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銀表面修飾混合晶型二氧化鈦納米網光?電催化復合材料。其制備方法包括:以鈦網作為陽極,鉑片作為陰極,將陽極和陰極置于電解液中進行陽極氧化反應,得到鈦網基底的二氧化鈦納米網陣列;將鈦網基底的二氧化鈦納米網陣列置于溶解有硝酸銀的乙醇溶液中浸漬處理,取出后干燥,然后進行熱處理,得到銀納米顆粒表面修飾混合晶型二氧化鈦納米網光?電催化復合材料。本發明采用硝酸銀的乙醇溶液作為銀源進行表面修飾,無定型二氧化鈦在乙醇中不會脫落。通過使銀納米顆粒沉積在二氧化鈦納米網上,占據部分晶格,可以降低TiO2本身的帶隙寬度,使得光?電催化活性得到顯著提高。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熱等靜壓浸漬系統,該熱等靜壓浸漬系統包括包套和熱等靜壓機;包套包括上端蓋、高壓進氣隔板、抽真空管、筒體、承料隔板和下端蓋;高壓進氣隔板設置在上端蓋上;上端蓋、高壓進氣隔板和下端蓋將筒體密封連接成一個密封容器;高壓進氣隔板的爆破壓力小于上端蓋的爆破壓力;抽真空管通過上端蓋與所述筒體連通;承料隔板將筒體的內腔分隔為上內腔和下內腔;承料隔板上分布有若干個通孔;包套置于熱等靜壓機的工作區內。本發明還公開了熱等靜壓浸漬方法和碳/金屬復合材料。本發明保證了內部浸漬均勻充分,實現了大尺寸碳/金屬復合材料的高質量浸漬,且可連續作業,生產效率高,成本低。
本發明涉及一種納米阻燃環氧樹脂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屬于環氧樹脂阻燃改性的技術領域。本發明選用一種以碳納米管為核,含磷氮元素聚合物為殼的納米核殼結構阻燃劑對環氧樹脂進行阻燃改性。該制備方法簡單,后處理容易且能耗較低,制備的納米阻燃環氧樹脂復合材料不含鹵素,添加量少且阻燃效果顯著。與純環氧樹脂相比,其極限氧指數得到明顯提升,熱釋放速率峰值、總熱釋放量和總煙釋放量出現明顯下降。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鈦基超混雜復合材料層板,包含若干層纖維?樹脂層和若干層纖維?金屬層,所述纖維?樹脂層和纖維?金屬層交替層疊設置;所述纖維?金屬層包含金屬芯板和設置于金屬芯板相對的兩個表面的纖維粘結層,所述纖維粘結層對所述金屬芯板和纖維?樹脂層進行粘結;所述金屬芯板為鈦板或鈦合金板。本發明提供的特殊結構的鈦基超混雜復合材料層板具有優異的力學性能,拉伸強度為1430~1530MPa,拉伸模量為116~123GPa,比強度為503.52~540.63Mpa/(g/cm3),比模量為40.84~43.46GPa/(g/cm3),彎曲強度為1385~1492MPa,層剪強度為90~94MPa。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鎂基超混雜復合材料層板,包含若干層纖維?樹脂層和若干層纖維?金屬層,所述纖維?樹脂層和纖維?金屬層交替層疊設置;所述纖維?金屬層包含金屬芯板和設置于金屬芯板相對的兩個表面的纖維粘結層,所述纖維粘結層對所述金屬芯板和纖維?樹脂層進行粘結;所述金屬芯板為鎂板或鎂合金板。本發明提供的特殊結構的鎂基超混雜復合材料層板具有優異的力學性能,拉伸強度為1295~1300MPa,拉伸模量為91~94GPa,比強度為744.25~786.13Mpa/(g/cm3),比模量為52.3~54.36GPa/(g/cm3),彎曲強度為1213~1235MPa,層剪強度為85~89MPa。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多功能復合材料預制成型機,包括左右對稱設置的兩工作部和輥壓機構;工作部包括第一機座、移動平臺和壓緊裝置;壓緊裝置固定設置于移動平臺上;移動平臺固定設置于第一機座上,對稱設置的兩移動平臺用于帶動兩壓緊裝置相對靠近或遠離;輥壓機構設置于兩工作部之間,用于通過往復的運動對固定于壓緊裝置上的工件進行輥壓。本發明通過設置既可固定模具又可固定待加工工件的壓緊裝置與輥壓機構配合使用,使得本發明中的多功能復合材料預制成型機可以同時實現三種工作模式:材料折彎;材料沖壓;材料拼接;設備結構簡單,便于制造與操作,多功能的實現有效的降低了人力和設備成本。
本發明涉及一種金屬摻雜納米TiO2/海泡石復合材料及制備方法,屬于礦物材料加工與應用領域。本發明以海泡石為載體,利用溶劑蒸發?煅燒晶化法將金屬元素鈰、鉍、釩摻雜納米TiO2負載于海泡石表面,得到具有可見光響應的納米TiO2/海泡石復合材料。該方法實現了海泡石與金屬摻雜納米TiO2的復合,增強了納米TiO2對可見光的利用率。這種負載型光催化材料在可見光下具有優良的光催化活性,在污染物處理領域具有很大的潛在應用價值。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多功能性介孔貴金屬及金屬氧化物/碳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將嵌段共聚物作為模板劑溶于短鏈醇中,然后按照一定比例加入有機配體及金屬鹽,再加入甲醛后繼續攪拌形成澄清溶液,溶液中金屬離子與有機配體進行配位后,再與模板劑上的基團通過氫鍵結合,從而實現有機?有機自組裝,在一定溫度下與甲醛熱聚合老化,然后在低溫下熱處理形成介孔貴金屬及金屬氧化物/碳前驅體,最后通過高溫煅燒得到介孔金屬氧化物/碳復合材料。本發明制備方法工藝簡單、操作方便、原料易得、成本低廉、環境友好,整個反應過程不需要特殊設備,利于工業化生產,且制備的材料具有結晶度高,比表面積大,介孔有序的特點,可以廣泛應用于鋰離子電池,鋰空氣電池,新型燃料電池等能源領域。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梯級孔SAPO-34/高嶺土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將高嶺土制備成高嶺土微球;將制備得到的高嶺土微球焙燒,得到改性高嶺土微球;將得到的改性高嶺土微球與模板劑、磷源和水混合均勻得到反應物凝膠,其中各組分按照如下摩爾比配比:(1.1~1.8)R : (0.05~0.10)SiO2 : (0.20~0.60)Al2O3 : (1.0~1.2)H3PO4 : (32~48)H2O;將反應物凝膠進行老化處理,得到前驅體;將前驅體進行晶化處理,得到合成產物,分離,得到原位產品;將原位產品進行焙燒得到所述梯級孔SAPO-34/高嶺土復合材料。通過原位晶化的方法,在改性高嶺土微球表面上生長具有介-微梯級孔道結構的SAPO-34分子篩,由高嶺土微球提供分子篩合成的全部硅鋁源,且不外加介孔模板劑,降低了合成成本。
本發明涉及一種含磷負極復合材料,包括紅磷;導電碳單質;及單質硅及一氧化硅中的至少一種。本發明還涉及一種含磷負極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提供紅磷及硅碳復合物;以及將該紅磷及該硅碳復合物均勻混合。本發明還涉及一種鋰離子電池。
本發明涉及一種液浸超聲無損檢測復合材料時聚焦超聲換能器位置的優化方法,通過對不同頻率、晶片直徑、焦距的聚焦換能器在水和復合材料中聚焦規律和特性的研究,分別給出反射法和透射法檢測時計算焦距F、探頭至工件距離H等的公式,依此給出聚焦探頭最佳放置位置的方法,實現檢測過程中對缺陷檢測精度和靈敏度的提高以及對工件的可靠性檢測。
本發明屬于一種介電性能加速穩定方法,具體涉及一種二氧化硅基復合材料的介電性能加速穩定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驟:(1)首先測試完成復合后的材料的初始重量和介電性能,確定材料的初始狀態;(2)然后將材料放入溫度為30℃~70℃、濕度為70~90%的加速時效環境中,加速吸潮4~10天;或者,將材料放入溫度為20℃~80℃,濕度為70~95%的環境中,加速吸潮4~15天,使材料達到過飽和狀態,然后在室內濕度≤45%的大氣中自然恢復10~30天。本發明使加速時效的吸潮平衡點與自然時效的一致,可滿足該種材料產品時效期要求,縮短了材料和相關產品的生產周期、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發明是一種礦物基復合材料及由其制備的水媒采暖用散熱器,該材料由1500-3000目石墨粉、聚丙烯、碳纖維、偶聯劑和抗氧劑經過高速攪拌及造粒工序制成,然后把制成的材料放入注塑機內注塑成形,再由熱熔焊接機器焊接而成。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OOA工藝用環氧樹脂組合物及其復合材料制備方法,所述環氧樹脂組合物包括環氧樹脂混合物、固化劑、促進劑和增韌劑,所述環氧樹脂混合物由液態四官能度環氧樹脂和酚醛型環氧樹脂組成;其中,以質量份數計,所述環氧樹脂混合物為50~70份,所述固化劑為20~25份,所述促進劑為2~5份,所述增韌劑為3~5份;所述液態四官能度環氧樹脂為30~42份;所述酚醛型環氧樹脂為20~28份;所述增韌劑包括單壁碳納米管和環氧樹脂。使用本發明制備的環氧樹脂組合物制備得到的樹脂基復合材料具有孔隙率低,力學性能優異的優點。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采用復合材料和金屬拼接的共享單車,該共享單車包括車架,以及分別安裝于所述車架的車輪、車籃、車把組件和鞍座組件;所述車架包括具有分體式結構的非受力部分和受力部分,所述非受力部分為非金屬復合材料一體成型結構,所述受力部分為金屬結構,所述受力部分可拆卸地插接固定于所述非受力部分;所述車輪通過前叉和后叉安裝于所述車架的非受力部分,所述車籃、所述車把組件和所述鞍座組件均可拆卸地插接固定于所述車架的非受力部分。其在保證車架強度和剛性的基礎上,降低了車架自重,實現了輕量化設計,并同時提高了車架的耐腐蝕性和回收率用率。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防爆裂塑料內膽復合材料儲罐,包括塑料內膽、凸臺和復合材料纏繞層;塑料內膽表面鋪設或纏繞預浸編織纖維層,構成阻隔層;阻隔層的表面采用長絲纏繞構成結構層;阻隔層包括第一組碳纖維和第二組碳纖維;第一組碳纖維與所述第二組碳纖維之間采用交錯碳纖維編織;本實用新型通過在塑料內膽和結構層之間,增加編織碳纖維和高延展性樹脂構成的阻隔層,分擔塑料內膽的纏繞軸和防滲漏功能以及分擔外部結構纖維層載荷;通過阻隔層編織方式的設計可以控制阻隔層載荷的傳遞和分布,阻隔層碳纖維第一失效模式為由編織模式設計決定的負載超荷引起的碳纖維有序斷裂而導致的撕裂,失效發生時內容氣體將沿外層結構層孔隙發生泄露。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三維編織復合材料多向杯狀接頭,由接頭本體(1)、內盤墊(2)、后端蓋(3)組成;接頭本體(1)包括支管(11)、主管(13)和封閉的前端面(14);內盤墊(2)襯于前端面(14)的內壁;后端蓋(3)位于主管(13)后端面位置,對主管(13)開敞的后端面形成支撐。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大承載、輕質的,主要承載方向具有合理連接界面的復合材料多向杯狀接頭。
為了能夠利用一種拼裝板和一種連接件而同時實現罐壁的縱連接和橫連接,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采用復合材料組裝的污水處理罐,包括罐壁和罐底部分,所述罐壁由拼裝板塊和連接件組成,所述拼裝板塊為弧形板塊,所述弧形板塊的第一側邊具有第一側邊凸出部,所述弧形板塊的第二側邊具有第二側邊凸出部,所述第一側邊凸出部和所述第二側邊凸出部互補并且都具有穿孔,兩塊所述弧形板塊互補拼裝后所有所述穿孔相貫通,用以插入所述連接件。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采用復合材料組裝的污水處理罐生產和使用都很方便,能夠作為各種大型工業貯罐使用。
本實用新型屬于框架式結構模具,涉及一種復合材料構件成形用框架式模具。模具的縱向隔板、橫向隔板及四周圍板與蒙皮板接觸端開有微孔,縱向隔板上開有流通孔9,孔的形狀為斜邊并列并且平行的兩個三角形,兩斜邊所夾區域形成一條斜支撐;橫向隔板上開有流通孔10,孔的形狀為斜邊并列并且平行的兩個三角形,兩斜邊所夾區域形成一條斜支撐;四周圍板上開有流通孔11,孔的形狀為斜邊并列并且平行的兩個三角形,兩斜邊所夾區域形成一條斜支撐。本實用新型的優點,一是復合材料構件的蒙皮在成形過程中的溫度場均勻;二是在基于質量輕的前提下,這種結構模具的剛度大;三是模具質量可控;四是制造簡便,制造成本和制造周期適中。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合成乙炔黑復合鑭、鈷雙金屬沸石咪唑酯骨架熱解衍生La2O3?Co/AB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及其電化學應用,其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將硝酸鈷和氯化鑭溶于一定量乙醇中,超聲;(2)將2?甲基咪唑和乙炔黑分散于一定量乙醇中,超聲,再倒入步驟(1)所得溶液,超聲,靜置;(3)將所得沉淀抽濾,干燥,得到La?ZIF?67/AB前驅體;(4)將所得前驅體煅燒得到最終La2O3?Co/AB復合材料。本發明合成方法簡單,條件溫和,反應時間短;合成出的材料大小均一,在電流密度為1A g?1條件下表現出優異的電化學儲鋰性能。
本發明涉及一種環糊精基金屬有機框架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其解決了現有技術中電化學性能差、操作危險的技術問題,其由生物質材料纖維素纖維和環糊精基金屬有機框架復合而成,所述環糊精基金屬有機框架復合在所述生物質材料纖維素纖維上以及其間隙,所述纖維素纖維直徑為0.2~2μm,所述環糊精基金屬有機框架尺寸為0.05~2μm,所述環糊精基金屬有機框架基復合材料的厚度為10μm~300μm。本發明可用于電池材料的制備領域。
本發明提供一種寬溫區巨大負熱膨脹金屬基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屬于金屬基復合材料及其制備領域。原料為La(Fe,Si)13基各向同性負熱膨脹合金;稱取化學計量比的金屬單質采用電弧爐熔煉后退火,得到具有不同負熱膨脹系數和溫區的La(Fe,Si)13合金,磨粉混合后通過放電等離子體燒結,得到目標產物。La(Fe,Si)13合金各組分間生成有α?Fe相,提高了其力學性能,更能適應極端使用環境。La(Fe,Si)13基系列合金在?150℃到150℃之間的不同溫區具有巨大的負熱膨脹性。通過將不同成分La(Fe,Si)13合金復合得到的材料具有寬溫區、各向同性負熱膨脹特性。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異丁烯/烷基苯乙烯聚合物與氟橡膠的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使用本發明制得的復合材料:邵爾A為50~70,拉伸強度為9.0~18.0MPa,扯斷伸長率為250~400%,耐ASTM3#標準油變化率:質量變化率為6%~13%,體積變化率為8%~15%,壓縮永久變形為(120℃×70h)13%~20%,老化系數為K≤0.135,具有良好的耐油、抗老化性能,延長了密封材料的使用壽命。
本發明涉及一種氧化石墨烯/活性炭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S1.制備氧化石墨烯溶液;S2.向所述氧化石墨烯溶液逐滴滴加聚乙烯醇溶液,并以第一預設時間進行攪拌獲取第一混合溶液;S3.向所述第一混合溶液中加入椰殼炭,并以第二預設時間攪拌后靜置獲得第二混合溶液;S4.向所述第二混合溶液中加入可溶性淀粉、甲醛和戊烷并充分攪拌獲取第三混合溶液;S5.向所述第三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濃硫酸后,送入烘箱以第一預設溫度和第三預設時間對其固化,并采用去離子水對固化后的產物進行多次洗滌后獲取所述氧化石墨烯/活性炭復合材料。本發明的泡沫氧化石墨烯的工藝可以避免氧化石墨烯出現片層堆疊,保持氧化石墨烯單片層的特性。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C/SiC復合材料發動機噴管的快速制備方法,屬于陶瓷基復合材料技術領域,包括:碳纖維布熱解碳界面層的制備,發動機噴管預制體的制備,基體致密化和噴管毛坯致密化。本發明采用鋪層縫合工藝制備噴管預制體,采用高溫模壓成型裂解工藝及先驅體浸漬裂解工藝,結合仿形石墨芯模工裝維形輔助,實現基體快速致密化,有效縮短制備周期,同時,余量加工位于致密化過程中,能夠降低毛坯閉孔率,有助于提高毛坯致密程度,且加工后裸露的纖維在后續致密化過程得到一定程度的包裹,進而提高產品質量。本發明制備方法制得的噴管成型質量穩定,纖維密度可控,且制備過程對設備和控制技術要求低,成本不高,利于推廣和規?;a生。
本發明涉及一種提高金屬導電性能的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其中所述復合材料由n個A?B?A結構復合而成,其中,所述A為石墨烯碎片層,所述B為金屬箔層,所述n為大于等于2的整數;所述石墨烯碎片層包括均勻平鋪在所述金屬箔層上的石墨烯碎片。使得常規金屬材料的電導率至少提高18%以上,并保持其彎折后的電導率與正常情況下的電導率幾乎持平。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拉擠成型復合材料模塊化氣瓶支架的制備工藝,通過對復合材料拉擠成型得到等截面長桿狀氣瓶支架模塊原料,以實現低成本大規模生產,經過簡單地切割即可得到氣瓶支架模塊、模塊底座與模塊頂蓋,根據車輛對氣瓶個數的要求進行排列組裝,即可實現氣瓶支架的生產工作,不同的氣瓶數量進行不同形式的組裝,省去傳統鋼制氣瓶支架設計和加工環節,大幅壓縮生產周期,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
本發明涉及一種智能化機翼復合材料后緣系統,其特征是,后緣感知與控制系統由光纖光柵傳感器(18)和驅動軟件組成;后緣驅動機構中的氣動肌肉驅動器兩端分別安裝固定在機翼安定面前梁(11)、后梁(9)上,限位柱(7)固定在復合材料基板(3)上,鋼索(6)穿過限位柱(7)的孔后,兩端分別與氣動肌肉驅動器(13)和后緣邊條(4)連接;控制計算機(15)通過電磁比例閥(21)與氣動肌肉驅動器(13)連接,實現對后緣結構變形的驅動。本發明的實現能夠提高機翼結構的氣動效率,降低機翼氣動產生的噪音,根據飛行狀態的需求改變機翼的彎度,實現對機翼的智能化感知與控制。本發明的實現為柔性可變彎度機翼后緣的工程驗證奠定了重要的實踐基礎。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復合材料膠接結構的多通道敲擊檢測裝置,它包括驅動電路、調理電路、N個電磁錘和N個敲擊頭,敲擊頭與電磁錘一一對應。電磁錘內置的兩個電磁線圈在驅動控制電路驅動電流的作用下交替通斷,產生交替的向上和向下的電磁力,吸引金屬滑竿帶動敲擊頭上下往復運動,敲擊頭敲擊到待檢件表面,其內置壓電傳感器將壓力信號轉換成電信號,傳輸給驅動控制電路放大、比較后輸出調制信號。該裝置靈敏度高、敲擊頻率高、可靠性高,可用于復合材料膠接結構自動化檢測系統中,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北京有色金屬材料制備及加工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