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環境保護與水資源合理利用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高鹽廢水多段沉淀除鹽新工藝。
背景技術:
高鹽廢水一般指總含鹽質量分數≥1%的廢水,其所含鹽類主要有cl-、no3-、so42-、na+、ca2+、mg2+等。中國高鹽廢水產生量占總廢水量的5%,主要來源于煤化工、海水淡化、濕法煙氣脫硫等領域,且每年仍以2%的速度增長。高鹽廢水的排放會造成水體鹽分增加與硬度累積,威脅人體健康,增加軟化處理成本,造成工業設備腐蝕。因此,國外早已關注高鹽廢水排放對環境的影響,歐盟在2000年頒布社會公約以防止水體受到高鹽廢水的污染。針對該問題,近年來北京、上海、河南、河北、貴州、四川等省份先后頒布地方標準,對廢水鹽分的排放濃度進行限制。工業高鹽廢水脫鹽技術也成為2015年國務院出臺的《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中重點攻關研發的共性前瞻技術之一。根據上海市最新頒布實施的《污水綜合排放標準》(db31/199-2018)的要求,直接排放進入敏感水域和非敏感水域的廢水氯化物濃度限值分別為200和250mg/l,間接排放廢水的限制為800mg/l,這意味著工業廢水鹽分控制會成為今后環保工作的重點任務。
高鹽廢水由于其本身極高的含鹽量,通常在進行常規處理后還需對其進行膜處理、蒸發結晶、離子交換等后續深度處理才可達到達標排放,但此類廢水的高離子濃度使得離子交換法在經濟上缺乏可行性;使用膜處理法、蒸發結晶法也通常會由于高含量的硫酸根離子、氯離子、硬度離子而使處理設備遭到損害,引發諸如結垢、腐蝕、膜堵塞等問題,造成運行、維護的難度增加、成本提高。因此,此類廢水處理難度極大,也是相關行業實現工業廢水零排放的重點、難點。
就工藝路線設計而言,高鹽廢水除鹽主要由軟化去除致垢離子(鈣、鎂、硫酸根等)、濃縮(膜法或熱法提升鹽分濃度)和蒸發結晶(氯化鈉與水分離)三個模塊構成。已有工程實踐表明,該技術路線具有工藝流程冗長、投資運行費用高、運行穩定性不佳等缺點。超高石灰鋁法沉淀除氯是一種替代傳統高鹽廢水脫鹽工藝的新型處理方法。通過鈣、鋁等復合藥劑投加,廢水中的氯離子以弗里德爾鹽(ca2al(oh)6cl·2h2o)雙層氫氧化物的形式沉淀并被去除。該技術工藝流程簡單,但在實際應用中存在兩個不利因素會限制其運行效果。一是廢水中存在硫酸根、鎂等雜質離子,優先于氯離子競爭外加沉淀劑形成鎂鋁類水滑石或鈣礬石(ca6a
聲明:
“高鹽廢水沉淀除鹽循環利用工藝的制作方法”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