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以碳點作為還原劑制備碳/鈀納米復合催化材料高效降解對硝基苯酚的方法。本發明屬于催化技術領域,涉及碳點的合成、碳點作為還原劑制備碳/鈀納米復合材料及其用于對硝基苯酚的催化還原。使用方法是:通過電化學方法制備還原性碳點,并以起為基礎還原鈀鹽溶液制備顆粒均勻的碳/鈀復合材料,選取合適濃度的碳/鈀納米復合材料用于催化對硝基苯酚的還原,以紫外光譜進行過程監測。本發明制得的催化材料具有合成步驟簡便、所得碳/鈀納米復合材料顆粒粒徑小、穩定性好、催化效率高等優點,能夠迅速完成各種環境水樣中較高濃度的對硝基苯酚溶液的降解。
本發明提出了丹膝顆粒的HPLC?DAD?ELSD指紋圖譜的建立方法,包括供試品的制備、色譜條件的確定,使用HPLC?DAD?ELSD進行測定,得到丹膝顆粒的HPLC?DAD?ELSD指紋圖譜,全面準確的表達了丹膝顆粒的化學信息,該指紋圖譜的共有峰的分離度及峰型較好、重復性好、可操作性強等特點,能夠有效地控制丹膝顆粒的質量。
本發明提供一種采石場洗石制砂廢渣的活化方法、水泥基活化廢渣混凝土以及該混凝土的制備方法,該活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將廢渣在700?900℃下煅燒得到灰體,將灰體粉磨,得到活化廢渣。本發明將采石廢渣在700?900℃的高溫下進行煅燒活化,可最大程度提升采石場廢渣的活性,部分取代水泥后所制得水泥混凝土抗壓強度明顯上升,不僅解決了廢渣處置困難的問題,達到資源利用最大化,而且有效降低了水泥混凝土成本。推測原因可能是,在高溫條件下廢渣里的硅鋁酸鹽脫掉羥基,使其物理化學性能發生變化,得到活性較高的含硅和鋁的氧化物,具備了火山灰活性。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激光推進系統中聚合物推進劑燒蝕的二維模擬方法,屬于航天技術領域。本發明首先根據推進劑化學組成,計算熱容、密度和導熱系數與溫度相關的表達式;讀取已知參數進行循環計算,在每一次循環中,計算退縮速度、燒蝕深度和質量,對燒蝕表面進行坐標變化和二維正交網格劃分,計算各網格點的物性參數和分解率;求解考慮分解、燒蝕面退縮、微小尺度傳熱和等離子體屏蔽效應的導熱方程,獲得此時間步長各網格點的溫度;循環計算獲得最終時刻的溫度分布、燒蝕深度和質量。相比現有技術,本發明能量化各因素對燒蝕過程的影響,可準確獲取聚合物推進劑溫度變化情況,預測燒蝕質量和燒蝕深度,進而高效利用推進劑,確保長期任務的進行。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鋰離子電池硅碳(Si/C)復合負極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液相固化-高溫熱解-低溫熱處理相結合的方法制備循環穩定性和倍率性能良好的Si/C復合負極材料。具體包括以下步驟:將硅源(刻蝕處理前或處理后)與石墨在第二類添加劑存在的條件下,均勻分散在合適的溶劑中,控制溫度待溶劑完全揮發后,得前驅體固體;將所得前驅體轉入保護性氣氛中在高溫下進行熱解,使碳源熱解為無定形碳形成包覆層,隨爐冷卻即得Si/C復合材料;將所得復合材料與導電劑和粘結劑混合均勻,涂片,干燥后將極片進行低溫熱處理,然后進行電化學性能測試。本發明簡單易行,實用化程度高,制備的Si/C復合材料經低溫熱處理后具有較高的容量和良好的循環穩定性和倍率性能。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大型儲能動力電池堆滅火系統及其滅火方法,屬于大型儲能動力電池堆滅火領域,該系統包括電池堆火災監測報警與控制模塊、水泵模塊、熱固凝膠添加劑、高沸點鹵代烴添加劑、添加劑混合模塊、分區控制模塊、滅火噴頭,添加劑混合模塊的輸出端與分區控制模塊的輸入端連接,滅火噴頭的輸入端與分區控制模塊的輸出端連接。本發明所述大型儲能動力電池堆滅火系統,采用的高沸點鹵代烴氣體滅火劑清潔環保,對大氣臭氧層無危害。本發明采用熱固凝膠添加劑在常溫下溶于水,形成熱固凝膠添加劑水溶液,熱固凝膠添加劑發生膠凝現象,將以膠凝狀覆蓋且包裹在燃燒物表面,實現長時間降溫抑制電池化學燃燒反應,阻止電池的二次失控。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石墨烯復合材料柔性應變傳感器及其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步驟一、將液態硅橡膠與乙醇混合加熱固化得到固態硅橡膠;步驟二、改性得到改性后的固態硅橡膠;步驟三、與石墨烯溶液混合制得石墨烯/固態硅橡膠復合材料;步驟四、連接導線制得柔性應變傳感器。本發明使柔性Ecoflex基底形成褶皺及凸起等微納結構,極大增大了比表面積,并通過化學溶液表面改性處理,提高柔性基體對導電材料的吸附能力,得到了大應變能力、超高靈敏度柔性傳感器,具有響應速度快,抗疲勞耐久性良好,制備工藝簡單,生產成本低,容易實現批量生產等優點,可廣泛應用于運動監測的柔性可穿戴設備。
一種鎳鈷酸鋰電池再生三元正極材料的制備方法。本發明包括以下步驟:(1)廢舊鋰離子電池采用氯化鈉溶液進行放電,拆解,將正極片在堿液中進行浸泡,過濾得到黑色粉末;(2)將所得的黑色粉末在保護氣氣氛下進行還原焙燒;(3)將黑色粉溶解于酸性溶液中,萃取除雜,得到較高純度的含鎳和鈷的混合溶液。(4)測得鈷和鎳離子的濃度后,向溶液中加入相應的錳源與鎢源,調節pH,進行共沉淀反應,得到前驅體;(5)將前驅體與鋰源與硼源混合燒結得到正極材料。根據本發明提供的方法,不僅有效地減輕廢舊鋰離子電池所產生的污染,且能將其中廢舊鎳鈷酸鋰材料回收再生為三元正極材料,該正極材料具有優異的電化學性能。
一種鋰二次電池用多元復合正極材料及其制備方法,該鋰二次電池用多元復合正極材料的化學式為LiaNixCoyMn1-x-yMzO2(PO4)b,M是選自Mg、Al、Zr、Ba、Sr及B中的一種或二種以上的元素,0.8≤a≤1.2,0<x<1,0<y<1,x+y≤1,0.0005≤z≤0.02,0<b≤0.02。其制備方法是:稱取NixCoyMn1-x-y(OH)2、鋰鹽或氧化鋰或氫氧化鋰、含元素M的化合物,混合,在700-950℃燒結6-24h,冷卻后破碎,篩分,得LiaNixCoyMn1-x-yMzO2表示的化合物A;測試化合物A殘存的鋰元素含量,加入含磷化合物,300-900℃熱處理2-10h,冷卻后破碎,篩分,即成。本發明之鋰二次電池用多元復合正極材料,循環性能好且氣脹低,用其制成的鋰二次電池正極,工作性能好。
本發明提供一株聚羥基丁酸高產菌株的篩選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制作培養基;利用培養基對聚羥基丁酸菌株進行分離;將獲得的聚羥基丁酸菌株提取和純化,本發明還提供一株聚羥基丁酸高產菌株的鑒定方法,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克服化學合成法高成本的不足,從環境中篩選出一株高產PHB的微生物菌株,經16sRNA序列測序鑒定和生理生化鑒定菌株為銅綠假單胞菌,為Aeruginosa屬,Pseudomonas種。并通過微生物發酵工藝,獲得高產量、高純度的PHB。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短碳纖維鋁基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制備方法包括表面處理、化學鍍銅、混合、燒結等步驟,所制備出的短碳纖維鋁基復合材料,包括質量百分數為8wt%~10wt%的鍍銅短碳纖維和質量百分數為90wt%~92wt%的鋁粉;其中,鍍銅短碳纖維長度為2~3mm,直徑小于20μm,銅鍍層厚度為1um,鋁粉的粒徑為20~100um。測得短碳纖維增強鋁基復合材料致密度為98.5%,硬度為92.38Mpa,拉伸強度為202.05Mpa,抗彎強度為376.05Mpa。采用本發明方法可解決短碳纖維在復合材料中分散性差的技術問題,所制備出的短碳纖維鋁基復合材料,性能優越,能滿足特殊場合的使用需求。
本發明提供一種具有高溫度敏感性的負溫度系數(NTC)熱敏電阻材料。本發明的NTC熱敏電阻的成分為氧化物,且其化學組成含W、Mn、La和Fe四種金屬元素,通過原料混合—煅燒—造?!尚汀獰Y的陶瓷制備工藝制成。本發明NTC熱敏電阻材料的電性能可實現以下參數要求:室溫電阻率ρ25=7.44~20.66kΩ·cm,材料常數B25/85=4123~4587K,電阻溫度系數TCR25=?4.64~?5.17%/K。本發明涉及的NTC熱敏陶瓷電阻原料來源廣,通過調節Mn、La和Fe元素含量調節熱敏陶瓷電阻元件的室溫電阻率、且具有高溫度靈敏特性的材料常數和電阻溫度系數。本發明的NTC熱敏電阻材料適用于溫度測量、溫度控制等領域的NTC熱敏電阻應用。
本發明涉及吸波器領域,具體是中遠紅外雙波段可調諧超寬帶吸收器,其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設置的理想電導體層、介質層和第一金屬層,介質層內設置第二金屬層,第一金屬層下部設置第一石墨烯層,第二金屬層下部設置第二石墨烯層。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當改變石墨烯的化學勢時,本發明可以實現寬帶可調性,從而達到可調諧吸收的目的;與傳統單一金屬超材料相比,金屬?石墨烯結構可以在保持高吸收的同時,通過石墨烯層上的金屬層與理想電導體層充當電極,通過施加偏置電壓來調節石墨烯費米能級,有效地控制每層石墨烯的費米能級實現動態調諧功能。本次發明對于紅外探測3~5μm和8~12μm這兩個大氣窗口中的紅外信號有很好的應用。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熔鹽體系中離子遷移數獲取方法、系統、終端及可讀存儲介質,所述方法包括:針對待評估的熔鹽體系構建其周期性結構模型,再進行分子動力學模擬得到穩定狀態下離子運動軌跡和穩定離子結構;再計算出各個離子的位移矩陣和Mulliken電荷分布;基于離子電導率計算理論以及引入各離子對的相關性系數,并利用各個離子的位移矩陣和Mulliken電荷分布得到所述熔鹽體系中的離子遷移數;其中,利用相關性系數修正各個離子的離子電導率。本發明該方法引入離子對的相關性系數,得到的離子遷移數更為準確,且利用分子動力學模擬來計算熔鹽體系中離子遷移數,無需設計特定的熔鹽測量儀器以及高溫電化學實驗,可以減少實驗成本。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水凝膠柔性應變傳感器及其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步驟一、將單體丙烯酰胺、氯化鈣、酪蛋白酸鈉、聚多巴胺溶液混合溶于去離子水中溶解得到混合溶液;步驟二、混合溶液中加入化學交聯劑N,N’?亞甲基雙丙烯酰胺,攪拌后,再加入單層氧化石墨烯分散液,室溫條件下攪拌得到預聚合溶液;步驟三、向預聚合溶液中加入引發劑和催化劑;步驟四、將聚合溶液注入反應模具得到水凝膠;步驟五、將水凝膠清潔并干燥,安裝導電銅電極,封裝成柔性應變傳感器。制得的水凝膠應變傳感器具有高拉伸性、高靈敏度以及可粘附性,可直接附著在人體皮膚上,實現微小或大幅度的人體運動的實時監測。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機器學習的涂料修色方法及系統,本發明實施步驟包括預先建立基礎樣卡并基于機器學習模型訓練完成配方濃度到三刺激值的映射;獲取目標色塊的反射率并計算其三刺激值、輸入機器學習模型得到當前的配方結果;根據當前的配方結果做出小樣并測算色差,如果色差大于預設閾值,則獲取小樣的三刺激值輸入機器學習模型得到新的配方結果,根據當前的配方結果、新的配方結果計算出新的修正后的配方結果作為新的當前的配方結果。本發明能夠有效解決涂料修色行業中存在的耗時長、成本高和效果差的問題,通過引入機器學習的方法,使得系統在不斷進化學習中獲得滿意的修色結果,具有高智能、高可擴展性和高精度的優點。
一種預處理硅片濕法制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制備親水性溶液:將親水性表面活性劑加入到溶劑中,形成互溶的親水性溶液;(2)預處理硅片:用步驟(1)制備的親水性溶液均勻地涂覆在待處理硅片的待制絨面上;(3)制絨:將經步驟(2)預處理的硅片進行濕法化學腐蝕,制得絨面。對經步驟(4)處理后的硅片絨面進行全系太陽光譜的反射率測量,所述硅片絨面反射率比現有技術制的絨面反射率低2%左右。采用本發明,能使硅的腐蝕速率均勻,便于形成陷光結構,從而制得太陽光反射率低于20%的理想絨面,提高光的吸收率,提高光伏電池的轉換效率;同時由于腐蝕的均勻可控性,后續電池制作中的色差片的比例也大幅降低。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于介質納米結構Fano共振特性的傳感器,由對工作波段光波透明的基底和均勻排布在透明基底上的非對稱介質納米條對陣列組成。通過利用介質材料的低損耗特性和非對稱納米條對陣列的Fano共振特性,產生高Q值的共振。同時通過在介質共振單元中引入開口,有效的增強了Fano共振模式電磁場與周圍環境媒質的相互作用,提高了傳感器的靈敏度和品質因數。本發明設計的傳感器品質因數遠遠超過了基于金屬納米結構Fano共振特性的同類傳感器,在化學、生物傳感、危險氣體和污染物監測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應用前景。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著色醫用中性硼硅玻璃及其制備方法,屬于醫用生物材料技術領域。由澄清劑和玻璃原料制得,玻璃原料包括SiO2、B2O3、Al2O3、Na2O、K2O、CaO、BaO、ZnO、Fe2O3和TiO2;所述澄清劑為NaCl,NaCl的質量分數為玻璃原料的0.5~2%。本發明棕/黑色中性硼硅酸鹽玻璃的熱膨脹系數低,化學穩定性優良,可作為各種注射液、生物制品、冷凍制劑及高檔化妝品的包裝材料。使用98℃顆粒耐水法測定耐水性,達到HGB1級,是符合國際標準的中性硼硅酸鹽玻璃。
光皮樹油餅吸附劑的制備方法:光皮樹油餅置于的燒杯中加入石油醚,攪拌器攪拌,靜置脫脂。然后過濾油餅,置于微波爐中加熱。烘箱烘干油餅,然后過80目篩子,所得樣品即為光皮樹油餅吸附劑。光皮樹油餅吸附劑的性質:光皮樹油餅吸附劑的表面官能團主要是酸性官能團,包括酚羥基,羰基以及內酯。堿性官能團較少。光皮樹油餅吸附劑的pHpzc約為5.4。光皮樹油餅吸附劑表面存在大量-OH和高度共軛的C=O。光皮樹油餅吸附劑去除染料的測試:光皮樹油餅吸附劑對2BLN染料溶液的色度去除率和化學需氧量去除率分別為96%和91%,說明光皮樹油餅吸附劑具有很強的去除染料分子的能力。因此光皮樹油餅吸附劑可在印染廢水處理中應用。
本發明涉及一種廢舊磷酸鐵鋰材料的修復方法,包含以下步驟:1)測定廢舊磷酸鐵鋰材料Li、Fe、P元素的含量;2)配置含有鋰鹽,鐵鹽和磷酸的混合溶液,按最終化學計量比Li:Fe:P=0.75~1.25:1:1加入所述廢舊磷酸鐵鋰材料至所述混合溶液中,攪拌混合,在攪拌過程中用氨水控制混合溶液pH值為5.5~8.5得到混合物;3)將所述混合物在100℃~200℃下水熱反應,得到磷酸鐵鋰前驅體;4)將所述磷酸鐵鋰前驅體在溫度650℃~800℃下進行碳包覆反應得到修復后的磷酸鐵鋰電池材料。該方法實現了將廢舊磷酸鐵鋰電池正極材料直接進行修復。
本發明公開的是一種尖晶石錳酸鋰的制備方法及其應用,包括以下步驟:稱取鋰源和錳源,溶于易揮發溶劑中,攪拌球磨,烘干,放入等離子體管式爐中,通氧氣,然后進行抽真空,勻速升溫,加熱,進行等離子體處理,然后勻速降溫至室溫,即得到尖晶石錳酸鋰。本發明采用低溫固相等離子體輔助法合成尖晶石錳酸鋰,克服了傳統工業高溫固相合成方法中,高溫造成的高能耗、對設備的高要求以及合成時間較長等缺點,并且該制備方法具有制造方法簡單、操作方便、成本低廉、利于工業化生產等特點,經過電化學性能測試發現,此方法合成的尖晶石錳酸鋰具有高的首次比容量和循環性能好的優點。
發明公開了一種具有雙組分基底的量子點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該量子點復合材料包括透光性基材、微膠囊層和量子點層,所述微膠囊層位于所述透光性基材上,所述量子點層位于所述微膠囊層上,所述微膠囊層由微膠囊自組裝而形成,所述量子點層由量子點自組裝而形成,所述微膠囊包括殼層和內核,所述殼層含有聚苯乙烯和二氧化硅,所述內核為高級脂肪酸。本發明的量子點復合材料,本發明的量子點材料不但能夠保持一般量子點發光效率高、光化學穩定性等優異性質,而且發光強度還具有特定的溫度敏感值,可用于對特定的溫度進行關聯或監測。本發明的量子點復合材料還具有很好的重復使用性,量子點不會脫落問題。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人工智能系統中流水行并行的GPU配置方法及系統,其針對共享GPU集群,并應用于神經網絡分布式訓練。為了解決共享GPU集群下流水行并行中GPU分配方案固定不變而導致無法動態調節GPU配置的問題,所述方法在下一次的訓練之前,根據靜態指標、動態指標得到若干新工作分區,在動態指標中加入GPU的可用帶寬,使得新工作分區能反應GPU的動態可用資源;再引入了元網絡預測每個工作分區的訓練速度來篩選工作分區,及引入強化學習來判斷是否更新當前的工作分區,通過上述GPU配置方法得到的工作分區能適應于GPU的動態可用資源,更合理的進行分布式訓練,有效提高GPU資源利用率以及保證后續神經網絡的訓練效率。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基于對手模型和迭代推理的策略識別與重用方法,包括離線學習階段和在線重用階段,離線學習階段通過強化學習算法得到對手當前策略的應對策略并用于構建策略庫,獲取對手當前行為數據構建對手模型,依托對手模型構建基于效用值的性能模型;在線重用階段獲取效用值和對手行為信息,通過迭代推理估計對手策略,調用策略庫中的應對策略進行重用。本發明引入了回合內信念用于實時修正貝葉斯迭代推理的結果,結合對手模型可以在回合內識別對手策略是否改變,并及時采用最優應對策略;回合內信念的更新僅需要觀測對手行為而不依賴效用值函數;本發明可以識別回合內切換策略、回合間隨機切換策略且具有推理能力的對手,并重用最優應對策略。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鎂?釔?鋅儲氫鎂合金及其制備方法。該鎂合金由Mg、Y、Zn三種元素組成,其化學式可表示為MgY2xZnx,0.5≤x≤1,并且提供了該合金的制備方法及其在鑄態、均勻化態及等徑角擠壓態(ECAP)下的儲氫性能。制備工藝路線為:大爐熔煉、半連續鑄造、均勻化退火以及等通道轉角擠壓,從中得到三種不同狀態的樣品,并把塊體樣品粉碎成粉末進行儲氫性能測試。本發明所涉及的鎂合金具有良好的吸放氫動力學,三種不同狀態的樣品完全活化后,在360℃吸氫量可達到7wt%左右,在280℃可吸氫5wt%左右,在360℃、320℃和280℃也可不同程度的放氫。本發明所涉及的制備方法工藝簡單,并可大批量制備,所制得的鎂合金具有優異的儲氫性能,在作為氫燃料電池方面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本發明屬于醫藥化學技術領域,提供一種三氟甲基取代的咪唑二酮類衍生物及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其制備方法、藥物組合物,并通過化合物活性測試表明該類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腫瘤增殖用途。
本發明涉及一種新的可植入人體的生物酶傳感器及其制作方法。通過打磨、脫脂、活化等物理化學工藝將基材表面處理干凈,然后在金屬基材上電鍍或濺射一層鉑黑、鉑或金。在電極表面修飾一層酶,通過高分子包埋或交聯的方法固定生物酶,以一種或幾種生物相容性高分子材料為載體,其中作為載體的高分子材料至少一種含多氨基、多羥基或多巰基。將多異氰酸酯與聚醚多元醇或聚酯多元醇和聚二甲基硅氧烷反應,并添加少量擴鏈劑,生成聚氨酯預聚物,再與生物酶層中的高分子物質進行交聯固化,提高膜層的附著力,確保生物傳感層在動物體或人體長期測試中不脫落。本發明簡便易行,所制得的生物酶傳感器具有優異的力學彈性、生物相容性、粘結性和抗蛋白吸附性。
一種高強高耐蝕性釬焊鋁合金箔材及其制造方法,其化學成份重量百分比組成為:1.00%-1.80%的Mn,0.40%-1.20%的Si,0.50%-1.30%的Fe,0.10%-0.50%的V,0.05%-0.25%的Cr,0.06%-0.25%的Zr,0.08%-0.30%的Ti,少于0.03%的Cu,還可添加部分其他金屬,其余為鋁及不可避免的雜質。上述合金具有高強度和高耐腐蝕性,以及良好的加工成形性能,由上述合金軋制成厚度為0.08毫米的釬焊箔材,根據ASTM?G85-A3標準,在SWAAT測試之下耐穿透時間超過15天,其耐腐蝕性為3003合金的3倍以上,相同狀態下的抗拉強度提高15%以上。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湖南長沙有色金屬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