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于起重機鋼絲繩更換的自動收卷裝置,屬于更換冶金起重機鋼絲繩的輔助配套工具領域,包括基座、卷筒、倒置圓臺狀的卷筒驅動輪、傳動輪、換向齒輪、驅動輪、對夾輪、導向輪和可上下移動的傳動座,傳動輪、換向齒輪、驅動輪和對夾輪均固定在傳動座上,通過鋼絲繩下降的自重驅動驅動輪轉動,進而使得傳動輪帶動卷筒驅動輪轉動,卷筒隨之轉動收卷鋼絲繩。本發明自動收卷裝置,通過利用鋼絲繩的自重作為動力,驅動鋼絲繩收卷,節能環保,并且解放人力,避免人員在惡劣環境下從事高強度的鋼絲繩手工收卷工作。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高耐熱鋼的識別處理方法及裝置,涉及冶金技術領域,所述方法包括:獲取耐熱鋼的照片;將所述耐熱鋼的照片輸入模型中,其中,所述模型為使用多組數據通過機器學習訓練得出的,所述多組數據中的每組數據均包括:耐熱鋼照片、用來標識所述耐熱鋼抗腐蝕性級別的第一標識信息以及用來標識所述耐熱鋼抗氧化性級別的第二標識信息;在所述照片中的第一標識信息和第二標識信息均滿足預設級別的情況下,為所述耐熱鋼打上合格產品的標簽,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對抗腐蝕抗氧化的耐熱鋼的識別標準不統一、不嚴格,無法有效保證產品的質量,且人工處理效率低的技術問題,達到了智能化程度高,操作簡單、識別效率高,保證產品的質量的技術效果。
本發明屬于冶金煉鋼生產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超低碳鋼纖維用熱軋盤條的生產方法。步驟依次為經過鐵水預處理+轉爐冶煉+LF,堆冷卻,加熱,連軋,吐絲,冷卻;得到的產品成分為C≤0.05wt.%,Si≤0.10wt.%,Mn 0.22~0.35wt.%,S≤0.01wt.%,P≤0.015wt.%,B 0.007~0.009wt.%,Cr≤0.1wt.%,Ni≤0.1wt.%,Cu≤0.1wt.%,Al≤0.01wt.%;Nb 0.02%~0.05wt.%;其余為鐵和不可避免的雜質。產品直徑為5.5~6.5mm;不圓度≤0.30mm;盤條表面光滑,無裂紋、折疊、耳子、結疤、分層及夾雜等有害缺陷。盤條卷型平整,無多頭、亂絲、彎曲壓入卷內、蹭傷等影響放線和拉絲質量的缺陷。經測試力學性能,抗拉強度330?380Mpa,斷面收縮率≥75%,斷后伸長率≥22%。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寬頻高磁導率MnZn鐵氧體材料。作為主成分,Fe2O3在51~53mol%,MnO在24~30mol%,ZnO在19~23mol%;以主成分為基礎,加入副成分CaO在50~300ppm,MoO3在50~600ppm,Sb2O3在50~800ppm,Nb2O550~300ppm。通過粉末冶金工藝,所得標準環形磁心(規格為Ф25mm×15mm×7mm)在10kHz頻率下的初始磁導率為12000以上,在200kHz下的初始磁導率為9000以上。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多金屬共存危險廢物的處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驟,首先,把多金屬混合危險廢棄物與水按照1:3?5的重量比例混合攪拌制成漿料,往漿料內加入98%濃硫酸,攪拌至充分反應,終點PH值控制在0.5?1之間,固液分離,得到浸出液A和固體,然后,從浸出液A和固體中按照順序將多金屬中的Zn、Cu、Ni、Fe、Cr、Ca分步提取,提取順序為:Ca─Cu─Fe和Cr─Ni─Zn─Fe─Cr,實現了多金屬混合中各金屬元素分步提取的方法,實現了廢棄物資源化回收利用,節能減排,實現了無害化、無渣化處理的工藝,減少了濕法冶金尾渣對環境的危害和對土地資源的占用,降低了重金屬廢料堆對環境的污染。
本發明涉及一種節能紡織漿料及其制備方法,屬于化學冶金技術領域。該漿料的成分包括:丙烯酸3%~4%,丙烯酸丁酯2%~6%,丙烯酰胺9%~15%,二苯甲烷1%~3%,蛋白氨基酸2%~5%,氨基磺酸鈉2%~4%,助劑12~18%,余量為淀粉。本發明提供的節能紡織漿料及其制備方法,所采用的成份均是低毒、環保型材料,并且使漿料滲透性、與織物粘結性能增強;從制備主料、漿料,再利用該漿料上漿都無需高溫條件,通過減少調漿燒煮的過程,減少能耗。
本發明涉及一種陶瓷材料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氧化釹氧化鈧作為添加劑無壓燒結生產高性能氮化硅(Si3N4)陶瓷的方法。其組分及質量百分比含量為:氧化釹3%~7%,氧化鈧5%~8%,氮化硅85%~92%。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氧化釹氧化鈧作為添加劑無壓燒結生產高性能氮化硅陶瓷的方法,可廣泛用于化工、機械、冶金、航空航天等領域的零部件制備。
一種鑄鐵合金為母材基體的玻璃模具型腔內填充鎳基合金的方法,屬于玻璃模具加工技術領域。包括的步驟:型腔預加工;預熱;焊前處理;焊接;退火;精加工。優點:利用鑄鐵合金作為玻璃模具的母材基體,成本低,原材料豐富,導熱性適中,模具維修方便,不受生產的玻璃制品的限制;采用了等離子焊機,利用等離子弧為熱源,溫度高且熱量集中,在工件表面形成微小熔池使得焊層與基體形成冶金結合,焊層結合強度高,焊后不易脫落;利用等離子焊機操作可以形成自動化流水線操作,滿足工業化放大生產要求,節省焊粉、提高生產率和減輕工人的操作強度;能提高模具的使用壽命,滿足高機速要求。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5m及以上超長板坯的生產方法,屬于鋼鐵冶金技術領域。該方法為:在連鑄階段,控制坯料厚度在300mm以上,長度在5000mm~6100mm;在翻運階段,控制翻運時間不大于6小時;在計劃排產階段,坯料集中排產,從產出至入爐的總排產時間不大于10小時;在裝爐階段,控制坯料裝爐溫度在400~650℃;在再加熱階段,控制加熱段溫度在1250~1280℃,控制均熱段溫度在1150~1180℃,在爐時間不小于210min;最后軋制精整得到超長板坯。本發明能夠大幅提高軋制效率,滿足超長板坯的市場需求。
本發明涉及冶金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高牌號硅鋼用連鑄結晶器保護渣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本發明提供的連鑄結晶器保護渣,所述保護渣包括如下質量百分比的化學成分:SiO2:40?45%、CaO:20?27%、MgO:1.0?2.5%、Al2O3:1?3%、Na2O:12?16%、F:10?13%、C:1?3%,其余為不可避免的雜質;其中所述保護渣的二元堿度CaO/SiO2為0.5?0.6,熔點為950?1000℃,1300℃下的粘度為0.25?0.35Pa·s。本發明提供的連鑄結晶器保護渣,通過低堿度、低熔點、低粘度的保護渣可有效抑制高牌號硅鋼材料在連鑄時鑄坯表面易出現凹陷和裂紋的現象。
本發明系統公開了基于富含有價元素固廢協同處置的高爐冶煉系統,屬于冶金裝備及節能環保領域。方案包括高爐及其加料系統,從上往下,所述高爐依次分為爐喉、爐身、爐腰、爐腹、爐缸5部分,爐缸上部沿爐缸周向均勻設置若干風口,所述加料系統位于高爐頂部中心區域,包含受料斗、料罐、料流閥、氣密箱、旋轉布料溜槽,在所述高爐爐腰上沿、爐身下部沿爐身周向均勻設置至少一層氣體引出口,所述氣體引出口總數量不少于高爐風口數量的三分之一。本發明系統結構緊湊、占地面積小、密封性和穩定性好、投資和運行成本低,徹底解決了高爐冶煉時有價元素循環富集的危害,拓展了高爐消納社會固廢功能,高效回收了隨爐料帶入的有價元素,提高了鐵水質量。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方坯中心宏觀偏析分析方法,屬于冶金分析技術領域。該方法包括:在方坯連鑄坯上以與中心縱截面呈夾角的垂直面進行取樣、試樣加工、低倍檢驗、鉆削化學分析,本發明創造性地將與中心縱截面呈一定夾角的垂直切樣方法應用到方坯連鑄坯中心宏觀偏析分析過程的制樣方法中,能夠減小因切樣位置因素導致鑄坯中心偏析分析結果的偏差,提高了鑄坯中心偏析情況分析的準確率,為鑄坯質量的監測或工藝的改進提供準確的參考信息。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鈦鋁合金靶材的制備方法,其技術方案是:包括主料粉末、配料粉末和微量粉末,還包括以下步驟:S1:將主料粉末、配料粉末和微量粉末混合均勻,并過濾大顆粒雜質,保留大小均等的粉末狀顆粒,得到混合粉末;S2:將S1中過濾后保留下來的混合粉末倒入醫用酒精內浸泡清洗;一種鈦鋁合金靶材的制備方法有益效果是:通過添加由硅粉和鎂粉組成的配料粉末以及由鉻粉組成的微量粉末,而后通過粉末冶金的方法制得鈦鋁合金靶材,合金自身強度得到提升,鑄造性能、抗蝕性能和焊接性能均得到提升改善,最終所制得的鈦鋁合金靶材性能優異,各方面屬性較為均衡,同時生產流程較為簡單,從而可降低生產成本,生產更加經濟化。
一種引入碳化硅基合成料改善超低碳鎂碳材料抗渣性的方法,屬于鋼鐵冶金用耐火材料制備技術領域。本發明將SiO2基天然礦物或廢渣與碳源充分混勻后,置于高溫爐中,在惰性氣氛下制備SiC基合成料;然后按照一定的配比,將SiC基合成料添加到超低碳鎂材料原料中充分混合,經成型、干燥、高溫熱處理后,得到碳化硅基合成料改善的超低碳鎂碳材料;最后,采用靜態坩堝法進行抗渣性實驗。該方法在降低MgO?C材料碳含量的前提下,改善了其抗渣性,達到了煉鋼和連鑄工藝對相關耐火材料部件的質量要求。工藝簡便易行,原料廉價易得,易于實現大批量生產。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園林工具切割件連接機構,包括聯軸器和切割件,所述聯軸器和切割件相連接,所述連接機構還包括定位板,定位板位于聯軸器與切割件之間,所述定位板與聯軸器通過配接機構相連接,所述配接機構使切割件在受到沖擊載荷時,聯軸器與定位板之間能夠相對轉動;本發明提供的園林工具切割件連接機構,在聯軸器和切割件之間設置定位板,使得切割件在受到沖擊載荷時,能夠避免聯軸器和凸臺被損壞;同時,聯軸器采用由一個粉末冶金件為嵌件的塑料件,減輕了聯軸器的質量,降低了成本,由于是塑料件包裹金屬件,外觀不容易生銹且美觀。
一種難熔金屬熱交換管,包括難熔金屬泡沫,難熔金屬管,以及用于夾持的連接管。難熔金屬泡沫填充在難熔金屬管的管體內,具有開孔結構,孔壁與管壁相連。難熔金屬泡沫是以碳泡沫為基底,表面附著有難熔金屬的薄膜,內部呈現出三維網絡結構,具有大的表面積,方便填充固、液、氣態的多種物質。難熔金屬管具有一層很薄的管壁,厚度為0.1~0.3cm。連接管是一種機加工的不銹鋼接頭套管,通過冶金結合于難熔金屬管的外圍。所述的難熔金屬為W、Nb、Ta、Re等難熔金屬。該熱交換管利用難熔金屬泡沫的大的表面積增大管內的液體氣體流與管壁以及管壁與外部的接觸面積,增加其熱交換效率,能量轉換效率高。同時,該熱交換管結構簡單,質量輕,具有很好的韌性、剛度和高溫強度,方便制造和使用。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金屬層壓復合管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選擇金屬管;(2)金屬管預處理;(3)管件組合;(4)壓制復合;(5)塑性加工;(6)后處理。本發明一種金屬層壓復合管的制備方法,生產工藝和設備簡單、模具壽命高、生產成本低,可根據實際需求更改芯棒尺寸及塑性加工的條件,以制備出不同規格的雙金屬層壓復合管;所制備的雙金屬層壓復合管含有金屬過度層,實現了雙金屬管的冶金結合,又可控制界面無脆性金屬間化合物生成,提高界面結合強度和復合管的后續加工性能,應用前景廣闊。
本發明公開一種柴油發動機用飛錘組件,采用粉末冶金材料制得,包括飛錘座、飛錘支架、飛錘銷和飛錘,所述的飛錘座上設置有四個飛錘支架,飛錘銷將飛錘安裝在相鄰的飛錘支架之間。通過上述方式,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柴油發動機用飛錘組件,結構簡單緊湊,工作穩定,成本低,并且使用壽命長。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液氫用承壓設備用不銹鋼、鍛件及其制造方法和應用,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驟,S1,鋼坯冶煉:獲得坯料;S2:鍛造,1)鍛前準備:將S1獲得的坯料放置于爐中加熱至1200~1220℃,保溫1~2小時,以備鍛造;2)一級鍛造:鍛造溫度1100~1180℃,鍛造比(9.1~10.2):1;3)二級鍛造:鍛造溫度1020~1100℃,鍛造比(6.8~7.6):1;4)三級鍛造:鍛造溫度860~1020℃,鍛造比(3.9~4.2):1。本發明可大大提高氫氣運輸效率,大大提高運輸安全性和液氫儲存罐的使用壽命,可廣泛應用于氫燃料汽車、電子工業、半導體、冶金工業、食品加工等領域。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高爐煉鐵的鋅元素回收工藝,屬于冶金環保及固廢綜合利用領域。該工藝包括隨高爐爐料帶入的含鋅化合物在高溫高還原氣氛區域被還原成鋅蒸氣,并隨煤氣上升穿過滴落帶、軟熔帶,進入低溫低還原氣氛的塊料帶冷凝并被氧化沉積在爐料上,再隨爐料下降到高溫高還原氣氛區域,再次被還原成鋅蒸氣,如此循環形成的元素鋅高溫循環富集區域,從所述元素鋅高溫循環富集區域將一部分富含鋅元素的高溫煤氣直接引出高爐外進行鋅元素的分離回收。本發明工藝簡單、鋅元素回收成本低、投資省、占地面積小、節能降耗、提高的高爐運行的穩定性。
一種脫硫渣處理裝置及其應用,屬于冶金渣處理技術領域。所述應用包括步驟如下:將煉鋼車間的脫硫渣渣罐汽運到脫硫渣產線廠房內,通過吊運行車吊運脫硫渣渣罐至臺車上,再將裝有渣罐的臺車通過渡車運送至噴淋除塵區域;打開噴淋裝置和除塵系統,通過液壓推進機循環步進地推動臺車,分別對臺車上的渣罐進行打水冷卻和不打水燜渣,同時監測渣罐內的溫度;通過渡車將打水噴淋合格的脫硫渣渣罐運送到渣罐待吊區域,再由吊運行車將之運送到燜渣池倒罐,空罐汽運回煉鋼車間,燜渣池中的脫硫渣進行醒渣處理后通過轉載機進入生產線生產。本發明能夠環保高效地處理煉鋼車間的脫硫渣,既提升企業效益,又能減少固廢處理的污染。
一種單齒頭硬質合金復合柱齒及其制備方法,將單齒頭硬質合金復合柱齒在高度方向上設計成一個齒頭和一個齒身,包括以下步驟:步驟一.制備齒身原料和齒頭原料;齒頭包括10~20wt%的碳化后的球形鑄造碳化鎢顆粒、1~7wt%的蠟基復合成型劑,余量為齒身原料。步驟二.將齒頭原料和齒身原料通過共注射成型方法或者分次裝料模壓成型方法分別加入模具,獲得復合結構的柱齒軟坯。步驟三.在惰性氣體氣氛下,對步驟二制得的復合結構的柱齒軟坯進行高溫低壓燒結,齒頭和齒身的結合界面發生冶金反應形成過渡層,齒頭和齒身一體成型得單齒頭硬質合金復合柱齒。解決了現有硬質合金柱齒不能同時兼顧耐磨性和韌性的技術問題。
本發明屬于冶金領域,尤其是耐腐蝕性PSB830精軋螺紋鋼及其生產工藝。一種耐腐蝕性PSB830精軋螺紋鋼,成分包括:C,Si,Mn,P,S,Cr,Ni,Cu,Nb,余量為Fe和不可避免的雜質。本發明先經熱軋為PSB400MPa級,再經過高溫淬火、中溫回火的熱處理工藝,最終得到耐腐蝕性PSB830MPa級以上的精軋螺紋鋼。得到的耐腐蝕性精軋螺紋鋼的強度等級為830MPa級,直徑為25~40mm。其微觀組織包括回火組織+貝氏體+極少量鐵素體,且微觀組織的性能均良好,鋼筋的伸長率不小于7%,最大力總伸長率不小于3.5%。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碳纖維復合材料與鋁合金板材的連接方法,包括步驟:從下至上依次緊密疊置碳纖維復合材料、鈦箔、紫銅片和鋁合金板材形成待焊接區域,對焊接區域采用電子束焊接,焊接完成后進行保溫冷卻熱處理。該方法可解決碳、鋁元素的不潤濕問題,實現碳纖維復合材料與鋁合金板材的冶金連接。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碳納米管增強鋁合金的制備方法:在惰性氣體保護下,采用機械融合方法,將碳納米管均勻包覆在鋁合金顆粒表面,通過粉末冶金成型、得到碳納米管均勻分散其中的鋁合金坯,再經過熱變形加工處理,即得到碳納米管均勻分布的鋁合金復合材料。本發明提供的碳納米管增強鋁合金的制備方法,通過混合器AMS?30F對粉末施加壓力和剪力的機械融合,將碳納米管均勻嵌入鋁粉中,不僅實現碳納米管的均勻分散,而且嵌入結合方式提供了比球磨等方法更佳的結合力,使碳納米管在后續加工中不脫落,仍能保持均勻分散的狀態。同時,干法混合還減少了后續操作及雜質的引入,有效地解決了納米碳材料在金屬基體中的分散問題。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VVT上的閥體的鍛造工藝,包括以下步驟:先擠壓成型,形成粗胚;再將上述粗胚進行熱處理;接著潤滑鍛造;最后采用CNC加工成型;本發明較采用粉末冶金成形的產品單重減少一半,成本減少1/3,在保證鍛造模具精度的同時,解決了模具材料在連續作業情況下出現變形的情況,耐磨性增強。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手機卡托,包括與機殼上的手機卡插口匹配的卡托頭部(2)以及連接在卡托頭部(2)且能夠插入與手機卡插口連通的插槽中的卡托本體(6),卡托本體(6)上設置有一剛性插片(8)和第二剛性插片(10)。本發明中,第一剛性插片(8)、第二剛性插片(10)以及其中的卡槽(12)、防退出結構(14)和鏤空部(16)均可通過沖壓成型加工獲得。相比而言,本發明摒棄了現有技術中粉末冶金以及注塑成型的方式,采用更加簡單的沖壓工藝,此后僅僅需要對沖壓成型后獲得的產品進行組合固定,便能夠解決了現有技術中遇到的問題,該方式成本低廉而且具有較好的強度和硬度。
本發明涉及一種陶瓷材料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氧化鈥氧化鏑作為添加劑無壓燒結生產高性能氮化硅(Si3N4)陶瓷的方法。其組分及質量百分比含量為:氧化鈥3%~7%,氧化鏑5%~8%,氮化硅85%~92%。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氧化鈥氧化鏑作為添加劑無壓燒結生產高性能氮化硅陶瓷的方法,可廣泛用于化工、機械、冶金、航空航天等領域的零部件制備。
本發明涉及一種陶瓷材料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氧化銩氧化釹作為添加劑無壓燒結生產高性能氮化硅(Si3N4)陶瓷的方法。其組分及質量百分比含量為:氧化銩3%~7%,氧化釹5%~8%,氮化硅85%~92%。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氧化銩氧化釹作為添加劑無壓燒結生產高性能氮化硅陶瓷的方法,可廣泛用于化工、機械、冶金、航空航天等領域的零部件制備。
本發明涉及一種陶瓷材料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氧化鏑氧化釔作為添加劑無壓燒結生產高性能氮化硅(Si3N4)陶瓷的方法。其組分及質量百分比含量為:氧化鏑3%~7%,氧化釔5%~8%,氮化硅85%~92%。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氧化鏑氧化釔作為添加劑無壓燒結生產高性能氮化硅陶瓷的方法,可廣泛用于化工、機械、冶金、航空航天等領域的零部件制備。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江蘇蘇州有色金屬冶金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