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金屬礦床地下采礦房法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緩傾斜中厚礦體下向分層空場開采方法,該方法包括沿礦體走向將礦體劃分為礦塊,礦塊劃分分段,分段內劃分分段礦房、分段礦柱,分別掘進位于鑿巖出礦平巷和塹溝平巷,沿礦體走向每隔3?5m掘進一條聯絡橫巷聯通本分段鑿巖出礦平巷和上分段塹溝平巷,由塹溝平巷刷幫形成出礦塹溝,在上一分段礦房進行出礦的同時,在本分段鑿巖出礦平巷和塹溝平巷內向本分段礦房內鉆鑿上向扇形炮孔、爆破上向扇形炮孔,崩落礦房礦石鏟運、出礦等步驟,本發明結合現有分段崩落法、分段空場法、房柱法、爆力運搬法等優點,用空場法回采礦房、崩落法回采礦柱,實現了難采的傾斜緩傾斜中厚礦體的高效回收和充分回收。
本發明涉及一種生產硅酸鹽水泥的方法,具體涉及一種工業固體廢渣生產核電工程用硅酸鹽水泥的方法。本發明采用原料按重量配比為:石灰石采礦廢渣72.0~78.0%,硅石采礦廢渣7.0~16.0%,高爐水渣1.0~5.5%,鐵礦石采礦尾礦8.0~12.0%;將上述原料混合粉磨后依次經過預熱器熱交換、氣固分離處理、分解爐碳酸鹽分解、干法回轉窯煅燒、冷卻后得硅酸鹽水泥熟料。本發明采用石灰石采礦廢渣、硅石采礦廢渣、高爐水渣和鐵礦石采礦尾礦作用硅酸鹽水泥的生產原料,在生產出達標的核電工程用硅酸鹽水泥的同時,大幅節約天然原料,降低能耗,節約成本,保護了生態環境。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長距離管道輸送砂漿治理礦山廢棄露天盆的方法,屬于采礦工程技術領域,以解決露天轉地下開采且地下開采采用無底柱分段崩落采礦法開采的礦山露天盆治理的問題。方法如下:將露天盆的治理劃分為兩期,以封閉圈為界;封閉圈以下為一期治理工程,封閉圈以上為二期治理工程;一期治理工程與井下采礦生產同時進行,并且井下采礦方法必須為無底柱分段崩落采礦法,形成一定厚度的廢石墊層;一期治理工程充填到露天盆的充填體隨著采礦活動的下降與廢石墊層一起下降,確保上部充填與下部采礦同時安全進行;二期治理工程為露天盆封閉圈以上。本發明有效的解決了井下開采對露天盆不穩定邊坡的擾動問題,有效的保證了礦山的安全生產。
本發明屬于地下采礦方法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含夾石急傾斜薄礦脈群/組的開采方法,該方法將急傾斜薄礦脈群/組及夾石層視作一個完整礦體,在將礦體劃分為礦塊,礦塊分層開采,礦塊內先在利用上向淺孔采夾石層,崩落廢石從脈內人工溜井放出;再利用水平炮孔采礦脈群/組,崩落礦石鋪平作為回采作業平臺繼續作業;如此反復,直至采至上一中段底柱后,礦塊回采結束進行大量放礦。本發明的工藝特點綜合了留礦采礦法、削壁充填采礦法、巷道式采礦法的優點,能夠最大量回收礦石,解決了單一采礦方法的不足;可以大大提高采礦效率。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中厚緩傾斜破碎礦體上向水平分層充填采礦法,包括以下步驟:(a)將礦塊劃分為若干個開采盤區,在礦體的上盤布置斜坡道;(b)將每個采場劃分五個分段,分別為一分段、二分段、三分段、四分段和五分段;(c)在每個分段的采場內部布置掛礦體頂板分層平巷(10);(d)在礦體的上盤布置出礦溜井(5);(e)整個盤區的回采分為兩步驟回采;(f)回采一分段;(g)一分段回采、充填完畢后,轉至二分層回采;(h)鏟運機從從斜坡道(7)、出礦橫穿巷道(6)進入采場;(i)三分段、四分段、五分段的回采工藝與二分段相。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采礦中充填假底鋪設結構,包括礦房和礦房底部設置的頂柱,所述頂柱的頂面設置底板,底板的尺寸和形狀與礦房的底面相配合,礦房兩側的間柱或圍巖實體內對稱穿設錨桿組,錨桿組與底板平行設置,錨桿組的穿入深度為1.0m,錨桿組與底板之間的距離為150mm,底板上設置混凝土層,混凝土層的厚度為300mm?500mm,錨桿組遠離穿入端的一端穿設于混凝土層內,混凝土層內還設有與底板平行的配筋網Ⅰ和配筋網Ⅱ,配筋網Ⅰ距底板100mm,配筋網Ⅱ距底板200mm。本實用新型設計的假底鋪設結構降低了假底厚度,并進行了配筋,提高了假底強度和整體性,確保頂柱回收安全,提高了整體回采率,經濟效益明顯。
一種下向分層上下交錯進路充填采礦法,通過采場布置、采準切割、回采、采場通風、采場充填實現,首先在礦體頂部形成一層預備層,預備層進路全部采完充填后,開始回采一分層進路,一分層進路全部采完充填后,再回采二分層進路,二分層進路采完后,就形成下向分層上下交錯進路采場結構;下一分層進路與上一分層進路上下交錯3m,間隔回采,間距5m,進路頂部為充填體假頂,兩幫上半部為充填體,下半部為礦體,安全性高;本發明具有進路兩幫不易片幫,回采安全可靠;進路斷面大,生產能力高;進路沿上一分層頂板回采,回采方向易控制,工程質量高;采場生產組織簡單;采場結構簡單,采準工程簡單,采準工程量??;采場可以大型無軌設備,大幅提高采場生產效率;采場充填工程系統簡單。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適合緩傾斜中厚破碎礦體的嗣后充填采礦法,具體包括礦體劃分、在盤區間柱中布置盤區無軌平巷,在礦體的下盤布置盤區斜坡道,在采區間柱內掘井聯絡道,在采區內設置條帶式一步驟采場和二步驟采場;在切頂聯絡道內,在每個條帶式一步驟采場和二步驟采場的中部沿著礦體的走向掘進切頂平巷;整個采區的回采分為兩步驟回采,條帶式一步驟采場和二步驟采場隔一采一,一步驟采場回采結束后進行充填,待充填完成后進行二步驟采場的回采;本發明可實現破碎頂板條件下中厚緩傾斜礦體的機械化安全高效開采,大幅提高了采場的生產能力,采場生產能力可達200?370t/d,工人在頂板錨桿支護條件下進行鑿巖,提高了作業安全性。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采用膠結充填采礦法礦山巷道預留結構,包括巷道,巷道地面上鋪設有墊層,墊層上放置有通道,通道的兩側與巷道的兩側壁之間分別設有多根橫撐,通道的頂部與巷道頂部之間設有多根豎撐。巷道與通道之間有充填體。該巷道預留結構是在原有不安全巷道中預留的鋼模板假巷道,不安全巷道充填后,做為礦山充填、通風、供風水和排水排泥等的專用巷道。既處理了巷道的不安全隱患,又保留了原有巷道的作用,同時解決了巷道設計重新選址的不便;避免重新掘進巷道,節約了重新掘進巷道的投資費用。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露天采礦用炮孔堵塞器,包括第一堵塞體、第二堵塞體,所述第一堵塞體為圓柱形體,圓柱形體的外徑小于炮孔直徑,在圓柱形體內設有楔形腔;所述第二堵塞體為與楔形腔配合使用的楔形體,楔形體的最小外徑大于楔形腔的最小外徑,楔形體的最大外徑大于楔形腔開口端的最大直徑,所述第二堵塞體的長度大于第一堵塞體的長度,所述第一堵塞體與第二堵塞體的中心對稱均設有孔,所述孔內通過螺栓連接第一堵塞體與第二堵塞體;本實用新型堵塞器受壓自身膨脹,使其與管壁之間的摩擦力迅速增大,延緩爆生氣體從孔內沖出,繼續維持孔內壓力,擴大巖體爆破破碎范圍,從而改善爆破效果,提高炸藥能量利用率。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采礦工程用冷卻裝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方通過支撐架安裝有擠壓機構,所述底座頂端固定連接有套框,所述套框內套有模具,所述底座內腔底端設置有儲液箱,所述儲液箱頂端安裝有抽水泵,所述抽水泵與外接電源線性連接,所述抽水泵與儲液箱連接,所述抽水泵一側連接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另一端貫穿底座并連接有伸縮軟管一,所述伸縮軟管一另一端與模具右側頂端連接,所述儲液箱頂端安裝有過濾箱,所述過濾箱頂端連接有伸縮軟管二,所述伸縮軟管二另一端貫穿底座并與模具底端連接,本實用新型設置有過濾箱,通過過濾板過濾掉冷卻液中較大的雜質,在通過活性炭層對冷卻液凈化,使冷卻液更純凈,從而提高了冷卻液的冷卻效果。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采礦空區發泡填充材料生產裝置,它包括發泡機構和攪拌桶,所述發泡機構包括柱塞泵、水氣混合罐和高壓儲氣罐,柱塞泵通過進水管與水箱相連通,柱塞泵通過出水管與水氣混合罐相連通,水氣混合罐的入口通過輸氣管與高壓儲氣罐相連接,高壓儲氣罐與空壓機相連接;水氣混合罐的出口與攪拌桶相連通,攪拌桶的頂端設置有礦料入口,攪拌桶的下部設置有出料口。本實用新型通過柱塞泵為添加有發泡劑的水溶液增壓后在水氣混合罐內與高壓空氣充分混合,產生豐富的泡沫進入攪拌桶,泡沫與待混合物料混合均勻后所形成的填充材料流動性能良好,可通過管道直接輸送至待充填區域,提高了充填質量和充填效率。
本發明屬于礦山開采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井下采礦的中深孔爆破方法。本發明的炮孔采用扇形排布,雷管采用炮孔中部、底部同時埋設的方式,爆破方法采用中間向兩側對等延時爆破,兩排為一組依次爆破的方法,使得爆破效果明顯改善,大塊率大幅度降低,出礦效率顯著提高;與傳統的爆破方法相比,大塊率由27.6%下降到6%,出礦設備鏟運機的出礦效率由58噸∕臺班提高到122噸∕臺班,出礦成本由13.63元/噸下降到11.53元/噸,二次破碎次數大幅度減少,并且保證了作業安全。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充填采礦法充填漿體輸送管道的疏堵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裝置為一三通管式結構,其中的一個通管與漿體輸送管道并行的高壓風管相聯接,其上設有高壓風閥;另一個通管與漿體輸送管道并行的高壓水管相聯接;其上設有高壓水閥;還有的另一個通管為高壓風和高壓水的輸出管,在輸出管的端頭聯接有膠皮管,在膠皮管的末端設有快接法蘭。本實用新型的裝置,在進行充填漿體輸送管道的疏堵作業,將堵塞處的一根充填管取掉,將該裝置上的快速法蘭連接到被堵管子的快速法蘭上,按順序打開風、水閥門,將物料沖開。本實用新型的裝置結構簡單,風水混用,方便快捷??焖偬幚肀欢鹿艿?縮短處理時間,減低了勞動強度。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采礦用新型充填膠凝材料配比決策方法,涉及礦山開采技術領域,采用均勻設計試驗法和正交試驗,得到充填體強度隨膠凝劑的配比變化的正交試驗數據;采用人工神經網絡模型對有限次的正交試驗數據進行信息外延;最后采用統計回歸和參數擬合方法,建立膠凝材料配比與充填體強度的函數關系,以充填體強度為優化目標,以膠凝劑材料的取值范圍為約束條件,建立膠凝材料配比優化模型;通過求解優化模型,獲得膠凝材料最優配比方案。該決策方法能夠利用有限次的試驗數據,快速、準確地獲得滿足充填體強度需求的膠凝材料的最優配比。
本發明一種采礦設備用線纜固定架公開了一種能夠對線纜抖動時的橫向牽拉力進行彈性緩沖和卸力,配合滾輪結構,降低線纜磨損程度的線纜固定架,其特征在于輔固定筒的一側通過鉸接套鉸接置于主固定筒的一側,所述主固定筒和輔固定筒相對應拼合整圓筒,所述主固定筒的另一側設置有固定板,所述輔固定筒的另一側設置有固定板,兩個所述固定板通過多個螺栓相連接,所述主固定筒的外側壁上設置有固定座,所述整圓筒的兩端端面上均開有多個滾輪槽,多個所述滾輪槽等角度分布,滾輪對應置于滾輪槽中,兩個半圓環卡板置于整圓筒內,且分別位于整圓筒兩端的內壁上。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采礦工程中炮眼人工高空填充炸藥的裝置,包括主管(1)、主桿(2)、支撐桿(3)和炮棍(4);所述主管(1)的前端一部分的側壁敞口,所述主管(1)的后端與所述支撐桿(3)的一端鉸接,所述主管(1)的中部與所述主桿(2)的一端鉸接;所述支撐桿(3)與所述主管(1)鉸接的一端設有多個固定齒;所述炮棍(4)插入所述主管(1)的后端。本裝置將高空裝藥變得便捷、高效;還大大降低了以往人工裝藥對管線破壞引起的拒爆問題。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下向膠結充填采礦法采場的充填管道。包括鉆孔和帶有彎頭的水平管,其特征在于帶有彎頭的水平管分為三部分;為與鉆孔相接的兩頭帶有法蘭的彎頭、帶有聯接法蘭的水平管、法蘭聯接在彎頭和水平管間的過渡管。本實用新型的管道充填管將漿體對長管道或鉆孔的局部磨損轉嫁到此裝置上,以犧牲短管道的方式保護其后的長管道和鉆孔。進而延長鉆孔和充填管道整體的使用壽命,有效地延長了鉆孔和充填管道整體使用壽命的裝置,能降低員工勞動強度,節約成本。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礦山平巷分層采礦充填時預留鐵盒通風小井密封外套,包括預留鐵盒密封外套主體,所述預留鐵盒密封外套主體的上端設置有預留鐵盒密封外套上圓形鎖緊口,所述預留鐵盒密封外套主體1的下端設置有預留鐵盒下密封外套圓形鎖緊口。本實用新型中,主體結構部位起到能夠靈活方便安裝,安全可靠的保障了風井鐵盒預留時上下層風井口由于高差變化不確定性和組合安裝造成的對接密封難題,避免了為彌補高差空缺需搭架進行焊接密封的高空作業潛在安全風險。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礦山膠結充填采礦方法中預留空間的裝置,包括金屬網狀圓筒(1)和氣囊(2);所述金屬網狀圓筒的一端使用金屬網封口,另一端敞口;所述氣囊(2)的容積與所述金屬網狀圓筒(1)的體積相同并位于所述金屬網狀圓筒(1)內。本實用新型能節約成本、降低勞動強度、減少安全隱患,節約木板或鐵桶等材料的消耗;簡化施工工序,降低作業人員的勞動強度。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平巷采礦空域充填時易掛勾連高抗拉自鎖吊筋,包括吊筋主體、U型抗拉鉤、易掛滑動彎頭、U型底筋勾連自鎖鉤、防脫鉤彎頭、鉤吊底筋環、底主筋,所述吊筋主體是由直徑十二毫米的鋼筋根據設計要求切割形成的,所述吊筋主體一端固定連接著U型抗拉鉤,所述U型抗拉鉤另一端設置有易掛滑動彎頭,所述吊筋主體另一端則設置有U型底筋勾連自鎖鉤,所述U型底筋勾連自鎖鉤末端固定連接有防脫鉤彎頭,所述吊筋主體底部設置有一鉤吊底筋環,所述鉤吊底筋環中鉤連有底主筋。本實用新型中,設計合理,勾連方便,能夠有效的避免因掛設吊筋抗拉強度低下而造成的下層采空區充填體脫落事故的發生。
本發明屬于金屬礦床地下開采方法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中厚緩傾斜破碎礦體上向水平分層充填采礦法,本方法是首先將礦塊劃分為若干個開采盤區,在盤區內再劃分為若干個采場,整個盤區的回采分兩步驟完成,第一步驟回采采場間隔布置,采場兩側留設間柱;采場內每10m劃分一個分段,待下個個分段回采完畢后,用水泥尾砂膠結充填后,回采上個分段;盤區內的采準工程布置在礦體上盤,為保護礦房回采的安全性,在采場中間留設點柱支撐采空區;采用淺孔落礦,鏟運機出礦;待一步驟礦房回采充填完成后,回采二步驟采場,回采二步驟采場的方法與一步驟回采采場相同。本發明適合開采中厚緩傾斜破碎礦體,具有回采安全、礦石貧化低等特點。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安全高效的采礦集中爆破方法,屬于爆破工程領域,解決了傳統方法存在的易發生冒頂片幫事故、易發生中毒事件、以及爆破警戒困難的問題。本發明方法:在每個采準水平作業掌子面布置平行中深孔并裝藥,在每個回采水平作業掌子面布置扇形中深孔并裝藥;在每個礦體設置一個或一個以上分起爆點,將各掌子面與分起爆點連接;將各礦體的分起爆點統一連線,形成起爆網絡;設置總起爆點,將統一連線形成的起爆網絡與總起爆點發火頭連接;起爆總起爆點,從而觸發各分起爆點同時起爆。本發明避免了因爆破地震波而導致冒頂片幫事故的風險,杜絕了因爆破產生的有毒有害氣體擴散而導致中毒和窒息事故的風險,避免了因漏警而導致爆炸事故的發生。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深部開采礦井三軟煤層巷道掘進鉆孔卸壓方法,包括巷道迎頭卸壓:采用MQTB?80/2.0型單體風動錨桿鉆機配合B19mm、L2.8m六角中空鉆桿、φ42mm合金鉆頭,巷幫爆破卸壓:采用MQTB?80/2.0型單體風動錨桿鉆機配合B19mm、L2.8m六角中空鉆桿、φ42mm合金鉆頭,巷幫大直徑鉆孔卸壓:采用ZYJ?500/160型架柱式液壓回轉鉆機配合φ42mm地質鉆桿、φ65mm合金鉆頭在巷道兩幫施工大直徑卸壓鉆孔,φ108鉆頭擴孔。本發明鉆孔卸壓技術具有工藝簡單,形式靈活多變、可控圍巖范圍大等優點,廣泛應用于高應力軟巖巷道卸壓,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礦井深部開采應力,卸壓效果顯著。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下向水平分層充填采礦法進路回填廢石的方法,通過步驟a選擇采場邊界位置的進路作為廢石回填進路,且廢石回填進路兩側相鄰進路已回采且充填接頂、步驟b下部預處理、步驟d打底填充、以及步驟c上部預處理,在廢石回填進路的頂板兩側且沿其長度方向等間距均預埋多個吊筋掛鉤,頂板吊筋掛在吊筋掛鉤上;且頂板吊筋的下端與進路兩幫底板上的鋼筋網結點相連接固定,能夠在廢石回填和接頂充填后保證廢石回填進路兩側充填體穩固且均勻受力,避免出現廢石回填進路兩側充填體受損,將廢石回填能夠解決廢石運輸和提升成本大,以及廢石堆積地表占用大量地表空間,又污染地表環境的問題。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含水硅酸鹽型紅土鎳礦采礦潛力的分析方法,屬于東南亞含水硅酸鹽型紅土型鎳礦深部找礦技術領域,以解決東南亞含水硅酸鹽型紅土型鎳礦床在鉆探中腐巖不易穿透,導致丟失腐巖層到基巖的一些紅土鎳礦資源的問題。方法包括確定礦床位置、對鉆探所經各個礦層進行元素含量化驗、判斷鉆探作業所到達的礦層、推斷目前鉆探作業所到達的礦層距基巖面深度、判斷含水硅酸鹽型紅土鎳礦的礦石類型、選擇后續冶煉加工工藝。本發明根據鉆孔分析可以判斷該鉆孔是否鉆探到基巖,進一步推斷該礦床同等深度是否還有潛在資源,對后期采掘項目的資源總量進行整體預估,更加合理、全面地進行資源開發。
本發明公開一種扇形排布爆破采礦方法,炮孔為中深孔,每排炮孔與其它排炮孔呈扇形布置,每排炮孔的其中一個炮孔裝常規量藥,與其相鄰的炮孔裝少于常規量的藥;每排炮孔的其中一個炮孔裝藥量少于常規量,與其相鄰的炮孔裝藥量為常規裝藥量。同時利用中間炮孔與邊孔之間延時爆破法,有效地克服了齊發起爆中炸藥能量利用不充分、爆破后大塊多、推排多的缺點,極大地改善了排炮的爆破效果,提高了鏟運機的鏟裝效率;孔口減量裝藥節省了大量成本。
本發明實施例公開了一種環形布置進路采礦方法,適用于中厚及以上礦體,施工步驟如下:于圈定礦體內施工三條采場主聯絡道,一步進路沿采場主聯絡道處平行于礦體走向施工至左采采場聯絡道、右采采場聯絡道,二步進路沿左右采場邊界施工至采場主聯絡道;一步進路有專用膠結充填泄水井,二步進路預留專用通風井且采用分級尾砂充填工藝;上下兩個分段的進路開采順序、充填及通風等工藝互換,減少采場采準工作量,直至采場回采結束,采場一步進路及二步進路交替結頂充填上行式開采,減少拉底工程量;交替施工分級尾砂充填與膠結充填,降低充填成本,勞動效率高、采準工程量相對較小,充填體強度大,通風效果良好等優點。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具有夾持功能的錨桿采礦裝置,包括錨頭、錨桿,還包括若干連接桿、夾持裝置、第二電機,錨頭的一端連接連接桿,連接桿的一端連接錨桿,錨桿連接夾持裝置,夾持裝置連接第二電機,錨頭的一端固定第一凸起,連接桿的一端開設有第一管槽,第一凸起與第一管槽卡接,連接桿的另一端固定第二凸起,錨桿的一端開設有第二管槽,第二凸起與第二管槽卡接,錨頭與連接桿的連接處、連接桿與錨桿的連接處均通過固定螺栓固定密封套,通過加裝不同數量的連接桿,達到對整體桿體使用長度延長調整的目的,用于錨更深的孔,使用更靈活;錨桿連接夾持裝置,達到對錨桿進行固定夾持的目的,夾持裝置連接第二電機,電機工作,帶動錨桿轉動。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甘肅有色金屬采礦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