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實驗室承建方,魏橋集團同步披露建設路線圖:首期投入5億元建設科研基礎設施,三年內引進20個院士團隊,孵化10家科技型企業。
霍林郭勒市構建的"雙220千伏環網+66千伏雙輻射"供電架構,已為42家工業企業輸送綠電6億千瓦時。通過"飛地經濟"模式引進的25萬千瓦新能源項目,形成"風光互補、儲能調峰"的綠色供電體系。
云鋁海鑫構建了"技術革新+能源轉型+智慧管控"的三維減碳體系。在能源結構優化方面,企業建成西南地區最大規模的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年發電量超1.2億千瓦時,使清潔能源占比躍升至93.6%,較行業平均水平高出28個百分點。
該尾渣庫以106米設計總壩高和5800萬立方米總庫容,成為東南亞地區規模最大的濕式堆存尾礦設施,同時也是印尼首個采用全流程濕法工藝的尾渣處理工程,為全球鎳鈷資源開發樹立了安全環保新典范。
今年3月,借助奧爐廠區年度大修窗口期,順利完成協同處置系統與主工藝流程的無縫對接,使單日投料量提升12%。通過深度利用雙閃廠區制氧站富余產能,富氧濃度提高至85%以上,陰極銅年產能同步增長8%,單位產品能耗較改造前下降15%。
印尼此舉與其2023年實施的鎳礦出口禁令形成政策呼應。通過限制原礦出口倒逼本土冶煉產能建設,該國正謀求從初級資源出口國向高附加值產品供應方轉型。
根據印度礦產部披露的信息,今年初該國企業以1.2億美元完成對贊比亞西北省58平方公里未開發礦區的收購,該區域經初步勘測顯示銅品位達1.8%-2.5%,鈷含量約0.15%。
作為全球礦產資源版圖的關鍵節點,智利承擔著全球28%的銅產量和近四分之一的鋰供應。但冗長的行政流程導致多個重大項目停滯,包括必和必拓擴建Escondida銅礦、SQM提升阿塔卡瑪鹽湖鋰產能等戰略計劃。
剛果(金)政府正與以美國優先環球公司董事長金特里·比奇(Gentry Beach)為首的財團,就魯巴亞(Rubaya)鈮鉭鐵礦開采權展開實質性談判。
"這標志著攀鋼鈦產業鏈向高端化邁出關鍵一步。"西昌釩鈦技術負責人表示,首批50噸高品質鈦帶已完成交付,客戶反饋顯示其焊接合格率較進口材料提升8%。
根據現行《通脹削減法案》第45X條款,美國四大鋁冶煉企業可享受生產成本10%的稅收抵免,其中美鋁(Alcoa)年均獲補5000萬至6000萬美元,世紀鋁業(Century Aluminum)亦能獲得超2000萬美元補貼。
新產線聚焦高精度鋁鎂合金壓鑄件生產,通過系統性技術升級構建起全流程智能化制造體系。在核心裝備方面,引進6臺3500T-6000T級智能壓鑄島,配備實時壓力反饋系統與模溫閉環控制模塊,使產品成型周期縮短至90秒以內,較傳統工藝效率提升40%。
在質量控制環節,產線集成在線厚度監測、表面缺陷識別等12套智能檢測系統,可實時捕捉0.01mm級的厚度偏差及微米級孔洞缺陷。配合MES生產執行系統與ERP資源管理系統的深度聯動,實現從原料投放到成品包裝的全流程數字化管控。
在智能化升級方面,該系統構建了覆蓋全流程的數字孿生模型。通過5G+工業互聯網技術,將設備運行狀態、能源消耗、質量檢測等200余項數據實時上傳至云端管理平臺。
此次入選的省級智能制造優秀場景,充分彰顯了叢林鋁業在細分技術領域的深厚底蘊與創新能力。其中,山東諾維科輕量化裝備有限公司通過構建“先進過程控制”與“人機協同作業”兩大智能場景,實現了生產過程的智能化升級。
項目團隊憑借堅韌不拔的毅力和高效協同的工作機制,于今年2月25日順利轉入設備安裝階段,隨后在6月13日成功實現全流程聯動試車,6月20日帶負荷試車亦圓滿成功。整個建設周期僅耗時107天,
連云港海事局印發了《散雜貨船舶載運鋰電池儲能系統操作指南》,規范鋰電池儲能系統的海上運輸。鋰電池儲能電柜和集裝箱的運輸名稱分別為“鋰離子電池組”和“安裝在貨物運輸組件中的鋰電池”,屬于第9類危險貨物,UN編號分別為UN3480和UN3536。在連云港海事局轄區,鋰電池儲能系統作為“新三樣”貨物,享受簡化程序和減免材料的便民服務。
吉林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在吉林省四平市梨樹縣的梨樹風光制綠氫生物質耦合綠色甲醇項目發布了第一批服務招標公告。該項目由吉遠(四平)綠色能源有限公司負責,建設規模包括制氫0.975萬噸/年和合成甲醇19.72萬噸/年。工程計劃2025年8月開工,工期24個月。招標范圍涵蓋化工部分工程的全過程監理服務,包括施工準備、土建、安裝、調試、竣工驗收等。
6月30日,蜂巢能源與泰國萬浦集團合資的泰國春武里SVOLT工廠第10000套EV電池包下線。工廠配備先進產線和數字化系統,產線良率高,自動檢測工序占比大,質量可追溯,原材料庫存周期縮短。蜂巢能源泰國基地總經理陳磊表示,這標志著東南亞市場戰略布局階段性成功,未來將拓展業務領域,培養本地人才,打造可持續能源閉環生態,探索亞太地區合作。Banpu NEXT CEO稱,合作結合雙方優勢,為泰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注入活力。目前電池包已應用于泰國本土電動車品牌,得益于泰國政府政策支持和本地團隊協作。
在蒙古國沙戈荒地區,思源清能完成了全球首個組串式交直流一體儲能系統在110kV電壓等級下的黑啟動及孤網供電功能試驗。該系統僅用60秒就完成了系統級黑啟動,并通過110kV架空線路為15公里外的變電站供電數小時,直至電網恢復正常。此外,該項目的光伏電站與構網型儲能系統共同構建了離網型微電網,實現了長期穩定、自主運行。此次試驗的可靠性得到了全球領先的認證與風險管理機構DNV的全程見證,提升了測試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7月1日,國信蘇鹽淮安鹽穴壓縮空氣儲能項目1號機組成功并網發電。該項目是全球單機規模最大的壓縮空氣儲能項目之一,總投資約37億元,計劃建設兩套300兆瓦系統,采用全球首創的熔融鹽+帶壓熱媒水儲熱的非補燃“高溫絕熱壓縮”技術路線,實現核心設備全國產化,全部建成投產后可滿足60萬戶家庭每日高峰時段用電需求。這不僅是省國信集團在新型儲能領域的重大突破,也是其在科技創新上的生動實踐,集團將以此為基礎,持續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在能源新質生產力發展上走在前列,為江蘇經濟發展貢獻力量。
7月1日,廣東鶴山市發展和改革局對鶴山斯威克新材料有限公司年產2億平方米光伏膠膜項目的節能報告進行了審查。該項目租用廠房建設,包含生產廠房、倉庫、綜合樓等建筑,主要生產設備有灌裝機、混料機等,建成后產能達年產2億平方米光伏膠膜。其年綜合能源消費量不高于4941.93噸標準煤,單位產品綜合能耗不高于0.25噸標準煤/萬平方米。經審查,該項目符合國家節能法規和政策要求,節能報告獲原則同意。
6月30日,中建六局水利水電公司承建的城紅寨光伏發電項目取得首個節點性勝利,完成土地清表與樁基施工。該項目位于云南紅河州開遠市,裝機容量89兆瓦,建成后將提供大量清潔電力,助力當地綠色低碳發展。項目面臨地形復雜、地質條件差、天氣多變等諸多困難,但團隊迎難而上,踐行綠色施工,采取針對性措施完成清表任務;深入研究地質特性,攻克樁基成孔技術難關,確保樁基質量。
近日,青海柴達木沙漠格爾木東基地1000萬千瓦光伏項目正式獲得備案,標志著華電青海公司在“沙戈荒”新能源大基地開發建設中邁出了堅實一步。該項目是國內規劃建設容量最大、總投資最大、新能源占比最高、包含海拔最高的超超臨界火電項目的“沙戈荒”新能源外送基地電源項目,也是全國首個跨省跨經營區新能源外送基地電源項目。項目建成后,預計年平均發電量約180億千瓦時,將顯著提升區域電力供應保障能力,推動當地能源結構綠色轉型,助力青海省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
鑫鉑股份于2025年6月30日發布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顯示,公司新一代光伏鋁邊框項目已從2025年6月開始陸續投產,并實現向部分客戶批量供貨。隨著新邊框滲透率的提升,公司單位盈利有望穩步增長。此外,公司在馬來西亞的生產基地總設計產能達10萬噸,其中6萬噸為光伏鋁邊框,4萬噸為汽車零部件。馬來西亞基地預計2025年底投產,其錨定海外市場,加工費價格遠高于國內,將成為公司未來重要的利潤貢獻點之一。
近日,山高新能源集團的菏澤風電項目取得了重大進展,首臺6.25兆瓦風機成功吊裝,這不僅標志著該項目正式具備了并網發電的條件,還意味著其進入了沖刺全容量并網發電的新階段,為集團完成年度并網任務提供了有力支撐。作為山東省“十四五”首批集中式陸上風電項目,菏澤381.25MW風電項目自啟動以來,一路領跑,取得了“五個第一”的優異成績,展現了“山高速度”。此次吊裝成功的風機輪轂高度160米,葉輪直徑220米,是名副其實的陸地“風電巨人”。
近日,福建能源監管辦深入寧德地區,對國網時代(霞浦)儲能電站及青拓鎳業用戶側儲能項目開展專題調研。此次調研旨在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關于能源改革的部署,支持新型經營主體創新發展,推動新型儲能技術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調研組通過實地考察、座談交流等方式,深入了解儲能電站的技術創新、運營模式及成本效益等情況,并就新型儲能參與電力市場過程中遇到的困難進行探討。下一步,福建能源監管辦將聚焦關鍵環節,完善新型儲能參與電力市場的準入、交易、結算等機制,強化市場監管,推動福建能源綠色低碳轉型高質量發展。
幾內亞礦業和地質部長布納·席拉公布了一系列礦業領域改革措施。核心是創建幾內亞鋁土礦指數(GBX),以實現鋁土礦定價的公正透明,提升經濟效益,增加國家收入。此外,幾內亞政府將依據《礦業法》及相關協議,全面行使鋁土礦的銷售權和運輸權,其中15%的鋁土礦產量由國家銷售,50%的鋁土礦產量需通過懸掛幾內亞國旗或同等旗幟的船只運輸,為此成立了幾內亞海運公司。這些舉措均隸屬于“西芒杜2040”計劃,旨在優化并實現幾內亞礦業價值鏈的多元化發展。
7月1日,福田汽車在互動平臺表示,半固態電池已經批量應用于公司自主開發的24V啟動鋰電,裝配在全平臺電動輕卡。這一應用標志著福田汽車在新能源技術領域取得了重要進展,進一步推動了商用車行業的電動化轉型。
6月30日,貴州航鵬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特種合金材料生產線點火儀式舉行。該生產線是公司重點項目,歷經300多天建設,即將投產。播州區領導出席并強調其對鋁產業的重要意義,要求經開區全力服務企業,希望公司高質量發展,帶動產業發展。生產線總投資5億,建成后年產15萬噸合金材料,年產值超30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