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為機動車輛存儲電能的裝置(16)的隔室,所述隔室布置為容納用于存儲電能的至少一個單電池(14),所述隔室包括:?底壁(26),該底壁優選地包括復合材料;?連接至底壁的側壁(28);?用于使冷卻流體流通的通道(50),所述通道至少部分地由底壁形成;?流體連接元件(100),其設計成允許通道與外部冷卻流體回路連接,該連接元件至少部分地與底壁或側壁包覆模制。
一種混合的、織造的紡織材料,該紡織材料可以用于制造纖維增強的復合材料。該混合的紡織材料是由在編織圖案中與非織造纖維的條帶交織的單向纖維構成的織造織物。在實施例中,該混合的紡織材料是多孔的或相對于在樹脂傳遞模制(RTM)方法中使用的液體樹脂是可滲透的,并且由這種紡織材料形成的預成型件可以在此類RTM方法期間用液體樹脂灌注。
本發明提供熱固性樹脂預浸漬或浸漬的纖維材料或預浸料,其包含熱固性樹脂混合物和耐熱纖維,例如碳纖維的纖維材料組分,所述纖維材料組分具有500至3,000g/m2的面積重量,所述纖維材料或預浸料具有0.5到4phr的潛在顆粒固化劑或固體固化劑,優選雙氰胺的涂層,其中所述預浸料用包含(a)至少一種液體環氧樹脂和(b)硬化劑和/或催化劑的熱固性樹脂混合物浸漬,以及其制備方法。本發明的預浸料能夠簡單地提供具有始終如一的樹脂固化的輕質復合材料。
一種用于片梭織機的片梭帶(1),所述片梭帶具有第一部分(13)、第二部分(14)和兩個縱向肋(21),其中,第二部分(14)的在片梭帶(1)的中心線(31)附近的厚度大于第一部分(13)的在片梭帶(1)的中心線(31)附近的厚度,并且包括第一部分(13)、第二部分(14)和縱向肋(21)的片梭帶(1)是由復合材料形成的一個單一整體結構。一種用于片梭織機的片梭單元,其具有片梭(2、3)和上述片梭帶(1)。
本發明涉及一種平底鍋支撐裝置(10),該平底鍋支撐裝置用于燃氣烹飪灶具的燃氣燃燒器組件(16)。該平底鍋支撐裝置(10)包括支撐部分(12)和框架部分(14)。該支撐部分(12)形成該平底鍋支撐裝置(10)的上部部分,而該框架部分(14)形成所述平底鍋支撐裝置(10)的下部部分。該支撐部分(12)被設置成用于支撐烹飪用具的底部。該框架部分(14)被設置安排成圍繞該燃氣燃燒器組件(16)。該支撐部分(12)和該框架部分(14)形成單件式零件。該框架部分(14)由輕金屬合金制成。該支撐部分(12)由鑄造金屬合金或金屬基復合材料體系制成。進一步地,本發明涉及一種具有平底鍋支撐裝置(10)的燃氣燃燒器組件(16)。此外,本發明涉及一種燃氣烹飪灶具。
本申請公開了一種用于提高抗沖擊損傷性能的具有層間波紋部的層壓復合結構以及形成該結構的系統及方法。層壓復合結構具有由復合材料組成的多個堆疊層。多個堆疊層具有形成在多個堆疊層內的一個或多個層間波紋部。每個層間波紋部具有大體上正弦曲線形輪廓,并具有取決于所形成的層壓復合結構的尺寸的深度以及長度。當層壓復合結構的暴露邊緣遭受沖擊力時,具有一個或多個層間波紋部的層壓復合結構在該暴露邊緣處具有改善的強度及改善的抗沖擊損傷性能。
一種井下工具具有心軸,和安置在所述心軸周圍的底部滑件。所述底部滑件包含圓形主體,所述圓形主體具有表征為圍繞其的至少部分材料連接性的多個滑件片段的單件式配置。所述底部滑件由細絲纏繞復合材料制成,這意味著所述底部滑件具有通過相應接合部層結合的多個層。當所述底部滑件處于未安放位置時,所述多個滑件片段中的至少一個的外滑件表面的橫截面通過與所述井下工具的縱向軸線以10度到20度范圍內的角度a1相交的平面P來限定。
一種用于制造具有至少兩個、尤其由纖維塑料復合材料制成的型材構件(120、130)的接頭結構的方法,所述型材構件應在其型材端部之一(121、131)處在連接接頭中彼此固定地連接,該方法具有如下步驟:提供預制的型材構件,所述型材構件在其待連接的型材端部(121、131)處被設計為具有相配的接合面(122、132);將型材端部如此定位在制造連接接頭的壓模(200)中,使得在接合面之間形成均勻的間隔縫隙(S、B);在添加含纖維的模塑料(K)的情況下實施模壓過程以用于制造使型材端部(121、131)形鎖合地連接的連接接頭,含纖維的模塑料也擠入到間隔縫隙中。一種能夠利用這種方法制造的接頭結構和一種具有至少一個這種接頭結構的車輛車身。
本文描述的某些實施方案涉及包含無捻纖維的復合材料。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所述制品可包括包含熱塑性聚合物和增強纖維的芯層。在其它實施方案中,可以將無捻纖維設置在所述芯層上。在某些實例中,當涂裝時所述制品有效提供A級終飾面。
本發明提供一種電池用端子、電池用端子的制造方法和電池。該電池用端子具有軸部和凸緣部。電池用端子由至少接合有第一金屬層和第二金屬層的復合材料構成。軸部和凸緣部的各自的在軸向上的一側由第一金屬層構成,另一側由第二金屬層構成。軸部的第一金屬層具有突出到比凸緣部的第一金屬層的軸向的另一側的面靠軸向的另一側的突出部分。
本發明涉及碳納米管的剝離和分散,得到高長徑比、表面改性的碳納米管,其易于分散到各種介質中。公開了一種在高產率用于其生產的方法。還公開了通過表面活化或改性劑進一步的改性。還公開了本發明的碳納米管與材料如彈性體、熱固性和熱塑性材料一起作為復合材料的用途。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可重復進行的、均勻和可靠的對導體線束層的中間和端部進行連接的方法線束層。為此,本發明通過在壓接區連續和均勻施加壓力而對連接器中導體進行同時壓接。在實施方式中,根據本發明的壓接采用一種由兩個殼體(21s,21i)組成的工具來進行,每個殼體帶有構成內表面(F1)的主壁(P1),該內表面上設有橫向加強筋(N1,N2,N3)。每個殼體(21s,21i)還帶有端部邊緣(B1),其相對于壁(P1)垂直折疊以形成內空間(E1)。在該空間(E1)內,引入了非絕緣導體(51)的連接器(32),這些非絕緣導體相對于加強筋(N1,N2,N3)而垂直布置,以便通過在連接器(32)的壁(32s,32i)上壓制(Ps)加強筋(N1,N2,N3)而形成橫向溝槽。本發明在帶有復合材料蒙皮的飛機客艙回流網上使用。
本發明涉及一種包括第一和第二部件(10、20)的組件(100),該第一和第二部件由復合材料制成并且通過至少一個緊固件系統(50)彼此抵靠在一起,該緊固件系統包括一個具有平頭(31)的鉚釘(30),從該平頭延伸出一個具有放大端(320)的柄部(32),以及一個與該鉚釘(30)的柄部(32)的放大端(320)配合的墊圈(40)。該鉚釘(30)的頭部(31)抵靠一個在該第一部件(10)中形成的埋頭孔(12),該墊圈(40)抵靠該第二部件(20)。在與抵靠該第二部件(20)的表面(42)相對的其表面(43)上,該墊圈具有一個圓錐形部分(430)。該墊圈(40)還包括一個中心埋頭孔(410),該鉚釘(30)的柄部(32)的放大端(320)??吭谄浔砻嫔?。
提供了一種顆粒狀多孔碳材料,包含碳相和至少一個排列在該碳相中的孔相,顆粒的碳相與孔相形成基本共連續的不規則相疇,孔相的相鄰疇之間的距離基本不超過50nm。還提供了一種生產該碳材料的方法,一種包含元素硫和該碳材料的復合材料和該類材料在鋰電子,尤其是鋰-硫電池中的用途。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在由紙板復合材料制成的包裝容器中充填產品的填充機,特別是充填流體食品。至今為止,從填充機倉庫中提取并展開用于制作包裝容器的平疊的包裝殼需要比較大的抓取力。為了減小所需用于提取和展開包裝殼的抓取力和在展開時產生的噪音,以及為了避免生產故障,建議了一種填充機,其中,在引導件的幫助下以平行四邊形的方式僅部分地調整從倉庫提取的包裝殼,并且用于容納部分調整成形的包裝殼的外部折邊的兩個保持元件中的至少一個能夠在起始位置和終止位置之間來回移動,其中,在可移動的保持元件處于終止位置時,由兩個保持元件容納的包裝殼的橫截面是矩形的。此外,本發明還涉及一種用于從填充機的倉庫中提取并展開包裝殼的方法。
本發明涉及制造包含微原纖化纖維素和納米粒子的分散體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提供包含預處理的纖維素纖維的漿液,將納米粒子添加至漿液并通過機械分解處理漿液,使得形成包含微原纖化纖維素的分散體,其中納米粒子被吸收至微原纖化纖維素的表面和/或吸收至微原纖化纖維素中。本發明還涉及根據所述方法制造的分散體、涂有包含所述分散體的涂層的紙或者板產品和由所述分散體制造的紙或者板產品以及包含所述分散體的復合材料。
一種處理井筒的方法,可以包括將組合物安放在井筒的至少一個選定區域中,所述組合物包含至少一種二烯預聚物;至少一種反應性稀釋劑;至少一種包含油質流體或互溶劑的惰性稀釋劑;和至少一種引發劑;以及引發所述至少一種二烯預聚物與所述至少一種反應性稀釋劑的聚合以在井筒的所述選定區域中形成復合材料。
本發明系建筑物外墻所使用的一種構造物,它主要是以金屬輕鋼架為主要構材,構架內嵌以水泥復合材料,表層再外飾處理而完成。以此作為建筑物的外墻,由于構造簡單施工容易耐震力高,隔熱性能優異,運用靈活,功效確實 ,因此是一種非常實用且經濟效益高的外墻結構。
本發明涉及一種薄膜織物復合材料(包括薄膜織物層壓制品)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織物的特征是其具有改進的拉伸長度(不斷裂)。具體地,本發明屬于一種具有類似結構性彈性性能的薄膜織物層壓制品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的織物是以具有改進的高應變率拉伸長度為特征的無紡熱粘合織物,且包含多種由至少一種聚乙烯聚合物和至少一種乙烯聚合物組成的纖維;其中,所述的方法包括以高應變率拉伸所述的層壓制品。所述改進的織物的特征為較高的高應變率拉伸性能和較寬的粘合窗口,這種較寬的粘合窗口在最大拉伸性能方面還轉變為基本上較低的粘合溫度。所述改進的織物使在賦予無彈性聚合材料彈性或類似彈性性能的彈性設備上具有較高的拉伸水平或速度成為可能。聚乙烯共聚物和聚丙烯均聚物可以用于本發明,而本發明用于耐用和可棄物品如尿布、繃帶、緊身襯里、節欲襯墊和衛生巾。
本發明涉及具有自密封性質的彈性體組合物,其可在輪胎物品中特別地用作防刺穿層,并至少包含(以重量%的固體彈性體計的顯著百分數):至少兩種固體彈性體的摻合物,所述至少兩種固體彈性體為稱為“彈性體A”的聚丁二烯彈性體或丁二烯共聚物,以及稱為“彈性體B”的天然橡膠彈性體或合成聚異戊二烯,彈性體A:彈性體B的重量比在10:90至90:10的范圍內;30%至90%之間的烴類樹脂;0至小于30%的填料。本發明也涉及具有防刺穿層的輪胎物品,如充氣輪胎,所述防刺穿層包含根據本發明的組合物;所述防刺穿層有利地與例如含有丁基橡膠或TPS彈性體的氣密層組合,以在充氣物品中形成氣密且防刺穿的層合復合材料。
本發明描述了用于飛灰的表面改性的方法及其工業應用,它包括新型表面敏化、新型表面活化和后續的在常規化學鍍浴中對原樣飛灰粒子的Cu或Ag涂覆。這些新型表面改性方法提供對于常規方法的高效和節省成本的備選方案,該常規方法用較昂貴的Sn-Pd催化劑體系對飛灰粒子的表面進行改性。相對于用較昂貴的Sn-Pd催化劑體系處理的飛灰,用所述新型表面改性方法處理的飛灰還適用于更大量的工業應用。原樣飛灰粒子,經由新型表面改性方法處理,發現了工業應用如用于制備用于電子器件的EMI屏蔽的導電聚合物、油漆、粘合劑、密封物和樹脂的導電填料,用于汽車工業中使用的鉛系復合材料以及作為通過將有機分子的較長鏈分解成較小的鏈而凈化工業廢水的催化劑。
本發明的納米復合材料(10)具備基質層(1)及金屬微粒子(3),所述基質層(1)具有固體骨架部(1a)及該固體骨架部(1a)所形成的空隙(1b),所述金屬微粒子(3)是固定在基質層(1)的固體骨架部(1a)上。固體骨架部(1a)含有氫氧化鋁氧化物或氧化鋁水合物,形成三維網眼結構。金屬微粒子(3)的平均粒徑在3nm~100nm的范圍內,粒徑在1nm~100nm的范圍內的金屬微粒子的比例為60%以上,各金屬微粒子(3)彼此并不接觸,而是以相鄰的金屬微粒子(3)中粒徑(D)較大的金屬微粒子(3)的粒徑(DL)以上的間隔而存在。金屬微粒子(3)具備暴露在基質層(1)的空隙(1b)中的部位,以三維地分散的狀態而存在于基質層(1)中。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聚丙烯復合組合物。該聚丙烯復合組合物包括50-80%重量的聚丙烯,6-30%重量的滑石,10-30%重量的橡膠,3-15%重量的玻璃泡沫和0.5-7%重量的偶聯劑,其中偶聯劑是由上式表示的化合物,其中N是從1到500的整數。根據本組合物,玻璃泡沫和聚丙烯之間的相容性可以提高,能夠有效的使用玻璃泡沫。當使該組合物用于汽車部件時,由于聚丙烯復合材料重量減少可使車輛的燃料效率提高。另外,由于本發明組合物使用無色無味的玻璃泡沫,它可以除去傳統的使用滑石的內部部件產生的令人不愉快的氣味,這樣對環境有利。此外,本發明組合物中使用的玻璃泡沫提供了表面壓紋的效果,聚氨酯泡沫體的粘著力提高了,這樣可以使汽車部件的生產簡單化。
本發明涉及提高由含有一種或多種α,ω-二甲基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一種或多種聚(二甲基)(甲基氫甲硅烷氧基)-α,ω-二甲基氫硅氧烷,任選的硅酮樹脂,任選的乙炔基環己醇類的交聯劑阻滯劑,任選的粘合促進劑(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3-環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鈦酸丁酯)和鉑交聯催化劑獲得的通過加聚交聯的硅酮元件的表面張力(“可潤濕性”)的方法。為此,根據本發明提出了借助包括具有相對于旋轉軸偏移的一個或多個等離子體噴嘴,其中每一個能夠產生其軸與所述旋轉軸平行的等離子體射流的旋轉頭的等離子體噴射裝置用均勻大氣等離子體處理硅酮表面。本發明更尤其涉及,但不意味著限制的制品是柔性基材(例如紡織品)/硅酮涂層的復合材料。應用:由≡Si-H/≡Si-乙烯基加聚交聯的硅酮表面的粘接。
一種可密封容器,其包括大體上剛性的殼體,該殼體具有內表面和開口;以及襯里,該襯里包括:a)至少由含氟聚合物材料構造的頸圈,其大小和形狀設置為可移除地與在殼體中的開口接合;和b)撓性袋,其具有開口,被密封到頸圈,并且包括耐磨加強材料和內部含氟聚合物材料的復合材料,該內部含氟聚合物材料對于容器的容納物基本上是惰性的并且與頸圈的含氟聚合物材料相容,袋的大小和形狀設置為穿過殼體中的開口并且膨脹,因此耐磨加強材料可以與殼體的內表面的至少大部分接觸。
一種飛機組件包括;一對蓋;沿厚度方向在蓋之間延伸的翼梁腹板,翼梁腹板的長度沿翼展方向延伸;和從翼梁腹板延伸并收納系統部件的至少一部分的容器。容器包括:沿厚度方向橫跨翼梁腹板彼此間隔開的第一側壁和第二側壁;和沿翼展方向沿著翼梁腹板彼此間隔開的內側壁和外側壁。翼梁腹板和容器的至少一部分一體形成為單一件。通常組件是機翼組件,其具有:燃料箱;軌道;由軌道承載的高升力裝置;用于在伸展的高升力位置和收回的低升力位置之間移動軌道和高升力裝置的致動機構;和從翼梁腹板延伸到燃料箱中且當軌道處于其收回的低升力位置時收納軌道的至少一部分的軌道容器。翼梁腹板和軌道容器的至少一部分通常由層狀復合材料一體形成為單一件。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其他有色金屬復合材料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