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需方使用求開發設計生產。用電阻發熱原理,將電能通過加熱器轉換為熱能,加熱處理所需物料(含氟化物,強腐蝕性)。
自2019年2月8日獲批立項以來,項目歷經兩年多的精心籌備與建設,于2023年12月22日提前竣工。投產首月便實現達產目標,三個月內各項指標均達到設計要求,共處理原礦60396噸,實際平均日處理量超出設計日處理量。
上汽集團宣布,搭載上汽清陶半固態電池的MG4即將上市。上汽清陶在材料、電芯和系統方面進行了創新研究,開發出新一代高安全、高性價比的固態電池。這一技術突破不僅提升了MG4的性能和安全性,也標志著上汽集團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進一步發展。本文將探討上汽清陶半固態電池的技術特點及其對MG4和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影響。
2025年7月30日,力拓集團與智利國有礦業公司Empresa Nacional de Minería(ENAMI)簽署協議,成立合資企業共同開發阿塔卡馬地區的Salares Altoandinos鋰礦項目。力拓將出資4.25億美元,提供現金和技術支持,收購項目51%的權益。該項目旨在開發大規模、長壽命、低成本的鋰鹽水資源,預計2026年上半年完成交易,助力全球鋰資源供應的穩定和增長。
近日,晶科儲能與英國AGR公司簽署140MWh電網級儲能項目,采用28套5MWh液冷集裝箱G2系統,11月首批交付,2026年一季度投運。該設備專為英國高寒潮濕環境設計,液冷技術確保電芯溫差≤±2.5°C,零下10℃仍可保持94%效率,并具備IP55防護及AI云管理。晶科稱此舉鞏固歐洲地位,AGR表示合作降低交付風險,共同推進英國清潔能源轉型。
7月31日,慶鈴汽車在渝宣布首批為哈密量身定制的49噸氫燃料電池牽引車下線并交付,投入“疆煤外運”主線。該車針對哈密高溫、高寒、風沙環境專項開發,-30℃至70℃可靠運行。車輛搭載190 kW博世燃料電池系統與2200 L儲氫系統,滿載續航超600 km,10分鐘完成加氫。相較柴油車,氫燃料及維保成本分別下降30%-35%和70%,實現零碳排放。慶鈴此次交付52臺,助力新疆綠色物流示范,并為企業新能源戰略樹起里程碑。
銅鋰復合帶作為鋰金屬固態電池的核心負極材料,通過將銅箔作為集流體與鋰金屬箔活性材料復合,顯著提升了電池的能量密度。天鐵科技憑借其在非標設備集成技術(如高效電解、低溫蒸餾等工藝)上的優勢,以及99.97%-99.98%高純度電池級金屬鋰的生產能力,成功躋身欣界能源戰略供應商行列。
華南首座“4臺8注”良田加氫站近日在廣州白云落成,日加氫能力達4000公斤,效率提升33%,首槍價27.5元創全省最低,并承諾2025-2028年階梯降價。同期交付108臺氫能車,形成“車站景”閉環。云韜三年建成投運2座、在建6座、籌建32座,聯動廣佛等五城,以模塊化、專利安全與智能運維為技術支撐,依托廣州“氫能18條”政策,打造珠三角氫能供給網絡,加速灣區氫驅動運輸新時代。
Edify Energy已向澳聯邦政府提交維多利亞州米爾杜拉以南47公里的Nowingi 300 MW太陽能+300 MW/2.4 GWh電池儲能項目環評申請,計劃利用現有220 kV線路接入國家電力市場,施工期18個月,高峰用工250人,運營后設5個長期崗位;項目采用“多能互補”兼顧農業,并符合《環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法》。近期澳儲能市場活躍,多家企業同步推進大型電池項目審批。
佛山高明208MW/416MWh獨立儲能電站7月31日試運行,15億元投資僅用八個月刷新“高明速度”。作為佛山首座220kV新型儲能站,它像大灣區超級“充電寶”,毫秒級響應可瞬間輸出20萬千瓦,跨市支援電網調峰調頻,平抑新能源波動,提升供電可靠性與智慧管理水平。項目由北控廣通聯合廣州儲能集團打造,將納入統一調度,成為高明區乃至粵港澳大灣區能源轉型的關鍵支點,并帶動富灣湖產業園形成高端電力設備全鏈條集群。
美國鈦生產商IperionX計劃籌集4700萬美元,以加強其國內供應鏈,并在2026年底前將鈦粉的產量提高到2000噸/年。該公司還將利用部分資金用于其一期年產能超過125噸的模塊化爐業務,并計劃擴大鍛造能力,以擴大其產品組合。這筆資金將通過私募方式獲得,第一筆資金預計將于近期完成。
中石化與西班牙Técnicas Reunidas聯合體獲ACWA Power授予沙特延布綠氫制氨項目FEED合同,將負責前端設計。項目規劃4 GW電解槽,年產40萬噸綠氫并轉化為綠色氨,配套海水淡化廠及出口碼頭,計劃2030年商運。聯合體先執行10個月設計,隨后提交數十億歐元EPC方案,建成后有望使沙特成為全球綠氨主要供應國。
第十二屆世界運動會8月7日將在成都開幕,東方氫能派出24輛零排放氫燃料公交護航,并組建“氫能大巴保障先鋒隊”。隊員均為服務過大運會、科幻大會的技術骨干,出征前已完成司機培訓、車輛體檢、備件儲備和暴雨模擬試驗,并通過氫智物聯網實時監控,確保賽事期間“零事故、零延誤”,用專業與熱情展示中國氫能實力與成都風采。
奇點能源eBlock-418A儲能系統近日通過全球權威的UL 9540A熱失控蔓延測試。在100%滿電、柜體間距僅10 mm的極端布局下,試驗關閉所有主動保護,僅依靠“電芯-模組-柜體”三重被動防護:氣凝膠隔熱、金屬/云母復合阻燃、夾心防火墻板及泄爆閥。持續48小時、600 ℃以上高溫中,主柜未起火、未爆炸,相鄰柜體表面溫度僅27.5 ℃,墻面溫升3.3 ℃,均遠低于國際標準,成功將熱失控鎖定在單柜內。
倫敦上市基金Gore Street儲能公司(GSF)簽署協議,出售其美國加州200MW/400MWh Big Rock電池儲能項目的投資稅收抵免(ITC)。連同此前已售Dogfish項目,兩筆交易稅后共8400萬美元。收益分階段到賬:今年秋季前可收75%,余款年底結清。首批資金可把項目已提用貸款由6600萬降至4400萬美元,降低杠桿率和利息支出,并為2025年下半年向股東派發每股3便士特別股息創造條件。本次交易采用《通脹削減法案》2022年新增的“抵免可轉讓”機制,雖無折舊優惠,但流程更簡捷 。
芬蘭拉彭蘭塔Mertaniemi地區日前投運38 MW/43 MWh電池儲能系統,由Merus Power建設、ACEEF基金與Lappeenrannan Energia共同持有,總投資約1500萬歐元,歷時18個月完成。項目具備電網形成能力,可模擬傳統機組慣性,緩解因風電激增造成的電網不穩定,成為芬蘭最大在運儲能之一,也標志著Ardian北歐儲能平臺正式落地。
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全國光伏發電量達559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2.9%。光伏總裝機容量突破11億千瓦,其中分布式光伏占比顯著提升至44.8%,行業發展態勢持續向好。
2025年7月30日,中國電氣裝備集團儲能科技有限公司發布了電工時代628Ah磷酸鐵鋰電芯物資采購公告。本次采購3.2V/628Ah磷酸鐵鋰電芯共76823顆,總規模為154.383MWh,交貨地點為山東濟南或甲方指定地點。采購要求應答人電池芯品牌年產能不低于1GWh,并須提供承諾函。這一采購項目將為中國電氣裝備集團的儲能項目提供重要支持,推動區域能源轉型和儲能技術的應用。
2025年礦山板塊將產出精礦鉛鋅25.17萬噸、銅1.2萬噸,冶煉板塊計劃生產陰極銅46.98萬噸、鋅制品31.49萬噸,硫酸196.05萬噸,形成完整的鉛鋅銅產業鏈協同發展格局。
魏橋創業自成立以來,便將目光聚焦于紡織和鋁業兩大核心產業。在這兩個領域,集團深耕細作,以技術創新為引領,不斷突破行業瓶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