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硅片切割廢水回收處理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硅片切割污水回收處理系統。
背景技術:
現有的硅片切割生產工藝中,切割產生的污水原水要經過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學處理才能達到污水排放標準,其污水處理系統一般包括原水池、反應池、一次沉淀池、生化池、二次沉淀池、污泥濃縮池和壓濾機等,其處理步驟(如圖1所示)一般包括:
1.反應池對污水加藥處理,主要包括調節pH值,絮凝、混凝;
2.一次沉淀池對反應池的產物進行沉淀處理,處理后獲得的沉淀物引入污泥濃縮池,上清液引入生化池處理;
3.生化池處理后得到的固體產物引入二次沉淀池處理;
4.二次沉淀池的沉淀產物引入污泥濃縮池進行濃縮處理;
5.濃縮處理后的產物經壓濾機壓濾處理,壓濾處理獲得濾出液和固體,濾出液引回原水池,固體中包含有絮凝劑、混凝劑和生化池的活性污泥等成分,只能進行填埋處理。
上述處理過程中,不僅反應池絮凝劑和混凝劑使用量大,污水處理成本高;而且整個處理過程的產物均無回收利用,浪費資源。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中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反應池用藥量少、處理過程產物回收利用率高的硅片切割污水回收處理系統。
為實現以上技術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低成本的硅片切割污水回收處理系統,包括原水池、一次壓濾機、反應池、一次沉淀池、生化池、二次沉淀池、污泥濃縮池和二次壓濾機;
所述原水池用于容納硅片切割污水并將其引入到一次壓濾機;
所述一次壓濾機對硅片切割污水進行壓濾處理獲得清水和聚乙二醇混合液體、固體,所述清水和聚乙二醇混合液體一部分作為車間用水回收利用,另一部分引入反應池,所述固體回收;
所述反應池對清水和聚乙二醇混合液體進行加藥處理,先加入氫氧化鈉調節PH值,再加入聚合氯化鋁進行絮凝,最后加入聚丙烯酰胺進行混凝;
所述一次沉淀池對反應池的終產物進行沉淀,獲得一次上清液和一次沉淀污泥;
所述生化池對一次上清液中的聚乙二醇進行分解;
所述二次沉淀池對生化池的終產物進行沉淀,獲得二次上清液和二次沉淀污泥,二次上清液直接排放;
所述污泥濃縮池對一次沉淀污泥和二次沉淀污泥進行濃縮處理,獲得三次上清液和濃縮污泥,三次上清液溢流并引回原水池;
所述二次壓濾機對濃縮污泥進行壓濾獲得濾出液和固體,所述濾出液引回原水池,所述固體做廢棄處理。
從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具備以下優點:通
聲明:
“硅片切割污水回收處理系統的制作方法”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