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火電廠水處理領域,尤其包括一種精處理再生系統及廢水分類收集方法;通用對再生過程的精確控制,使低鹽廢水得到最大限度的回用,同時使分離出的高鹽高氨廢水量最大限度地減少,以減少后續廢水處理負擔。
背景技術:
目前,我國在役的300mw以上的燃煤機組,絕大多數都配有凝結水精處理系統。目前常用的是中壓凝結水混床系統,具體為前置過濾器與高速混床的串連,再生系統主要包括分離塔、陰塔和陽塔。另外還包括酸堿設備、熱水罐、沖洗水泵、羅茨風機和儲氣罐等設備。
凝結水精處理的目的在于將汽輪機內蒸汽做功后的凝結水、各種疏水和鍋爐補給水等含有少量離子、氨氮的凝結水通過樹脂吸附去除,從而使凝結水得以回用。凝結水精處理樹脂吸附飽和后需要通過再生將其吸附的離子去除,從而恢復樹脂的吸附能力。通常,再生流程包括crt排水、crt泄壓、空氣擦洗、反洗、加壓、側部排水、沖水、進酸/進堿、酸置換/堿置換、快速漂洗、排水、空氣擦洗、加壓、側部排水、底部排水、crt沖水、最終漂洗等十幾個過程。通常再生時用3~5%的氫氧化鈉和鹽酸沖洗樹脂,將樹脂上吸附的離子置換下來,從而恢復樹脂的交換能力。精處理再生過程大部分沖洗過程都為除鹽水,產生廢水鹽分很低,完全可以回用;目前的分類收集方法將進酸、進堿、酸置換、堿置換四步再生過程分類收集,其余過程產生的低鹽廢水均回用,以達到回用目的。
但目前的分類收集方法的不足在于:該種分類收集方法能使再生過程中的70%低鹽廢水回用,但仍有30%的廢水需要處理,水量較大,且置換過程中也使用除鹽水沖洗,再置換過程中還是混入了很多低鹽廢水,不僅使大量低鹽廢水未得到回用,同時增大了后期需處理的廢水量,并增加了后期處理費用。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精處理再生系統及廢水分類收集方法。
這種精處理再生系統,包括樹脂罐、廢水池、回用水池、酸再生罐、堿再生罐和閥門a、b、c、d、e、f、g、h;所述樹脂罐兩端分別與閥門a、閥門b的一端相連;所述酸再生罐與閥門g的一端相連;所述堿再生罐與閥門h的一端相連;所述廢水池兩端分別與閥門c和閥門d的一端相連;所述回用水池兩端分別與閥門e和閥門f的一端相連;所述閥門a的另一端、閥門g的另一端、閥門c的另一端和閥門e的另一端相互連通;所述閥門b的另一端、閥門h的另一端、閥門d的另一端和閥門f的另一端相互連通。
聲明:
“精處理再生系統及廢水分類收集方法與流程”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