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請涉及鋰電池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鎳鈷錳酸鋰正極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及其前驅體的制備方法。一種鎳鈷錳酸鋰正極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在沉淀劑的作用下,使鎳鈷錳鹽溶液和鎂鹽溶液在反應釜內進行共沉淀反應制得前驅體。其中,鎳鈷錳鹽溶液是以恒定的速度連續進料至反應釜內,鎂鹽溶液是以遞增的速度連續進料至反應釜內;將前驅體與鋰鹽混合后燒結。由于鎂鹽溶液是以遞增的速度連續進料至反應釜內,因此,隨著反應時間的增加,Mg的濃度會逐漸增加,從而使得反應釜內共沉淀的球形或者類球形顆粒的表面形成的高濃度的Mg,進而獲得表面具有高濃度Mg的正極材料,從而改善正極材料的循環性能、導電性以及倍率性能。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高純度無水硫酸鋰的制備方法。它是利用含碘溶液制備高純度三水碘化鋰所得的副產物硫酸鋰為原料,經過預處理、脫碳、脫氟、濃縮結晶、干燥制備產品無水硫酸鋰。該方法制得的產品色澤好、純度達99%以上。同時本發明方法所用原料為制備三水碘化鋰過程中的廢棄物一水硫酸鋰,原料屬于廢棄物再利用,價格低廉易得,是一種經濟效益好、環境污染少的綠色環保型生產方法。
本發明公開了了一種鋰電池二氧化硅負極材料制備方法,(1)量取適量的碳酸氫鈉,加入到水和乙醇混合溶液中攪拌至均勻。(2)將稱量好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CTAB)與正硅酸乙酯(TEOS)依次加入到混合溶液中攪拌反應,經抽濾清洗、酸洗、抽濾和煅燒保溫后即得。本發明的方法簡單易操作,可以控制納米管粒子大小,滿足不同領域應用的需求,解決了鋰電池二氧化硅負極材料難以制備的技術難題;制成的鋰電池二氧化硅負極材料納米管大小可控,海藻管狀孔徑均勻,材料的穩定性高,微觀納米形貌穩定。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聚合物鋰離子電池并聯分容的集線裝置,屬于鋰離子電池技術領域,包括集線盒、旋轉升降套和底座,所述集線盒上端設置有壓緊螺釘,位于所述壓緊螺釘下方的所述集線盒內底端設置有第一導體板,位于所述第一導體板上方一側的所述集線盒側壁上設置有線孔。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連接導體柱、底座和第二導體板,使多個集線盒可便捷的連接在一起,以方便聚合物鋰離子電池的連接;通過設置絕緣套、旋轉升降套、把手、連接軸承和支撐套,在旋轉升降套和連接軸承的輔助下,集線盒與連接導體柱可便捷的進行升降,這樣集線盒可便捷的與第二導體板斷開或連接,進而與其他集線盒斷開或連接,十分便捷實用。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具有定量注入的鋰離子電池加工用電解液分裝設備,包括:底座,底座上方卡合有滑塊,具有夾持電池功能的卡槽等距開設在所述滑塊內側;第二鏈輪機構,第二鏈輪機構鍵連接在所述主軸外側,第三鏈輪機構通過活動軸設置在所述第二鏈輪機構左側。該具有定量注入的鋰離子電池加工用電解液分裝設備安裝有升降活塞桿,利用主軸和轉動桿旋轉的作用下,可對下方的聯動推拉桿往復上下進行移動,從而能夠有效的帶動升降活塞桿在進油筒內側進行密封升降,并配合著出液管和第一單向閥,將液體箱內側的電解液間歇導入到進油筒內側,同時配合著出液嘴和第二單向閥定時定量的注入到下方的鋰離子電池內側。
本方案公開了鋰離子電池充電技術領域的一種鋰離子電池低溫快速充電方法,S1、當電池溫度低于可充電溫度閾值時,對所述電池內部進行加熱;S2、當電池溫度達到可充電溫度閾值且電池電壓達到上限電壓時,對所述電池進行間歇脈沖充電,間歇脈沖充電的方法為:采用4~10C的電流I0對電池進行充電,充電時長達到T0后停止充電,停充期間電池電壓降到上限電壓后,再次采用4~10C的電流I0對電池進行充電,充電時長達到T0后停止充電,如此循環至充電占空比低至5%~10%則停止充電。脈沖電流充電或者高頻率的充放電產生歐姆熱抵御外界低溫環境,最終完成鋰離子電池的快速充電功能,溫度的變化小,對電池壽命影響小。
本發明屬于鋰電池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荔枝狀鎢酸鈉/氮摻雜碳復合結構的鋰電池負極材料的制備方法,以CMC、可溶性鎢酸鹽和多巴胺為原材料進行水熱,然后經煅燒制備得到,本發明荔枝狀鎢酸鈉/氮摻雜碳復合結構的鋰電池負極材料兼具優良的循環壽命、倍率性能和導電性。
本發明涉及電池正極材料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鎳鈷錳酸鋰正極材料制備方法,經過對鎳鈷錳酸鋰正極材料制備過程中的原料進行選取,并對處理過程中的水溶液、有機溶劑等進行合理的配比與選取,有效改善了鎳鈷錳酸鋰正極材料的性能,使得其用作電池正極材料之后,其充放電性能穩定,容量衰減率低,循環充放電次數增加,使用壽命延長。
全密封鋰錳電池涉及電池領域,包括芯體、下絕緣片、殼體、正極引線、負極引線,還包括中絕緣片、玻璃封、封堵塞、正極柱;所述的殼體為柱形,芯體的下端面安裝下絕緣片后從殼體的上端裝入殼體中;最內側的正極片從芯體的軸端頭處引出正極引線;芯體上端面覆蓋中絕緣片后再將玻璃封置于殼體中;正極引線通過中絕緣片后與嵌裝在玻璃封中的正極柱相連;最外側的負極片從芯體的側面透過隔膜與殼體連接。本發明無漏液的可能,大大提高了電池的貯存時間。全密封鋰錳電池可在高溫70℃以上,低溫-40℃環境條件下放電正常工作;可抗強沖擊振動;強行短路至電壓為零不會發生爆炸。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碳化海帶的電極材料的制備方法和鋰硫電池,包括以下步驟:步驟S1,得到預處理后的海帶材料;步驟S2,將海帶碳化,硫擴散至碳化海帶材料中,從而形成一種自支撐式碳/硫復合材料。采用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無需添加粘連劑,碳化后的海帶作為電極材料的支撐骨架,具有良好的結構穩定性,海帶經過碳化后形成的多孔碳結構可以給擴散其中的硫提供體積變化空間,有效克服鋰硫電池在充放電過程中因正極活性材料體積膨脹而造成的電極坍塌的問題。本發明方法制備而成的自支撐式碳/硫復合材料具有良好結構穩定性,可以應用于鋰硫電池。
本發明屬于鋰電池生產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鋰電池生產加工用的廢料回收裝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通過多個支撐塊固定連接有分選箱,所述底座的上端通過移動機構固定連接有兩個側板,兩個所述側板上端相對一側側壁分別固定連接有金屬回收盒和非金屬回收盒,所述金屬回收盒和非金屬回收盒之間通過多個連接塊固定連接,所述分選箱的側壁開設有用于金屬回收盒和非金屬回收盒貫穿伸入的矩形通口,所述分選箱的上端相對一側內壁通過傳動軸轉動連接有電磁分選板。本發明能夠對鋰電池廢料中的金屬材料和非金屬材料進行快速分類回收,保證了回收質量和效率。
本方案公開了鋰離子電池回收技術領域的一種廢舊鋰電池中三元正極材料的修復方法,該方法將拆解得到的廢舊正極片進行熱處理,氮氣氛條件下300~650℃保溫1~5h,然后分離得到活性物質放入電阻爐中,以3~5℃/min的升溫速率升溫至600~900℃焙燒3~5h后隨爐冷卻得到廢舊正極材料,堿液清洗廢舊正極材料后于100~140℃烘干,然后再裝入坩堝,并置于電阻爐,以3~5℃/min的升溫速率升溫至150~250℃恒溫2~4h,再升溫至400~500℃恒溫4~6h,冷卻至室溫,取出后研磨、壓片,然后再放入電阻爐中升溫至800~1000℃焙燒13~16h,待冷卻后再次取出研磨粉碎得到修復的正極材料。本方案真正做到了將廢舊鋰電池的三元正極材料進行修復,修復后的三元正極材料可直接回收使用,而且顯著的減少了二次廢液的產生。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鋰鹽精制工藝,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驟:(1)首次碳化反應:待純化鋰鹽粗品加入水中,按水量的2倍/分鐘的通氣速率通入CO2至碳化完全;(2)首次熱分解:碳化完成后碳化液中加入乙醇溶液,直接由25℃升溫至90℃,熱分解,抽濾或壓濾得粗碳化產物,熱水攪拌洗滌三次,烘干精制碳化產品,洗液及母液投入下一次反應;(3)循環碳化反應:在首次熱分解母液中補加水至22?23份,加入0.6份待純化鋰鹽粗品,按總水量的2倍/分鐘的通氣速率通入CO2至碳化完全;(4)循環熱分解:碳化完成后碳化液直接由25℃升溫至90℃,在攪拌條件下熱分解,熱水攪拌洗滌三次,抽濾或壓濾得粗碳化產物,烘干精制碳化產品,洗液及母液投入下一次反應;(5)重復步驟(3)和(4)2?5次;洗液及母液進入最終處理。
一種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二氧化錳/乙炔黑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該制備方法將乙炔黑分散在水中,充分攪拌,再加入十二烷基苯磺酸鈉,充分攪拌,得到混合液A;加入硫酸錳與過硫酸銨,充分攪拌后得到混合液B;將B置于高壓反應釜中,于140℃反應36h,過濾反應產物,分別用去離子水和乙醇溶劑洗滌產物,直至濾液為無色。將洗滌后的產物于110℃下干燥4h,得到二氧化錳/乙炔黑粉末,用于制備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本發明的得到的二氧化錳/乙炔黑中二氧化錳為α-二氧化錳,具有很高的比容量,是一種優良的新型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于鋰電池熱調控的相變儲熱裝置,包括鋰電池本體,所述鋰電池本體的上端面上設置有導熱板,所述導熱板的上端面上設置有若干個均勻分布的第一散熱鰭片,所述鋰電池本體的上方設置有安裝架,所述安裝架的上端面上固定安裝有電動推桿,本實用新型為一種用于鋰電池熱調控的相變儲熱裝置,通過設置緩沖板、相變儲能膠囊和風機等,達到了提高鋰電池充放電時的散熱效果,提高鋰電池的熱調控效果,滿足其散熱需求,解決了目前鋰電池頻繁充放電過程中容易產熱升溫,如果該熱量及溫度不能及時加以控制,將極容易導致熱失控而引起電池短路起火甚至爆炸,普通的水冷風冷等熱調控裝置無法滿足其降溫需求的問題。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鋰離子電池復合電解質的制備方法。通過水相制備微尺寸NASICON型固相鋰離子導體Li1.3Al0.3Ti1.7(PO4)3,添加到體積比為1:1:1的LiPF6/EC+DEC+DMC有機液體電解質中,混合成均勻分散的溶膠狀物質作為電解液,固態微尺寸鋰離子導體Li1.3Al0.3Ti1.7(PO4)3促進與改性了電解質與正極材料之間形成固相無機SEI膜,該混相電解質在鋰離子電池的組裝,提高電池整體的電導率和鋰離子擴散,減少電池在初始充放電中的活化過程,增加高倍率充放電下的比容量和循環性。另外,制備的復合電解質中溶膠狀物質有助于抑制鋰枝晶而產生的鋰離子電池安全問題。
本發明提供了電解液六氟磷酸鋰的制備裝置,涉及鋰離子電池技術領域,包括:底箱;所述底箱的中部固定安裝有中載板;所述底箱的上端固定對接有結晶箱;所述結晶箱的前后兩端側壁中分別內置有冷卻盒;所述結晶箱的左端側壁中部靠上處內置有間歇抽送筒。本發明中當伺服電機旋轉時,通過往復驅動輥帶動旋轉桿旋轉,旋轉桿旋轉通過混合葉輪將隔熱板下方的六氟磷酸鋰溶液加熱混合均勻,又能夠同時帶動結晶托盤上下移動,以便于結晶托盤與霧化液往復接觸,提高結晶效率,從而進一步提高產品的產出率,將產出率控制在40%以上,解決六氟磷酸鋰制作過程中需要頻繁的轉移,而在轉移的過程中易與外界相接觸,從而致使產品產出率降低的問題。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鋰電池電解液冷凍收集裝置,包括裝置底座、電池冷凍機構和電解液提取機構,所述裝置底座頂側設有電解液冷凍機構,電解液冷凍機構后側設有電解液提取機構,所述電解液電解液冷凍機構包括冷凍倉和液氮存儲罐,所述液氮存儲罐一側通過氮氣管與冷凍倉連接,所述電解液提取機構兩側分別設有轉輪,所述轉輪一側設有架桿,所述架桿兩端分別設有軸承,所述架桿通過軸承與裝置底座內壁緊密固定,所述架桿外部套裝有翻攪座,所述翻攪座外部安裝有翻攪齒,所述翻攪齒底部設有電解液收集口,所述翻攪座一側設有從動齒,所述從動齒與動力齒匹配嚙合,本發明能將鋰電池內部電解液冷凍并收集,避免廢舊電池處理過程中電解液的收集不完全造成浪費。
本公開涉及一種NASICON型鋰離子固態電解質,制備方法及其應用,該固態電解質的化學計量式為Li1+xAlxTi2?x(PO4)3,其中0≤x≤0.5。通過控制升溫速率、預燒溫度、預燒時間、煅燒溫度、煅燒時間等制備工藝參數合成出具備優良性能的固體電解質,優點是:通過Al3+摻雜,鋰離子濃度增加,載流子濃度的增加提高了鋰離子同時占有AⅠ和AⅡ位置的幾率,降低了鋰離子在躍遷過程中需要的能量,使得該固體電解質的室溫離子電導率超過10?4/cm,使其能夠應用于全固態電池。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鋰離子電池的一體化側封工裝,涉及電池加工領域,包括加工座、立板、定位槽、夾持板、限位套桿、延伸桿、定位頭和定位孔和彈簧,本實用新型可在側封加工過程中可根據實際的鋰離子電池型號規格不同的需要,通過人工按壓定位頭使其收縮到限位套桿內壁,并沿著導向板內側進行滑動到相應的其他定位孔內側卡接固定,從而推動延伸桿進行相對移動,實現對夾持板之間的距離進行實時調節,使夾持板能夠與鋰離子電池的兩側進行抵觸夾緊,對鋰離子電池進行定位固定,避免側封加工過程中鋰離子電池發生晃動傾斜,影響側封加工的整體精確性和穩定性,同時降低了側封加工的限制性。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鋰電池正極材料下料裝置,屬于鋰電池生產技術領域,包括料倉和下料管,所述料倉下部固定連接有非金屬速度控制裝置,所述非金屬速度控制裝置下部固定連接有多根內襯非金屬的下料管,每根所述下料管上部設有方向控制裝置。解決了在鋰電池正極材料的生產的成品包裝工序中,成品從緩存料倉下料因采用雙向螺旋下料方式,螺旋自身與物料的摩擦和螺旋與筒壁的摩擦磨損產生金屬異物進入到物料中,嚴重影響到產品的質量的問題,從而有效的提高了產品的質量。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鋰電材料破碎設備,屬于鋰電材料生產加工設備技術領域,包括依次連接的擠壓系統、輸送系統和粉碎系統;所述擠壓系統由擠壓破碎機和反沖擊板組成,所述擠壓破碎機下方設有輸送系統,所述輸送系統為皮帶輸送機,所述皮帶輸送機的下端設有接料槽,所述皮帶輸送機的出料端通過接料管與粉碎系統連接,所述粉碎系統包括磨盤,所述磨盤由上磨盤、下磨盤、磨盤基座、轉動軸和磨盤機架組成,所述上磨盤上設有進料口,所述下磨盤的下端設有磨盤基座,所述磨盤基座的下端設有轉動軸,所述磨盤下端設有接料斗;本實用新型操作便捷,實用性強,有效解決了現有鋰電材料破碎設備出料粒度差,易堵料,無法滿足下一工序設備進料需求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鋰離子電池封口后自動裝盒機構,屬于鋰離子電池生產設備技術領域。該機構包括物料盒定位槽,所述的物料盒定位槽固定設置在封口機電池輸出流槽末端內側面,物料盒卡設在物料盒定位槽中,在電池輸出流槽后設置有推料板,所述的推料板與輸出流槽外側面處于同一直線上,推料板末端設置有感應開關一,推料板外部連接有氣缸,在物料盒定位槽內端部設置有感應開關二,上述感應開關及氣缸均連接至控制器。本裝置能夠可靠的代替人工裝盒,有效的降低鋰離子電池生產中的人力成本。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高電導率高振實密度磷酸鐵鋰的制備方法,具體步驟是:先將Fe3+源、磷源、摻雜劑和晶形控制劑配制混合溶液,按比例緩慢泵入裝有磷酸溶液的磁力攪拌容器中,通過氨水調節pH值1.0?2.0,同時加熱攪拌沉淀制得金屬離子摻雜的磷酸鐵前驅體,將磷酸鐵前驅體過濾洗滌干燥后與鋰源以摩爾比1:1.02均勻混合,在氮氫混合氣氣氛保護下,經過600?750℃高溫處理8?15小時制得金屬離子摻雜的磷酸鐵鋰,本發明高電導率、高振實密度、工藝簡單、原料來源廣泛,成本低,制備過程簡潔,為產業化打下良好基礎。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動力軟包鋰電池封裝自動化生產線,包括工作臺,所述工作臺的上表面兩端設有兩組支撐柱,兩組支撐柱的上端之間通過軸承連接有轉軸,兩個轉軸之間設有傳送帶,傳送帶的上表面均勻設有放置凹槽,放置凹槽的內部一側設有通槽,通過電池芯取放裝置可以將電池芯盛放盒內的電池芯取出,再將電池芯取放置到放有鋁塑膜的放置凹槽內,通過側面折疊裝置可以將鋁塑膜的一側翻折到電池芯的上表面,通過壓緊裝置可以將鋁塑膜和電池芯之間壓緊,并且對鋁塑膜的側邊進行折疊,該動力軟包鋰電池封裝自動化生產線結構簡單,操作簡便,可以實現自動對鋰電池進行封裝,節省了大量的人力,加快了工作效率,實現了自動化封裝。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具有長荷電貯存壽命的鋰離子電池及其制備方法,所述電解液添加劑為碳酸乙烯亞乙酯(VEC)、碳酸亞乙烯酯(VC)、亞硫酸乙烯脂(ES)、氟代碳酸乙烯酯(FEC)、碳酸鋰(Li2CO3)中的一種或幾種?;芍贫葹椋?)以0.1C恒流充電至4.1V,轉恒壓充電,截止電流0.02C;以0.2C恒流放電至3V止;(2)以0.2C恒流充電到4.1V,轉恒壓充電,截止電流0.02C。采用上述電解液添加劑及化成制度制備的鋰離子電池具有較長的荷電貯存壽命。電池滿荷電室溫貯存1年后0.5C放電容量保持率為91.67%,不可逆容量損失1.5%;貯存1年經活化后3C放電容量為貯存前3C放電容量的98.6%;貯存1年后0.5C充1C放電100%DOD循環300周容量保持率為85.34%。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48V標準鋰電池模塊的換電模式電氣系統,包括48V標準鋰電池模塊、BMS、MSD、BDU和PDU,48V標準鋰電池模塊采用n個,采用并聯、串聯或混連的方式連接到BDU,BDU連接到PDU和BMS,48V標準鋰電池模塊、BDU和PDU上安裝有MSD。本實用新型能讓整車廠不用統一電池艙或電池安裝結構,節約時間成本,降低技術難題,縮短開發周期;電池系統自帶T?BOX可以實現電池實時定位,從后臺看整車電池數據;電池模塊化,更換方便,單箱池電壓不會高于60VDC,更換和搬運時不會給人體帶來電擊的傷害。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于多型號聚合物鋰離子電池組的電池盒,屬于聚合物鋰電池技術領域,包括盒體框架和活動組合板,所述盒體框架外部兩側壁中設置有所述活動組合板,所述活動組合板由導熱硅膠墊、導熱板、滑柱以及螺釘構成,所述盒體框架內部一側壁上設置有第一導電片組,所述盒體框架內底部設置有第二導電片組;本實用新型通過設計一個由盒體框架、第一導電片組、第二導電片組、活動組合板、滑道、滑柱以及螺釘構成的電池盒,可根據聚合鋰電池的型號,調節電池盒內的空間,進而滿足不同型號聚合鋰電池的安裝和導電使用,解決了傳統電池盒一對一結構固定的弊端。
本實用新型公開的屬于電池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具有溫度調節功能的鋰離子電池,包括殼體,殼體的頂部通過螺栓連接有封蓋,殼體的內腔四周貼附有保溫硅膠,保溫硅膠的內側安裝有相變墊,相變墊的內腔設置有鋰離子電池,封蓋的內腔頂部焊接有正負極輸出端,正負極輸出端的底部焊接有信號接口,該裝置通過安裝相變材料墊,包裹鋰離子電池,可實現溫度調節的功能,該裝置通過安裝保溫硅膠,對殼體內溫度調節完成的鋰離子電池起到保溫效果。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貴州有色金屬加工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