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鋰電池用碳包覆鈦酸鋰負極材料的制備方法,本方法采用活性聚合制備分子量可控的聚合物,并與鈦酸鋰的原料進行球磨混合后燒制,得到包覆導電碳層的鈦酸鋰材料,本發明采用的聚合方法可選單體范圍廣泛,通過調節原料配比可得到不同碳鏈長度的聚合物,并且碳鏈長度分布均勻,最終得到的碳包覆太酸鋰材料性能均一穩定,且獲得的鈦酸鋰材料在1C(1C=175mA/g)倍率下首次充電比容量達到160mAh/g以上,經過800次循環容量保持90%以上。
本發明涉及正極材料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高倍率磷酸鐵鋰鋰離子電池正極片及制備方法。本發明通過對碳纖維粉末分別進行三聚氰胺改性、磷酸改性后涂布于磷酸鐵鋰/碳纖維層兩側,作為人工SEI膜對磷酸鐵鋰層進行預包覆,在電解液體系中自組裝固定,形成多孔碳纖維骨架負載人工SEI@磷酸鐵鋰的復合正極材料。這種碳纖維粉末自組裝骨架具有一定的嵌鋰能力,可以作為SEI膜中的無機層,其具有較高的鋰離子傳導能力,在化成工藝中可以有效緩解SEI膜的過度生長,減少不可逆容量的損失。本發明通過人工SEI有機相對磷酸鐵鋰顆粒的預包覆,可以有效提高正極材料的首效和倍率性能。其工藝簡單可控,適宜于大規模工業化生產。
本發明公開了利用含較高雜質富鋰溶液制備電池級碳酸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含較高雜質富鋰溶液泵入反應釜中并升溫至60~80℃,加入第一除雜劑并保溫攪拌反應,調整pH值至11~12,繼續保溫攪拌反應,過濾得到精制富鋰溶液;向反應釜中加入去離子水并加入碳酸鈉攪拌溶清配制得到碳酸鈉溶液,再加入第二除雜劑和氫氧化鈉并攪拌反應,過濾得到精制碳酸鈉溶液;將精制富鋰溶液與精制碳酸鈉溶液反應得到碳酸鋰漿料;將碳酸鋰漿料進行固液分離,得到碳酸鋰含濕固體和沉鋰母液;用去離子水將碳酸鋰含濕固體淋洗后投入洗滌槽,加入去離子水進行再漿洗滌,固液分離得到碳酸鋰濕料;將碳酸鋰濕料烘干得到電池級碳酸鋰。
本發明涉及一種鋰電池組SOC測定裝置及方法,屬于新能源測控領域。該方法針對鋰電池組SOC測定目標,通過構建鋰電池組針對性電池維護與測試系統(Battery?Maintenance?and?Test?System,BMTS)平臺準確測定SOC值;通過RS485總線機制實現其組網控制,并配備有嵌入式監視與控制通用系統(Monitor?and?Control?Generated?System,MCGS)和工控機(Industrial?Personal?Computer,IPC)實現本地控制和遠程控制;增加航空頭并分配跳線識別碼以提高對多種鋰電池組的適應性;通過在主充放電回路中增設獨立保護單元IPU以實現三級保護。該方法在恒流CC放電基礎上,融入串聯充電轉均衡充電過程以提高鋰電池組容量利用效率;通過恒流(Constant?Current,CC)充電轉恒壓(Constant?Voltage,CV)充電模式切換解決每個電池單體的電量充滿問題,實現對SOC值的有效測定。
本發明屬于鋰離子電池領域,提供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LiCo1?x?yVxMgyO2?yFy及其制備方法,用以克服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層狀鈷酸鋰(LiCoO2)電化學性能較差的缺點;本發明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分子表達式為LiCo1?x?yVxMgyO2?yFy,其中:0< x≤0.05,0< y≤0.03。本發明通過采用氟元素取代氧元素,釩、鎂元素取代鈷元素得到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LiCo1?x?yVxMgyO2?yFy,能夠在高達4.5V的電壓下充放電;本發明采用極少量的?1價氟元素取代部分氧元素,大大提高了材料的綜合電化學性能,在室溫環境下,當恒電流充放電倍率為0.5C,充放電截止電壓為2.7?4.5V時,該層狀結構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首次放電比容量可達到179.5mAh/g,循環50次以后仍可達到157.5mAh?g?1,容量保持率高達87.7%。同時,本發制備工藝操作簡單,易于大規模工業化生產,可重復性高。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高倍率性能鋰離子電池用磷酸鐵鋰/碳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先分析前驅體磷酸亞鐵粉末的鐵、磷含量;按照摩爾比為Li:Fe:P=1.02-1:0.98-1:1的比例加入鋰源、磷酸亞鐵前驅體和磷源的混合漿液中,加入適量液相還原劑及導電添加劑,在還原劑的沸點溫度下回流反應,減壓蒸餾回收還原溶劑得到磷酸鐵鋰前驅體;再惰性氣體保護煅燒得到LiFePO4/C復合正極材料。與其它方法相比,本發明流程精簡、反應時間短、工藝設備簡單,合成產物顆粒細小,粒徑分布均勻,10C下的放電比容量達到110mAh/g,具有良好的高倍率電化學性能及優異的循環穩定性能。由于合成反應過程無需高壓容器,只需較短的高溫煅燒時間,還原溶劑易回收等優點,能耗大幅降低,易于工業推廣。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鋰離子電池用鈦酸鋅鋰/碳納米復合負極材料的制備方法,首先將鋰源、鈦源、鋅源和碳源進行液相反應形成金屬配合物,再油浴加熱得到前驅體凝膠,然后微波處理得到鋰離子電池的復合負極材料。采用本發明的方法制備碳包覆的鈦酸鋅鋰,不僅能耗低,反應時間短,顆粒大小均勻,而且采用其作為負極活性材料制成的電池的電化學性能優異,在100mA/g的電流密度下進行循環性能測試,鈦酸鋅鋰電池的容量初始值達到了238.3mAh/g,經過10次循環后,比容量依然在240mAh/g左右,電化學性能保持得很好,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制備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磷酸釩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使三價釩源化合物與堿反應,得到氫氧化釩,其中,三價釩源化合物為硫酸釩和/或氯化釩;使氫氧化釩與磷酸反應,得到磷酸釩;使磷酸釩與氫氧化鋰或碳酸鋰混合,燒結,得到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磷酸釩鋰。本發明利用三價釩的硫酸釩或氯化釩來制取磷酸釩,取代了使用具有毒性的五價釩源化合物,使得工藝更加綠色環保;本發明制備磷酸釩過程中省去了還原五價釩源化合物的步驟,使得工藝流程縮短,且操作簡單,易于工業化生產。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硝酸二次逆向浸出鋰輝石提鋰的方法,該方法包括:S1:將鋰輝石進行球磨,球磨后的鋰輝石在900~1300℃下進行煅燒1~5h;S2:煅燒后的鋰輝石與水按液固質量比2.5~6:1進行打漿,然后往漿液中加入適量的硝酸進行一次浸出反應,反應時間為1~6h,反應后得到的固液混合物進行過濾,得到浸出液I和浸出渣I。本申請的方法能夠將鋰輝石的產品價值利用最大化,能制備出氫氧化鋰、氫氧化鉀、硝酸、氧化鎂、銣鹽和銫鹽。本發明適用于礦物原料處理領域。
本發明涉及鋰電池正極材料的技術領域,提供了一種鋰電池用改性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及制備方法。該方法先分別配制鋰源溶液、鐵源溶液、磷源溶液、銅源溶液,然后混合并加入抗壞血酸制得前驅體溶液,再進行水熱反應,并在反應過程中加入聚(2?氨基噻唑),經冷卻,無水乙醇洗滌,抽濾,真空干燥,得到聚(2?氨基噻唑)包覆銅摻雜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即LiFe1?xCuxPO4/PAT,其中x=0.02?0.2。與傳統方法相比,本發明通過采用聚(2?氨基噻唑)包覆及銅摻雜,明顯提高了磷酸鐵鋰的電導率和鋰離子擴散系數。
本發明涉及鋰電池領域,特別涉及固態電解質及具有該固態電解質的鋰電池電芯、鋰電池,所述固態電解質包括S原子與N原子組成的八元環化合物或九元環化合物,其中,所述八元環化合物或九元環化合物中N原子的數量為1?3個。所述固態電解質包括S原子、N原子組成的八元環或九元環形成穩定的結構,因此,具有大于5V的電化學窗口。此外,由于所述固態電解質中包含S?S鍵化合物,因此其也具有較優的黏性和柔性。所述固態電解質與電極層接觸時可具有較優的界面處浸潤性及界面黏附性。具有上述固態電解質的鋰電池電芯及鋰電池,也具有較高的機械或電學性能。
本發明涉及鋰離子電池用聚合物修飾的鈷酸鋰材料及其制備和應用,屬于電池制造領域。本發明提供一種鋰離子電池用聚合物修飾的鈷酸鋰材料,其原料及其重量份數為:鈷酸鋰100~1000份,單體1~8份,溶劑100~1100,引發劑1~7份;所述單體為第一單體或第二單體中的至少一種,第一單體為第二單體為N~乙烯基吡咯烷酮。本發明提供一種能在高充電截至電壓下保持高比容量,且可以穩定循環的聚合物修飾鈷酸鋰材料,由該修飾過的鈷酸鋰為正極,所組裝的電池在高電位下可以保持高的容量,且具有較理想的循環性能。
本發明涉及聯合制備電動汽車級碳酸鋰和單水氫氧化鋰的方法,屬于鋰電池技術領域。本發明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聯合制備電動汽車級碳酸鋰和單水氫氧化鋰的方法。該方法通過漿液處理、兩次中和凈化、除鈣、除磁以及除有機物、兩次膜濃縮得到一次濃縮液和二次濃縮液,二次濃縮液通過四次精制得到EV級碳酸鋰,一次濃縮液通過轉化、精制得到EV級單水氫氧化鋰。本發明方法,將EV級碳酸鋰和EV級單水氫氧化鋰工藝流程有機結合,可以減少新建生產線對設備的投入,縮短工藝流程,實現EV級鋰鹽產品的工業化生產,為提高鋰動力電池的容量、電池壽命及其安全性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針對高鎂鋰比鹵水而使用的三元復合沉淀劑除鎂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復配主沉淀劑、輔助沉淀劑(水溶性高聚物與表面活性劑)及晶種,用此三元復合沉淀劑沉淀高鎂鋰比鹵水中的鎂,繼而將除鎂后的鹵水濃縮,再用碳酸鈉沉淀鋰,得到碳酸鋰產品。迄今為止,高鎂鋰比鹵水的鋰鎂分離方法中氫氧化鎂沉淀法是最有效的,但此法得到的沉淀為凝膠狀,極難過濾,且凝膠夾帶及吸附鋰離子,使鋰的回收率降低。本發明提供的三元復合沉淀劑能有效改善其沉淀的結構,得到易于過濾的沉淀物,其對高鎂鋰比模擬老鹵的除鎂率可達99.9%,鋰損失率低于2%。濾液濃縮至含鋰2wt%,用4wt%碳酸鈉沉淀鋰離子,得到回收率達到98%以上的碳酸鋰。
本實用新型涉及生產尾礦微粉的設備技術領域,提供了一種利用鋰礦尾礦及鋰渣廢渣生產尾礦微粉的設備,高效快速烘干機的出料口與第一除塵器的進風口相連;第一除塵器的出料口與粉體活化混料機的進料口之間設置有第一輸送裝置;第一引風機的引風口與第一除塵器的排風口相連;鋰渣立磨的出料口與第二除塵器的進風口相連;第二除塵器的出料口與粉體活化混料機的進料口之間設置有第二輸送裝置;第二引風機的引風口與第二除塵器的排風口相連。本實用新型可對鋰礦尾礦和鋰渣廢渣進行處理,制備出符合標準要求的尾礦微粉,實現了鋰礦尾礦和鋰渣廢渣的回收再利用,減少環境污染,提高了經濟效益。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于直接從鹵水提取鋰的鋰 離子分離材料的合成新方法。該方法是以TiO2或H2TiO3和Li2CO3、LiOH或LiNO3為起始物,采用類溶膠~浸漬法,即加入碳原子數低于13的有機溶劑(如醇類、酮類等)、水或其混合物在攪拌浸漬作用下,使反應物質相互擴散,達到分子級混合并呈類溶膠狀,蒸發、干燥得到鋰離子分離材料前驅體。將此前驅體在高溫下煅燒,合成出鋰型鋰離子交換體,用HCl洗去Li+,轉型為氫型鋰離子交換體。該交換體可吸附鹵水中低含量Li+(≤1000mg/L),經HCl洗脫~再生為氫型交換體,從而反復使用。該交換體對鹵水中的Li+具有較高的記憶選擇性和交換容量(達29mgLi+/gTiO2),低溶損率(每次溶損率≤0.1%),為直接從鹵水提取分離鋰提供了一種新的分離材料和分離技術。
本發明涉及鋰的回收方法,特別涉及一種電化學回收廢舊鋰電池正極材料中鋰的方法。本發明方法包括將電解槽用一價陽離子選擇性透過膜分割成陽極室和陰極室兩個區域;以廢舊鋰電池正極材料為陽極,以鋰鹽溶液、含二價陽離子電解液、含三價陽離子的電解液中的至少一種為陽極室電解液;以惰性電極材料為陰極,鋰鹽溶液為陰極室電解液;施加外電勢,使廢舊鋰電池電極材料中的鋰形成鋰離子溶解在陽極室電解液中,通過一價陽離子選擇性透過膜進入陰極室富集,得到富鋰溶液。本發明方法簡單有效,成本低廉,鋰富集效率高,鋰的回收率高達95%以上,鋰液純度高,且可以實現連續性的回收廢舊鋰電池電極材料中的鋰。
一種鋰電池正極活性材料磷酸鐵鋰的制備方法,涉及一種采用溶膠自蔓延法制取大功率鋰離子二次電池正極活性材料磷酸鐵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備過程是將以可溶性鐵鹽、鋰鹽、磷酸、絡合劑以及摻雜金屬源、碳源前驅物為原料,將原料制成溶膠并濃縮,然后在650~750℃溫度下引發自蔓延燃燒合成橄欖石型純磷酸鐵鋰、摻雜的磷酸鐵鋰或這兩者之一與碳的復合粉末。本發明的方法,不經過凝膠過程,直接在非氧化性氣氛中于650~750℃的背景溫度下引發自蔓延燃燒,僅需3~60分鐘即可獲得成分可控、均勻、晶粒細小的高性能磷酸鐵鋰粉末,可作為優質的二次鋰電池正極材料。本方法可以批量生產。
本發明涉及鋰離子電池的技術領域,提供了一種用于鋰離子電池的磷酸鈷鋰正極材料及制備方法。該方法通過Fe3+對磷酸鈷鋰進行摻雜,并在前驅體顆粒制備過程中加入改性多壁碳納米管,使碳納米管部分包覆于顆粒表面,部分嵌入顆粒內部,然后燒結得到碳納米管與Fe3+摻雜磷酸鈷鋰相互穿插的復合顆粒,再在復合顆粒表面原位合成聚吡咯,進一步高溫處理使聚吡咯轉變為氮摻雜碳層,將磷酸鈷鋰顆粒表面的碳納米管連接起來形成致密導電網絡,制得磷酸鈷鋰正極材料。與傳統方法相比,本發明的制備方法,可顯著提高磷酸鈷鋰正極材料的電子電導率和離子電導率,抑制電解液的分解,提高比容量,改善循環性能。
本發明涉及從磷酸亞鐵鋰廢料中回收氫氧化鋰的方法,屬于廢舊鋰離子電池回收利用技術領域。本發明所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了一種從磷酸亞鐵鋰廢料中回收氫氧化鋰的方法。本發明方法包括如下步驟:磷酸亞鐵鋰廢料于500~800℃焙燒1~4h;焙燒后的物料加硫酸浸出,過濾得到磷酸鋰、磷酸鐵和硫酸鐵的混合溶液;混合溶液加熱到80~100℃,并調節pH值到2~2.5,反應1~4h,過濾、洗滌、干燥得到磷酸鐵;過濾所得的濾液調節pH值6~7,加入氯化鈣除磷,過濾;除磷后過濾所得的濾液中加入氫氧化鈉,調節SO42-/Na+摩爾比為0.9~1.1:1,攪拌條件下冷卻至-5±3℃,過濾,所得濾液加熱蒸發至液固比為0.8~1.1:1,然后冷卻、結晶、過濾,得到氫氧化鋰粗產品。
本實用新型涉及鋰電池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鋰電池正極結構組合、鋰電池電芯。一種鋰電池正極結構組合,包括正極結構和形成在所述正極結構上的緩沖層,所述正極結構包括正極集流體和形成在所述正極集流體上的正極層。所述緩沖層形成在所述正極層之上,且所述正極集流體、正極層和緩沖層疊加設置。所述正極層包括鋰離子化合物,所述緩沖層包括鋰離子化合物。所述緩沖層能有效阻止電解質和正極結構直接接觸,避免電解質中的微量HF與正極結構的不可逆反應,同時抑制高壓充電下正極結構的塌陷,從而使得該正極結構制成的電池的可逆容量和循環性得到提升。
本實用新型涉及鋰電池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改性鋰電池電極結構和鋰電池結構。一種改性鋰電池電極結構,該改性鋰電池電極結構用于電解質包括Li7La3Zr2O12的鋰電池中,該改性鋰電池電極結構包括電極層和形成在所述電極層之上的緩沖結構層,所述緩沖結構層包括含有鋰、鑭、鋯及鉭的氧化物。電極結構層上形成有緩沖結構層,所述緩沖結構層包括含有鋰、鑭、鋯及鉭的氧化物。緩沖結構層的費米能級處在電極結構和電解質之間,能很好的降低鋰離子在電解質和電極結構之間的傳輸勢壘,能很好的降低電解質和電極結構之間的界面阻抗,提高導電離子的傳導性能。
本發明提供一種基于鈦酸鋰異質結構的高安全儲鋰材料的制備方法,屬于鋰離子電池電極材料制備的技術領域。發明首先對含有鈦源和鋰源的溶液進行靜電紡絲,然后在氬氣氣氛下進行碳化處理,得到含有LTO/RT異質結構的鈦酸鋰納米棒復合材料。該方法操作簡單,合成的納米棒狀特殊結構可以縮短鋰離子的擴散路徑,粗糙的表面可以暴露更多的活性位點;同時非化學計量比的鈦源和鋰源在材料內部產生了LTO/RT的異質結構,通過內建電場的建立提高電子導電性,有效的緩解了LTO導電性低的問題,從而提升了材料的電化學性能,并且溫度傳感測試表明了該電極材料有著高安全性,適合規?;a和應用。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具有合金界面?鋰厚膜結構的全固態厚膜鋰電池的制備方法,屬于全固態電池技術領域。該全固態厚膜鋰電池包括厚膜正極、電解質薄膜、厚膜負極;制備方法包括:在電解質薄膜上制備金屬薄膜層;在金屬薄膜層上放置含鋰的金屬片,加熱金屬薄膜層至100~175℃,保溫1~3h,以1~10℃/min的速度冷卻,原位形成具有合金界面?鋰厚膜結構的負極,負極的厚度為10~350μm。通過這種方法,能夠在電解質薄膜上高效、低成本的制成厚膜負極,能形成負極?電解質致密的接觸界面,同時,合金界面層的高離子導電特性可以使負極側的鋰均勻沉積,減小極化,抑制鋰枝晶的生成,進而提高固態電池的電化學性能。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鈷酸鋰廢料中綜合回收鈷和鋰的方法,具體涉及有價金屬回收利用領域,該方法包括:先將鈷酸鋰廢料用酸液浸出過濾后,所得濾液用多價金屬吸附樹脂選擇性吸附鈷,從而將鈷回收后;再將剩余的濾液用雙極膜分離出氫氧化鋰和酸液,完成鋰元素回收,分離出的酸液可直接回收利用。依據本發明所述方法,操作簡單易控,所用化學原料單一,有效實現對鈷酸鋰廢料中鈷、鋰金屬高純度充分綜合回收的同時,還能實現對所用酸液原料的循環利用,環保高效,工業實用價值高。
本發明涉及新能源鋰材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鋰精礦焙燒料先分離再經酸化或堿化制備鋰鹽的方法。鋰輝石礦經焙燒、分散、分離后,再進行酸化或堿化反應制備鋰鹽;分散是通過機械研磨、高速攪拌或氣流粉碎,將焙燒料分散為150目以下的細粉料和150目以上的粗粉料,細粉料即為鋰鹽生產用β型鋰精礦粉;所述粗粉料即為含鋰長石粉;分離是將細粉料和粗粉料分開,只將150目以下的細粉料進行酸化或堿化反應制備鋰鹽,而150目以上的粗粉料則作為副產物另作他用。本發明使焙燒料中65%的含鋰長石粉分離出來,不再參加酸化或堿化反應,節省了大量的費用,而離出的β型鋰精石粉品位提升,細度150目以上,鋰金屬回收率達85%以上。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纖維狀鈦酸鋰的制備方法及纖維狀鈦酸鋰,解決現有技術中尚未有以膠原纖維為模板制備纖維狀鈦酸鋰的問題。本發明的一種纖維狀鈦酸鋰的制備方法,采用膠原纖維為模板,以無機鈦源為鈦鞣劑,鋰鹽為鋰源,采用膠原纖維為模板,以無機鈦源為鈦鞣劑,鋰鹽為鋰源,先將鈦源負載在膠原纖維上,再將鋰源與鈦源結合,從而實現纖維狀鈦酸鋰的制備。本發明方法簡單,操作簡便,創造性地采用皮膠原纖維作為模板,將金屬離子負載在膠原纖維上,而后通過煅燒去除皮膠原纖維模板,從而將膠原纖維超分子結構中的結構信息復制保留在鈦酸鋰上,制備出纖維狀的鈦酸鋰。
本發明公開一種鋰離子電池化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驟:第一次注液:對鋰離子電池進行注液,注液完成后封口;烘烤:將完成所述第一次注液步驟后的所述鋰離子電池進行烘烤,通過高溫熱解反應使所述鋰離子電池的正負極表面均形成LiF膜;第二次注液:所述烘烤步驟完成后,再次對所述鋰離子電池進行注液,注液完成后抽氣封口。本發明還公開了采用上述鋰離子電池化成方法化成的鋰離子電池。本發明提供的鋰離子電池化成方法及鋰離子電池,有效解決鋰離子電池高溫循環性能低和電池高溫鼓脹的問題。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親鋰合金修飾層、復合鋰負極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屬于但不限于電池技術領域。本發明通過將異種元素M加入熔融態金屬鋰,得到熔融態鋰合金Li?M,再將熔融態鋰合金Li?M接觸金屬材料N表面,在金屬材料N表面自發形成一層至少含有元素M及N的親鋰合金修飾層,該親鋰合金修飾層誘導液態鋰合金和/或液態鋰吸附在金屬材料N的表面,然后冷卻至室溫后,得到含有金屬材料N骨架層、親鋰合金修飾層和Li?M鋰合金/金屬鋰層的三層結構、包含至少三組分的固態復合鋰負極材料,解決了現有復合鋰負極材料的制備問題及在循環過程中存在鋰枝晶生長、電極體積膨脹和結構粉化的問題。
本發明公開了粗碳酸鋰生產電池級碳酸鋰的氫化系統及方法,粗碳酸鋰生產電池級碳酸鋰的氫化系統,包括呈串聯設置的增壓氫化塔和常壓氫化塔,所述增壓氫化塔和常壓氫化塔分別用于進行加壓氫化反應和常壓氫化反應;所述增壓氫化塔通過進料管與漿料提供系統連接,所述增壓氫化塔通過進氣管與二氧化碳提供系統連接;所述常壓氫化塔通過排氣管與二氧化碳回收系統連接,所述常壓氫化塔上設置有排料管。采用本發明所述氫化系統能夠實現以品質較低的粗碳酸鋰為原料,經過一次分步連續氫化處理制備電池級碳酸鋰,且解決了間歇性氫化二氧化碳利用率低、氫化時間長的問題。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四川有色金屬加工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