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鈦合金板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提供了一種鈦合金厚板的水切割裝置及水切割方法,所述的鈦合金厚板的水切割裝置包括水切割組件;所述水切割組件包括混砂室、連接管道和噴嘴;所述連接管道用于連接混砂室和噴嘴;在噴嘴上設有用于進行切割的切割噴口,所述切割噴口設置為一字形結構。通過將切割噴口的形狀設置為矩形噴嘴,使得射出的水流由圓柱形變為棱形,誘導水切割后水流向矩形口長邊的兩側流動,從而避免了兩刀切割時,第一刀在下部形成的空洞,提高了表面質量。
本發明屬于航空航天材料制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鋁鋰合金熱處理方法和帶筋筒殼,將鋁鋰合金分段升溫至400?440℃,保溫,然后置于500?510℃下,保溫,冷卻至室溫;所述分段升溫時,控制所述鋁鋰合金的升溫速率不大于1℃/min,所述分段升溫至少分為三段,每次升溫完成后保溫,每段保溫溫度的間隔溫差為50?70℃,首次升溫后的保溫溫度為230?250℃;本發明顯著降低晶粒尺寸,同時提高產品強度和延伸率。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能實現超細晶鋁合金高品質、高效率、多規格、低成本、無污染制備的超細晶鋁合深冷鍛造制備裝置,還提供一種該深冷鍛造制備裝置的使用方法。
本發明的第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粉末冶金沉淀強化鈷基高溫合金制備方法,本發明的制備方法工藝簡單、可控,適合工業化大生產。
針對現代先進航天器設計對航天材料提出的輕質、高強、高可靠等要求,選擇鈦基非晶合金作為研究對象,以克服制約鈦基非晶合金在航天領域廣泛應用的瓶頸問題為出發點,針對下列三個關鍵科學問題展開高性能鈦基非晶合金材料基礎研究。
錳基新材料中的高純硫酸錳是電池領域的基礎材料,隨電動汽車的快速發展和環保的要求,其市場需求劇增。球形四氧化三錳具有與正極材料相同的結構,比電解二氧化錳具有明顯的優勢,因此市場前景廣闊。隨著對特性鋼材質量的要求越來越嚴格和人們對日常生活用品要求的提高,高純電解錳用于一些高級合金鋼的需求也明顯增加。因此,錳基新材料的應用前景非常好。
通過相圖計算優化合金成分以及合理調控工藝,成功設計出了一款6XXX系鋁合金。該合金不添加稀有元素及貴金屬,只添加6000系常見元素,成本不增加。該合金在固溶后屈服強度極低,為72 MPa,延伸率達33%;預時效及自然時效之后,屈服強度為149 MPa,延伸率為26%,優于現有的6016及6063合金,適合加工成復雜形狀,烤漆時效(180攝氏度30分鐘)后屈服強度為277 MPa,與6013合金持平。該合金尤其適合汽車車身板、手機及筆記本電腦外殼的生產。該研究成果目前已提交專利申請。
本項目以運載火箭用高強鋁合金薄壁高筋大型壁板強流變精確成形制造技術科學基礎為主線,通過材料工程、機械工程、力學以及宇航工程等多學科融合,建立薄壁高筋整體成形單元承力板高性能、高精度成形及高穩定性精確制造的基礎理論與方法體系,在微觀組織模式設計與成分優化、鑄錠組織調控、異型復雜截面金屬流變均勻性及特征微結構調控等方面展開基礎研究,發展異型斷面形/性協同制造的新原理、新技術與新工藝,實現航天高強鋁合金薄壁高筋大型壁板快速整體復雜成形成性的全流程協同調控。
在鋁合金中添加微量鈧(0.15~0.25wt%),能大幅度提高鋁合金強度,顯著改善其冷熱加工性、抗腐蝕性,是制備新一代航空航天、電子等領域用的新型材料。本項目以從鈦白廢水及鎢渣中提煉的氧化鈧為原料,金屬鋁錠為還原劑,加以特別熔劑,在非真空條件下進行鋁熱還原,經保溫澆注、表面處理制得高質量的鋁鈧中間合金。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氧化鋁顆粒微粉篩分裝置,包括:控制模塊、風選篩、風機和濕度傳感器,風選篩包括第一殼體和葉輪,葉輪設置在第一殼體內,第一殼體于葉輪之上的位置設置有進料口,第一殼體上設置有進風口和排風口,控制模塊的輸出端電性連接風機的控制端,風機的出風口連接進風口,濕度傳感器的輸出端電性連接控制模塊的輸入端,通過將氧化鋁顆粒倒入進料口,控制模塊控制風機工作,風機輸出風流驅動葉輪轉動,對氧化鋁顆粒進行篩分,氧化鋁顆粒中的微粉在篩分的過程中被風流吹走,風流經過排風口排出,有效去除了微粉,濕度傳感器檢測到空氣中的濕度大于預設值時,控制模塊控制風機停止工作,暫停篩分,防止氧化鋁顆粒在篩分過程中受潮。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鋁模板生產用開孔裝置,該開孔裝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設置有對鋁模板進行夾持和位置固定的工裝,所述工裝可拆卸安裝于滑軌上,并能通過滑軌在所述底座的X軸方向上進行平移;所述底座上設置有開孔支架,所述開孔支架設置于底座的Y軸方向內側,所述開孔支架為升降支架,其上部設置有伸縮臂,所述伸縮臂的伸縮方向為Y軸方向,所述伸縮臂上設置有鉸支座,并通過鉸支座鉸裝有鉆孔機頭,所述鉆孔機頭通過所述鉸支座調整朝向,并能在朝向位置調整后通過預緊裝置進行壓緊和位置固定。本實用新型能有效對鋁模板進行不同角度和位置的開孔作業。
本發明涉及高溫功能陶瓷涂層材料領域,具體公開了一種鈦合金表面隔熱/雷達吸波一體化復合涂層,所述復合涂層為多層疊加結構,由內向外依次包括金屬黏結層、隔熱陶瓷層、雷達吸波層和防擴散陶瓷層,所述隔熱陶瓷層為氧化鋁?稀土鋯酸鹽復合陶瓷層,所述雷達吸波層為貼片式周期特性排列的以Bi2O3?SiO2?B2O3系低熔點無鉛玻璃為粘結相、釕酸鉍?Ag為導電相的電阻型高溫電磁周期結構層,所述防擴散陶瓷層為稀土鋯酸鹽層。本發明還提供表面涂覆復合涂層的鈦合金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本發明的復合涂層具有優異的隔熱性能與雷達吸波性能,有效提高鈦合金基底的耐溫性、高溫熱沖擊性能與高溫吸波性能。
.本發明涉及一種儲氫合金粉末的裝料方法,具體涉及一種防止儲氫合金粉末裝料過程中被氧化的方法,屬于儲氫技術領域。背景技術.氫氣作為一種零二氧化碳排放的清潔燃料引起了人們濃厚的興趣。但是,當前氫能源的應用還處于早期階段,氫氣與化石燃料一樣都是易燃物質,不成熟的技術也引發公眾對其潛在危險的擔憂。此外,氫能應用和推廣緩慢也與缺乏安全、有效地儲存氫氣的技術手段有關。.固體儲氫材料以其高體積儲氫密度以及較高的安全性得到廣泛關注。但是,儲氫合金粉末暴露在空氣中極易被氧化,從而會導致儲氫容量降低和儲氫性能
粉末冶金技術集材料制備與零件成形于一體,是汽車制造、高端機械加工、新能源開發利用、航空航天用材料的一項先進制造方法,在節能、節約金屬、節約戰略物資、提高勞動生產率和環保等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本文主要概述了傳統粉末冶金行業發展現狀,著重介紹了鐵基粉末冶金材料、難熔與硬質材料、3D打印等材料的發展新動態,并對這些材料的先進制粉、成形以及固結技術進行了分析,也指出了國內與國外的技術差距以及發展的迫切需求。最后對國內粉末冶金產業與學科的發展提出了一些思考。
采用增重法、掃描電鏡和X射線衍射等分析方法,研究了WC–8.4Co、WC–8.4Co–0.4Cr3C2、WC–8.4Co–0.4VC、WC–8.4Co–0.4TaC、WC–8.4Co–0.7Cr3C2、WC–8.4Co–0.7Mo2C、WC–8.4Co–0.4Cr3C2–0.05RE以及WC–8.4Co–0.4VC–0.05RE (RE為混合稀土)等8組超粗晶和特粗晶硬質合金在700°C連續氧化16 h的高溫氧化行為。結果表明,VC、TaC和Mo2C的添加降低合金的抗氧化性能;只有當添加量由0.4 wt.%增加到0.7 wt.%,Cr3C2才具有明顯改善合金抗高溫氧化性能的功能;盡管添加量僅為0.05 wt.%,稀土具有明顯改善合金抗高溫氧化性能的功能。
梯度結構硬質合金具有良好的力學性能,有重要應用前景。研究發現,梯度硬質合金的力學性能與其梯度層結構有著密切的關系。本研究中,一定含量的Y2O3被添加到WC-6Co合金中,以研究其在功能梯度硬質合金中的作用及對性能的影響。試驗采用先預燒結貧碳基體,然后再滲碳的方法制備功能梯度硬質合金。在添加0.5wt.%Y2O3的功能梯度硬質合金中,其梯度層厚度達到了未添加稀土合金的兩倍。進一步的TEM分析發現Y主要固溶在Co相中,在預燒結和滲碳過程中對WC晶粒的溶解析出反應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用料漿多步反應燒結法在W合金基體表面制備了W-Si-ZrO2-Y2O3高溫抗氧化涂層,并在1700℃大氣環境中對涂層進行高溫抗氧化實驗。采用XRD、SEM、EDS等分析了涂層氧化前后表面和截面的組織形貌及成分組成。結果表明:涂層截面由于反應燒結過程中發生ZrO2相變導致少量的貫穿裂紋產生,但涂層與基體形成了較好的冶金結合;涂層表面組織呈狀島嶼狀,均勻無裂紋。
本申請通過在粉末高溫合金中引入稀土元素,探究稀土元素在粉末高溫合金中的改性機理,并采用合適的粉末冶金成型工藝,優化合金的顯微組織,進而提升合金的力學性能。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湖南長沙有色金屬合金材料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