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具有釋放負離子功能的聚丙烯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具體涉及一種聚丙烯復合材料,以重量份計,所述復合材料包含:聚丙烯40~80份;長纖維20~60份;負離子粉末0.5~10份;任選的相容劑0.5~10份;任選的抗氧劑0.1~5份和任選的潤滑劑0.1~2份。相比現有技術中的聚丙烯復合材料,本發明長纖維增強聚丙烯復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機械性能以及具有釋放負離子功能,可應用于汽車配件、家電配件等,尤其在風輪產品的使用更佳。
本發明提供一種三維碳纖維網絡結構增強的高導熱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本發明通過“氣流梳理”和“針刺成型”構建了具有三維網絡結構的碳纖維氈,再通過“真空浸漬”和“壓縮成型”相結合的方法制備得到了高導熱性碳纖維復合材料。三維網絡結構的存在可以有效的增加導熱網絡通路,極大限度的提高復合材料的導熱性能。通過壓縮的成型方式可以調控碳纖維的含量,從而調控復合材料的導熱性能。制備得到的三維碳纖維網絡結構導熱復合材料的面內導熱系數在3W/(mK)以上,面外導熱系數可達2W/(mK)以上,密度在1.5?1.8g/cm3之間,孔隙率在10?30%之間,介電性能、電磁屏蔽性能也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生物基木塑復合材料,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PLA樹脂50?60份、二氯甲烷100?120份、改性木質素15?20份、改性填料8?12份、阻燃劑1?2份、抗氧劑1?2份、潤滑劑0.5?0.8份、穩定劑0.3?0.5份、加工助劑0.1?0.2份;本發明還公開了所述生物基木塑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本發明的木塑復合材料采用PLA和改性木質素作為復合材料的基體,能夠有效改善木質素在PLA中的分散,提高復合材料的力學性能和抗紫外性能;通過在復合材料中加入聚磷酸銨與二乙基次膦酸鋁復配的阻燃劑,賦予復合材料極高的阻燃效率;本發明的制備方法簡單、易于加工,得到的生物基木塑復合材料綜合性能高、易于生物降解,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本發明涉及一種氣凝膠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將溶膠前體注入到多孔基材上浸潤吸收;對浸潤吸收后的多孔基材進行壓制,并凝膠化形成凝膠復合材料;所述壓制還使得凝膠復合材料的表面形成凹陷和/或凸起的紋路;對凝膠復合材料進行干燥處理。該方法壓制時在凝膠復合材料表面形成具有凹陷和/或凸起的紋路,紋路可以使得復合材料卷材在軸向方向上滿足流體擴散運動的需求,避免在后續工藝處理時使用隔層。
本發明屬于材料修復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碳/碳復合材料的修復方法。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碳/碳復合材料的修復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無機粉與高殘碳樹脂混合,得到涂敷漿料;將所述涂敷料涂敷在碳/碳復合材料的缺陷位置,依次進行固化、碳化和打磨;利用烷烴類氣體碳源對打磨產品表面進行化學氣相沉積,在所述打磨產品表面形成沉積涂層。本發明提供的修復方法有利于保證碳/碳復合材料表面平整性和強度,修復提高碳/碳復合材料的質量。實施例表明,本發明提供的修復方法可以提升碳/碳復合材料的整體性,使材料滿足基本的物化性能,有效降低殘次品率。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鈀?鐵/碳基納米復合材料及制備方法與應用,屬于廢氣處理領域。該碳基納米復合材料通過碳納米管的表面酸化改性處理,借助浸漬法依次負載雙金屬Pd?Fe得到碳基納米復合材料。該碳基納米復合材料與反硝化細菌耦合后能夠應用于氮氧化物的處理。本發明的碳基納米復合材料具有還原速率快、N2選擇性高、生物相容性強、使用壽命長等特點。
本發明公開了通用飛機復合材料的檢修方法及破損、缺角、異物部位的修理方法,所述檢修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對生產完成后的復合材料進行預清理;對該復合材料的各個部位進行檢查,標記存在問題的部位;對存在問題的部位進行處置分析;根據處置分析的結果進行修理;檢查修理結果,對復合材料進行預裝配,將合格的復合材料入庫。破損、缺角、異物部位的修理方法主要包括對缺陷部位清理、清潔、修補、固化、修整。本發明提供了流水線化維修與檢驗方法,明確了維修的具體環節并且對其進行嚴格控制。使維修更加系統化,從而有效地提高了通用飛機復合材料的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
本發明公開一種纏繞工藝生產復合材料護套的預緊力監測系統,包括纏繞工裝、復合材料護套、壓力傳感器、傳感器導線和數據采集器,復合材料護套與纏繞工裝同步轉動,以將復合材料護套纏繞于纏繞工裝外周,復合材料護套與壓力傳感器相抵接,壓力傳感器安裝于纏繞工裝外周壁內,傳感器導線的一端與壓力傳感器連接,數據采集器與傳感器導線的另一端連接。傳感器導線兩端分別連接壓力傳感器和數據采集器,壓力傳感器安裝于纏繞工裝外周壁內,復合材料護套對壓力傳感器施加壓力,對纏繞工裝進行高溫固化,壓力傳感器將復合材料護套實時壓力值傳輸至數據采集器,識別高溫對纏繞工藝生產的復合材料護套預緊力影響,為復合材料護套預緊力提供設計依據。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多層復合材料滅火毯,包括滅火毯主體,所述滅火毯主體由吸附層、防火層、耐高溫層、隔熱層和復合材料層組成,所述復合材料層共設置有五層,上層復合材料層下表面設置有吸附層,吸附層下表面設置有第二復合材料層,第二復合材料層下表面設置有防火層,防火層下表面設置有第三復合材料層,第三復合材料層下表面設置有耐高溫層,耐高溫層下表面設置有第四復合材料層,第四復合材料層下表面設置有隔熱層,隔熱層下表面設置有第五復合材料層。本實用新型,可對人體和物體起到有效隔熱,同時該產品在沒有火情的狀況下,多層復合材料滅火毯中的吸附層可以起到凈化空氣,能過濾和吸附空氣中的毒氣、煙氣、惡臭等有害氣體。
本發明涉及一種高強度輕質碳纖維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在連續長絲碳纖維表面涂布上漿劑,然后將預處理后的連續長絲碳纖維纏繞制成具有高度取向的圓錐體C/C復合材料的預成型胚體;2將步驟1得到的預成型體真空浸漬;3)將經過步驟2處理得到的預浸料在氮氣保護下進行加壓炭化,再浸漬浸漬劑溶液填充空隙,之后進行化學氣相沉積CVD;4)將步驟3制備得到的產物進行石墨化,再浸漬,再CVD;5將步驟4得到的致密的碳/碳復合制品進行水蒸氣活化得到高強度輕質碳/碳復合材料碳/碳復合材料,所述高強度輕質碳/碳復合材料的拉伸強度達到800MPa以上,熱導率為500-530W/(m·K),熱擴散率為4.4cm2/s。
本發明涉及一種高強度輕質碳/碳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在連續長絲碳纖維表面涂布上漿劑,然后將預處理后的連續長絲碳纖維纏繞制成具有高度取向的圓錐體C/C復合材料的預成型胚體;2將步驟1得到的預成型體真空浸漬;3)將經過步驟2處理得到的預浸料在氮氣保護下進行加壓炭化,再浸漬浸漬劑溶液填充空隙,之后進行化學氣相沉積CVD;4)將步驟3制備得到的產物進行石墨化,再浸漬,再CVD;5將步驟4得到的致密的碳/碳復合制品進行水蒸氣活化得到高強度輕質碳/碳復合材料碳/碳復合材料,所述高強度輕質碳/碳復合材料的拉伸強度達到800MPa以上,熱導率為500-530W/(m·K),熱擴散率為4.4cm2/s。
本發明公開了汽車內飾用長玻纖增強聚丙烯木塑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該復合材料主要由兩部分組成:聚丙烯/木粉復合材料半成品和長玻纖增強聚丙烯材料半成品。通過兩種半成品按一定比例均勻混合,最終得到玻纖、木粉含量一定的木塑復合材料。其中:聚丙烯/木粉復合材料半成品的體系包括聚丙烯50%、木粉40%、相容劑4%、偶聯劑3%、潤滑劑2%、抗氧劑1%。長玻纖增強聚丙烯材料半成品的體系包括聚丙烯54%、相容劑4%、抗氧劑1%、潤滑劑1%等。這種復合材料通過采用長玻纖增強熱塑性材料的生產工藝,使得制備的復合材料具有優異的剛韌平衡、尺寸穩定性、高表面硬度、良好的耐刮傷性能等優點,進一步突破了木塑復合材料在汽車內飾零件中的應用局限性,具有良好的市場價值。
本發明屬于預制體制備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碳/碳復合材料用結構增強針刺預制體、碳/碳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本發明采用0°碳纖維無緯布、網胎、45°碳纖維無緯布、網胎、?45°碳纖維無緯布、網胎和90°碳纖維無緯布的順序形成交替層疊結構,該種結構所得的針刺預制體在致密化后,所得的碳/碳復合材料在受到應力時底部0°碳纖維無緯布中的碳纖維最先達到斷裂強度,在0°碳纖維斷裂后裂紋穿過45°碳纖維無緯布和?45°碳纖維無緯布的碳纖維時發生偏轉并沿界面擴展,發生裂紋偏轉,造成層間分層破壞,使得斷裂應力得到釋放,有利于減緩應力裂紋在縱向的擴展,進而有利于增強碳/碳復合材料的強度和韌性。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CuSbS2/SnS2納米片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及應用,所述制備方法包括合成CuSbS2前驅體以及合成CuSbS2/SnS2納米片復合材料兩大步驟。本發明有益效果在于:所需原料綠色且無毒、來源豐富,方法重復性好,可大規模合成;本發明制備的材料可用于光催化還原二氧化碳。反應高效,操作簡單,制備的材料穩定性好,具有很好的使用價值和應用前景。
本發明屬于無機發光材料領域。一種提高穩定性的CsPbBr3納米晶復合材料,該復合材料由NaGdF4與CsPbBr3納米晶復合而成;所述的NaGdF4通過表面配體靜電吸附于CsPbBr3納米晶表面,NaGdF4與CsPbBr3摩爾比為1?2.5:1?2。本發明的優點是制備方法簡單、成本低,能夠顯著提高CsPbBr3納米晶在水溶液中的穩定性。
本發明屬于無機發光材料領域,一種提高穩定性的CsPbI3納米晶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該復合材料由碘化銨顆粒與CsPbI3納米晶復合而成;所述的碘化銨顆粒通過表面配體靜電吸附于CsPbI3納米晶表面。本發明的優點是制備方法簡單、成本低,能夠顯著提高CsPbI3納米晶在水溶液中的穩定性以及熒光量子效率。
本發明涉及一種石塑復合材料及石塑復合材料吊頂板,石塑復合材料包括石粉與塑粉,由以下重量比含量的原料構成:所述石粉與塑粉的比例為3:10~1:2,所述石粉的密度為3.55~4.67g/cm3,所述的石粉與塑粉混合之后的復合材料中添加有為粉末狀的天然纖維材料。石塑復合材料包括石粉與塑粉,石粉與塑粉按比例混合,并在混合后的石粉與塑粉中添加為粉末狀的天然纖維材料,能夠使得制作完成的吊頂板自身的剛度增加,脆性降低,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吊頂板產生撓度變形的概率,進而降低了吊頂板產生裂縫等不良后果的概率,有利于上述吊頂板在市場上的推廣及應用。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仿木紋表面的PE木塑復合材料的配方,包括母料I及母料II,母料I為基色料,由HDPE回料I、回收邊角植物纖維粉及輔料I構成,母料II為分散色料,由HDPE回料II、回收邊角植物纖維粉及輔料II構成。所述母料I的熔體流動指數小于母料II的熔體流動指數。本發明還提供的一種仿木紋表面PE木塑復合材料的制作工藝,采用本發明配方及工藝在生產過程中直接形成天然仿木紋表面,無需再進行表面機械加工,制得的木塑材料無需去除表面結皮層,從而保留了結皮層的表面防護效果。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浙江紹興有色金屬復合材料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