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主要屬于復合材料預成型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復合材料雙袋熱隔膜預成型設備。所述雙袋熱隔膜預成型設備包括成型腔體和位于所述成型腔體內的預成型模具,所述雙袋熱隔膜預成型設備還包括雙隔膜袋,所述雙隔膜袋包括外隔膜袋和位于所述外隔膜袋內部的內隔膜袋,所述內隔膜袋用于封裝預浸料鋪層,所述雙隔膜袋設置在所述預成型模具的上方;所述外隔膜袋的一側隔膜與所述預成型模具接觸。利用本實用新型所述設備能夠將預浸料鋪層面外法向壓力降低為零,有效促進纖維鋪層層間滑移,避免纖維屈曲及褶皺等缺陷。
本實用新型涉及制作復合材料管用模芯,解決脫模難題。復合材料管制作工藝用模芯,包括芯棒、涂刷物,其特征是于該芯棒外部設有涂刷物,該涂刷物為可遷移物質。用于制作各種形狀的細小管制品。
本申請公開了一種磁性金屬有機骨架復合材料、其制備方法和應用,其包括磁性的Fe3O4修飾的MOF。該方法包括:(1)將三價Fe源、二價Fe源、堿源和含水溶劑混合均勻且發生反應,以獲得Fe3O4;然后將Fe3O4與聚合物的水溶液混合均勻以獲得聚合物負載的Fe3O4;(2)將包含步驟(1)得到的Fe3O4@聚合物、有機配體與Zr源的混合液在預設條件下反應以制備得到Fe3O4@聚合物修飾的MOF。本申請提供的磁性金屬有機骨架復合材料不僅具有優異的染料吸附能力,而且還具有較強的磁性。
本發明屬于復合材料力學性能測試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復合材料D型梁試驗件孔間變形測量裝置及測量方法。本發明包括夾頭、上安裝座、下安裝座、標距調節組件和對中組件。本發明通過線性滑塊和導軌配合確保上、下安裝座的對中精度、可適配常規COD引伸計或縱向引伸計、可高精度和高可靠性測量D型梁平板試驗件孔間變形、可適配各種孔徑尺寸的D型梁平板試驗件四項技術措施達到高效率、高可靠性和高精度測量平板試驗件孔間變形和剛度測量。本發明可以規避試驗機系統柔度對橫梁法測試結果的影響,裝置測量精度、準確度、可靠性遠高于橫梁位移法測試結果,穩定性和效率遠高于DIC法測試結果。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鐵氧體石墨烯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S1,將高錳酸鉀和石墨粉末分散于濃硫酸中,反應后得到氧化石墨薄片;S2,對氧化石墨薄片進行清洗,清洗過程中伴隨攪拌,通過離心使氧化石墨薄片剝離為氧化石墨烯,并在水中形成穩定的氧化石墨烯懸浮液;S3,向氧化石墨烯的懸浮液中加入可溶性亞鐵鹽和鎳鹽;S4,將步驟S3中混合溶液在反應釜中加熱至160~200℃,保溫8~12h;S5,向降溫后的步驟S4的混合液中加入還原劑,于烘箱中70~80℃處理至少72h,氧化石墨烯還原為還原氧化石墨烯;S6,分離、洗滌步驟S5中反應后樣品,并充分干燥,得到鐵氧體石墨烯復合材料。
本發明提供一種復合材料固體火箭發動機絕熱層結構及其制備方法,絕熱層結構包括:絕熱結構底層;絕熱結構蓋層,貼合設置于絕熱結構底層的內側;抗燒蝕結構層,設于絕熱結構底層的噴管連接端,并貼合設置于絕熱結構底層的外側;金屬接頭,設于抗燒蝕結構層的外側。制備方法包括:分別預制抗燒蝕結構層和絕熱結構蓋層;將金屬接頭和預制的抗燒蝕結構層組裝后,在抗燒蝕結構層上設置膠片,整體成型預制絕熱結構底層;將預制的絕熱結構蓋層設置在預制的絕熱結構底層上,整體模壓成型。該復合材料固體火箭發動機絕熱層結構及其制備方法生產效率高,可保證絕熱結構層各部分厚度可控,人工脫粘層深度準確,產品質量高。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微納晶核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該復合材料包含氧化石墨烯和/或化學接枝改性氧化石墨烯、水化硅酸鈣以及高分子聚合物。本發明可得到分散性較高的氧化石墨烯復合物,不僅促進水泥基材料的水化,具有突出的早期強度,而且還具有優異的混凝土耐久性能。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復合材料的疲勞壽命預測方法、裝置及電子設備,屬于材料性能預測與結構設計領域。所述方法包括:建立預設角度鋪層單向板的性能數據庫,所述數據庫包含各預設角度鋪層單向板對應的疲勞載荷和疲勞壽命;根據所述性能數據庫,構建各所述預設角度單向板對應的疲勞壽命曲線;根據所述預設角度單向板對應的疲勞壽命曲線,確定層合板的疲勞壽命曲線,以根據所述疲勞壽命曲線預測復合材料疲勞壽命。本發明提供的方法解決現有技術中預測過于保守,使材料無法被充分利用的問題或預測周期長、經費高的問題。
本發明涉及一種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該復合材料,特別是復合止血微球具有開孔結構的微球表面以及從開孔處裸露出來并富集在微球表面上的羥基磷灰石。本發明先以生物降解性聚酯和羥基磷灰石制備出復合物,然后通過溶劑揮發法制備出初級微球,再對初級微球進行降解從而得到了復合止血微球。在參與止血過程中,生物降解性聚酯和羥基磷灰石具有協同效應,生物降解性聚酯為羥基磷灰石提供了有利的載體,得到的止血微球具有較大的比表面積,也為凝血提供了便利的場所,使得復合止血微球能夠更好地與出血部位貼合。
一種炭基?堆肥富里酸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及其應用,所述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將堆肥產品與提取液混合,厭氧震蕩,靜置分層后除去沉淀物,將溶液pH調為酸性,60?80℃恒溫下保持1?5小時,然后靜置,收集上清液即為堆肥富里酸;(2)將堆肥富里酸和活性炭混合,震蕩,自然風干,制成炭基?堆肥富里酸復合材料。該方法利用市政垃圾堆肥產品和農業廢棄物,不僅能夠拓展我國市政垃圾堆肥產品和農業廢棄物的應用前景,而且用于土壤原位修復具有無選擇性、成本低廉、環境友好和無二次污染等優點。
本發明屬于樹脂基復合材料成型技術領域,涉及隔段式回轉結構復合材料制件的RTM成型模具。本發明的模具包括上模、下模、中隔段組合式內芯模、上隔段內芯模、外成型模和移動滑塊。合模時,先將中隔段組合式內芯模置于下模的定位槽中,再將上隔段內芯模置于中隔段組合式內芯模上,然后將外成型模放入下模的底面上,再將移動滑塊放于外成型模外圍,將上模與下模對合,在螺栓緊固作用下,上模與下模合模間隙逐漸減小,同時移動滑塊在上、下模側向內型面的作用下發生面內移動并將外成型模置于理論位置。本發明中組合式鋼質內芯模的設計,可以保證芯模從半封閉的隔段內腔中脫出,同時也保證了回轉結構內型面及法蘭的尺寸精度。
本發明涉及一種任意形狀三維石墨烯導熱相變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通過高粘度氧化石墨烯漿料制備成任意形貌三維結構后冷凍干燥制備氧化石墨烯氣凝膠,高溫處理制備高品質三維石墨烯氣凝膠,然后在氣凝膠體系中填充相變材料,獲得具有優異導熱性能、高相變潛熱、高尺寸穩定性以及循環穩定性的導熱相變復合材料,其熱導率為2?11?W/(mK),相變潛熱為相變材料本身值的95%以上。
本發明涉及等離子體增強微波熱解制備陶瓷基復合材料的方法及裝置,包括以下步驟:制備纖維預制體;將所述纖維預制體置于微波熱解爐內;將所述微波熱解爐抽真空;通過微波將所述微波熱解爐加熱至預設溫度;在所述微波熱解爐內施加射頻電場,并通入具備非極性分子結構的烴類反應氣;在預設壓力及所述預設溫度下,經過預設時間后,停止反應氣通入,停止微波加熱及射頻電場;將所述纖維預制體隨爐冷卻至室溫。本發明提供的等離子體增強微波熱解制備陶瓷基復合材料的方法及裝置,反應氣的利用率更高,制備周期更快。
一種用于邊緣/中心缺口復合材料層合板壓縮性能測試的防失穩通用夾具,由含邊緣開口和中心開口的狗骨型金屬夾板、PA6尼龍夾層、蝶形螺母與螺栓和開口加強附件等組成。其連接關系為:PA6尼龍夾層置于層合板上、下表面,狗骨型夾板置于上、下尼龍夾層表面,8對蝶形螺母與螺栓緊固狗骨型夾板,夾持尼龍夾層和層合板,開口加強附件的半圓柱形凸臺插入夾板開口,并通過蝶形螺栓與螺紋孔固定在金屬夾板上。本發明的防失穩通用夾具通過各子部件間精巧配合和連接,簡便、實用、精確、高效地防止邊緣/中心缺口復合材料發生彎曲失穩,以及夾具與試樣間的摩擦,并能實時觀測試樣邊緣/中心缺口處的裂紋萌生和擴展,為層合板壓縮性能測試提供技術手段。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石墨烯增強鈷基高溫合金的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準備鈷基高溫合金粉末和石墨烯;(2)將鈷基高溫合金粉末和石墨烯混粉得到含石墨烯的鈷基高溫合金粉末;(3)將含石墨烯的鈷基高溫合金粉末分散到無水乙醇中配制成鈷基高溫合金無水乙醇分散液;(4)干燥鈷基高溫合金無水乙醇分散液得到干燥的粉料;(5)球磨粉料成粉末;(6)將球磨后的粉末裝入鋼包套,加熱鋼包套至500~800攝氏度,保溫2?5小時。本發明的石墨烯增強鈷基高溫合金的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解決了石墨烯與鈷基高溫合金基體性質差異較大,石墨烯難以在鈷基高溫合金中分散均勻的問題,為鈷基合金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一種填料取向排列的柔性壓電傳感器用復合材料及制備方法,屬于柔性電子材料與傳感器領域。選取具有高壓電性能的固相燒結法所制備的鋯鈦酸鋇鈣(BCZT)粉體作為填料,力學性能優異的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作為基體,采用介電電泳的技術,可以獲得填料在基體中一致取向排列的柔性復合材料,經過極化工藝處理后,該材料具備靈敏度較高的壓電轉換性能,因此可以組裝成柔性壓電觸摸傳感器,并有望應用于可穿戴電子器件的制備與研究。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制備表面鍍銀復合材料的方法。包括:(1)將基體在乙醇溶液中超聲波洗凈后,將其置于鄰苯二酚和多胺溶液中,攪拌均勻(2)將表面沉積有聚(鄰苯二酚?多胺)的基體加入溶解有聚乙烯吡咯烷酮的乙二醇溶液中,加入硝酸銀水溶液,隨后加入還原劑;(3)硝酸銀溶液用氨水滴定至沉淀剛好消失時,配制得到銀鍍液;(4)將表面沉積有銀納米粒子的基體加入步驟3)中配制的銀鍍液中,并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5)加入還原劑水溶液,攪拌30?60min,抽濾得到表面鍍銀的基體。本發明所提供的方法操作簡便,能夠在大多數較難鍍銀的材料表面制得均勻致密的銀鍍層,所制備的復合材料的粘結穩定性以及導電性能良好。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碲化鎘量子點/二氧化鈦P25復合材料,采用以下步驟制備而成:將五水氯化鎘溶于去離子水中,然后逐滴加入巰基乙酸,并用NaOH溶液將pH值調節至堿性,再加入碲氫化鈉溶液,加熱回流1~24小時,制得量子點粒徑為1~20nm的碲化鎘量子點溶液;按照碲化鎘量子點:二氧化鈦P25=0.002~0.1:1的質量比,將二氧化鈦P25與所述碲化鎘量子點溶液混合,并在干燥后以400℃煅燒1.5小時,從而制得碲化鎘量子點/二氧化鈦P25復合材料。本發明不僅制備方法簡單、容易操作,而且能夠大幅提高二氧化鈦在可見光照射下的光催化活性,從而提高了二氧化鈦對太陽光的利用率,拓展了二氧化鈦的應用范圍。
一種纖維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及其專用設備,屬于復合材料制備技術領域。所述設備包括機架、纖維處理模塊、光固化成形模塊以及含有控制軟件的計算機;其方法首先將制件的三維實體模型利用分層軟件進行切片分層,然后調用纖維處理模塊按照設定的鋪展纖維路徑程序,對纖維進行特定區域的分布處理,再調用運動機構,實現預制纖維在制件表面的載入;最后結合光固化成形系統實現光固化材料和纖維材料復合的單層打印,層層累積得到纖維增強樹脂制件或纖維復合陶瓷坯件,其中纖維復合陶瓷坯件通過后處理和脫脂、燒結可得到纖維增強陶瓷制件。本發明纖維的含量、分布區域可控,可靈活的對樹脂/陶瓷基體中的纖維增強體進行設計。
本發明是一種高性能水滑石/二氧化硅/橡膠納米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由于橡膠乳膠體系的穩定性取決于體系的zeta電位值,水滑石的填充容易破壞膠乳的穩定性。本發明采用乳液接枝的方法,首先在乳液體系中利用硅烷偶聯劑,將二氧化硅粘接在水滑石層板上,以降低填料體系的zeta電位值。進而通過負電性的SiO2用量的增加來調節, 并獲得含更高濃度的水滑石/橡膠乳液復合體系,制備了高填充的水滑石/橡膠復合材料。水滑石的片層效應,賦予了材料更優的氣密性;硅烷偶聯劑的化學反應,使得SiO2粘接在水滑石層板上,提高了有機相容性,賦予了材料更好的抵抗裂紋擴展的能力和力學性能。該類材料有望在輪胎氣密層材料、航天航空密封、醫用密封等領域獲得重要應用。
本發明提出了一種磁致發熱自修復熱塑型納米復合材料。具體地,本發明提出了一種具有自修復功能的熱塑性聚合物制品,該聚合物制品包括:本體,所述本體由熱塑性聚合物形成;以及γ-Fe2O3納米顆粒,所述γ-Fe2O3納米顆粒分散在所述本體中。由此,通過γ-Fe2O3納米顆粒誘導熱塑性聚合物本體完成自修復功能,并由熱塑性聚合物本體為該聚合物制品提供較為優良的化學、力學性能,進而可以改進具有自修復功能的聚合物制品的性能,從而提高該聚合物制品的使用效果。
本發明涉及一種LED燈用導熱復合材料配方及制備方法。該材料按重量份數包括以下組分:基體100份;導熱填料50~200份;纖維0~30份;擴鏈劑1~10份;偶聯劑0.5~4份;增韌劑0~30份。本發明的特點在于加入了活性多官能團化合物,解決了高聚物降解的問題。本發明制備方法的特點在于基體和填料從加料口加入,纖維從排氣口加入,經雙螺桿擠出機熔融擠出,皮帶冷卻節約時間。所制備的復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導熱性能和力學性能。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基于表面圖像灰度信息測量C/SiC復合材料加工表面粗糙度的方法。該方法通過采集C/SiC復合材料加工表面的圖像并提取灰度信息來進行粗糙度測量。關鍵是圖像的處理和灰度信息與粗糙度關系的建立。本發明利用matlab進行圖像的灰度化、局部灰度值修正和灰度信息的提取,通過多個試樣的灰度信息和粗糙度數據建立灰度與粗糙度的關系。該方法的優點是非接觸、無損傷,同時解決了C/SiC材料表面由于存在孔隙而導致的粗糙度難以測量的問題。
本發明涉及催化劑領域,公開了一種大孔二維雙孔道球形復合載體和一種含有聚乙烯催化劑的復合材料以及它們的制備方法和應用,本發明的復合載體中含有二氧化硅,所述復合載體的孔體積為0.5-1.5mL/g,比表面積為200-650m2/g,平均粒徑為30-60μm,孔徑分布為雙峰分布,且雙峰分別對應孔徑為7-14nm的第一最可幾孔徑和孔徑為30-39nm的第二最可幾孔徑。本發明提供的球形復合載體介孔結構穩定、在負載活性組分后仍然能夠保持有序的介孔結構,并且在負載聚乙烯催化劑以催化乙烯聚合反應時具有高活性。
本發明屬于電力系統輸電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復合材料電力桿塔接地方法及其桿塔,所述桿塔的地線接地通過從地線橫擔的中心垂直地線橫擔架設一段接地引下線上金屬橫擔,從上金屬橫擔的末端平行桿塔向下架設末端絕緣支撐桿,并且從上金屬橫擔的末端以“Z”形向下引接地引下線,接地引下線在桿塔下方連接桿塔,順桿塔下半部分接地,末端絕緣支撐桿和桿塔上有絕緣固定裝置用來固定支撐“Z”形接地引下線。通過在復合材料桿塔外側架設接地引下線支撐結構,使得接地裝置牢固耐用,防止雷災的發生。
本發明提供一種絲光沸石-Beta分子篩-Y分子篩復合材料及其合成方法。本發明的絲光沸石-Beta分子篩-Y分子篩復合分子篩材料同時含有Y分子篩,Beta分子篩,絲光沸石三種組分,并以Y型分子篩為核心,Beta分子篩和絲光沸石為殼層,Beta分子篩和絲光沸石在殼層中交互存在。本發明復合分子篩材料合成方法是將納米beta分子篩、納米絲光沸石、Y分子篩進行超聲和熱處理,然后將處理后的沸石混合物與無機堿、蒸餾水、模板劑、鋁源、硅源混合,采用氣相法合成出絲光沸石-Beta分子篩-Y分子篩復合分子篩材料。本發明提供的MOR-Beta-Y復合分子篩具有更合理的酸性質與孔道分布,可以提供更高的催化性能。
本發明涉及一種懸掛線夾用SMC復合材料,由以下組分組成:聚酯樹脂、低收縮劑、內脫模劑、引發劑、氫氧化鋁、玻璃纖維無捻粗紗、增稠劑、偶聯劑、交聯劑、阻聚劑,并依次通過樹脂糊混合、復合、增稠、分切、模壓、檢驗的生產方法制成;本發明的優點:將一定重量百分比的聚酯樹脂、低收縮劑、內脫模劑、引發劑、氫氧化鋁、玻璃纖維無捻粗紗、增稠劑、偶聯劑、交聯劑、阻聚劑依次通過樹脂糊混合、復合、增稠、分切、模壓、檢驗制成的SMC復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強度,能達到懸掛線夾工作場合的強度要求,安全性能好,操作簡單,便于成型,有效的避免了環境污染。
本發明提供一種復合材料層合板缺陷量化的無損檢測方法,包括如下步驟:A.將兩個傳感器置于層合板表面,相對于缺陷對稱分布,兩者間的距離固定;B.采用一發一收方式,由接收傳感器采集導波檢測信號;C.對檢測信號進行處理,提取特征參數,對缺陷進行量化評估,通過使用該方法,可高效且精度較高的量化復合材料層合板缺陷。
本發明介紹的是一種提高真空滲透成形復合材料結構質量的工藝方法,其內容主要包括,在由墊底的模具模板、周邊的密封膩子和封頂的真空袋所構成的密閉空間內設置有待加工的制件,制件的上面鋪設有一層透氣材料層,通過注膠管向制件的底部注膠,由于外部對上述密閉空間抽真空所造成的負壓作用,注入制件底部的膠質材料會向上浸透構件,而本發明所述的工藝方法的特征在于,在用膠管向制件的底部注膠前,將注膠管的吸入端用堵物封閉,將上述密閉空間和制件抽至真空,當真空度達到-0.9MPa時,將處于封閉狀態的注膠管的吸入端放入樹脂容器的樹脂內,再取下其封閉堵物,使其開始吸注。本發明工藝方法與現有技術相比,實現了對大厚度制件的加工成型,并同時降低了制件內部的孔隙含量,提高了浸透程度及均勻性,使產品質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北京有色金屬材料制備及加工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