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新型功能材料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降低琉璃瓦燒制溫度的方法,采用的低溫燒制方式存在產品性能不佳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降低琉璃瓦燒制溫度的方法,將制備得到的外加劑添加到琉璃瓦燒制配料中,降低了燒制原料的吸濕膨脹率,燒制中產生的水汽能夠快速擴散到對流空間中,能夠適應快速升溫,該外加劑具有熱膨脹系數小,熔融性能強,導熱性好,干燥收縮率小的特征,降低了燒制原料出現液相的溫度,促進晶體的形成,所述外加劑為多金屬化合物結構,燒制得到的坯體具有致密的結構,耐急冷急熱不發生開裂,可保證制品的尺寸精度,提高坯體致密度的同時,降低了制品的吸水率(使用TX型陶瓷吸水率測定儀測定吸水率低至0.13%)。
一種用作生理衛生用品主功能材料的納米銀-高吸水性樹脂粉體,其粒徑≤100目,粒徑≤100nm的納米銀粒子被復合在邊長≤10納米的三維網狀結構中,該網絡不影響內外介質交換,含量不少于50ppm、較佳值為170ppm的納米銀粒子在樹脂內分布均勻,滅菌效果極佳。上述復合材料的輻射法生產工藝是在制備高吸水性樹脂原料液中加入交聯劑并攪拌均勻,再加入硝酸銀和表面活性劑,其濃度分別為10-4~10-1M和10-3~2M,在常溫下接受劑量率為10~200Gy/min的鈷-60的r-射線輻照,輻照總劑量達到1~15KGy,從而得到納米銀-高吸水性樹脂復合材料。本制備方法是目前唯一的一步法合成工藝,已應用于工業量產。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羅布麻短纖功能材料的制備方法,涉及功能紡織材料技術領域,以羅布麻短纖為基材,檸檬酸為酯化劑、高碘酸鈉及亞氯酸鈉為氧化劑、衣康酸為聚合單體,通過酯化、氧化、接枝共聚三種類型反應制備羅布麻短纖功能材料。本發明以提取可紡羅布麻長纖維后殘留的短纖為基材,將羅布麻資源分梯次利用,做到資源的綜合利用;所制備的羅布麻短纖功能材料具有生物可降解性、優良醫療保健功能和抗菌性能,從而為開發柔軟舒適型、綠色輕薄型和保健功能型的羅布麻紡織品奠定了研究基礎。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黑臭底泥改良的化學?生物復合功能材料,所述化學?生物復合功能材料按重量份數計包括改性粉煤灰10~15份,改性凹凸棒石16~18份,改性膨潤土6~12份,改性硅藻土3~8份,改性殼聚糖20~22份,改性柿子粉13~16份。本發明通過由改性粉煤灰、改性凹凸棒石、改性膨潤土、改性硅藻土、改性殼聚糖和改性柿子粉混合、造粒、干燥后得到化學?生物復合功能材料,可以有效、安全的吸附底泥中的重金屬離子和磷,改善底泥的結構,恢復底泥對上覆水和內源污染的持續自凈能力。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安徽六安有色金屬功能材料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