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生物小分子與石墨烯復合材料功能膜,其制備方法為:將石墨烯和生物小分子試劑加入溶劑N?甲基吡咯烷酮中,攪拌并超聲分散均勻,控制粘度在1000~10000cps, 得到復合材料漿料;用涂布器將所得復合材料漿料以100~400mm的厚度均勻涂刷在鋰硫電池正極材料表面,之后于40~60℃烘箱中烘干,即得到生物小分子與石墨烯復合材料功能膜;本發明提供了多功能石墨烯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操作簡單,條件溫和,易于大規模生產;制得的生物小分子與石墨烯復合材料用于鋰硫電池中,可以解決鋰硫電池充放電過程中多硫離子在液態電解液中的溶解,有效抑制穿梭效應,提高鋰硫電池的庫倫效率和循環穩定性。
本發明涉及一種碳纖維復合材料電纜線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碳纖維由紗架引出,進入第一浸膠區浸膠,使用的環氧樹脂為耐熱高力學性能環氧樹脂;浸膠完成后碳纖維進入第一固化爐預固化,制得碳纖維復合芯,直徑為5mm—12mm,調節溫度使固化度達到85%以上;兩側玻璃纖維引出后分別進入第二浸膠區和第三浸膠區浸膠,使用的環氧樹脂為耐高溫耐候性能環氧樹脂;浸膠后玻璃纖維通過纏繞區纏繞包覆在碳纖維芯外層,單側厚度為0.5mm—2mm,纏繞速度通過伺服電機控制與拉擠速度相同步;碳纖維復合芯與玻璃纖維保護層復合后一起通過第二固化爐,調節溫度使兩者充分固化;復合材料電纜芯制品通過牽引機后,在收卷盤處收取。
本發明涉及一種立方晶體結構的鉑/二氯化鉑復合材料及其非線性合成方法與應用,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驟:S1:將對硝基苯酚、溴酸鈉和硫酸在室溫下進行反應,用開位電路?時間曲線記錄該化學振蕩反應;S2:在反應進行中,向體系中一次性加入二氯化鉑原料,反應結束后,取出反應液離心清洗,從而得到所述立方晶體結構的鉑/二氯化鉑催化復合材料。所述制備方法是通過創新性的將非線性化學振蕩與貴金屬的制備相結合,從而得到了具有優良制氫性能的立方晶體結構的鉑/二氯化鉑催化復合材料,可將其用于電解水制氫領域,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和工業化潛力。 1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海膽狀結構的硫化鉍?硫化亞銅異質結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首先分別將銅化合物、鉍化合物與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鈉加入高純水中,充分攪拌,抽濾烘干得到硫銅源前驅體和硫鉍源前驅體;再將含硫鉍源前驅體和硫銅源前驅體加入到有機溶劑中,充分攪拌,混合均勻,得到前驅反應液;最后將所述前驅反應液進行兩段式微波加熱恒溫反應,即得海膽狀結構的硫化鉍?硫化亞銅異質結復合材料。該制備方法通過工藝優化,得到了具有優良的CT造影性能和光熱效應的海膽狀結構的硫化鉍?硫化亞銅異質結復合材料,可將其用于CT造影和光熱治療領域,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本發明涉及了一種利用專用反應器制備硼摻雜鈷酸鎳復合材料的工藝與應用,包括如下步驟:(1)將市場上購買的T型三通、不銹鋼毛細管和平流泵搭建成用于硼摻雜鈷酸鎳復合材料制備專用反應器,設置好平流泵的流量;(2)同時啟動兩臺平流泵,使含Ni2+?Co2+混合溶液和含硼前驅體溶液在微撞擊流反應器內高速撞擊發生沉淀反應;(3)前驅體流入攪拌槽反應器中陳化一段時間,再經洗滌、干燥、煅燒獲得Ni?Co?O?B復合材料。該材料的粒徑為30?40nm,表面包覆一層薄的金屬硼化物,由該材料制備的超級電容器電極在電流密度為1A/g時比電容高達2425F/g,在10A/g高電流密度下比電容仍高達2010F/g,充放電循環3000次后比容量僅衰減4.2%,具有很好的倍率性能、循環壽命和工業應用潛力。
本發明涉及了一種CoCO3/RGO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在鋰電池電極材料的應用,S1:同時啟動三個平流泵,GO分散液和Co2+/形貌調控劑溶液在第一級T型微三通混合并高速撞擊形成均勻混合液;S2:均勻混合液與(NH4)2CO3溶液在第二級T型微三通中混合并高速撞擊并發生液相共沉淀反應,生成前驅體混合液;S3:將前驅體混合液流入聚四氟乙烯反應釜中水熱反應;S4:反應完成后,經過離心、洗滌、冷凍干燥后得到CoCO3/RGO復合材料。本發明通過這種集多級撞擊快速沉淀耦合形貌調控水熱反應制備的桑葚狀CoCO3/RGO材料粒徑約為500nm、形貌規則、組分分布均勻;而且該材料循環性能及倍率性能良好,在1A/g的大電流循環條件下,循環了700圈之后,依然能夠保持1120mAh/g左右的比容量,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和工業化潛力。
本發明涉及一種POE彈性復合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和設備,該復合材料的里層由兩層POE壓模構成,里層的正反兩面復合復合層,復合層為無紡布或塑料膜。該復合材料可以通過以下方法制造:(1)、將POE粒子經塑料擠出機構制成圓筒形氣膜后再經吹膜機構進一步吹大圓筒形氣膜;(2)、將從吹膜機構吹膜口出來的POE圓筒形氣膜由輸送帶送入壓膜機構,通過壓膜機構將POE圓筒形氣膜擠壓成雙層POE壓膜,與此同時,將無紡布或塑料膜之類的外復層與雙層POE壓膜復合;(3)、將復合有無紡布或塑料膜外覆層的雙層POE壓膜經熱壓成型機構熱壓成型。
本發明涉及鋅鉻合金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鋅鉻合金復合材料的冷軋方法,包括以下步驟:S1:材料準備,選取長寬相同的不銹鋼板、碳鋼板、鋁板,S2:通過加熱裝置對不銹鋼板、碳鋼板、鋁板進行焊前預熱處理,S3:取純銅2~3份、鋁合金2~3份、鈦合金1~2份、優質純鉬0.5~1份、鋅鎂合金1~2份進行混合S4:將去應力退火后的不銹鋼板放置在加工裝置上,S5:利用軋機對復合板材進行軋制,S6:將表面光滑處理完畢的復合板材進行鍍鋅鉻混合物處理。此方法在鍍鉻合金復合材料的冷軋過程中采用先加熱回火,然后再進行冷軋的過程,極大的提高了后續加工中復合板材的處理效率。
本發明涉及一種超級電容器用電極氮氧共摻雜多孔碳/四氧化三鐵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如下步驟:(1)將環戊二烯基鐵、鐵粉、六氯丁二烯、吡啶加入50mL的聚四氟乙烯反應釜內膽中,混合;密封,放入高溫反應釜中,置于烘箱中于反應;(2)將產物120℃烘干,干燥6小時;(3)取適量樣品,加入尿素溶液,放入高溫反應釜中,置于烘箱中于200℃反應12小時,冷卻至室溫,分離,置于真空干燥箱中90℃烘干;(4)取樣品置于管式爐的石英管,通氬氣;升溫速率為10℃/min,使管式爐溫度緩慢升溫,維持90min后儀器自動降溫,獲得樣品;所述的復合材料制作的電容電極有較大的電容值,穩定性好,制作成本低,在電化學領域具有巨大的潛力。
本發明屬于新材料領域,提供了一種植物復合纖維、植物纖維復合材料以及植物纖維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所述植物復合纖維主要由植物纖維和低熔點聚酯纖維混合后經水刺或針刺工藝制得,其中,所述低熔點聚酯纖維的熔點為60~200℃。上述植物復合纖維具有強度高、重量輕以及物理性能穩定,不易損壞,可循環使用等優點,采用該植物復合纖維制備而得的植物纖維復合材料具有表面紋理天然質樸、顏色鮮艷、質感新穎、不含有粘合劑以及可循環使用等優點。本發明中的植物纖維復合材料可以廣泛應用于包裝制品、工藝品和日用品等領域。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功能化Fe3O4/Au納米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及其在真菌毒素檢測的應用。其方法為:將金納米顆粒負載在磁珠表面,5’末端標記巰基的捕獲DNA探針通過Au?S共價鍵修飾在Fe3O4/Au表面,加入赭曲霉毒素A(OTA)適配體鏈,與捕獲探針形成穩定的雙鏈結構。本發明的有益成果在于:Fe3O4/Au的合成方法操作簡單,易得;Fe3O4/Au復合材料結合了磁珠在磁場環境下快速富集,金納米顆粒的高導電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優勢。Fe3O4/Au結合適配體鏈的高選擇性,發展一種新型傳感器,實現對真菌毒素的檢測,操作簡單,靈敏度高。
本發明涉及一種復合材料電纜線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碳纖維由紗架引出,進入第一浸膠區浸膠,使用的環氧樹脂為耐熱高力學性能環氧樹脂;浸膠完成后碳纖維進入第一固化爐預固化,制得碳纖維復合芯,直徑為5mm—12mm,調節溫度使固化度達到85%以上;兩側玻璃纖維引出后分別進入第二浸膠區和第三浸膠區浸膠,使用的環氧樹脂為耐高溫耐候性能環氧樹脂;浸膠后玻璃纖維通過纏繞區纏繞包覆在碳纖維芯外層,單側厚度為0.5mm—2mm,纏繞速度通過伺服電機控制與拉擠速度相同步;碳纖維復合芯與玻璃纖維保護層復合后一起通過第二固化爐,調節溫度使兩者充分固化;復合材料電纜芯制品通過牽引機后,在收卷盤處收取。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聚氯乙烯復合材料的制造方法、其擠出型材及生產型材專用裝置,首先將植物纖維磨成粉末,將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顆粒處理成粉末,接著把植物纖維粉末和EVA粉末加入高速攪拌機中進行混煉處理;另外在碳酸鈣中添加偶聯劑對碳酸鈣進行活性處理;然后將聚氯乙烯粉末(PVC)、碳酸鈣與偶聯劑的混合物和助劑加入高速攪拌機中進行攪拌,當攪拌到一定溫度后再將植物纖維粉末與EVA粉末的混合物加入進行充分攪拌均勻,最后經冷卻而得到所含成分混合均勻的聚氯乙烯復合材料。該復合材料經擠出機和成型機擠出而得到表面平整的聚氯乙烯復合材料擠出型材。生產型材專用裝置包括“L”形夾心板和調節銷。
本發明涉及一種復合材料電纜線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碳纖維由紗架引出,進入第一浸膠區浸膠,使用的環氧樹脂為耐熱高力學性能環氧樹脂;浸膠完成后碳纖維進入第一固化爐預固化,制得碳纖維復合芯,直徑為5mm-12mm,調節溫度使固化度達到85%以上;兩側玻璃纖維引出后分別進入第二浸膠區和第三浸膠區浸膠,使用的環氧樹脂為耐高溫耐候性能環氧樹脂;浸膠后玻璃纖維通過纏繞區纏繞包覆在碳纖維芯外層,單側厚度為0.5mm-2mm,纏繞速度通過伺服電機控制與拉擠速度相同步;碳纖維復合芯與玻璃纖維保護層復合后一起通過第二固化爐,調節溫度使兩者充分固化;復合材料電纜芯制品通過牽引機后,在收卷盤處收取。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雜多酸-無機酸混合酸摻雜聚苯胺/銀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在紫外光引發條件下,將硝酸銀與苯胺反應,制得聚苯胺/銀納米材料;將聚苯胺/銀納米材料、苯胺、雜多酸-無機酸混合酸和十二烷基苯磺酸加入去離子水中,在氮氣保護下,攪拌條件下慢慢滴加過硫酸銨溶液后反應,所得產物破乳后進行抽濾,濾餅洗滌、干燥即得雜多酸-無機酸混合酸摻雜的聚苯胺/銀復合材料。本發明提供的雜多酸-無機酸混合酸摻雜聚苯胺/銀復合材料具有高導電率、較好溶解性的水溶性,符合現在對材料的工業化要求,有利于其工業化應用。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無紡布用生物質基復合材料的加工工藝,屬于生物降解高分子復合材料技術領域,本發明先將海藻酸鈉和納米二氧化硅混合后,再經硅烷偶聯劑KH?550處理后制得改性海藻酸鈉,然后,將氧化淀粉與聚烯丙胺鹽酸鹽混合反應,并加入改性海藻酸鈉,攪拌反應制得添加料,將聚乳酸與環氧大豆油混合,并加入催化劑和添加料,混合密煉,造粒,得具有高降解性的無紡布用生物質基復合材料。本發明制備的具有高降解性的無紡布用生物質基復合材料擁有較好的耐熱性,且柔韌性極佳,降解性較好,適合于制造無紡布。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具有高降解性的無紡布用生物質基復合材料及其加工工藝,屬于生物降解高分子復合材料技術領域,本發明先將海藻酸鈉和納米二氧化硅混合后,再經硅烷偶聯劑KH?550處理后制得改性海藻酸鈉,然后,將氧化淀粉與聚烯丙胺鹽酸鹽混合反應,并加入改性海藻酸鈉,攪拌反應制得添加料,將聚乳酸與環氧大豆油混合,并加入催化劑和添加料,混合密煉,造粒,得具有高降解性的無紡布用生物質基復合材料。本發明制備的具有高降解性的無紡布用生物質基復合材料擁有較好的耐熱性,且柔韌性極佳,降解性較好,適合于制造無紡布。
本發明屬于超級電容器電極材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鎳鈷雙金屬氧化物復合材料、鎳鈷雙金屬硫化物復合材料及超級電容器。本發明以硫代水楊酸為配體,加入Co2+和Ni2+,水熱合成鎳鈷雙金屬有機配合物,經400℃煅燒制得鎳鈷雙金屬氧化物復合材料。進一步地以具有優異的電化學性能的鎳鈷雙金屬氧化物復合材料為前驅體,采用一步水熱法硫化得到鎳鈷雙金屬硫化物復合材料,該鎳鈷雙金屬硫化物復合材料其電化學性能明顯優于鎳鈷雙金屬氧化物復合材料,在提高比電容的同時,又可保持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良好的導電性及長循環壽命。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保暖效果好的西裝,包括西裝本體,所述西裝本體內壁固定設置有多個軟毛外層,多個所述軟毛外層固定連接有加熱層,所述加熱層內端固定設置有導熱絲,所述加熱層遠離軟毛外層一側固定設置有外衣層,所述西裝本體兩側腰部處均開設有密封套管,所述導熱絲一端貫穿密封套管并套接有導熱管,所述導熱管外端設置有裝飾布帶,所述西裝本體前側設置有供熱裝置,所述供熱裝置兩側均與導熱絲螺紋套接,所述供熱裝置后端面靠近兩側處均轉動連接有壓桿,所述供熱裝置后端面中部固定設置有加熱盒。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保暖效果好的西裝,該西裝穿著舒適,同時自帶供熱功能,清洗簡單方便。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新型材料保健鞋加工工藝,它涉及保健鞋技術領域。它包括鞋幫部件、鞋內里、鞋內底及立體鞋墊,其特殊優勢在于材料選用羅布麻纖維、負離子纖維、棉纖維交織混紡應用到鞋內里材料上,控制各纖維含量羅布麻纖維40%,負離子纖維40%,將混紡交織后的羅布麻纖維及負離子纖維與鞋內里材料、鞋墊材料制作成鞋內里與鞋墊附膜,從而使腳部的皮膚與鞋墊與鞋內里親密接觸。本發明采用上述方案實現了一種具有良好的抑菌殺菌、保健、親膚性等特點的保健鞋。
本發明涉及保健鞋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中藥保健鞋加工生產方法,本發明改善了保健鞋墊的制作材料,加入了中藥層,能夠起到很好的保健效果,改善了鞋幫的制作工藝,使得穿戴者更加舒適,同時改善了鞋外底和鞋內底的制作工藝,讓穿戴者更加舒適透氣,所以,本發明具有很好的市場前景,實用性強。
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雙片式石墨基壓阻式柔性壓力傳感器,包括第一紙張以及與其相粘合的第二紙張,所述第一紙張表面與第二紙張表面均涂覆有石墨薄膜,所述第二紙張的上表面設有石墨微納結構以及與石墨微納結構相連的微電極。當壓力作用在傳感器上表面時,上層石墨薄膜會與帶有微納結構的石墨薄膜接觸,從而引起其電阻率發生的變化,此外,石墨微納結構還會受到壓縮作用引起其能帶變化,從而進一步引起其電阻率發生明顯的變化(壓阻特性),從而實現了高靈敏度的力傳感。相比現有的柔性壓力傳感器,本實用新型利用低成本的石墨作為功能材料制作柔性壓力傳感器并通過微納結構及微納接觸敏感的方式實現高靈敏的壓力傳感,降低其響應時間。
本發明屬聲學功能材料結構設計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局域共振型聲子晶體周期涂層結構。提出了以正方形晶格形式排列的局域共振型聲子晶體周期涂層結構,該結構的單胞以環氧樹脂作為基體,以鉛作為圓柱散射體,圓柱散射體由環形涂層包裹。環形涂層含任意個圓柱孔,每個圓柱孔將完好的涂層分隔成鋁和聚合物兩部分。利用有限元法計算了這種聲子晶體結構的帶隙與傳輸譜,分析產生局域共振特性的影響因素,最終提出一種具有局域共振型聲子晶體周期涂層結構。本發明的聲子晶體周期涂層結構具有良好的局域共振特性,能獲得低頻寬帶隙,使聲子晶體結構能更好地應用于工程領域。
本發明提出了一種雙片式石墨基壓阻式柔性壓力傳感器,包括第一紙張以及與其相粘合的第二紙張,所述第一紙張表面與第二紙張表面均涂覆有石墨薄膜,所述第二紙張的上表面設有石墨微納結構以及與石墨微納結構相連的微電極。當壓力作用在傳感器上表面時,上層石墨薄膜會與帶有微納結構的石墨薄膜接觸,從而引起其電阻率發生的變化,此外,石墨微納結構還會受到壓縮作用引起其能帶變化,從而進一步引起其電阻率發生明顯的變化(壓阻特性),從而實現了高靈敏度的力傳感。相比現有的柔性壓力傳感器,本發明利用低成本的石墨作為功能材料制作柔性壓力傳感器并通過微納結構及微納接觸敏感的方式實現高靈敏的壓力傳感,降低其響應時間。
本發明屬于電池材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含有二茂鐵/谷胱甘肽復合物的鋰硫電池正極材料、正極極片及制備方法、鋰硫電池。添加有二茂鐵和谷胱甘肽的復合物作為功能材料引入鋰硫電池的正極,可以有效地以物理/化學的方式吸附可溶性多硫化物,同時促進多硫化物的快速轉化,從而提高電池內的氧化還原動力學。添加二茂鐵和谷胱甘肽的鋰硫電池正極具有優異的循環穩定性,在高倍率下具有優異的放電容量。
本發明為一種石墨烯導電泡沫及其制備方法,涉及復合功能材料技術領域,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組成:泡沫基體5?20%、硝酸鈉1?2%、濃硫酸80?90%、石墨1?1.5%、高錳酸鉀6?10%、30%雙氧水5?7%、粘結劑1?5%、還原劑6?10%、5%?HCl溶液25?35%、糠醇15?35%、草酸1?10%。本發明提供的石墨烯導電泡沫兼具低密度和高導電性的特點。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含硫辛酸陰離子聚離子液體及其制備方法,通過陰離子交換制備了含硫辛酸陰離子的離子液體單體,進一步與含羧基的離子液體單體進行自由基共聚制備得到了含硫辛酸陰離子聚離子液體。該新型聚離子液體同時含有穩定的碳?碳共價鍵和可反應的動態硫?硫共價鍵,使其具有優異的拉伸、粘合、自修復、導電及pH響應等性能,可用于粘合劑、導電等功能材料。
本發明涉及功能材料技術,旨在提供一種顆粒型二氧化鈦溶膠的制備方法。包括:在20℃和300rpm攪拌速度下,將鈦酸正丁酯乙醇溶液滴加到乙醇水溶液中;滴加完畢后,在20℃下陳化72h,得到顆粒型二氧化鈦溶膠。本發明通過慢速反向滴加法制備制備顆粒型二氧化鈦溶膠,溶膠穩定性提高,室溫下1個月不發生凝膠;本發明制備得到的二氧化鈦溶膠,在制備二氧化鈦薄膜過程中不需要長時間的熱處理即可轉變為二氧化鈦。
一種含氨基氧蒽酮類功能化石墨烯材料及其制備方法以及作為制備抗腫瘤藥物上的應用,通過羧基化石墨烯與含氨基氧蒽酮類共價結合,獲得穩定的含氨基氧蒽酮類藥物。細胞實驗表明該藥物具有良好的抗腫瘤效果。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合成過程簡單方便,低毒高效的含氨基氧蒽酮類功能化石墨烯藥物的制備方法。此方法可以簡單方便的制備抗腫瘤藥物,也提供了復合物功能材料抗腫瘤藥物的開發方向。
本發明屬于特種功能材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表面改性玻纖維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其特征在于在玻纖維表面包覆Fe?Ni合金膜,其中Fe?Ni合金膜的厚度為10nm?20nm;所述玻纖維表面包覆的Fe?Ni合金膜通過化學氣相熱分解沉積法制備。本發明表面改性的玻纖維可在吸波隱身材料方面應用。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的表面改性玻纖維具有強磁特性和電特性的雙重表面,又具有支撐作用和吸波隱身的雙重功能,可用于復合軍用材料。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浙江溫州有色金屬材料制備及加工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