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堿減量廢水處理方法,具體涉及一種利用超聲強化結晶反應深度脫除廢水中高濃度有機物、提高出水可生化性的深度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聚酯化纖工業的迅速發展,堿減量技術已被廣泛應用于仿真絲、超細合成革等產品的生產中。滌綸纖維(pet)低溫下,在稀naoh溶液中無明顯化學作用,而在高濃度naoh溶液和較高溫度下,pet與naoh起水解反應生成對苯二甲酸鈉(ta-na)和乙二醇(eg),使pet失重減量,水解減量一般在3.5%~30%,即有3.5%~30%的pet存在于堿水中。從滌綸織物上溶解剝離的pet進入水中,絕大部分以ta-na和eg的物態存在,少量以不同聚合度的低聚物存在。一般每萬米滌綸布減量排放廢水30~50噸,codcr濃度高達數萬mg/l,雖然該水量只占染整混合廢水的百分之幾到百分之十幾,但所排放的ta-na一項污染物就占總codcr的40%~78%,這部分廢水己成為目前紡織印染行業環保治理的難點和重點,因此,堿減量廢水應單獨預處理后再合并處理。聚酯行業常規的做法是先對廢水進行酸析預處理,去除ta-na,再進行生化處理,即采用物化一生化聯合處理工藝。酸析法去除堿減量廢水中ta-na是一條有效的辦法,但也主要存在兩方面的問題:(1)酸析處理的廢水cod去除率有限,后續生化處理的負荷仍較大;(2)酸析回收的固廢ta純度差、顆粒細小、脫水性差,無回用價值,焚燒或填埋處理也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公開號為cn105731699的發明專利公開了一種資源再利用堿減量廢水中對苯二甲酸的方法。采用該方法回收的對苯二甲酸金屬鹽純度高,可用于橡塑制品的改性中;提取對苯二甲酸金屬鹽后的廢水后處理負荷降低,解決了處理費用及投資成本高的問題,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兼顧。該方法能使堿減量廢水的codcr值下降75%以上。公開號為cn1935703的發明專利公開了一種從帶色堿減量廢水中回收對苯二甲酸的工藝,對堿減量工藝產生的濃稀兩股廢水分質處理,先采用脫色劑進行脫色,然后通過酸析法與膜法相結合,從堿減量廢水中回收對苯二甲酸,使廢水的codcr值降低50%~70%,便于后續的生化、物化處理。公開號為cn103755555的發明專利公開了一種用堿減量廢水殘渣生產精對苯二甲酸的裝置,通過從堿減量廢水中回收殘渣,同時把堿減量廢水殘渣轉變為精對苯二甲酸產品,使得堿減量廢水的codcr值
聲明:
“堿減量廢水深度處理方法與流程”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