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含硼、氮的聚乙二醇脂肪酸酯表面活性劑,屬于有機化學和功能材料領域。本發明以聚乙二醇、脂肪酸、硼酸和三乙醇胺為原料,合成具有較高水穩定性的表面活性劑;通過改變脂肪酸的種類和PEG的分子量,以提高酯化率和活性。所得的表面活性劑具有較好的表面性能、乳化性能和水穩定性,能降低水的表面張力,且具有較好的乳化性能,可以廣泛地應用于洗滌洗滌、造紙、紡織等行業。
本發明屬于功能材料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新型散熱絕緣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具體而言,本發明的新型散熱絕緣復合材料由石墨、鋁和陶瓷組成,具有三明治結構,其中陶瓷片層位于中間,石墨/鋁復合片層位于兩邊;石墨/鋁復合片層由具有孔隙的石墨片層以及填充在孔隙中的鋁構成。本發明通過高壓鍛造的方法實現了石墨、金屬鋁、陶瓷的一體成型,形成一種全新的復合材料,既具有高導熱性又具有高絕緣性,且機械強度得到提高,原材料價格低廉,制備方法簡單易行,極具市場競爭力。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具有防霧霾功能的口罩及其制備方法,口罩以“負載納米TiO2的活性炭纖維布+活性炭層”為主體功能材料的防霧霾功能的口罩,原料易得,制備方便,結構簡單,生產成本較低;除了具有常規口罩的過濾阻塵功能以外,更將納米TiO2在紫外線下的光催化能力與活性炭纖維和活性炭層的高吸附能力相結合,提供了防霧霾口罩對細菌病毒的殺滅,以及有機污染物的分解和吸附能力。
本發明涉及一種磁性埃洛石表面納米印跡復合材料的可控制備方法,屬環境功能材料制備技術領域。通過浸漬法將三價鐵離子引入埃洛石納米管的內腔和外表面,高溫下,乙二醇還原制備磁性埃洛石;利用3-(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對其表面進行乙烯基功能化修飾;以乙腈為溶劑,四環素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為功能單體,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為交聯劑,偶氮二異丁腈為引發劑,在乙烯基修飾的埃洛石納米管表面進行沉淀聚合,甲醇和乙酸混合液索氏抽提去除模板分子,得到磁性埃洛石表面納米印跡復合材料,并應用于水環境中四環素的選擇性識別與磁分離。磁性埃洛石表面包覆的分子印跡聚合層厚度均一,可通過調節聚合單體量來改變尺寸。
本發明涉及光盤領域中金屬信息功能材料的制作技術,主要用于快速、完全去除金屬鎳盤上覆蓋于鎳表層亞微米信息軌跡上的銀層。其主要技術方案是該除銀液的成分為20~30%的氨水、40~60%的雙氧水、1~5%的滲透劑、10~30%的純水,單位為體積百分數。氨水為含氨30%的水溶液;雙氧水為含25%的過氧化氫溶液;滲透劑為含5%的脂肪醇環氧乙烷縮聚物的溶液;純水的電阻率大于10兆歐姆,單位為質量百分數。利用這種除銀液來除銀時,可以徹底地清除位于鎳表層的銀,從而為提高產品質量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本發明屬于環境功能材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磁性活性炭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本發明使用巰基改性磁性活性炭,制備得到的巰基改性的磁性活性炭復合材料的吸附容量高,對二價汞的吸附容量可達298.8mg/g,對常見的重金屬離子(二價汞離子和三價鉻離子)以及有機污染物(亞甲基藍和苯酚)等均表現出良好的去除效果;本發明制備的磁性活性炭復合材料具有較強的抗干擾能力和較強的選擇性吸附,尤其對重金屬離子表現出較強的親和力,對工業廢水中重金屬離子及有機污染物的去除具有較好的應用前景;本發明制備的磁性活性炭復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回收和再生能力,使用成本較低。
本發明屬于無機功能材料制備的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低密度TiO2/SiO2微球及其合成技術。以鈦酸四正丁酯及正硅酸乙酯為原料,配制O/W型乳液體系,通過對乳液體系進行水熱處理,合成了具有核殼結構的SiO2/TiO2復合微球,該微球的殼層為SiO2與TiO2的復合物,內核為TiO2。在水熱過程中,正硅酸乙酯于分散油滴的外層吸附并快速發生水解反應、形成一定強度的球殼層,該殼層的形成抑制了內部鈦酸四正丁酯因水解及縮聚反應而產生的體積收縮。通過控制正硅酸乙酯的加入量,可連續調控殼層對微球收縮的控制能力,由此復合微球的內部結構特征包括比表面積、氣孔直徑、氣孔體積等均可得到調諧控制。
本發明屬于高分子功能材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不對稱納米TiO2粒子填充仿生超滑表面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以環糊精和順丁烯二酸酐酯化所得的功能化環糊精衍生物與乙酸乙烯酯、苯乙烯發生共聚反應,制備具有兩親性的環糊精共聚物,溶于含TiCl4質量濃度0.1%~1%的二硫化碳中制備鑄膜液,然后澆注到玻璃片上獲得納米TiO2粒子填充多孔基材,其靜態接觸角可達到143°,提高了30°左右。而制備的仿生超滑表面具有優異的抗凍性能以及防生物細菌粘附性能。與具有一定抗菌粘附的親水性玻璃片相比,其抗細菌粘附性能提高了83.3%。
本發明屬于功能材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MXene(以Ti3C2這一種MXene材料為例)多孔納米片及其熱沖擊制備方法和應用。制備方法包括:以氟化鋰和濃鹽酸原位生成HF刻蝕液刻蝕Ti3AlC2粉末,得刻蝕MAX相,反復離心洗滌處理,收集沉淀后真空干燥得到MXene粉末;采用正丁胺,對MXene粉末進行插層,再將得到的有機無機插層化合物粉末置于管式爐中,在真空環境下用1~30min快速升溫至400~700℃,之后保溫5~30min,之后離心剝離得MXene多孔納米片溶液。該方法有效避免了MXene的氧化問題,并高效構造了MXene納米片面內孔隙,實現了高倍率超級電容器活性電極材料的可行制備,且顯示出了優越的容量和倍率性能。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利用微攪拌來消除濃差極化以提升膜通量的方法,屬于功能材料以及膜工程應用領域。所述的微攪拌指的是微尺寸的磁力攪拌子在磁場作用下于膜表面進行旋轉,促進液體與所截留的溶質之間的混合。本發明還提出了不同磁力攪拌子的制備方法以及對膜通量的影響??偨Y來講利用微攪拌提升膜通量的方法,避免了以往采用膜表面改性,膜裝置改裝的問題,適用范圍廣,成本低廉且涉及的磁攪拌子可回收,重復使用,節能環保。因而在膜領域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光動力抗菌非織造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屬于功能材料技術領域。所述非織造材料的表面吸附有抗菌組合物,所述抗菌組合物包括光敏劑和粘著劑,所述光敏劑為孟加拉玫瑰紅,所述粘著劑為羧甲基殼聚糖;所述光敏劑的負載量為0.05~0.20 g/g非織造材料。本發明采用孟加拉玫瑰紅作為光敏劑,使用羧甲基殼聚糖作為粘著劑,既提高了孟加拉玫瑰紅光敏劑的負載率,又利用了羧甲基纖維素本身的抗菌性能來加強非織造布的抗菌效果;通過光動力抗菌解決了抗生素引發的耐藥性問題,改善了傳統抗菌紡織品的不足,且材料綠色環保,減少了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對生物體安全無害,為抗菌紡織品提供了一個新的發展方向。
本發明公開了功能材料和分析檢測領域的一種非手性咪唑型離子化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制備方法具體包括:1,8?萘二甲酸酐和1?(3?氨丙基)咪唑用N,N?二甲基甲酰胺溶解,加熱反應一段時間析出固體產物,得到N?[3?(N?咪唑基)?丙基]?1,8?萘內亞胺,再與4?(溴甲基)苯甲酸用N,N?二甲基甲酰胺溶解,加熱反應一段時間,反應結束后析出固體產物,得到非手性咪唑型離子化合物粗樣,最后純化粗樣獲得產品。本發明中制備的化合物系首次報道,結構上含有萘環和苯環,具有明顯的光譜吸收效果,可以作為發色基團,其中萘環又可以發生分子間堆積,易形成有序排列,有助于手性信號的放大。
本發明屬環境功能材料制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光芬頓自清潔膜的制備方法及其應用;步驟為:先將聚偏氟乙烯膜用乙醇預浸濕,然后將聚偏氟乙烯膜浸泡在單寧酸水溶液中,得到的膜記為PVDF/TA膜;用去離子水清洗后轉移到六水三氯化鐵水溶液中浸泡,清洗后,干燥得到PVDF/TA?Fe(III)膜;再浸入六水三氯化鐵水溶液中,在一定的水浴溫度條件下孵育,取出膜用去離子水漂洗,經干燥,得到自清潔膜材料,記作PVDF/TA/β?FeOOH;本發明將光芬頓反應耦合膜分離技術,提高了膜的抗污性能;并且能夠高效的分離不同的油水乳液,在10min其膜通量恢復率高達98%以上,延長了膜的使用壽命,降低成本。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利用無機物作為有機功能分子的載體的帶銹涂料,所述載體材料為無機載體且具有結合有機分子的材料,包括但并不限于納米多孔材料、無機分子篩材料、硅酸鹽,其中無機分子篩的孔徑不小于100nm;所述有機功能材料是指可以與銹結合,并抑制銹腐蝕的有機分子材料;具體說該分子材料的一邊可以與銹層結合,另一邊可以與有機材料結合;本發明可以依據所選擇樹脂靈活的設計功能分子;反應簡單,無需催化劑,只是依據分子結構中連接的官能基團的不同,改變合成溫度就可以獲得所需要的化合物,而且反應的副產物也不影響其性能。
本發明屬于新型功能材料技術領域,具體是涉及一種刺激響應型PP功能性母料的制備方法及應用。其特征在于包含:80%~99%載體聚合物,0.01%~10%刺激響應成分,0.01%~0.5%助劑,1%~10%填料;將載體聚合物、助劑在高速攪拌機中混合,將刺激響應成分、填料加入上述混合物中,在高速攪拌機中混合,再經雙螺桿擠出并投入造粒機中,制備出刺激響應型塑料母料。該母料用于薄膜產品,各種中空容器,日用塑料制品,家電塑料制品、塑料管材、醫療保健、汽車內飾、家庭裝修等多種領域。
本發明屬功能材料制備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鈀離子印跡復合膜的制備方法及其應用。特指以聚二甲基硅氧烷制備基底膜,以鈀離子為模板、8?氨基喹啉和4?乙烯基吡啶為配體、甲基丙烯酸羥乙酯為功能單體、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為交聯劑、偶氮二異丁腈為引發劑,結合犧牲模板法、離子印跡聚合技術,制備鈀離子印跡復合膜。選擇性吸附實驗用來研究所制備的鈀離子印跡復合膜的選擇性吸附能力;選擇性滲透實驗用來研究所制備的鈀離子印跡復合膜對目標物(鈀離子)和非目標物(鈷離子、銅離子、鎘離子和鎳離子)的選擇性滲透能力。結果表明利用本發明制備的鈀離子印跡復合膜對鈀離子具有較高的特異性識別能力和吸附分離能力。
本發明涉及功能材料合成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聚乙二醇功能性鍵合硅膠的制備及其用途,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1:對硅膠進行活化,得到羥基功能化的硅膠;步驟2:在羥基功能化的硅膠表面接枝硅烷偶聯劑;步驟3:將聚乙二醇溶于有機溶劑中,向其中加入氫化鈉,室溫下攪拌至不再產氣,過濾以除去未反應的氫化鈉,向濾液加入步驟2中的產物,加入催化劑,在惰性氣體保護下攪拌回流,產物過濾并洗滌,干燥,得到聚乙二醇功能性鍵合硅膠,聚乙二醇與步驟2中產物的質量比為(0.5~2):(1.0~1.8),該方法能夠將大分子量的聚乙二醇接枝到硅膠表面,而且方法簡單,得到的聚乙二醇功能性鍵合硅膠對α?環糊精有良好的選擇分離的效果。
本發明涉及黏土深加工領域,公開了一種凹土?殼聚糖復合凝膠及其制備方法,該復合凝膠由以下質量比的組分組成:凹土:殼聚糖:戊二醛:硼砂=100:12~35:1.2~5.25:3~5。本發明以凹土為主材、以殼聚糖為輔材,采用戊二醛與硼砂作為雙交聯劑,通過溶膠?凝膠法制備凹土基復合水凝膠。本發明中的復合水凝膠具備優良的三維孔隙結構和力學性能,具有良好的吸附、緩釋性能和固載能力,可用作面膜、藥用敷料或組織工程支架等醫藥用功能材料,也可進一步凍干處理成用途更為廣泛的氣凝膠。該制備工藝所制得的氣凝膠力學性能優異,彈性模量可在15~193Mpa范圍內調控。本發明工藝簡單,制備周期短,滿足大規?;a要求。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規則金字塔錐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本發明通過簡單的膠體球技術、界面處理技術和濕法刻蝕技術制備了排布規則、分布均勻、周期尺寸可調的金字塔錐陣列基底。本發明還通過簡單的物理或化學界面組裝技術,在規則的錐表面制備出穩定性強、重復性好、結構尺寸可調、形貌多樣的單一或復合功能材料,如金屬納米碗、半導體空心納米針、多孔有機框架等,最終構成復合功能基底。制備的復合功能基底具有大的比表面積和規則的微納陣列,可以應用到痕量物質檢測、能源等領域。
本發明屬于有機功能材料技術領域,涉及基于二苯并五元芳雜環有機分子材料及其合成方法和作為空穴傳輸層的應用,本發明公開了二苯并噻吩,二苯并呋喃單元兩端對稱性連接雙(4?(甲硫基)苯基)胺的有機分子材料(DBT?MTP,DBF?MTP)與制備方法和應用。它們結構簡單,成本低廉,同時,DBT?MTP或DBF?MTP有機分子材料作為空穴傳輸材料應用于反向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中,能量轉換效率可以達到18%以上。
本發明涉及一種酵母菌磁性印跡復合微球吸附劑的制備方法,屬于環保功能材料制備技術領域。通過共沉淀法制備了四氧化三鐵納米顆粒并對其表面進行疏水改性,隨后以油酸改性酵母菌水溶液為水相,模板分子三氟氯氰菊酯,功能單體甲基丙烯酸、4-乙烯基吡啶,交聯劑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引發劑偶氮二異丁酸二甲酯,疏水Fe3O4為油相,制備穩定的Pickering乳液,熱引發聚合制備酵母菌磁性印跡復合微球吸附劑。印跡微球磁穩定性較好,靜態吸附實驗研究了吸附劑的吸附平衡、動力學和選擇識別性能。結果表明本發明制備的印跡吸附劑具有較好的吸附容量、較快的吸附動力學和對LC的選擇識別性能。
本發明屬于環境功能材料制備技術領域,涉及一種SBA?15微反應器用于石墨烯量子點的制備方法及熒光傳感器的應用。以SBA?15為微反應器解決現有技術在石墨烯量子點制備過程中產率低、尺寸差異大等缺陷,制備尺寸均一、量子產率高的GQDs;利用自由基聚合,以甲基丙烯酸甲脂(MMA)和L?苯丙氨酸甲酯(MAP)為功能單體,BPA為模板劑,制備了能夠特異性識別BPA的熒光傳感器(BPA?MIP)。結合表面分子印跡技術,不僅提高了GQDs對目標分子的識別能力,提高其對目標物響應速度,還為快速、選擇性檢測飲料中痕量的BPA奠定堅實的理論和實踐基礎。
本發明涉及一種軟體材料制造的預拉伸裝置,屬于功能材料制造裝備領域。主要由固定螺釘、夾具、標尺、固定塊、右基座、導軌、滑塊、帶凹槽的支撐臺、鋁合金基座、鎖緊裝置組成。制作步驟是:第一步,在鋁合金基座上加工出若干M3螺紋孔;第二步,將兩條導軌固定在鋁合金基座上,控制兩導軌中心距離;第三步,安裝兩個夾具,將夾具安裝在固定塊上,再將另一個安裝在右基座上,兩夾具保持水平對齊。第四步,在兩條導軌之間安裝具有特定凹槽尺寸的有機玻璃;第五步,將標尺粘貼固定在鋁合金基座上。利用本裝置可以精確、簡單地實現對軟體材料進行預拉伸操作。
本發明屬環境功能材料制備技術領域,具體公開了一種苯硼酸基型的磁性印跡聚合物的制備方法。首先合成磁性多巴胺復合材料,緊接著把它沫材料泡在鋅離子的溶液中,然后加入有機配體(均三苯甲酸)和配體片段(3,5?二羧基苯硼酸)進行一系列處理后得到穩定粒子,最后通過乳液自由基聚合制備出木犀草素的印跡聚合物,并將吸附劑用于木犀草素的選擇性識別和分離。制備的乳液印跡聚合物微球具有很強的熱穩定性,可以高效吸附木犀草素并具有酸堿控制釋放性能。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于ZnO量子點的紫外吸收可見透明的有機玻璃及制備,屬于功能材料制備技術領域,本發明將ZnO量子點加入到PMMA有機玻璃溶液中形成復合有機玻璃,本發明具有很強的吸收紫外光線功能,尤其對350nm以下的深紫外光線能夠完全吸收,而且ZnO量子點的介入對PMMA有機玻璃的可見透明度并沒有太大的影響,其在多個方面有潛在的應用:a.代替現流行的樹脂鏡片,能夠有效地保護眼睛,防御紫外線的傷害;b.制成各種窗戶玻璃,既保證可見光的透光率,而且具有很好的防紫外功能;c.在吸收紫外線的同時,還能夠釋放出可見熒光,在紫外探測以及能量轉換方面也有應用潛力;此外,本發明制備工藝簡易、可批量化,原料綠色無毒、價格低廉,具有很大的應用前景和社會效益。
本發明公開了可吸附水中砷的海綿狀吸附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屬于環境功能材料合成與應用領域。本發明以接枝多乙烯多胺的聚乙烯醇海綿為基質,采用復合法負載鐵氫氧化物制得新型海綿狀吸附材料。該合成方法簡單、原料易得,所制備的海綿狀吸附材料不僅具備韌性大、機械強度高和高吸水性的優點,同時熱穩定性高,負載的鐵氫氧化物不易流失,對水中的三價砷和五價砷都有較高吸附容量。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腈綸基光催化材料的制備方法,將具有吸附和光催化性能的ZIF?8原位生長在腈綸纖維上,再進一步氧化制得一種吸附性能好、能在可見光下催化分解染料的功能材料,用于印染廢水的脫色。腈綸纖維的大分子呈不規則的螺旋形構象,且沒有嚴格的晶區,分子中含酸性基團,有利于ZIF?8在纖維上的生長。腈綸預氧化后,具有優良的熱傳導性,耐磨及化學穩定性,在廢水處理過程中,使用壽命長。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具有保健功能的苦蕎殼及其制備方法,屬于功能材料制備領域。其技術方案為:以可溶性無機金屬鹽為基材,以苦蕎殼為載體,通過沉淀劑、分散劑和成膜劑的選擇以及工藝條件的控制,直接在高溫反應釜中合成得到具有保健功能的苦蕎殼。本發明有效地克服了納米材料制備和應用中的團聚問題,同時解決了納米材料與苦蕎殼結合力差的問題。具有工藝流程短、設備要求低、污水排放負擔輕、可賦予苦蕎殼優良持久的抗菌防霉保健等功能,具有極其明顯的經濟效益和工業化推廣價值。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江蘇有色金屬功能材料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