體,具有收容腔,殼體包括前殼體及后殼體,前殼體與后殼體相對設置,前殼體與后殼體相對的位置依次設置有輸入部、傳動部及輸出部,殼體的外壁開設有進油口及出油口,減速器機殼還包括收容于收容腔內的導油壁,導油壁的邊緣與收容腔的內壁抵接,以形成導油腔,輸入部、傳動部及輸出部位于導油腔內,進油口及出油口分別與導油腔連通,導油壁的密度小于殼體的密度。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新能源電動汽車及其減速器機殼耗能較小。
本發明屬于新能源汽車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新能源汽車零配件切割用除塵裝置,針對現有的除塵裝置,其除塵范圍不易控制問題,現提出以下方案,包括支撐底板和第二支撐板,所述第二支撐板四周的外壁均通過鉸鏈連接有第一支撐板,且四個第一支撐板的頂部外壁均固定安裝有蓄水管,蓄水管的底部外壁均固定安裝有第二導水管,所述蓄水管的頂部一側外壁均固定安裝有進水管。本發明中,該新能源汽車零配件切割用除塵裝置,通過在第一支撐板和第二支撐板之間設置有第二電動伸縮桿,可以由第二電動伸縮桿帶動第一支撐板進行轉動,進而可以便捷的改變四個第一支撐板的張合程度,進而方便實現不同范圍的除塵,提高了裝置使用的便捷性和功能性。
本實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車技術領域,尤其為新能源汽車電動機零件專用的收口刀具,包括主體、滾輪和固定板,所述滾輪內側滑動連接有螺栓,所述螺栓外側螺旋連接有軸承,所述軸承外側固定連接有刀頭,所述刀頭與滾輪滑動連接,所述螺栓靠近主體中心的一端外側螺旋連接有定位塊,所述軸承靠近主體中心的一端外側設有卡簧,所述卡簧與定位塊滑動連接,所述定位塊與主體滑動連接,所述定位塊靠近主體中心的一端外側固定連接有擠壓板,通過設置的滾輪、卡簧、連接板、螺紋桿、支撐架、擠壓板和導向桿,在使用時,能夠對刀頭的位置進行調節,可以控制刀頭與工件收口時的距離,調節收口時的大小,針對不同的工件對刀頭的位置進行調節,使用更加方便。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能源電動汽車及其驅動機殼。其中,驅動機殼包括電機機殼及控制器機殼。電機機殼及控制器機殼均呈中空結構,控制器機殼固定于電機機殼的外壁,控制器機殼包括殼體、加強筋及端蓋。殼體呈中空結構,其上開設有一側開口的收容槽。收容槽包括底壁及圍繞底壁周向設置的側壁,側壁為中空的雙層結構,包括內層及外層。多個加強筋固定于內層與外層之間,多個加強筋沿垂直于底壁的軸線方向間隔設置,并關于底壁的軸線呈軸對稱分布;端蓋安裝于開口的邊緣以覆蓋開口。其中,底壁、側壁及端蓋均為鎂合金構件。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新能源電動汽車及其驅動機殼具有較高可靠性。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便于散熱的新能源汽車的高壓配電柜,包括配電柜本體,所述配電柜本體的內部固定連接有支撐板,支撐板的上表面和配電柜本體的內頂壁上均開設有兩組相對稱的卡接槽,支撐板的內部開設有兩組相對稱的第二通孔,兩組第二通孔分別與兩個卡接槽相連通,支撐板與配電柜本體的內頂壁之間放置有兩個相對稱的活動板。該便于散熱的新能源汽車的高壓配電柜,通過在配電柜本體的內部設置通槽和散熱孔,并在支撐板的內部設置第二通孔,配合電動推桿對活動板的靈活移動,能夠更加快速的將配電柜本體內部的熱力排出配電柜本體,散熱效果較好,有利于對配電柜本體內部設備的保護,減少了安全隱患,能夠使配電柜本體使用更加方便。
本實用新型屬于汽車檢測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新能源汽車檢測設備用發電機檢測裝置,設置有外殼,所述外殼的內部通過螺栓固定安裝有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的信號輸出端通過數據線連接有轉軸,所述轉軸的前端焊接有抓手;所述外殼的外壁上嵌裝有顯示屏,所述顯示屏的下端分別安裝有指示燈和開關;所述顯示屏、指示燈和開關通過數據線分別與PLC電連接。該新能源汽車檢測設備用發電機檢測裝置通過時間調控裝置可設定調控時間,并在設定的時間內通過速度檢測器和電能檢測裝置測定出發電機的發電量和轉動的速度,從而能準確的測試出發電機的發電性能;無線通信裝置可使該裝置連接監控終端,便于他人互相交流學習。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能源汽車驅動電機及其水冷機殼。水冷機殼包括殼體、端蓋、密封件及緊固件。殼體呈中空筒狀結構,具有收容腔;殼體的兩端分別開設有與收容腔連通的開口,殼體包括內層及外層,在內層及外層之間形成有多個冷卻水道及回轉槽,冷卻水道沿收容腔的軸線方向平行設置,且相鄰的冷卻水道之間通過回轉槽連通,殼體的外壁開設有與冷卻水道連通的進水口及出水口;端蓋安裝于開口的邊緣以覆蓋開口;密封件夾持于端蓋的外側壁與開口端的內側壁之間;緊固件用于將端蓋可拆卸地固定于殼體。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新能源汽車驅動電機及其水冷機殼具有使用方便的特點。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新能源車輛電氣系統,包括控制單元、斷電控制回路、上電控制回路和負載回路;所述斷電控制回路包括依次串聯的斷電開關、信號開關和斷電繼電器的線圈,所述斷電繼電器的常閉觸點串聯于所述負載回路中;所述控制單元與所述信號開關相連,用于在車輛非零速狀態時斷開信號開關以斷開斷電控制回路。本發明還公開了一種基于如上所述的新能源車輛電氣系統的安全斷電控制方法,在車輛處于非零速時,控制單元控制斷電控制回路中的信號開關斷開,以使斷電控制回路在車輛處于非零速狀態時始終處于斷開狀態。本發明的電氣系統及控制方法均具有斷電安全可靠等優點。
本發明涉及新能源汽車電池技術領域,公開一種無人駕駛新能源汽車的電池防寒防凍裝置,以根據汽車的行駛狀態對電池進行差異化的防寒防凍保護。本發明裝置包括:安裝板,安裝板上表面上側對稱安裝有導桿,導桿表面下側套有螺帽,導桿表面套有滑環,滑環與螺帽之間連接有第二螺旋彈簧,滑環側面固定安裝有導向管,導向管之間套有滑桿,滑桿左右兩端對稱安裝有配重塊,配重塊與導向管之間連接有第一螺旋彈簧,滑桿表面右側鑲套有線圈,安裝板上表面右側固定安裝有支撐磁鐵的支撐架。本發明通過線圈與磁鐵切割磁感線的方式對加熱塊供電,并且可以根據汽車的行駛狀態對供電進行控制,使用加熱塊對汽車的電池進行防寒防凍保護。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新能源汽車驅動控制器,包括箱體,箱體包括底座和上罩,上罩罩設于底座上形成箱體的內部空腔,空腔內安裝有變流模塊和控制模塊,變流模塊與底座內側相貼合,底座上與變流模塊相貼合的一面上設置有凹槽以形成液冷通道,凹槽的兩端與箱體外部連通;底座上設置有安裝支架,安裝支架上設置有控制模塊且位于變流模塊的上方;上罩上設置有用于與變流模塊和控制模塊相連的接口組件;上罩上安裝有用于在箱體內部空腔的壓力達到預設值時自動泄壓的泄壓組件。本發明的新能源汽車驅動控制器具有結構簡單、拆裝方便、安全可靠以及通用性強等優點。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新能源汽車充電指示方法及裝置,方法包括:在充電艙門打開時,接近開關閉合,第一繼電器閉合,通過蓄電池為指示燈供電,以使指示燈的第一燈帶通過第一顏色進行充電照明;在充電過程中,讀取電池管理系統的電池荷電值;基于電池荷電值控制指示燈的顯示狀態,以使通過指示燈的不同顯示狀態進行充電電量指示。本發明在新能源汽車充電過程中,能夠實現充電照明,同時能夠實現充電電量指示。
本發明屬于電控實訓臺技術領域,尤其為一種新能源汽車通用仿真電控實訓臺,包括底座和操作箱,所述底座的上方安裝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中間位置設置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的外側設置有操作桿,且控制箱的外壁安裝有連接軸,所述連接軸的下方安裝有保護蓋,且保護蓋的內部設置有按鍵,所述控制箱的頂部設置有第一轉軸,且第一轉軸的外側設置有顯示屏。該新能源汽車通用仿真電控實訓臺,與現有的電控實訓臺相比,可以避免裝置在工作運行時誤碰按鍵造成裝置運行過程中突然中斷,可以保障內部密封性,降低了內部發動機的聲音,可以有效地的減輕內部發動機運行產生噪音,有效的對上方的裝置進行散熱,不會因為溫度過高造成的損害。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基于5G的新能源汽車的無線充電對位系統,所述無線充電對位系統包括汽車上的無線充電接收器、為所述汽車無線充電的無線充電樁、所述安裝于所述無線充電樁為所述無線充電接收器配合充電的所述無線充電發射器和供所述汽車停車充電的充電區,與現有技術的新能源汽車無線充電裝置比較,所述無線充電對位系統還包括根據所述無線充電樁的使用情況引導所述汽車進入相應區域進行充電的充電指引模塊、生成使所述無線充電發射器移動至與所述無線充電接收器相配合充電的位移指令的自動識別模塊和控制所述無線充電樁各部件進行預定軌道移動的智能驅動模塊。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新能源客車用制動電阻器,包括:殼體;設置于殼體內的電阻單元,電阻單元包括:至少一個電阻帶,電阻帶包括電阻組件和至少一個金屬軸,金屬軸的第一端依次穿過電阻組件、第一緩沖件、第一連接件、第一絕緣件、設置于殼體的左支板上的第一通孔、第二絕緣件和第一緊固件,且金屬軸的第一端與第一緊固件連接;金屬軸的第二端依次穿過第二緩沖件、第二連接件、第三絕緣件、設置于殼體的右支板上的第二通孔、第四絕緣件和第二緊固件,且金屬軸的第二端與第二緊固件連接。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新能源客車用制動電阻器通過提高電阻單元的緊湊性與絕緣性,提升了新能源客車用制動電阻器的空間利用率與安全可靠性。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新能源電機定子總成與殼體過盈配合的設計方法,通過建立模型,根據電機傳遞的最大扭矩、電機定子總成與殼體的材料特性確定電機定子總成與殼體之間的過盈量取值范圍,即取傳遞最大扭矩時電機定子總成與殼體之間的最小直徑變化量為最小過盈量,取電機定子總成與殼體兩者的結合壓力等于電機定子總成與殼體材料屈服應力時的最大直徑變化量之和為最大過盈量;按照標準,確定電機定子總成外徑與電機殼體內徑的公差,完成電機定子總成與電機殼體之間的過盈配合設計;本發明解決了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電機設計借鑒現有工業電機設計的電機定子和電機殼體之間的配合設計不夠嚴謹,導致新能源整車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的問題,保證了整車安全性。
本發明涉及新能源汽車的技術領域,并公開了一種基于新能源汽車電池充電的充電設備固定裝置,包括設備主體以及安裝在所述設備主體內部的安裝臺,所述安裝臺的外側固定連接有夾持機構,所述安裝臺的表面開設有穿線口,所述穿線口的下方固定連接有固定機構。該基于新能源汽車電池充電的充電設備固定裝置,通過啟動驅動泵,驅動泵隨即帶動驅動塊開始運動,驅動塊隨即帶動運動塊進行運動,運動塊繼而帶動限位板進行運動,限位板以固定軸心為基點并帶動活動桿轉動,兩組相對的限位板進行靠攏夾持,相對靠攏的限位板隨即對充電槍進行夾持固定,保證充電槍的穩定性。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廢舊新能源動力電池破碎分選裝置,所述裝置包括電池儲存倉、傳送帶、拆解機、浸泡罐、堿液罐、破碎機、冷凝塔、分選機、外殼出口、集流體出口和電極材料出口。所述電池儲存倉通過所述傳送帶與所述拆解機相連;所述拆解機與所述冷凝塔連接;所述拆解機的出口與所述浸泡罐相連;所述浸泡罐與所述破碎機相連;所述破碎機的頂部連接所述堿液罐;所述破碎機的碎料出口與所述分選機相連;所述分選機包括外殼出口、集流體出口和電極材料出口。上述裝置解決了廢舊新能源動力電池的拆解、破碎以及碎料分選問題,并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降低了廢舊新能源動力電池的回收成本。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新能源車輛充電方法,包括以下步驟:S01、當待充電新能源車輛位于充電架的充電區域時,充電架與待充電車輛之間進行身份識別;S02、當充電架與待充電車輛之間身份識別成功后,充電架與待充電車輛之間建立一對一通訊連接;S03、充電架向與其建立一對一通訊連接的待充電車輛進行充電。本發明還公開了一種新能源車輛充電系統,包括充電架,各充電架對應設有無線wifi網絡,在所述充電架與待充電車輛之間設置有識別單元,用于充電架與其對應充電區域的待充電車輛之間的身份識別,以使充電架與其對應充電區域的待充電車輛之間通過無線wifi網絡進行一對一通訊連接。本發明的新能源車輛充電方法及系統均具有安全可靠性高等優點。
本發明公開一種新能源車輛的雙輸出動力總成,包括用于輸出牽引動力的驅動電機和與其輸出軸機械耦合、用于在其輸出軸的旋轉帶動下輸出轉向制動壓力的主泵。本發明所公開的雙輸出動力總成,由于主泵的運行由驅動電機的運行而帶動,因此摒棄了單獨設置的用于驅動泵產生壓力的電機,提高了集成化程度,有利于集中控制,同時簡化了系統結構,提高了能量利用率,從而降低生產成本;同時,當發生電氣異常時,驅動電機的輸出軸在慣性的作用下繼續進行一定速度的運轉,在該過程中,主泵在其帶動下仍然能夠產生一定程度的液壓或氣壓,使得車輛維持一定時間的轉向制動助力,以應對緊急情況。本發明還公開一種新能源車輛,其有益效果如上所述。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新能源電動汽車車載空調,所述新能源電動汽車為公共客車或校車,所述車載空調包括殼體、冷凝器、壓縮機和蒸發器,所述殼體內部依次分為第一區域、第二區域和第三區域,所述冷凝器固定設置于第一區域內,所述壓縮機固定設置于第二區域內,所述蒸發器固定設置于第三區域內,所述壓縮機、冷凝器和蒸發器通過制冷劑管依次連接構成制冷劑循環管路;還包括設置于第三區域內的PM2.5空氣過濾器,用于消除車內空氣中的細菌和灰塵。本實用新型在傳統新能源電動汽車車載空調的基礎上,增設PM2.5空氣過濾器,能夠有效過濾車廂內的細菌和灰塵等可入肺顆粒物,持續改善公共車輛車廂內的空氣質量,非常有利于乘客的身體健康。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新能源汽車電池PACK輕量化上蓋及其制作方法,包括由樹脂和纖維織物制作而成的上蓋本體,上蓋本體中有呈十字狀鋪設的加強筋。上蓋的壁厚為1mm?2mm。通過采用纖維織物和泡沫加強筋結構、阻燃型熱固性樹脂和防火油漆層,來制作強度高、重量輕、防火性能好的新能源汽車電池PACK輕量化上蓋。本發明具有強度高、重量輕、防火性能好、成本低的優點,相比鋁合金上蓋,重量降低了10%?30%,提高了電池能量密度,同時具有良好的防火性能和力學性能,選用本發明中的新能源汽車電池PACK輕量化上蓋,成型方法工藝簡單,進一步降低了成本。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新能源汽車變速器或動力總成減速器潤滑方法,其是在新能源汽車變速器或動力總成減速器上設置分散潤滑油的機構,潤滑油液被分散潤滑油的機構分散后輸送到位于新能源汽車變速器或動力總成減速器的箱體內的需要潤滑的零件表面,使得被分散后的潤滑油液與所述箱體內的零件接觸進行潤滑。本發明能通過較小的潤滑流量就能實現對零件的充分潤滑,避免造成潤滑油在箱體內堆積,給減速箱造成攪油損失,同時能減小對零件特別是齒輪的沖擊,不給零件增加額外的負載。
本發明涉及一種高壓線束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新能源汽車高壓線束捋順檢測并壓接裝置。本發明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新能源汽車高壓線束捋順檢測并壓接裝置。本發明的技術實施方案是:一種新能源汽車高壓線束捋順檢測并壓接裝置,包括有底板組件和壓接單元等;底板組件與壓接單元進行固接。本發明實現了將線束捋順拉直,并檢測線束中導線裸露出的長度是否符合標準,若檢測合格后,再將端子傳送至靠近線束處,并將相連接的端子切割分離,然后再將端子壓進線束中,使端子與線束相連接,并避免線束在與端子壓接時,線束中的導線松散,接著,再將壓接完成的線束傳送出去,提高了線束的導電性同時延長了使用壽命,避免了安全隱患。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能源汽車用動力總成控制器可靠性測試系統,包括動力總成、環境箱單元和振動臺單元;所述環境箱單元包括環境箱和外冷卻水單元,所述環境箱用于為被試品模擬實際應用環境下的溫濕度變化;所述振動臺單元用于為被試品提供機械負荷以模擬實際應用環境下的振動;所述外冷卻水單元用于為環境箱及振動臺單元提供外冷卻循環水,所述環境箱通過柔性連接結構安裝于所述振動臺單元上。本實用新型的新能源汽車用動力總成控制器可靠性測試系統具有結構簡單緊湊、測試功能豐富、安全可靠性高等優點。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能源汽車、一體化動力總成及其動力總成殼體,動力總成殼體上具有用于安裝減速器中的高速軸承的軸承室。動力總成殼體上還設置有冷卻液通道。冷卻液通道沿軸承室的周向延伸。冷卻液通道的出口及入口均位于動力總成殼體的外壁。冷卻液通道內還設置有加強筋。加強筋上開設有與冷卻液通道連通的過液孔冷卻液通道。因此,沿軸承室周向延伸的冷卻液通道的設置,有效地提高了一體化動力總成的散熱效果,進而延長了一體化動力總成的使用壽命,進一步的,冷卻液通道內設置的加強筋可以增加動力總成殼體的使用強度,有效地延長了動力總成殼體的使用壽命,使得一體化動力總成的使用壽命更長,進而使得新能源汽車的使用壽命也更長。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生產用貼標裝置,屬于汽車充電樁技術領域,解決了現有的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生產用貼標裝置存在標簽容易貼歪的問題,該裝置包括汽車充電樁、限位板、Y軸直線模組、X軸直線模組、Z軸直線模組和吸標器,汽車充電樁位于Y軸直線模組上表面,Y軸直線模組滑動連接在Y軸直線導軌內,X軸直線模組滑動連接在X軸直線導軌內,Z軸直線模組包括第三氣缸、吸標器、第四氣缸和Z向滑臺,第三氣缸固定通過第三活塞桿連接Z向滑臺,第四氣缸通過第四活塞桿連接吸標器,Z軸直線導軌側壁的Z向紅外發射器和軸承座側壁的X向紅外發射器均與信號收發器電性連接,本發明具備標簽不容易貼歪的特點。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新能源汽車安全監控方法,應用于新能源汽車,其特征在于,所述新能源汽車包括:電池管理系統、直流降壓器、動力電池和車機;所述方法包括:于下電狀態下,所述直流降壓器根據預設的喚醒模式指令自喚醒,進入喚醒狀態;所述直流降壓器判斷動力電池是否滿足輸出條件,若是,則將所述動力電池輸出的較高的第一電壓轉換為較低的第二電壓給所述電池管理系統和車機供電;所述電池管理系統檢測所述動力電池,獲得狀態信息,依據所述狀態信息對所述直流降壓器的喚醒狀態進行調整,并將所述狀態信息發送給所述車機;所述車機將所述狀態信息發送至目標終端。
本發明涉及新能源電池技術領域,公開一種新能源汽車電池防寒防凍性能檢測裝置,以模擬外界的寒冷空氣,直觀對電池的性能進行檢測。本發明裝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表面固定安裝有導向架,導向架上表面中部固定安裝有頂桿,頂桿頂端固定安裝有用于容納新能源電池的盛放箱,盛放箱上側裝有端蓋,盛放箱的前后兩側面穿有通氣管,通氣管內壁裝有電控的制冷片,盛放箱左右兩側面均勻安裝有通氣的導向管,導向管外側安裝有固定在導向架上的支撐板,左右兩側支撐板之間固定連接有橫桿,導向管外端固定連接有螺旋彈簧,螺旋彈簧內部套有滑桿,滑桿外端固定安裝有推板,滑桿與導向管滑動配合且滑桿伸入導向管的一端裝有活塞;推板與產生動力的導輪相鄰設置。
本實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車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新能源汽車桿狀零件安裝用夾持組件,所述新能源汽車桿狀零件安裝用夾持組件包括:底座,底座的頂部安裝有支撐架;安裝件,安裝件包括夾持件、轉動件、嚙合件和頂推件;及頂持件,設于支撐架的外壁上;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第二齒牙與第一齒牙嚙合使得轉軸不能夠轉動,夾持架是被固定的,零件通過夾持塊夾持的夾持架的內部;本實用新型提出的滑槽和收納柱頂在推動環和支撐架之間,就不能夠向著支撐架方向推動推動環,將頂持柱按進去后,卡鈕就會縮進收納柱中,就能夠推動推動環。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湖南株洲有色金屬新能源材料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