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回轉窯-礦熱電爐冶煉工藝的余熱發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余熱發電系統,將整個回轉窯-礦熱電爐冶煉過程中存在的礦石干燥、電爐冶煉粗制鎳鐵、轉爐精煉、熔渣處理工藝中出現的礦熱電爐煙氣余熱、回轉窯煙氣余熱、礦熱電爐熔渣余熱和精煉轉爐煙氣余熱與同一個由余熱鍋爐和汽輪機構成的余熱發電系統組合在一起而構成;形成礦熱電爐煙氣余熱利用子系統、回轉窯煙氣余熱利用子系統、礦熱電爐熔渣余熱利用子系統和精煉轉爐煙氣余熱利用子系統。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濕法冶金分離提取廢舊印刷線路板中金屬全組分的方法。該方法具體采用以下步驟完成:(1)獲得含電子元件的印刷線路板粉末;(2)采用稀硫酸和硫酸銅雙組分混合溶液分離金屬富集體中的活潑金屬,固液分離后液相用于回收這類活潑金屬,固體部分進一步提取貴重金屬;(3)將步驟(2)所得固體部分加入到接種菌種的培養體系中,進行微生物浸出銅;(4)固液分離后,回收液相中的Cu,固體殘渣進一步提取貴金屬(Au、Ag)。本發明避免了重金屬離子對菌種活性及生物浸出效率的抑制,使微生物反應能持續高效進行,從而縮短整個工藝流程,節約成本,提高微生物浸出效率。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從廢舊印制線路板表面選擇性剝離金屬金的方法。該方法以廢舊線路板作為原料,先經預處理脫去元器件,清洗烘干;接著按照固液質量體積比1:5~1:10加入脫金液進行浸出反應,浸出反應時間為2~4h;所述脫金液中,磺酸類溶質質量分數為10.1%~47.0%,氧化劑質量分數為3.5%~11.2%,其余為水;浸出結束后,溶液過濾得到含銅鎳溶液和含金箔的濾渣,所述濾液經熔煉得到金錠。浸出后的含銅鎳溶液通過電沉積回收銅后循環用于廢舊線路板的浸出;循環使用后溶液提取鎳;母液循環用于廢舊線路板的浸出。本發明工藝簡單、成本低廉,可實現廢舊線路板中金屬金的綠色資源化處理。
本發明屬于廢舊鋰離子電池回收領域,提供了一種廢舊鋰離子電池正極金屬回收的方法,從鋰電池中拆解出正極片,按照6g/L~8g/L的固液比將正極片放入低共熔溶劑中,在150℃~300℃條件下,正極片與低共熔溶劑進行反應使正極片中的金屬浸出,得到浸出液及鋁箔,然后將浸出液過濾得到含有金屬的離子的綠色透明濾液。低共熔溶劑不與金屬單質反應,能夠在不分離鋁箔的前提下完成浸出,極大簡化了前處理過程,采用電沉積或萃取的方法能夠從濾液中回收金屬。低共熔溶劑能夠重復利用,而得到的完整鋁箔可以再次應用到電池的生產加工中。本發明將低共熔溶劑的應用擴展到了鋰離子電池回收領域,簡單易行、節能環保,避免了二次污染嚴重,促進了雙方的發展。
本發明屬于廢舊鋰離子電池回收技術領域,提供了一種從廢舊鋰離子電池中選擇性提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鋰離子電池的正極活性物質和二水草酸按照摩爾量之比為1:1~8混合,加熱進行固固反應,得到反應混合物;將反應混合物用水浸法處理,得到草酸鋰溶液;向草酸鋰溶液中加入水溶性碳酸鹽,得到碳酸鋰沉淀。草酸與正極上的金屬氧化物發生固固反應,避免了使用強酸和還原劑對環境造成的污染,采用水浸的方式實現了一步浸出并選擇性提鋰,浸出效率高的同時,大大提高了方法的可操作性。過渡金屬在與二水草酸反應完全后,通過過濾的方式除去正極含有的粘結劑、碳添加劑等雜質,實現了各組分的分離。
本發明涉及一種能提高金屬的回收率,又能降低污染物對環境的危害的,低毒的從印刷線路板中浸金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驟:(1)將印刷線路板粉碎;(2)將粉碎后的印刷線路板顆粒和H2SO4混合,滴加H2O2,攪拌至反應完全;(3)將反應后的混合物過濾,濾液提取銅;(4)將反應殘渣洗滌烘干后得到浸金反應的原料;(5)將浸金原料與非氰絡合劑溶液和氧化劑固體混合均勻,振蕩至反應完全。本發明從印刷線路板中浸金的方法實現了較高的浸金率,同時又能充分利用其他有用的金屬,實現電子垃圾的無害化、減量化和資源化。
本發明涉及一種利用廢舊線路板中的銅制備硫酸銅的方法。該方法具體步驟為:對廢舊線路板進行預處理,使金屬和非金屬解離,以獲得30~60目的金屬粉;然后將上述金屬粉以質量體積比為1∶10~20的比例與濃度為0.8~1.5mol/L的稀硫酸混合,并加入氯化鈉和硫酸銅,使其質量百分比濃度分別達到5%~10%和2%~5%;向上述反應液中鼓入空氣,室溫下反應6~12小時;過濾,所得濾液進行蒸發結晶,即得到CuSO4·5H2O。該方法采用的原料無毒,且價廉易得,試劑消耗少,常溫、常壓,廢液排放少,后處理簡單,與其它方法相比具有明顯優勢。
本發明屬于環境保護技術領域,提供一種從廢舊鋰電池中提取貴金屬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廢舊鋰電池置于保護氣體中進行拆解,取得活性正極材料和隔膜;將活性正極材料及隔膜清洗干燥;在無氧環境下,對得到的活性正極材料及隔膜進行焙燒,得到焙燒后正極材料;將焙燒后正極材料加到硝酸浸出液中,回收金屬金屬離子Li和Co。利用用廢電池中的隔膜作為高溫下的還原劑,這樣做沒有引入酸類,堿等還原劑,防止污染環境;也沒有引入貴重金屬作為還原劑,節約能源。此過程不但回收正極材料的金屬離子,解決貴重金屬回收的問題,而且也對隔膜進行處理,解決了廢舊塑料處理的難題,做到一舉倆得。經過焙燒浸出處理,金屬的浸出率均在94%以上。
本發明涉及了一種超臨界水法從電子廢棄物中提取金屬的裝置,包括水箱、平流泵、反應釜、第一冷凝器、背壓閥、減壓閥、第二冷凝器、液體收集器、氣體收集器、循環水箱及循環水泵;及方法,將破碎后的電子廢棄物置于超臨界反應裝置中,使反應體系中的壓力達到25-30MPa,繼而打開溫度控制單元,控制反應溫度為400-500℃,反應時間為2-6h。本發明在無外加催化劑的條件下,電子廢棄物中有害有機物降解率可達98.59%,金屬回收率可達99.80%。本發明利用超臨界水氧化技術從電子廢棄物中回收金屬,同時可降解電子廢棄物中的溴化阻燃劑等有機物,為電子廢棄物的資源化回收提供了一種綠色、無污染、高效的新發法。
鎳鎘廢電池的綜合回收利用方法,涉及廢鎳鎘電池、鎳氫蓄電池的無害化處理和再利用技術。將其拆散或破開外殼并混合在一起后真空加熱,鎘、塑料等氣化揮發,氣體冷凝回收鎘后經活性炭凈化處理達標排放。廢電池粉碎后用酸充分浸取,過濾。濾渣為少量未溶解的金屬返回再溶,濾液采用氧化法或中和法,并通過加熱或加熱充氧制備鐵氧體,實現了廢電池中各種重金屬的整體回收利用。工藝簡單易操作管理,能耗低,無二次污染。制得的鐵氧體在pH值3~10范圍內不溶解,可作為工業原料使用。
本發明涉及一種利用廢棄印刷線路板中的含銅金屬粉末制備電解銅箔的方法。該方法是將廢棄印刷線路板中的含銅金屬粉末浸于浸出液中使其溶解;同時在浸出液中添加少量氯化鈉和硫酸銅;反應開始時施加電場,用電磁攪拌機攪拌直至完全溶解;用煤油稀釋螯合萃取劑N902對含銅浸出液進行萃取,然后用稀硫酸進行錯流多次反萃負載銅的N902有機相,直至反萃液中硫酸銅濃度達到最大后不再增加為止;將硫酸銅溶液蒸發結晶;所得的結晶硫酸銅配成濃度不小于40g/L的硫酸銅溶液,同時加入明膠、硫脲配成電解液,進行電解,可得電解銅箔產品。該方法的特點是成本低、處理工藝簡單、沒有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產生的高附加值的電解銅箔產品既有經濟效益又達到固廢資源化的目的。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二維片層材料增強的金屬基復合材料,該材料以金屬為基體,以二維過渡金屬碳化物或碳氮化物,即MXenes作為增強相,MXenes顆粒均勻分散在金屬基體顆粒中。由于Mxenes材料含有碳空位,偏金屬性,因此金屬基體有良好的潤濕性,能夠有效地改善金屬基復合材料的界面結合強度,從而增強了金屬基復合材料的力學及耐磨損等性能。同時,Mxenes材料與金屬基體界面的“電子耦合”效應更好,能夠避免現有技術中增強相在提高金屬基復合材料力學性能和耐腐蝕性能的同時降低其導熱導電性的問題。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回收非晶變壓器鐵芯重熔冶煉的工藝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一,按照式FeaSibBc的原子百分比比例計算稱取常規原料,按一定的重量百分比稱取回收鐵芯;步驟二,將常規原料加入冶煉爐中加熱,待常規原料熔化出現鋼液后,加入回收鐵芯,熔化物料;步驟三,待物料熔化,加入造渣劑,打渣取樣檢測其成分;步驟四,所測成分含量與目標值的差值計算稱量出所需補充添加的常規原料質量,補充添加常規原料;步驟五,降低加熱功率,采用底吹方式通保護氣;步驟六,待物料降溫至開澆溫度后,打渣取樣,出鋼。該方法對雜質去除率高,能夠將回收的廢棄非晶變壓器的鐵芯重新冶煉,易于制得符合制帶需求的母合金,可達到節約資源和降低生產成本的效果。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磁控濺射用復合靶材的設計方法,涉及磁控濺射技術及無機化合物功能薄膜制備技術領域。其是由切割成5°、10°、30°、60°的扇形段的各組元單質薄板靶材,按照一定角度比例均勻交替拼接構成的復合靶材,其組元成分比例均勻、穩定、易于變更。通過調節各組元的扇形段角度就可以調整復合靶材的成分,從而調節化合物薄膜的化學計量比,且濺射得到的化合物薄膜成分均勻。本發明特別適用于如赫斯勒及半赫斯勒化合物等具有脆性、及由于組元熔點差異較大或部分組元成分易于偏析而難以制成符合化學計量比的化合物靶材的薄膜制備,是一種不需要使用多靶材共濺射法、但能取得共濺射生長化合物薄膜或復合薄膜效果的新型復合靶材設計方法。
本發明公開了磁控濺射法制備TiCoSb半導體薄膜,涉及無機化合物功能薄膜制備技術領域及磁控濺射技術領域。其特征在于是通過一種特殊設計的復合靶材,利用普通磁控濺射及后退火處理得到成分分布均勻的、符合化學計量比的多元素化合物TiCoSb薄膜。其主要工藝參數為:濺射功率20W,工作氣壓0.7Pa,濺射時間60-120min,快速退火時間1-5min,常規退火時間30-120min。本發明實現了TiCoSb材料的薄膜化,為對其熱電和光電性能的進一步研究及對其在薄膜熱電、光電器件領域的應用有相當積極的作用。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爐渣處理及熱能利用方法及裝置,主要由熔渣熱量初步回收系統、破碎裝置和余熱回收系統組成,熔渣熱量初步回收系統以錫液作為冷卻介質,能進行爐渣處理和渣熱能回收的功能集成,即浮法爐渣熱能利用。該方法能使爐渣由渣溝流入錫液槽內,由于爐渣密度小,浮在錫液表面,并向錫液放熱,錫液吸收熱量。通過控制熔渣流速,使其冷卻至渣熔點開始凝固,再經過軋輥碾碎成所需大小收集保溫起來,可用作二次熱能利用,具有顯著的工業價值,對節能降耗具有重要意義。
一種無源真空維持吸氣合金的制備方法及其應用,所述材料合金配方如下:主體元素46wt%?99wt%、M10?45.9wt%、M20?20wt%;其中,所述主體元素為Y、Sc中的一種或兩種;其它元素也是假日其中的一種或者其它元素的復合添加;主體元素為46wt%?80wt%,所述M1為0%?44wt%,M1為Ti和Zr的一種或者兩種混合物,其含量為Ti、Zr分別0.1wt%?44wt%;所述M2為0?20wt%,M1為W和Mo的一種或者兩種混合物,其分別0?20wt%。本發明能夠在較低的激活溫度被激活,在室溫及低環境壓力下,具備高的吸收氫和一氧化碳的能力,其比表面高和孔隙度大,合金的吸氣平衡壓降低,有利于合金的吸氣性能,能夠使器件在無源真空環境下,維持器件的真空環境。
一種鈦合金中稀土和硼元素的混合加入方法,屬于鈦合金加工技術領域。本發明方法具體為:將稀土和硼元素以硼化稀土化合物方式或者以硼化稀土的混合物方式加入鈦合金中,加入時,使稀土元素的重量百分比占混合添加物的56%~91%,并利用攪拌混合的方法將其與海綿鈦或者是鈦粉末混合均勻,然后利用壓機或擠壓機制成電極,電極的致密度控制在75%-90%之間,最后利用液態或固態方法進行加工,最終實現制備TIB和稀土氧化物強化的新型鈦合金。本發明的稀土硼化物為粉末狀,并且非常穩定,因此配料簡單,儲存方便??珊喕涂s短鈦合金的生產流程,降低制備成本,適合批量生產。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快速制備TiAl合金板材的方法;其步驟為:TiAl合金板坯準備、TiAl合金板坯包套、TiAl合金前期包套軋制、TiAl合金后期包套軋制、去應力退火及包套去除。本發明采用的TiAl合金由于Al含量不高于44.5%,保證了合金在軋制前高溫組織中含有一定量的無序β相和α相,合金具有優異的變形能力??刹捎幂^低的軋制溫度、較大的道次變形量實現板材的快速高效軋制,整個軋制周期短、利于實現晶粒的細化,最終改善板材的力學性能。本發明工藝簡單,成本低,可制得高質量,無缺陷的TiAl合金板材。
一種冶煉銅渣作為水泥鐵質校正劑的用途及由其制備的水泥和水泥制備方法。將本申請中提取有價金屬后的冶煉銅渣作為鐵質校正劑制備的水泥3d和28d強度均有提高,凝結時間也得到縮短;采用提取有價金屬后的冶煉銅渣作為鐵質校正劑,解決了廢棄物利用后的副產物的綜合利用問題,屬于廢棄物的再生利用,具有良好的社會、經濟和環境效益。
本申請公開了一種冶煉銅渣的用途及配重混凝土,具體為將冶煉銅渣用于配重混凝土中作為粗集料和/或細集料。采用本申請中獲得的配重混凝土價格便宜,同時能夠極大程度的提高混凝土的密實性,也解決了提取后冶煉銅渣的廢棄堆放問題。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焦爐煤氣干重整的尖晶石負載型催化劑及其制備方法,屬于冶金資源綜合利用和催化劑制造技術領域。其特征在于,以具有介孔結構的高比表面MgAl2O4尖晶石為載體,以稀土或稀土氧化物固溶體為助劑,以Ni、Co、Ru、Pt、Pd中的一種或二種為活性金屬組分。其中,活性金屬組分質量分數為5~11%,助劑質量分數為0~5%。采用尿素均勻分解-模板劑法制備具有介孔結構的高比表面MgAl2O4尖晶石載體,通過浸漬法分步浸漬助劑和活性金屬組分。本發明方法所制得的催化劑,能有效降低焦爐煤氣干重整反應過程中的積碳趨勢,具有比表面大、活性金屬分散性好、催化活性強、產物選擇性好和使用壽命長的優點。
本發明涉及一種制備La-Mg-Ni基AB3型貯氫合金的方法,屬于功能金屬合金材料和粉 末冶金工藝技術領域。該方法主要步驟如下:首先采用熔鹽法制備非化學計量比的中間合金 La2Mg;然后在手套箱中將其機械粉碎后與Ni、Co或Cu粉中的一種或兩種按AB3的組成比 例混合,采用預球磨工藝將所述原料混合均勻;混合好的原料粉經200~500MPa壓力壓成Φ15 mm×(3~5)mm的圓餅;然后在0.5MPa氬氣氣氛下進行燒結,燒結工藝參數為:加熱速率 10~30℃/min,燒結溫度為610~850℃,保溫2~4h,隨后隨爐緩慢降至室溫,即可得La-Mg-Ni 基AB3型貯氫合金。本發明方法制得的貯氫合金具有活性高、成分均勻、電化學容量高、動 力學性能好等優點。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低成本稀土鑄造鎂合金及其鑄件的制造方法,該鎂合金中各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含量為:Y?1.8~3.2%,Sm?0.4~2.2%,Gd?1.0~2.8%,Zr?0.4~1.0%,且Y、Gd和Sm的質量百分比之和在4.0~6.5%之間,Mg為余量。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稀土鎂合金采用了廉價的稀土元素,稀土總量低且具備一定的時效強化能力,同時鑄造過程中各類冶金缺陷形成傾向低,與其他稀土鑄造鎂合金相比,其制造的鑄件具有原材料與工藝成本低、合格率高、性價比高的優勢。
本發明屬于冶金類,具體涉及一種高強度無磁不銹鋼螺旋槳軸的制造方法,所述高強度無磁不銹鋼各組分所占百分比為:0.02≤C≤0.03,11.00≤Mn≤14.00,P≤0.025,S≤0.015,Si≤0.50,1.50≤Ni≤2.50,17.00≤Cr≤19.00,0.30≤N≤0.40,Mo≤0.50,0.50≤Cu≤1.00;H≤1.6ppm、O≤16ppm;本發明填補了國內高強度無磁不銹鋼應用于螺旋槳軸的空缺,制備出了高強度,耐腐蝕的高強度無磁不銹鋼作為螺旋槳軸的材料。
本發明適用于冶金技術領域,提供了一種鎳基合金及其制備方法和焊帶,該鎳基合金包括以下按照質量百分數計的組分:鉻23.5%~26.5%、磷4.5%~7.5%、硅0.5%~2.5%、硼0.1%~2%、鐵0.01%~1%、稀土元素0.1%~0.5%,余量為鎳,各組分的質量百分數之和為100%。本發明通過增加鉻含量可以提高鎳基合金的耐腐蝕性能;同時,本發明通過調整硅、硼和磷等降熔元素的組成比例,可以平衡鎳基合金的熔點和鋼水粘性。而且,磷的添加還能顯著提高鎳基合金熔化后的流動性,將該鎳基合金用作為焊帶,能使焊縫金屬更飽滿,減少焊縫金屬的裂紋。
本發明涉及定向凝固領域,具體地涉及液態金屬噴淋增強冷卻(LMSC)定向凝固設備、方法及工藝。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過本發明所述的設備,可調控鑄件凝固組織、細化枝晶間距,并減少或避免冶金缺陷的形成,可用于制備高質量的大尺寸柱晶/單晶葉片或其他鑄件。
本申請涉及冶金設備技術領域,特別地涉及一種吹煉設備和連續煉銅設備,其中,吹煉設備包括:吹煉爐,所述吹煉爐的內部具有從下至上設置的粗銅層區和吹煉渣層區,所述粗銅層區位于所述吹煉爐的底部;以及射流槍,安裝于所述吹煉爐,并且,所述射流槍位于所述吹煉渣層區的上方。本申請中,通過將射流槍設置在吹煉渣層區的上方,由于射流槍遠離熔液,避免了與熔液接觸,因此射流槍所在位置的溫度較低,從而可以提高射流槍的使用壽命,達到節約成本的目的。
本發明涉及冶金加工領域,公開了一種耐熱合金鋼材料及管材的制備方法,其中耐熱合金鋼的化學成分為:碳C:0.05?0.12%;硅Si:2.0?3.5%;錳Mn:1.0?2.0%;磷P:0?0.035%;硫S:0?0.04%;鉻Cr:21?28%;鉬Mo:1.5?2.5%;鎳Ni:19?23%;銅Cu:0?0.5%;鎢W:2.5?4.0%;氮N:0.1?0.3%,鈦Ti:0.08?0.15%,鈮:10XC?1.1%;余量為鐵,制備而成的高溫合金鋼,由于碳含量較低,具有較好的韌性與鍛造性能,解決了與普通鋼材同等的加工性能,并具備在高溫環境下的抗氧化性,高溫耐磨性等特性,并適合于擠壓成管類等耐高溫合金型材,使之耐高溫材料零部件的加工方式變得簡單普及。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真空磁控電弧重熔精煉金屬的方法及裝置,通過在真空電弧重熔電極末端和金屬熔池位置外圍施加一磁場發生器提供軸向磁場,磁場發生器由兩組同芯線圈組成,分別通直流電流和交流電流,通直流電流產生的穩恒磁場成分對沿徑向運動的帶電粒子形成抑制作用,延緩了電極間離子貧乏現象和陽極斑點的產生,降低電弧電壓和電弧能量,防止形成集聚形電弧進行重熔導致電極局部溫度過高而產生嚴重熔融汽化影響冶金質量。同時,通交流電流產生的交變磁場成分能夠在金屬熔池中形成一定壓力梯度,產生壓力波破碎枝晶。另外,交變磁場和直流電弧電流總會存在一定夾角,因此會形成一定的震蕩洛倫茲力,有助于打碎枝晶,細化凝固組織,減少鑄錠偏析。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上海上海有色金屬冶金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