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高層小區智能垃圾回收及新能源再生裝置,該裝置鑲嵌在墻體中,節省了大量的空間;擁有密封門,并且安裝有自潔功能,使異味不會散發到空氣當中;選擇分類,減少了垃圾中的可再生能源浪費;豎井采用新型隔音復合材料,在運輸過程中,垃圾刮碰到管道時,也不會傳出很大的噪音;卡板式傳送帶的發動電機及轉軸采用靜音零部件,在運行過程中基本上達到靜音,以免影響居民正常居??;卡板傳送帶上的卡板,背面有一個凸起的小塊,在卡板式傳送帶向上運作時卡住卡板承載垃圾,待運到傳送帶另一端卡板受到重力作用將垃圾扣下,隨著傳送帶運輸到不同的收納箱中;解決了小區高層居民下樓扔垃圾的難題,同時達到了垃圾的分類、壓縮和清理的目的。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RTM壓熱輔助成型裝置及操作方法,屬于復合材料成型技術領域。一種RTM壓熱輔助成型裝置,包括壓力控制系統、盛脂裝置、限位閥、混凝膠、橡膠塞、固管裝置、進脂導管、加熱模具、回形加熱管、高溫膜、增強材料、出脂導管和回流瓶;在裝置安裝好后,根據樹脂的特性調節加熱模具的溫度,使樹脂的流動性一直保持在最佳狀態,根據混凝膠的體積及增強材料的面積確定合適壓力范圍,通過千斤頂和真空泵的共同作用增加壓力值,提高混凝膠的浸漬速度,即流動速度。本發明提供了提高RTM成型效率的裝置與方法,實現浸漬速度的提高,大幅縮短成型時間。
本發明提供一種用于非均相芬頓反應的碳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所述碳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首先,將原料按照如下重量配比進行混合:溶于水的糖類18?22份;水60?75份;其次,將混合得到的溶液置于反應釜中,初步碳化,得到水熱碳;最后,將水熱反應得到的碳材料仿照商用活性炭的制備方法進行表面羧基化得到所述碳材料。本發明碳材料的制備方法簡單、易行,原料易得,無毒,來源廣泛;制得到的復合材料對模擬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物具有良好的芬頓催化效果,且不會產生二次污染。
一種親水性石墨烯、纖維素基石墨烯柔性導電納米紙及其制法,屬于復合材料技術領域。該親水性石墨烯為表面吸附表面活性劑的石墨烯,按固液比,石墨烯:表面活性劑=1g:(10~15)mL。采用該親水性石墨烯和納米纖維素進行混合分散,膜過濾后,得到纖維素基石墨烯柔性導電納米紙。采用表面活性劑吸附在石墨烯表面,對石墨烯進行表面改性,無需對石墨烯進行氧化,使得石墨烯具有親水性,并且配合超聲波輔助振蕩,在保證了石墨烯分散性的同時,又保證了石墨烯結構的完整。并且制作成的柔性導電納米紙導電性能優異,柔韌性好。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于現有技術中固相萃取鉻存在的問題,提供了固相萃取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屬于固相萃取材料技術領域。固相萃取材料由活化硅膠顆粒,吸附在硅膠顆粒表面的聚六亞甲基單胍鹽酸鹽以及吸附在聚六亞甲基單胍鹽酸鹽上的納米硫化銅組成。該材料制備方法為將活化硅膠投入到聚六亞甲基單胍鹽酸鹽溶液中,分散均勻,然后將納米硫化銅與活化硅膠投入到上述溶液中,分散后,離心取沉淀,烘干,即得產品。本發明的復合材料即利用了硅膠的機械性能好,又利用了納米硫化銅比表面積大的優勢,同時又引進了有機官能團胍基和胍基鹽均有利于對重金屬Cr(Ⅵ)離子的吸附。并用于固相萃取水中痕量Cr(Ⅵ),具有良好的分析性能。
本發明涉及多功能復合材料領域,特別是特別是一種石墨烯改性多功能Glare層板及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制備石墨烯懸浮液,將其加入到環氧樹脂基體中超聲攪拌,將丙酮揮發得到石墨烯改性膠黏劑;(2)對待使用的鋁板表面進行處理,形成利于粘接的粗糙表面;(3)石墨烯改性膠黏劑加入環氧樹脂固化劑后,與玻璃纖維混合形成預浸料,預浸料、鋁板通過濕法鋪層形成交替鋪層結構,再通過熱壓固化形成所述石墨烯改性多功能Glare層板。本發明制備的多功能Glare層板的拉伸性能、彎曲性能和電化學性能都要好于傳統使用的Glare層板,可以滿足Glare層板在使用過程中的多功能性要求,達到更好的應用效果,預期在航空航天、交通運輸領域具有廣泛應用前景。
本發明提供一種帶側向通氣孔的二維密排陣列復材管夾層及其加工方法,該陣列復材管夾層由復合材料六邊形原胞通過二維密排的方式制成,存在六邊形孔格內部的間隙和孔格間的縫隙,同時每個原胞棱上至少有3個通氣孔,即每個原胞至少與周圍3個原胞間縫隙相通;每排原胞內,每個原胞間縫隙至少與一個相鄰原胞相通;原胞上通氣孔可位于原胞側面或端面。本發明具有密度小、成本低、工作量較少、比剛度高和通氣孔所占空間較小的優點。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金剛石低壓退火組件,包括保溫管、加熱管、絕緣管和退火腔;所述保溫管位于所述退火組件的最外層,由氧化鈰氧化鋯復合材料壓制而成;所述保溫管的內部安裝有加熱管,所述加熱管呈圓柱狀,該圓柱狀加熱管的上下兩端通過導電發熱片封閉;所述絕緣管位于所述加熱管內部,緊貼所述加熱管;所述絕緣管內部形成中空腔體,所述中空腔體形成退火腔,所述退火腔為氯化鈉圓柱。本發明采用該退火組件進行金剛石低壓高溫退火時,金剛石單晶不會出現石墨化及碎晶現象。這種方式是利用氯化鈉材料的特性,使其保證金剛石長時間保持在高溫狀態。經過實驗證明,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實現金剛石的低壓高溫退火,退火壓力可低至2.5GPa。
本發明涉及一種靜電紡絲制備磷化錫/碳黑納米纖維自支撐負極材料的方法及其應用,將所得該負極材料應用在鋰離子電池技術領域。將高分子聚合物、碳黑、磷化錫納米粒子加入到有機溶劑中,攪拌溶劑得到膠體溶液;通過靜電紡絲方法得到磷化錫/碳黑復合材料,經過簡單的預燒、碳化過程得到磷化錫/碳黑納米纖維自支撐負極材料。該方法工藝簡單、生產周期短、產品均勻性好可適用于工業化生產。本發明應用于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在以0.5A g?1電流密度下經過300圈循環后,其可逆容量保持在528mAh/g。
本發明涉及納米復合材料、儲能電化學材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雙網絡結構凝膠聚合物電解質的制備方法,包括細菌纖維素、甲基丙烯酸磺酸甜菜堿、1,3?丙烷磺酸內酯、乙腈和丙烯酰胺,該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細菌纖維素的純化:細菌纖維素用去離子水沖洗數次,浸泡于濃度為0.1?0.3mol/L的NaOH溶液中80?100℃反應0.5?1h,冷卻至室溫;(2)細菌纖維素的磺化:將剪裁好的細菌纖維素膜浸泡于0.01?0.1mol/L的NaIO4溶液中并充分攪拌;(3)甲基丙烯酸磺酸甜菜堿單體的制備:將0.01?0.5mol 1,3?丙烷磺酸內酯和2?10g乙腈混合均勻。該雙網絡結構凝膠聚合物電解質的制備方法制備的雙網絡結構凝膠聚合物電解質具有高保水性,并在多體系電解液中展現出高離子電導率。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新型表面增強拉曼光譜基底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以聚合離子液體(PILs)和金銀納米粒子自組裝得到熱點型表面增強拉曼光譜基底材料Ag@PILs@Au。本發明新型表面增強拉曼光譜基底材料由于其核心?衛星結構制造了熱點,實現了拉曼信號的增強。并且PILs獨特的陰離子交換性可以實現該復合材料的親疏水性調控,并且引入外源性拉曼探針分子實現熱點的準確定位。該方法具有工藝簡單、可操作性強、重復性好等優點,對制備高性能表面增強拉曼光譜基底具有借鑒意義。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有序介孔氧化還原樹脂的制備方法,具體為以非離子表面活性劑作為結構導向劑,以甲階對苯二酚-甲醛樹脂或鄰苯二酚-甲醛樹脂高分子作為前體,通過蒸發溶劑制得高分子-表面活性劑復合材料,然后利用萃取或低溫焙燒除去表面活性劑得到有序介孔氧化還原樹脂。該制備方法工藝簡單,而且利用這種方法得到的材料的有序度高,并且簡單可控,重復性好。該氧化還原樹脂可以作為氧化還原反應的催化劑或催化劑的載體,也可以用于制備高通量拱選擇性的高分子分離膜,還可以用做金屬離子吸附劑。繼續在高溫下碳化得到相應結構的有序介孔炭材料。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復合正極材料、其制備方法和鋰離子電池,所述復合正極材料包括鋁酸鋰、磷酸錳鋰和微量的碳,所述磷酸錳鋰負載在鋁酸鋰表面,所述鋁酸鋰的質量占磷酸錳鋰質量的0.1-10wt.%,所述鋁酸鋰為尺寸大小為5-10μm的六方形片,其晶相為α-LiAlO2;所述磷酸錳鋰為一次顆粒大小為50-200nm的柱狀或類球狀。所述復合正極材料采用LiAlO2多孔納米片快離子導體為復合材料,其作為鋰離子電池正極的循環性能和安全性能都有顯著提高;所述復合正極材料的制備方法簡單、過程易控、成本低、產率高等優點,能夠使LiMnPO4與LiAlO2均勻復合,為制備磷酸錳鋰復合正極材料提供了新方法。
一種高性能抗磨損密封組件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性能抗磨損密封組件結構包括運動元件、固定元件、密封圈、支撐件;其中:運動元件的外壁面與固定元件的內壁面可轉動地接觸,固定件的內壁面上設置有密封圈安裝槽,支撐件和與支撐件配合安裝密封圈固定安裝在所述密封件安裝槽內,支撐件軸向安裝在密封圈的一側,支撐件和與支撐件配合安裝密封圈的密封組合結構設為n組,密封件與待密封部件相接觸,支撐件支撐密封件使密封件壓緊待密封部件,密封圈為耐磨碳纖維復合材料制成,密封圈與待密封部件的接觸面為光滑表面,密封圈和支撐件都具有彈性,密封圈為耐磨環,密封圈的截面為矩形或者圓形,支撐件采用丁晴橡膠制成。本發明的優點:本發明所述的高性能抗磨損密封組件結構,結構具有強度高,耐磨性好,摩擦系數小,熱變形小,使用壽命長等優點。
一種磺酸結合物的分離方法,以羥基化合物(含酚羥基及醇羥基)底物經化學衍生或生物轉化后的混合物為原料,借助復合材料填充的色譜柱,同時利用不同pH值的洗脫劑實現羥基化合物及其磺酸結合物酸度依賴性的快速分離。本發明在制備磺酸結合物時具有廣泛的適用性,適于所有含酚(醇)羥基但不含有酸性基團的磺酸結合物的純化與制備。
一種2—癸基—2—二羥甲基丙二醇螺環原碳酸酯單體的合成方法,包括:取三元醇,二正丁基氧化錫,一并加入單口瓶中,加入甲苯;將油浴溫度降至室溫。在漏斗中加入CS2,緩慢滴加入反應瓶中,并將油浴加熱,回流,降至室溫后,真空減壓蒸餾出甲苯;用正己烷分次洗滌,程中攪拌,底部的油狀粘稠液體為較純正的單體,加入甲苯,加熱使其溶解,冷卻至室溫后,放入冰箱中使其結晶,過濾干燥,即為產品。利用膨脹計跟蹤單體在聚合過程中的體積變化;膨脹單體及其預聚體與環氧樹脂共聚,可以減少甚至消除因體積收縮造成的內應力,它的加入提高了環氧基團的轉化率,提高了環氧樹脂強度,近而可以得到更高性能的環氧樹脂基的復合材料和粘合劑。
一種復合芯碳纖維電熱電纜及制備工藝,包括由復合芯碳纖維束組成的導電層、絕緣導熱耐溫層、絕緣防水防潮保護層及外層絕緣護套。特征在于所說的復合芯碳纖維導電層是將玻璃纖維絲混合到碳纖維束中,再將復混碳纖維束復合成索,最后再由熱固性樹脂固化成一體的復合材料。將復合碳纖維束穿入兩層鋁線的中心,形成鋁基碳纖維復合芯,復合芯的直徑為3.0-4.0mm。本發明的優點是復合芯碳纖維電纜的導電率比鋼芯電纜高,重量比鋼芯電纜低,且抗拉強度大,生產技術簡單。
本發明涉及復合材料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水性導靜電聚脲涂料及其制備方法。涂料為含多異氰酸酯的組分一和作為固化劑的組分二;其中,組分一為按100份重量份數計,多異氰酸酯10份?50份、分散劑0.1?10份、乳化劑2?25份和導電粉2?30份;組分二固化劑為濃度為10—80wt%的堿性溶液或金屬鹽溶液;組分一與組分二質量配比為1:1?20:1。本發明水性導靜電聚脲涂料,其實現了水性聚脲涂層導靜電功能,使用與水性聚脲配套體系導電粉,挑選確定合適分散劑和乳化劑,使得配套的導電粉在水性聚脲基涂層中分布均勻,能夠有效地防止靜電聚集,并能將外來物體帶來的聚集靜電通過傳導耗散來釋放,具有防止靜電火花的功能。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聚碳硅烷增強氧化鋁陶瓷漿料的制備方法和3D打印光固化成型工藝,屬于陶瓷材料技術領域。通過調整液態聚碳硅烷在整個懸浮液中的質量百分比,來優化Al2O3復合材料的碳化硅以及化學反應生成莫來石含量,從而達到增強陶瓷力學性能的目的。碳化硅聚合物是一種較為穩定的前驅體聚合物材料,但是遇到水性溶液產生化學反應導致固化。選用適當的樹脂單體、分散劑、光誘發劑以及塑化劑才能解決漿料不穩定性的問題。通過設計三個階段的熱解工藝來保證聚合物轉變的碳化硅不發生氧化反應,并在氧化鋁中形成碳化硅纖維,達到增強體的效果。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漸次切削鉆頭及基于漸次切削鉆頭的CFRP制孔方法,涉及復合材料加工技術領域,漸次切削鉆頭包括包括鉆頭本體,從鉆頭本體的前端至后端依次設置有第一主切削區、第二主切削區、連續副切削區和刀柄夾持區,第一主切削區設有錐度角為α的錐度,第二主切削區設有錐度角為β的錐度,鉆頭本體的外周上設有排屑直槽,排屑直槽從第一主切削區延伸至連續副切削區,位于第一主切削區的排屑直槽的朝著切削方向的槽邊為第一主切削刃,第二主切削區的周側設有多微刃結構,多微刃結構包括多個均勻排布的微刃,位于連續副切削區的排屑直槽的朝著切削方向的槽邊為副切削刃。
本發明提供一種螺旋形玄武巖微筋及制備方法,屬于新型復合材料領域。該微筋包括玄武巖單絲纖維和耐堿浸潤劑;將500~1500根平行的玄武巖單絲纖維通過耐堿浸潤劑集束粘結后,依次經擠壓成形、螺旋扭轉、二次浸潤、烘干硬化、切斷后得到螺旋形玄武巖微筋。該微筋的制作工藝簡單,截面剛度高,摻入混凝土中不易結團與脆斷,可顯著提高微筋在新拌混凝土中的摻量上限;微筋的螺旋形結構可改善其與混凝土之間的粘結性能,能夠更加有效地橋接裂縫和限制裂縫擴展,從而顯著改善混凝土的力學性能與耐久性;此外,微筋具有良好的耐堿、耐氯鹽腐蝕性能,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生物質復合光刻水凝膠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屬于復合材料技術領域。本發明以木質素、纖維素為原料,在堿/尿素溶液中低溫快速溶解,制備出高強度、高彈性、磁響應的生物質水凝膠。制備出的生物質水凝膠具有優異的紫外吸收性能,熱穩定性,機械穩定性。更重要的是,在室溫下,磁性水凝膠在近紅外光的照射下不僅能夠呈現穩定的光刻圖案而且能被切割成塊。圖案的設計與切割的時間可以通過光照時間和光源功率來控制。本發明操作簡單、靈活性高,可以在水下和狹小空間內精準、可控操作。在光、電、磁材料具有很好應用前景。
本發明屬于復合材料構件制造的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復材T或工型長桁間距控制的方法,其包括將壁板上的長桁工裝按照固化過程中的理論位置進行擺放,測量出長桁與長桁之間的間距;沿長桁長度方向,每間隔500mm設置一道定位工裝,定位工裝包括定位板、定位塊和水平式夾鉗;將定位板、定位塊、水平式夾鉗三部分連接在一起,并與長桁工裝進行定位,從而控制復材T或工型長桁間距。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結構簡單的定位工裝保證了長桁的軸線精度,克服原有長桁定位不準、固化過程中長桁位置發生偏移的弊端。
本發明的以高粱秸稈芯為載體Fe3C/C復合吸波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屬于電磁波吸收材料技術領域。該吸波材料以成熟高粱秸稈芯為多孔載體,通過浸漬?碳化還原方式制備了Fe3C/C復合復合材料,材料組分以重量份計:九水硝酸鐵10?14份,草酸4?8份,玉米秸稈芯0.1?0.6份。制備時,先后將高粱秸稈芯浸泡于0.2?0.4mol/L九水硝酸鐵溶液和0.3?0.6mol/L草酸溶液中,完成浸泡后,于500?700℃下碳化還原反應2?4h,制得Fe3C/C復合吸波材料。該制備方法簡單,高效,成本低,可操作性強,密度低,用于電磁波吸收領域,符合吸波材料“薄、輕、寬”的特點。吸波材料制備成測試樣品,經檢測在整個X波段幾乎都可達到90%以上電磁波吸收,吸波性能良好。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離子凝膠體系下制備雙金屬硫化物與碳復合物的方法,屬于鈉離子電池電極材料制備技術領域。該方法首先合成了離子液體和sp2雜化碳材料混合的離子凝膠,然后溶于水中制備出IL?sp2雜化碳材料分散液,雙金屬源和硫源在與離子液體陽離子或含氧官能團間靜電相互作用下,分散在sp2雜化碳材料周圍,根據金屬硫化物沉淀平衡常數(Ksp)的不同,在離子液體輔助水熱條件下,依次沉積在GO片層上,得到雙金屬硫化物@sp2雜化碳材料納米復合材料。本發明緩解了金屬硫化物自身導電性差、在充放電過程中的體積膨脹和易聚集的問題,有效的提高了材料的長循環性能和高倍率性能。
本發明提供一種改性多壁碳納米管/三元乙丙橡膠阻燃材料,涉及阻燃材料技術領域,本發明利用羥基多壁碳納米管與二溴丁烷反應生成溴代多壁碳納米管,溴代多壁碳納米管與對羥基苯硼酸頻哪醇酯反應,得到改性多壁碳納米管。將改性多壁碳納米管、二溴苯基磷酰胺、1,3,5?苯三硼酸三頻哪醇酯原位聚合,得到超支化聚磷酰胺改性多壁碳納米管。將超支化聚磷酰胺改性多壁碳納米管、三元乙丙橡膠以及相關輔料混合制備得到改性多壁碳納米管/三元乙丙橡膠復合阻燃材料。本發明添加超支化聚磷酰胺改性多壁碳納米管提升材料阻燃性能,本發明制備的阻燃復合材料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以及優秀的力學性能。
本發明屬于碳材料制備技術領域,一種重力場輔助的基于碳量子點調控碳材料缺陷密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將碳材料溶于第1乙醇溶液中,再將碳量子點溶于第2乙醇溶液中并分別對第1、2乙醇溶液進行第1次超聲處理使其分散均勻,然后將第1、2乙醇溶液混合進行第2次超聲處理至混合均勻,得到碳材料耦合碳量子點前驅體溶液。(2)將步驟1得到的碳材料耦合碳量子點前驅體溶液轉移至離心管并置于高速離心機中進行表面增強的耦合反應,得到碳材料耦合碳量子點復合材料,通過重力場輔助調控碳材料缺陷密度。本發明方法可實現快速且精確調控不同碳材料的缺陷密度,具有工藝簡單、能耗低、耗時短、易于規?;a等優點。
本發明屬催化劑制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具有脫砷性能的Cr?Cu/SiO2催化劑的制備方法,具體步驟包括:(1)在銅鹽水溶液中加入氨水,形成銅氨絡合物;(2)在所得產物中加入硅溶膠溶液,經室溫攪拌、水浴加熱及抽濾干燥后得到沉淀物硅酸銅前驅體;(3)將所得產物在馬弗爐中煅燒,得到Cu/SiO2多孔載體;(4)將所得產物浸漬在含金屬鉻溶液中,經干燥、煅燒后即得目的產物。本發明可得到具有較大比表面積和良好Cr負載量的Cr?Cu/SiO2催化劑復合材料,有利于脫砷率的提高。
本發明涉及纖維素納米晶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纖維素II型納米晶粒子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該纖維素II型納米晶粒子的結晶度≥80%;其數均分子量為1200~2500,分子量分布系數Mw/Mn≤1.30。該纖維素II型納米晶粒子的制備方法包括:纖維素原料先進行非晶化重構,再晶化酸解,晶化酸解可以在低濃度酸性條件下進行,實現了纖維素納米晶材料的高效、清潔生產和品質控制。該方法所制備的纖維素II型納米晶粒子結晶度高、分子量小、分子量分布窄、尺寸分布窄、表面構象明確、表面化學修飾潛力大,可用于催化劑載體、復合材料增強相等用途。
本發明涉及金屬基復合材料增強體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表面金屬化石墨烯及其制備方法。將氧化石墨烯分散液及活性劑在電鍍液中混合,以鈦為陰極、以銅作為陽極板接入直流電進行電鍍,使氧化石墨烯在電鍍過程中沉積在表面已鍍覆有一層銅膜的鈦板上,鈦板上形成含有銅和氧化石墨烯的復合鍍層,將復合鍍層收集得到表面金屬化石墨烯,該表面金屬化石墨烯包括包裹在氧化石墨烯表面的金屬膜,金屬膜為金屬銅膜。本發明無需引入連接介質,大幅縮短工藝流程,降低生產成本,同時,制備原料可循環利用,無廢液產生,對環境友好,且改善了石墨烯與金屬基體之間的潤濕性,解決石墨烯在金屬基體中難以均勻分散的問題。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遼寧有色金屬復合材料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