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公開了納米晶軟磁合金元件的制備方法,包括下述步驟:①將納米晶合金元素的各組分粉末置于球磨罐中,在惰性氣體保護氣氛下球磨15-50H,得納米晶合金粉末;②將步驟①制備的納米晶合金粉末添加粘結劑后注射成型,得軟磁合金生坯;③將步驟②制備的軟磁合金生坯經萃取脫脂后,置于微波冶煉設備中燒結,即得納米晶軟磁合金元件。本發明提供的納米晶軟磁合金的制備方法不僅適合大規模工業化生產,而且制備的產品形狀復雜多樣,具有高磁導率、高飽和磁感應強度、低矯頑力、低損耗及高穩定性。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新型高磁電阻磁隧道結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首先清洗Si襯底基片并烘干待用;然后在烘干后的Si襯底基片上沉積SiO2薄膜;在SiO2薄膜上磁控濺射沉積Ru/Fe3O4/Ru/CoFe/NiFe金屬層;制備氧化鎂靶材;采用上述制得的氧化鎂靶材作為靶材,對磁控濺射腔抽真空,然后向該磁控濺射腔中通入一定量的氧氣和氬氣,在NiFe上沉積氧化鎂薄膜;然后在氧化鎂薄膜上濺射沉積NiFe/CoFe/Ru金屬層,形成磁隧道結,最后放入真空中在180?480℃下退火處理30?150min,得到高磁電阻磁隧道結。該方法制得的磁隧道結磁電阻效應高,熱穩定性好。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電子煙霧化組件及其制造方法,電子煙霧化組件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驟:S1、將金屬粉末和有機混合物通過球磨混合,制得金屬混合物;S2、將基體置于MIM模具內;S3、注塑機將所述金屬混合物按照霧化組件中發熱體圖形注塑到MIM模具內并位于所述基體上,形成霧化組件生坯;S4、將所述霧化組件生坯進行排蠟處理,去除有機混合物;S5、真空或惰性氣氛燒結,所述金屬粉末熔融,冷卻后形成緊密附著在所述基體上的發熱體,與所述基體形成霧化組件。本發明的電子煙霧化組件制造方法,工序簡單,利于大批量生產且生產效率高。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燒結取向磁體內部缺陷的修復方法,采用緩慢升溫和分段保溫制度對燒結取向磁體的內部缺陷進行修復,修復過程中,磁體與目標滲透源之間始終保持宏觀相對運動,所述目標滲透源由滲透助劑35?99.9wt%和0.1?65wt%可滲透入磁體2:14:1型主相、晶界相、和/或晶界角隅相的元素單質和/或化合物的滲透劑組成;所述方法實現了工業化生產中穩定地修復取向磁體的內部缺陷,改進了主相晶粒界面,調整了晶界相成分及結構,促進了晶界相的再分布,提高了取向燒結磁體的磁性能、熱穩定性。本發明還公開了采用所述方法修復得到的磁體。
本發明提供1.4435不銹鋼注射成型喂料及其制備方法。所述喂料包括成型劑和1.4435不銹鋼粉末,所述1.4435不銹鋼粉末與所述成型劑的質量比為92:8至90:10;所述成型劑包括如下質量百分比的組分:7%至9%的高分子潤滑劑;2%至4%的光熱穩定劑;5%至7%的高密度聚乙烯,所述高密度聚乙烯的分子量為10萬?50萬;3%至5%注塑級的聚丙烯蠟;5%至7%薄膜級的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72%至74%的共聚甲醛。所述制備方法包括將所述1.4435不銹鋼粉末放入捏合機的混煉腔中預熱;按照質量比加入所述成型劑進行混煉;擠出喂料。本發明可提高30%以上的流動性,可保證產品的一致性以及節省生產加工時間。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稀磁半導體的制備方法,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制備復合氧化銦靶材;提供氧化鋁基片,并對氧化鋁基片進行清洗和拋光,得到第一氧化鋁基片;將第一氧化鋁基片放入真空室進行預濺射,得到第二氧化鋁基片;利用脈沖激光沉積方法,在第二氧化鋁基片上沉積氧化銅薄膜,得到第一復合氧化鋁基片;利用脈沖激光沉積方法,在第一復合氧化鋁基片上沉積氧化亞銅薄膜,得到第二復合氧化鋁基片;利用脈沖激光沉積方法,在第二復合氧化鋁基片上沉積鐵鈷釓摻雜的氧化銦薄膜。本發明通過氧化銦薄膜中摻雜鐵、鈷、釓原子,大幅度提高了稀磁半導體的磁性能,使得復合薄膜能夠有效的用于存儲器件。
本發明提供一種鋅合金義齒的3D打印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準備鋅合金增材,鋅合金增材包括:鋁1%?7%;鎂0.1%?2%;銅15%?25%;鉛≤0.004%;氧<0.8%;鐵<0.8%;碳<0.8%;雜質<2%,余量為鋅;(2)設計義齒的3D打印模型,將鋅合金增材放入3D打印機中進行打印,打印的基板為鋅合金基板,所述鋅合金基板的鋅含量大于90%,打印過程中通入惰性氣體。發明提供的鋅合金義齒的3D打印方法具有較好的打印效果。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瓜皮的多孔碳材料的制備方法,具體是以瓜皮為原料,在碳酸氫銨和尿素的輔助作用下,經分步碳化法制得。本發明簡化了瓜皮的碳化過程,實現了瓜皮廢棄物的高價值回收利用,變廢為寶的同時減輕了環境污染,獲得的多孔碳材料具有生物質多通道特征、表面疏松多孔、高比表面積及高化學活性,可應用于鋰離子電池、超級電容器、化妝品及催化高化學活性載體多個領域。
本發明提供1Cr18Mn8Ni5N不銹鋼注射成型喂料及其制備方法。所述喂料包括成型劑和1Cr18Mn8Ni5N不銹鋼粉末,所述1Cr18Mn8Ni5N不銹鋼粉末與所述成型劑的質量比為92:8至90:10;所述成型劑包括如下質量百分比的組分:7%至9%的高分子潤滑劑;2%至4%的光熱穩定劑;5%至7%注塑級的熱塑性彈性體;3%至5%注塑級的聚丙烯蠟;5%至7%薄膜級的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72%至74%的共聚甲醛。所述制備方法包括將所述1Cr18Mn8Ni5N不銹鋼粉末放入捏合機的混煉腔中預熱;按照質量比加入所述成型劑進行混煉;擠出喂料。本發明可提高30%以上的流動性,可保證產品的一致性以及節省生產加工時間。
本發明提供一種鋅合金增材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將鋅合金增材的配方元素在真空爐中進行抽真空,然后升溫熔化,得到金屬液體;(2)將金屬液體輸送入緊耦式噴盤破碎霧化,霧化的過程中通入惰性氣體,惰性氣體的流量為每小時2000?4000立方米;(3)霧化后得到的物料進入冷卻塔中飛行冷卻;(4)采用旋風分離裝置對冷卻塔底部收集的物料進行分離。升溫熔化的溫度為500℃以下;鋅合金增材的配方按重量百分比計,包括鋅>90%;鋁1%?7%;鎂0.1%?2%;氧<0.8%;鐵<0.8%;碳<0.8%;雜質<2%,其中,上述各組分重量百分比之和為100%。本發明提供的鋅合金增材的制備方法得到的鋅合金具有高彈性低熔點的優點。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熱柱陣列蒸汽干道復合吸液芯及其制造方法,包括蒸汽干道和毛細層;毛細層為多段沿復合吸液芯軸向堆疊的銅粉燒結式毛細層,不同段的毛細層具有不同的孔隙率,從接近熱源處起,毛細層孔隙率由小到大沿吸液芯軸向梯度排列;蒸汽干道為空心結構,貫穿整個毛細層,包括主蒸汽干道和副蒸汽干道;主蒸汽干道位于圓柱形復合吸液芯中心,副蒸汽干道為多個,位于主蒸汽干道外周,多個副蒸汽干道,以及副蒸汽干道與主蒸汽干道之間間隔。本發明優化了熱柱吸液芯結構,實現冷凝工質在吸液芯內的軸向、周向和徑向三維流動,具有熱阻低,傳熱能力強,角度適應性強,制造工藝簡單可行,成本低廉等諸多優點。
本發明所涉及一種金屬注射成型產品,其包含有材料成分和成型劑成分,材料成分包含有所述的鐵粉含量為90%至95%,鎳粉含量為2%至5%,鉬粉:0.5%至1%;成型劑成分含有石蠟、低密度聚乙烯、聚丙烯、巴西棕櫚蠟、硬脂酸;成型劑含量的調節范圍為:6.0%至8.0%。因采用上述的材料成分比例以及含量對最終燒結出的產品碳含量的范圍可以有效控制,從而達到容易準確的控制碳含量。又因上述成型劑具有易于脫除、環保、流動性好以及保形效果好等特點,使得淬火后的產品內外硬度均勻一致以及有效保證加工后的產品不易變形。又因在熱脫工藝上采用合適的溫度、推速、氣體流量以及對環境濕度的熟練駕馭,能保證過程和碳含量的穩定性,從而制備出性能最佳的產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可循環使用的保溫袋,包括保溫包裝材料,將雙層保溫包裝材料對接,然后以左邊、右邊以及底部進行壓封形成封邊,其上部設置有一開口,在開口下側且位于雙層保溫包裝材料內側設置有密封拉鏈,所述保溫包裝材料包括外側的發泡鋁層,設置在發泡鋁層內部的珍珠棉層,以及設置在珍珠棉層內部的CPP薄膜,所述珍珠棉層在發泡鋁層上振蕩平置流延復合而成,以及所述珍珠棉層與發泡鋁層的接觸面以及發泡鋁層空隙內含有密度為25~55/cm3二氧化硅顆粒。在發泡鋁箔內采用振蕩平置流延復合方式填充密度為25~55/cm3二氧化硅顆粒以及在其上設置珍珠棉層,保溫效果更好。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鉆頭胎體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涉及粉末冶金技術領域。該鉆頭胎體材料可用于油氣勘探PDC鉆頭。該鉆頭胎體材料通過以下原料制備得到:碳化鎢硬質顆粒、鎢纖維、鎳粉以及銅合金;其中,所述鎢纖維的體積百分含量為3~10%。該鉆頭胎體材料通過添加鎢纖維,使得該鉆頭胎體強度和沖擊韌性得到顯著改善,從而使得使用該鉆頭胎體材料的鉆頭在中軟地層中的鉆井壽命大幅度提升。該鉆頭胎體材料的制備方法通過將碳化鎢硬質顆粒、鎳粉以及鎢纖維混合后經裝模、振實;然后在高溫下熔滲銅合金后得到上述的鉆頭胎體材料。該方法制備得到的鉆頭胎體材料強度和沖擊韌性高,使用壽命長。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Cr-C金屬化合物耐磨涂層的制備方法,該方法包括:將金屬Cr粉體與石墨粉按比例混合燒結而成的塊體工具電極及工件電極置入液相介質正十二烷中;將脈沖電源的陽極與工具電極連接,將脈沖電源的陰極與工件電極連接;接通脈沖電源,工具電極在液相介質中放電而釋放出的Cr離子及C離子,它們與液相介質正十二烷中電離出來的C離子在等離子體作用下進行電化學反應,合成Cr與C的金屬化合物耐磨涂層,并沉積在工件電極的表面;本發明提供的涂層中的主要Cr-C化合物類型可控,制備過程中基體不會產生變形,不需大型專用鍍膜裝置,不必抽真空,制備成本低。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3D打印的硬質合金材料體系及3D打印方法,所述硬質合金材料體系包括以下質量份的組分:碳化鉻0.5?3份,其余為WC?Co/Ni/Fe硬質合金復合材料粉體,所述WC?Co/Ni/Fe硬質合金復合材料粉體為球形或類球形或其他形狀顆粒,所述WC?Co/Ni/Fe硬質合金復合材料粉體粒度為5?150μm,所述碳化鉻粉體粒度為0.2?3μm。采用本發明所述的3D打印方法得到的硬質合金樣件其致密度達到99%或99%以上,WC晶粒得到比較明顯的細化,且分布均勻,沒有WC晶粒的異常長大。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纖維增強硬質合金,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備而成:粘結劑9~12%,改性硅酸鋁纖維5~6%,二硼化鈦3~4%,晶粒長大抑制劑0.6~0.9%,其余為碳化鎢,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之和為100%。本發明還提供了該纖維增強硬質合金的制備方法。本發明所提供的纖維增強硬質合金具有較好的韌性、抗熱震性能、高溫抗氧化性能以及耐腐蝕性能。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超細成分復合粉末材料,具體材料制備步驟如下:步驟一:將鋁、銅和錳送入高能球磨機中進行初步的高能球磨,并采用氛氣保護;步驟二:將步驟一中磨合的高能球磨機中繼續添加鈦和鎢,且加入還原劑;步驟三:將步驟二中得到的混合粉末送至反應釜內冶煉,且再由氧化室、沉降室和表冷管依次進行處理,通過布袋收塵器收集,得到復合粉末;步驟四:將步驟三收集的復合粉末送入氣流粉碎機進行氣流干法分級對粉末進行超細粉精度調整,利用超濾膜對超細復合粉末進行收集;步驟五:將步驟四得到的超細復合粉末進行稱量存放。通過銅和鎢的加入,使覆蓋或使用超細成分復合粉末的器件具有極高的耐高溫性和致密性。
本發明涉及熱管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復合型吸液芯超薄熱管及其制造方法,其中,復合型吸液芯超薄熱管包括具有密閉空腔的管殼、設置于密閉空腔的工質和具有孔隙通道的復合吸液芯;復合吸液芯包括絲網層,以及燒結于絲網層的至少一個面的燒結層;燒結層燒結于絲網層的一個面和/或與其相對的另一個面,燒結層為泡沫銅層或銅粉層;密閉空腔分設有液體流動通道和蒸汽流動通道;液體流動通道為復合吸液芯的孔隙通道。該復合型吸液芯超薄熱管具有厚度薄、傳熱功率高和熱阻小的優點,能夠滿足電子設備更加輕薄化的要求。上述復合型吸液芯超薄熱管的制造方法,具有工藝簡單,且生產成本低的優點。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太陽能聚光光伏發電與熱能綜合利用系統,其從上至下依次包括二次聚光器,聚光光伏電池,聚光光伏電能輸出模塊,平板熱管傳熱模塊,溫差發電模塊,微通道散熱模塊。在蒸發端上表面直接鋪設電路層放置聚光光伏芯片,平板熱管的冷凝端與溫差發電模塊上層金屬直接貼合,微通道散熱器上蓋板與溫差發電模塊的下層金屬直接貼合。該系統提升了系統整體散熱性能,綜合利用聚光光伏電池余熱進行二次溫差發電,最終提高系統整體發電效率。制造方法上,將聚光光伏電池與平板熱管、溫差發電模塊、微通道散熱器通過焊接集成封裝,具有制造工藝簡單、無污染、效率高和成本低等優勢。本發明還提供了上述系統的制備方法。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燒結磁體滲透用組合物,包括30?99.9wt%滲透助劑和0.1?70wt%可滲透物質;所述滲透助劑為氧化鋁、氧化鎂、氧化鋯、氧化鈦中的任一種或多種,所述可滲透物質含有熔點29.8℃的金屬Ga,該組合物解決了現有技術中滲透原料一旦加入熔點較低的滲透物質時在滲透時中出現大量損耗、加入粘性較高的滲透物質因流動性差難以進行擴散反應的業界難題。本發明還公開了一種使用所述組合物進行燒結取向磁體處理的方法,在滲透處理,磁體與滲透用組合物之間始終保持除原子遷移運動以外的宏觀位移運動,所述處理方法可穩定提高燒結磁體的矯頑力、熱穩定性。
本發明涉及多孔陶瓷霧化芯生產技術領域,且公開了一種新型的多孔陶瓷霧化芯生產工藝,包括將SiO2,Al2O3,Na2CO3,CaCO3粉體以及造孔粉與水混合,并添加粘結劑進行攪拌,在攪拌的過程中,造孔粉為石墨,淀粉,塑料顆粒,添加量為粉體總質量的10?50%,將攪拌的混合漿料取出后,進行均勻烘干,烘干后得到陶瓷干燥體,將烘干后的陶瓷干燥體進行均勻破碎,破碎后的陶瓷干燥體均勻分散,得到陶瓷造粒粉,隨后將破碎后得到的陶瓷造粒粉進行干壓。一種新型的多孔陶瓷霧化芯生產工藝,提供了一種陶瓷霧化芯的設計思路,通過控制陶瓷的孔隙率和孔徑,并與對應霧化芯的滲油距離進行匹配,極大簡化了陶瓷的開發周期,同時穩定了陶瓷的霧化表現。
本發明涉及石墨產品制備領域,公開了一種石墨炊具的制備方法及石墨鍋。所述石墨炊具的制備方法包括步驟:S1,將石墨粉與粘結劑混合并碾磨得到漿料;和S2,采用粉末冶金工藝將所述漿料制備成所需的石墨炊具。本發明的方法解決了現有技術存在的石墨炊具制備工藝復雜、生產周期長、且加工成本高的技術問題。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智能玻璃陰極電致變色層鍍膜材料的制備方法,在制備智能玻璃陰極電致變色層氧化鎢鍍膜材料過程中,使用注漿成型的方式使各種氧化物充分混合均勻來提高靶材的致密度與均勻性來延長靶材使用壽命,并藉由添加第二種氧化物于氧化鎢中,提高氧化鎢材料的化學穩定性,并藉由燒結過程中的真空處理形成氧空缺使得材料具導電性有利于穩定濺鍍,并且采用階段升溫燒結的工藝及在氬氣中添加其他氣體,不僅可以提高成膜速率及降低表面粗糙度,提高濺鍍速率及降低薄膜粗糙度,提高設備的稼動率降低生產成本,大幅提高了氧化鎢薄膜在電致變色器件中的應用性,滿足了生產的要求,有利于市場的推廣及產品的普及。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耐腐蝕釹鐵硼磁體及其制備方法,所述耐腐蝕釹鐵硼磁體化學通式為RExFeuMvBz,RE為稀土主體Pr2Nd8,以及Tb、Dy、Ho、Gd、La、Ce的一種或多種組合;M為Al、Cu、Mg、Ti、Nb中的一種或幾種組合,其中,x、u、v、z為相應元素的質量百分比,且23.0≤x≤44.0,0.8≤z≤1.1,0.1≤v≤6.0,u=100?x?z?v。本發明通過摻入能夠降低晶界相活性的合金元素,形成晶間相Nd?M、Nd?Fe?M、Fe?M?B、M?B,可以提高富釹相的電極電位,從而縮小晶界相與Nd2Fe14B主相之間的電位差,減小磁體的腐蝕動力,提高磁體的耐蝕性;在氣流磨制粉過程中加入合金元素,在提高釹鐵硼磁體本身的耐腐蝕性能的同時,降低釹鐵硼的磁性能;采用等靜壓近凈成形工藝,有效降低材料的應用成本,具有產業化推廣優勢。
本發明涉及一種高硬度高強度PY30T硬質合金,該硬質合金中主要成分及其重量百分比含量為:碳化鎢83%-87%、鈷6%-10%、碳化鉻0.4%-0.6%、碳化鉭0.2%-0.4%、稀土氧化物0.91%-0.99%以及余量鎢粉,其中,所述鎢粉、碳化鎢粒徑不超過0.6微米。本發明采用還原和碳化方法,首先得到細WC粉,然后加入TaC、Cr3C2和納米稀土氧化物等晶粒長大抑制劑,防止WC晶粒在燒結時長大變大變粗,大大提升了硬質合金性能。本發明PY30T微晶硬質合金的性能為 : 密度14.3~14.8g/cm3,硬度HRA91.5~92.5, 抗彎強度2600~2800Mpa,孔隙度A02B00C00。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牙齒矯正器的材料、制作工藝及牙齒矯正器,以質量百分比計,所述牙齒矯正器的材料包括:C≤0.05%,Cr:15?17%,Ni:10?12%,Mo:2?3%,ZrO2:3?5%,Ag:2?3%,剩余為Fe,本發明采用特殊配置的金屬粉末配比,通過金屬粉末注射成型的加工方法制作牙齒矯正器,得到的牙齒矯正器硬度高,表面光潔度高,具有抗菌作用,特征精細飽滿。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廣東有色金屬真空冶金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