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復合材料織物及其包邊方法,將最上層面料和/或次上層面料的邊緣留出一定長度,并包裹住最下層面料的部分外表面形成包邊;或者將最下層面料和/或次下層面料的邊緣留出一定長度,并包裹住最上層面料的部分外表面形成反包邊,得到具有完整包邊的復合材料織物;由于采用了將面積較大的一側最外層面料和/或次外層面料包裹面積較小的另一側最外層面料邊沿形成包邊,使得積層或夾心復合材料織物的邊緣得到了保護,避免了其邊緣的開裂或二次物理損傷,也使得夾心復合材料與外界相隔離,克服了其泡沫芯材或蜂窩芯材的吸濕問題,明顯提高了積層或夾心復合材料織物的綜合使用性能,也明顯提升了積層或夾心復合材料織物的使用壽命。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樹脂基復合材料的混合制備設備,在樹脂基復合材料的生產過程中,充分的將樹脂材料與化合材料的充分混合,確保了樹脂材料與化合材料之間的混合程度,通過層疊層的多次擠壓,可以有效的提高樹脂基復合材料的密度提使得生產出來的樹脂基復合材料質量更加的好,在樹脂基復合材料的生產過程中,充分的將樹脂材料與化合材料的充分混合,確保了樹脂材料與化合材料之間的混合程度,通過層疊層的多次擠壓,可以有效的提高樹脂基復合材料的密度提使得生產出來的樹脂基復合材料質量更加的好。
本發明公開一種石墨烯/熱塑性塑料透明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該復合材料按重量份數計,包括如下原料組分:熱塑性塑料95~97.5份;石墨烯0.1~0.5份;相容劑2~4份;抗氧劑0.2~0.5份。本發明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按所述重量份數將各原料投入到高速混合器中干混,再將混合好的原料投入到雙螺桿擠出機的加料斗,經熔融擠出、造粒,得到所述石墨烯/熱塑性塑料透明復合材料。本發明的石墨烯/熱塑性塑料透明復合材料中石墨烯納米效應更加突出,使復合材料不僅高透明,而且具有較高的馬丁耐熱溫度。
本發明公開一種具有超高韌性的完全降解型竹塑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以重量份計復合材料包括:降解塑料20-60,超細竹粉30-50,天然植物纖維10-30,相容劑3-7,抗氧劑0.1-0.6,潤滑劑1-6。制備方法是將除天然植物纖維外的原料干混;混合好的原料投入到雙螺桿擠出機,用強制喂料機將天然植物纖維加入擠出機中,經熔融擠出,造粒得到所述復合材料。與目前市場上常見的竹塑復合材料相比, 本發明中竹塑復合材料的沖擊韌性提高5-10倍,可在土埋條件下一年內完全降解,而在自然使用條件下不會自行降解,可以保證長期使用的安全性,其熔融指數可達5-10g/10min,故可采用注塑方法進行成型加工。?
本發明涉及IPC C07C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雙環戊二烯制備三環癸烷二甲胺的工藝及其應用。所述工藝的步驟包括:S1.將雙環戊二烯,金屬催化劑及配體加入反應裝置中,反應得到三環癸烷二甲醇;S2.將S1步驟得到的三環癸烷二甲醇在負載催化劑的作用下,與混合氣作用,即得三環癸烷二甲胺成品;所述混合氣為氫氣和氨氣的組合。本發明提供的方法工藝路線簡單,原料經濟性高,避免了分離過程中的物料損失,顯著降低了生產成本。
關于異種材料及不同規格相互組合的管子在軸向和徑向均存在復合的雙向復合管及其關鍵工藝。在基管管端通過焊接或其他工藝先對接上一段或多段規格及功能根據所需差異而定的管段,再對這根軸向復合管進行一層或多層內壁或外壁的復層復合。軸向復合管段的位置既可在兩端,也可在中間;復合管段的軸向或徑向規格既可與基層相同,也可與基層不同;復合管段的材料既可與基層相同,也可與復層相同,還可以是第三種材料。雙向復合管的關鍵工藝一是在復合接口處的外表面調整墊片使兩段管子中心線盡量重合,二是在復合接口處的內表面插入芯棒防止焊接熔融物等連接材料漏進管內阻礙內復合層的襯里施工,三是要對復合接口處的連接質量進行必要的檢測。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連續式碓舂物理改性設備,包括碓舂箱和機架,機架的頂部固定安裝有碓舂箱,還包括:碓舂機構、螺旋上料機、下料機構、輸送機構和收料槽,碓舂箱內部的頂端設置有碓舂機構,且碓舂箱的對應兩側壁均設置有螺旋上料機,碓舂箱的底部兩端均設置有下料機構,此碓舂物理改性設備通過驅動錘頭用連續壓軋的方式,對成品泥均勻壓軋,最終得到符合要求的成品泥,通過設置了兩個碓舂槽,可以同時對兩個碓舂槽內的陶瓷泥料進行碓舂工作,大大提高了對陶瓷泥料的碓舂效率,陶瓷功能材料從入料、擠壓、輸送都是自動化運行,可以減少污染源,入料至舂壓部分經過舂壓設備舂壓,更加均勻,效率更高。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磁性超疏水聚偏氟乙烯電紡膜的制備方法,屬于功能材料領域。本發明提供的制備方法工藝簡單,易于操作,能有效同時實現聚偏氟乙烯電紡膜的超疏水特性與磁性。電紡膜由納米纖維、微米小球和經氟硅烷改性的Fe3O4磁性納米粒子共同組成,其中一部分的改性Fe3O4磁性粒子突出于PVDF微米小球和PVDF納米纖維表面,剩余的氟硅烷改性的Fe3O4磁性粒子包埋在PVDF納米纖維與微米小球內部,構成了粗糙的微納結構表面,再對電紡膜進行疏水改性,進一步降低了電紡膜的表面能,制得的聚偏氟乙烯電紡膜具有良好的超疏水能力以及磁響應效果,有望在油污、有機溶劑高效吸附與油(或有機溶劑)/水有效分離方面得到應用。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磁性交聯β?環糊精聚合物吸附劑及其制備方法,屬于功能材料技術領域,本發明以β?環糊精和四氟對苯二腈為聚合單體,交聯聚合得到四氟對苯二腈交聯的β?環糊精聚合物,再通過水解將羧基引入到交聯β?環糊精聚合物的骨架上,以羧基在水中電離后的羧酸根陰離子為位點吸附二價鐵陽離子與三價鐵陽離子并與氫氧化鈉反應實現磁性粒子的負載,最終得到磁性交聯β?環糊精聚合物吸附劑。由于磁性交聯β?環糊精聚合物吸附劑的羧基能在水中電離后產生帶負電荷的羧酸根陰離子,可有效吸附陽離子型染料,且吸附后可進行磁回收。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氨基石墨烯/聚偏氟乙烯壓電納米電紡膜的制備方法,屬于功能材料領域。通過靜電紡絲技術制備了氨基石墨烯/聚偏氟乙烯壓電納米電紡膜。與純聚偏氟乙烯壓電納米電紡膜相比,由于氨基石墨烯的存在能夠通過界面誘導作用促進聚偏氟乙烯生成更多的極性β晶型,所以有效提高了氨基石墨烯/聚偏氟乙烯電紡膜的壓電性能。本發明提供的制備方法工藝簡單,易于操作,所得電紡膜具有柔韌性好、密度小、可裁剪成不同尺寸或復雜形狀的薄膜等優點,有望作為傳感器、觸發器、驅動器、能量捕獲器在聲學、電子、測量、軍事、交通、信息工程、地質勘探等領域得到應用。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親水疏油海綿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屬于功能材料制備技術領域。本發明通過將納米粒子懸浮液與改性劑溶液混合,得到改性溶液;所述納米粒子懸浮液包括表面包裹二氧化硅的納米四氧化三鐵懸浮液和/或納米二氧化硅的乙醇懸浮液;所述改性劑溶液為殼聚糖醋酸水溶液和聚乙烯醇水溶液;將海綿浸入所述的改性溶液中后,與戊二醛水溶液混合進行交聯反應,得到親水疏油海綿,使海綿具有良好的油水分離性能,可單純地通過重力驅動有效的從潤滑油、機油、泵油、原油、汽油、葵花籽油等輕質油的油水混合物中分離出較重的水層。本發明制備得到的親水疏油海綿在油水分離中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一種交聯微藻薄膜的制備方法,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a、將微藻干燥、粉碎、過80目篩,將過篩后的微藻粉末配制成質量濃度5~20%的水溶液;b、然后將步驟a所得的水溶液在攪拌的條件下于30~75℃加熱至水溶液為均相;c、按微藻粉末與交聯劑質量比為1:0.05~0.2加入交聯劑,在攪拌條件下于30~75℃,下反應24~48h得到交聯微藻溶液;d、將交聯微藻溶液平鋪于聚合物模具中,經70℃、80℃、90℃、105℃各干燥1小時即得。本發明獲得的交聯微藻薄膜具有較好的耐水性,低毒或無毒,可與其它材料復合制備生物可降解功能材料。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棒?線狀NNN三齒配體化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制備包括:以4?氧代?1,4?二氫?2,6?吡啶二甲酸為反應原料,歷經酯化反應、親核取代反應、還原反應、氧化反應、醛胺縮合反應合成得到。本發明配體化合物通過與金屬配位,不僅可以呈現出優異的發光性能,用于發光材料研究中,還可作為優良的自組裝單元分子應用到有機金屬超分子納米功能材料開發中。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廣東茂名有色金屬材料制備及加工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