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發明涉及污水處理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基于一體化氧化溝的污水處理系統及方法。
背景技術:
2.大量污水處理廠生化池采用一體化氧化溝工藝,采用表面曝氣機,具有抗沖擊能力強、工藝流程簡單等優勢。由于有效水深淺、表面曝氣機充氧效率低、能耗高,冬季運行時需要投加大量碳源甚至專用菌種保障出水氨氮、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化學需氧量)穩定達標,每年的電耗及藥劑、菌種費用均較高,令污水處理運營方難以承受,也不符合國家節能減排的要求。
3.傳統的巴頓甫工藝常規設置為一段好氧區后緊跟二段缺氧區,且一段好氧區停留時間長,二段缺氧區停留時間較短,內回流又往往設置在一段好氧區的末端,高達100%流量的含氧混合液回流至前端容易破壞缺氧環境,造成脫氮效果欠佳。同時好氧區末端的含氧量高也會影響二段缺氧區,侵占二段缺氧區的有效池容。
技術實現要素:
4.鑒于此,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基于一體化氧化溝的污水處理系統及方法,以消除或改善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一個或更多個缺陷。
5.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6.一種基于一體化氧化溝的污水處理系統,該系統包括:溝體及安裝所述溝體內的曝氣設備、導流設備和攪拌設備;所述溝體具有多個首尾相連的環道,其根據功能劃分為:按水流方向依次布置的厭氧區、一段缺氧區、一段可調區、一段好氧區、二段缺氧區、二段可調區、二段好氧區;其中,所述厭氧區布置有進水結構,所述二段好氧區布置有出水結構或與二沉池連接;所述一段可調區布置于所述一段缺氧區和所述一段好氧區之間,所述二段可調區布置于所述二段缺氧區和所述二段好氧區之間,所述一段可調區和所述二段可調區均布設有所述曝氣設備和攪拌設備,根據來水的季節性變化和/或水質變化選擇性開啟所述曝氣設備或所述攪拌設備,以調整所述一段可調區和所述二段可調區的功能。
7.在一實施例中,所述溝體在所述一段好氧區和所述二段缺氧區之間還設置有消氧區,所述消氧區內不設置曝氣設備,以降低所述一段好氧區出水的含氧量。
8.在一實施例中,所述消氧區設置有內回流泵及連通至所述一段缺氧區或所述厭氧區的內回流通道,以將回流液回流至所述一段缺氧區或所述厭氧區。
9.在一實施例中,所述一段好氧區內設置的曝氣設備的數量在沿水流方向上逐漸減少,以降低所述一段好氧區出水的含氧量。
10.在一實施例中,所述溝體包括自內向外且呈環形布置的內
聲明:
“基于一體化氧化溝的污水處理系統及方法與流程”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