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自膨脹無沙瓷磚縫隙滿填處理材料及制備方法,屬于填埋材料技術領域。包括A、B兩個組分,A組份包括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環氧樹脂95~105份,活性稀釋劑10~15份,十二烷基硫酸鈉2~5份,消泡劑1~2份,流平劑1~2份,分散劑0.5~1份,有機土5~10份,功能材料250~300份,B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環氧固化劑20~30份,本發明之自膨脹無沙瓷磚縫隙滿填處理材料具有相當高的抗壓、拉伸強度、柔性、體積微膨脹。實驗證明,本發明之自膨脹無沙瓷磚縫隙滿填處理材料的抗壓強度可達40MPa以上,拉伸強度可達12MPa以上,潮濕基材粘接強度可達3MPa以上,反應后體積微膨脹,抵抗開裂。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二維碳膜包覆海膽狀二氧化鈦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屬于無機功能材料制備技術領域。其制備方法是通過一種兩相界面的溶劑熱方法,下層為酸催化劑水相溶液,上層為含有含碳有機物小分子和鈦源的油相溶液,在油相和水相界面間自組裝合成產物,經過過濾,水洗,干燥制得二維碳膜包覆海膽狀二氧化鈦復合材料。本發明的優點在于:1)在較低溫度下(<200℃)通過兩相界面法,在油相和水相界面間一步自組裝合成二維碳膜包覆海膽狀二氧化鈦復合材料;2)用本發明提供的方法制備的合成二維碳膜包覆海膽狀二氧化鈦復合材料,海膽狀二氧化鈦的粒徑均一,且碳膜包覆層為超薄碳膜。3)用本發明提供的方法條件溫和、反應工藝簡單、流程短,適合工業化生產。
一種高驅動敏感度硅橡膠基介電彈性體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屬于電介質功能材料領域,本發明所提供的復合材料由三相組成:硅橡膠(端羥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填料粒子金紅石型二氧化鈦以及增塑劑二甲基硅油。本發明通過向復合材料中引入硅橡膠最合適的增塑劑二甲基硅油,以對復合材料模量進行調控。采用溶液共混法將聚合物,填料粒子與增塑劑進行共混,常溫壓制工藝對作為復合材料的成型工藝。得到驅動敏感度可調的硅橡膠基介電彈性體復合材料。本發明提供的復合材料具有基體相態穩定、模量低、制備工藝簡單等優點。
一種TiO2納米顆 粒和納米棒的合成方法,涉及一種納米材料的制備工藝。本發 明的特征是在溶劑熱的條件下以有機鈦酸酯和長鏈有機羧酸 或 NH4HCO3為原料,以有機胺為礦化劑,以低沸點有機物做溶劑 在密閉反應器中,于100~200℃溫度條件下反應,合成高結晶 度、尺寸均勻、有機溶劑可再分散的 TiO2納米顆粒和納米棒。還可在 反應體系中摻雜其它種類的金屬離子,形成金屬摻雜的納米 TiO2納米顆?;蚣{米棒。該方法 原料價廉易得,設備簡單,易于實現控制,工藝重復性好,產 品質量穩定,操作安全可靠,它提供了組裝電池電極、催化劑、 稀磁半導體等功能材料所必需的結構單元,可以應用在光催 化,光解水,太陽能電池,自旋電子學等領域。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吸音隔音防火板材及制備方法。該不燃保溫壁材主要由天然硅藻土,絹云母粉,礦物纖維,硅砂,表面活性劑,特殊功能材料等無機材料經煅燒融合,發泡成型,風選造粒,除濕烘干、高壓氣流粉碎等步驟制成。該壁材不僅具有密度小,不燃燒也不助燃,隔熱保溫環保等特點,還具有分解甲醛、氨氣等有害氣體,抗菌防霉等特殊功能。該材料可以調制成膩子狀涂覆于建筑表面,鍋爐內壁,金屬儲罐、管道表面,也可以直接壓制成板材應用于建筑表面裝飾。該材料導熱系數小于0.2W/(m·K),耐高溫大于1200攝氏度。
本發明屬于功能材料技術領域,特別涉及表面具有水下親油性質的油水分離錐形針陣列的膜及其制備方法和用途。本發明以高密度聚乙烯薄片作為基底,使用經砂紙打磨得到的表面具有山脊狀粗糙結構的錐形不銹鋼針在其表面進行陣列化打孔,再由聚二甲基硅氧烷賦形,從而在聚二甲基硅氧烷膜的表面構筑有材質為聚二甲基硅氧烷的具有油水分離作用的錐形針陣列,錐形針陣列中的每一根錐形針的表面具有寬度為亞微米尺度及納米尺度的沿錐形針的軸向方向的山脊狀粗糙結構,且相鄰的錐形針之間的間距為微米尺度,由此得到可連續進行含油廢水的油水分離的本發明的表面具有水下親油性質的油水分離錐形針陣列的膜。
一種水熱制備鈮酸八面體納米晶的方法,屬于功能材料領域。以市售五氧化二鈮粉末為原料,經氫氟酸溶解、氨水沉淀等活化步驟以后,制得的無定形相鈮酸作為前驅體在水熱環境下結晶,獲得鈮酸八面體納米晶粉體。合成的粉末分散性好,形貌均一,在光電、氣敏、催化等領域具有較好的應用前景。本發明原料易得,操作簡單,成本低廉,便于推廣和應用。
一種包覆型羰基鐵粉的制備方法,屬于粉末冶金制備磁性功能材料技術領域。工藝步驟為:首先將羰基鐵粉置于酸性處理液中,在20~70℃溫度下攪拌5~60min,經過濾、洗滌并干燥,再置于乙醇鎂處理液中,通過溶膠凝膠法在50~80℃溫度下攪拌30~120min,過濾洗滌,最后于50~120℃干燥,得到表面包覆有磷酸鹽層和氧化鎂層的復合型羰基鐵粉。優點在于,所制備的磷酸鹽和氧化鎂膜層能提高材料的電阻率,起絕緣作用,大幅降低軟磁粉芯的磁損耗,同時該絕緣膜耐高溫性能較好,能經受550℃以上溫度熱處理而不會損壞。
本發明公開了屬于無機功能材料制備技術領域的一種高壓高剪切晶化釜并將其用于層狀復合金屬氫氧化物的清潔制備。本發明創造性地將高剪切乳化機的機頭置于晶化釜內,將驅動系統置于晶化釜外,在釜壁上加裝阻流板,在高剪切乳化機機頭上方轉軸上加裝漿式攪拌,且高剪切乳化機和漿式攪拌采用同心雙軸異速攪拌裝置,同時利用自平衡機械密封裝置維護體系壓力穩定,解決了乳化機不能用于高壓體系的難題,既保證了晶化反應在高壓條件下進行,又實現了高剪切效果,同時提高了大體積反應釜內的體系均勻性,有效地消除了晶化釜放大過程中的放大效應,成功避免了產物中堿式碳酸鎂的出現或氫氧化鋁的殘留,得到的產品純度高,晶粒小,粒徑分布均勻。
采用燒結助劑制備鋇鈷鐵鈮氧化物致密陶瓷膜片的方法,屬于陶瓷透氧膜功能材料領域。本方法是將固相法制備的鋇鈷鐵鈮粉體與助燒劑球磨混合均勻,經過干燥、造粒、壓片等工序在高溫爐中燒結而成。添加的燒結助劑在膜片的燒結過程中產生液相,產生的液相潤濕固體顆粒,使顆粒間的間隙形成毛細管,在毛細管壓力作用下,顆粒發生重排,填實并排除部分氣孔,促進了透氧膜陶瓷膜片的致密化。本方法增大了合成致密鋇鈷鐵鈮膜片與材料融化溫度的間隔,有利于管式透氧器件的燒成,有效解決了制備鋇鈷鐵鈮膜片在較低溫度下不致密或高溫下易熔化的問題,工藝過程簡便,所需設備簡單,助燒劑種類常見。
本發明涉及一種新的制備金紅石型二氧化鈦的方法,以銳鈦型二氧化鈦為原料,利用氫氧化鈉水熱法制得鈦酸鈉中間體,然后將中間體進行固液分離再經洗滌、水解等過程,獲得金紅石型二氧化鈦。本發明提供的方法利用簡單的工藝制備出了金紅石型TiO2,避免了傳統工藝中產品的高溫焙燒,原料中鈦的轉化率達到100%,最終產物為100%金紅石型二氧化鈦,并且實現了堿循環、酸循環,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同時利用該法可制得無機功能材料-鈦酸鈉,可望得到廣泛應用。
一種用于電Fenton技術的活性碳纖維改性陰極的制備方法及應用屬于環境功能材料領域。本發明在ACF電極的基礎上,將60~200mg預處理后碳納米管和20~60mg氮化碳以及22.5~67.5mg/L聚四氟乙烯(PTFE)溶于15mL水溶液中,利用超聲浸漬法將CNTs和g?C3N4吸附到ACF電極表面并在350℃條件下焙燒1小時,制成CNTs/g?C3N4?ACF復合電極。負載到活性炭纖維陰極表面的CNTs和g?C3N4進一步提高了電極的氧氣兩電子還原活性,增多了電極的活性點位和比表面積,提高了電極的電流效率,大幅度增加了ACF陰極在電Fenton體系內的雙氧水產量,進一步提升電Fenton體系對污染物的降解效果。
一種含Zn2+管狀空心尖晶石結構、制備方法及應用屬于無機材料領域。該含Zn2+管狀空心尖晶石結構,應用于CO2加氫制甲醇,包括:含Zn2+的尖晶石結構構成的管壁以及由管壁圍成的空心結構。該方法合成的尖晶石結構具有良好的化學穩定性、熱穩定性、機械穩定性及高的光學性能特點,可用作催化、平板顯示、電致發光器件、生物醫學成像、傳感器等功能材料。
本發明涉及一種鳥嘌呤孿晶納米片的水相制備方法和應用,屬于珠光顏料以及新功能材料技術領域,具體為通過氨水揮發法在水溶液中制備鳥嘌呤基珠光顏料。本發明首次在水溶液中實現具有特定暴露面的鳥嘌呤孿晶納米片的可控合成,有望進一步降低鳥嘌呤晶體的合成成本,解決天然珍珠質資源有限、制備過程復雜、價格昂貴等問題,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一種用于制備WO3變色層薄膜的墨水及配制方法,屬于功能材料技術領域。取WO3粉末加入適量的蒸餾水和少量添加劑,充分攪拌得穩定的墨水。本發明配制的墨水比較穩定,不需要使用昂貴的原材料,可以用于制備WO3變色層薄膜,為發展綠色環保、低成本、高變色性能的WO3變色層薄膜技術提供新思路,可促進WO3變色層薄膜材料及智能窗產業化快速發展。
一種制備多孔狀氫氧化鎂和氧化鎂六角片的方法,屬于無機納米功能材料的技術領域。先使用硝酸鎂和去離子水制成硝酸鎂溶液,再加入氨水,最后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鈉(SDS),混合均勻后放入高壓釜中,進行水熱反應,反應后取出,用乙醇和去離子水反復洗滌,干燥后得到白色沉淀物粉末,即為多孔狀氫氧化鎂六角片;然后煅燒多孔狀氫氧化鎂六角片即得多孔狀氧化鎂六角片。所得材料對有機染料有較強、較快的吸附性能,因此在用作污水處理的吸附劑方面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和應用價值。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磁性納米粒子/高分子復合Janus微粒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將分散相和連續相分別注入到微流控芯片中的不同通道中,并使所述分散相和連續相最終混合,由微流控芯片的另一端得到單乳液滴體系;其中,分散相由磁性納米粒子、高分子聚合物和有機溶劑組成;所述連續相為表面活性劑的水溶液;2)將步驟1)所得單乳液滴體系于室溫靜置后,再置于磁場中靜置,靜置完畢后加熱除去體系中的所述有機溶劑,水洗即得。該方法新穎,工藝簡單、設備常見,操控性好,功能強大。所得微粒單分散性良好,具有磁性,還可添加其他的功能材料,實現材料的多功能一體化。
功能導向的多金屬氧酸鹽一維納米陣列及制備方法,屬于功能材料技術領域。其組成沿有孔的且孔在模板表面具有納米陣列結構的模板向納米管中心依次為:(帶正電荷的水溶性聚電解質/帶負電荷的水溶性聚電解質)n+1(帶正電荷的水溶性聚電解質/多金屬氧酸鹽)m,其中n為0-10的自然數;m為2-20的自然數。由帶正負電聚合物電解質先組裝,然后多金屬氧酸鹽與帶正電的聚合物電解質在具有陣列結構的多孔模板上繼續通過靜電吸附作用層層自組裝而成。聚合物分子在孔洞內壁上伸展開來并排列整齊,使之更好地吸附到內壁之上,有利于制備高質量的納米管。功能導向的多金屬氧酸鹽一維納米陣列PEI/PSS/(PAH/PSS)n(PAH/PW12)m用于光催化降解羅丹明B。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仿生構筑基于金屬泡沫的超雙疏材料,屬于功能材料技術領域,包括金屬泡沫的預處理、金屬泡沫在石蠟火焰上方燒灼沉積碳顆粒、將金屬泡沫置于真空裝置中附著氧化硅、將金屬泡沫放入馬弗爐中退火、將退火后金屬泡沫用聚全氟烷基硅氧烷氟化的五個步驟,得到的金屬泡沫表面具有超雙疏性。該表面對pH值為0-14之間的水溶液以及各類油滴均達到超疏,其中對水的接觸角大于170℃,滾動角小于1℃。對潤滑油食用油原油等油滴的接觸角均大于150°,滾動角一般都小于10°。該方法制備的基于金屬泡沫的超雙疏材料具有較高的穩定性,能在數月內仍能保持穩定的性能,可廣泛應用于科研、醫學、生物等重要領域。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納米溴化銀聚合物復合抗菌劑及其制備方法,屬于功能高分子材料技術領域。首先通過自由基聚合反應制備季銨鹽類高分子聚合物,再通過原位沉淀法在季銨鹽類高分子聚合物中摻雜溴化銀納米粒子制備所需的有機/無機復合材料。本發明兼具季銨鹽類有機抗菌劑和銀系無機抗菌劑的優點:低毒、抗菌譜廣、抗菌能力強,而且由于高分子共聚物和配合陰離子的穩定作用,生成的溴化銀納米粒子不易發生團聚和泄露,抗菌時效長。此外,通過在有機高分子材料中摻雜少量銀,減少了銀的使用量,克服單一銀系抗菌劑易變色的缺陷,可加入淺色基體中制備抗菌功能材料。
本發明涉及生物質等多結構體的輕質化技術與裝置。由成熟化學工藝過程及其設備組合構成工藝裝置系統,實施分解、原位定向合成、衍生物分離與再生、循環利用等過程,既解決分解物分離問題,又發揮多結構體在常溫等適宜溫度下分解的分解物產率、純度、濃度等方面優勢。衍生物作為產品或再生為分解物,催化劑、溶劑等工質循環利用??偭亢艽蟮纳镔|及其糟渣、高分子廢棄物、褐煤等多結構體進行輕質化,可獲得大量再生糖、單體、中間體、低聚體等產品??蓮V泛應用于生物質煉制、生化、輕工、農林、化工、功能化學品、功能材料、能源化工品等多領域。提升生物質及其糟渣、高分子廢棄物、褐煤等資源價值,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意義很大。
本發明屬于功能材料領域,涉及一種具有拉伸塑性的低膨脹合金和制備方法,合金成分的原子百分比為Fe?xCo?yCr?zNi?aM,其中,45≤x<55%、8≤y<15%、0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螺吡喃衍生物,其結構如式I所示。本發明采用了烷基硫醇在金屬基片上的自組裝技術,操作方便、制備簡單,適用于制造大面積的薄膜材料,同時它能夠完美地解決功能材料與基板電極之間的接界問題,膜接觸牢固,結構穩定;目標分子選取了螺吡喃及羧酸酯兩個片段,有效結合了兩者的各自優點,實現了光照和電場雙響應浸潤性智能材料。
本發明涉及環境功能材料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二氧化鈦納米催化劑在光催化去除水體硝酸鹽氮中的應用,將100mL濃度為50mg/L的硝酸鹽氮溶液和100~500μL甲酸進行混合,向混合液中加入10mg二氧化鈦納米催化劑后進行攪拌,再置于模擬太陽光下照射4h進行光催化反應,以去除水體中的硝酸鹽氮。利用二氧化鈦納米催化劑可以高效降解硝酸鹽氮,且最終無亞硝酸鹽氮積累,可降低水體排放后對生物和人體的危害。
一種具有高輸出的柔性壓電纖維薄膜及其制備方法,屬于電子復合材料及微納米功能材料技術領域。采用靜電紡絲的工藝,使用陶瓷纖維、導電纖維等一維無機材料作為填料制備套管結構、定向排列的聚合物基復合薄膜。套管結構纖維復合薄膜的填料核心為鈦酸鋇、鈦酸鍶鋇、鋯鈦酸鉛等壓電陶瓷纖維,或銀納米纖維、多壁碳納米管等一維導電填料,無機填料被包裹在聚合物基體纖維中。所述聚合物基體可為聚偏氟乙烯、聚偏氟乙烯?三氟乙烯、聚偏氟乙烯?三氟乙烯?六氟丙烯等材料。通過調節填料含量和類型,壓電輸出電壓可達20V,輸出電流可達250nA。該復合材料具有柔性好、壓電輸出高、靈敏度高、重量輕的特點??梢宰鳛榭纱┐髟O備的電源、作為柔性傳感器檢測人體的活動等。
本發明涉及無機復合功能材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水滑石/蛭石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本發明提供的水滑石/蛭石復合材料,包括膨脹蛭石和定向生長于所述膨脹蛭石的層板間的水滑石。水滑石具有層板結構帶正電荷和層板間陰離子可交換等特點,然而水滑石單獨作為吸附劑來使用時容易團聚成塊,使得吸附性能隨著循環次數的增大而減小,不利于循環使用。而本發明所制備的水滑石/蛭石復合材料通過將水滑石負載到蛭石上,從根源上解決了在吸附過程中水滑石容易團聚的問題,且蛭石也具有吸附重金屬離子的能力,提升了水滑石對重金屬離子的吸附性能,對重金屬離子的吸附性能優異,循環利用率高,在污水處理及土壤修復等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硫酸鋯印跡凝膠微球及其制備方法,屬于高分子功能材料領域。該制備方法包括:向第一容器中加入分散劑、有機溶劑,在第一預設溫度下攪拌均勻,同時進行氬氣排空處理,得到溶劑混合液;向第二容器中加入聚合單體、交聯劑、硫酸鋯、水,在第二預設溫度下攪拌溶解,然后向第二容器中加入引發劑,攪拌溶解均勻后,得到溶質混合液;將溶質混合液滴加至溶劑混合液中,經第一次水浴加熱反應,再加入堿液,調節pH值至預設值,經第二次水浴加熱反應,過濾得到凝膠微球;將凝膠微球置于洗脫液中進行浸泡處理,脫除硫酸根,然后進行抽濾、干燥,得到硫酸鋯印跡凝膠微球。該硫酸鋯印跡凝膠微球吸附硫酸根的能力好,能夠減少再生廢液量。
本發明公開了屬于環境功能材料制備技術領域的一種小麥秸稈生物炭改性蒙脫石復合材料制備方法及應用。該方法是通過將氫氧化鉀溶于水中,添加蒙脫石粉末,超聲分散后加入小麥秸稈粉末,再將混合液超聲分散、浸漬后通保護氣密封,加熱并保溫反應后冷卻至室溫得到的。所制備出的小麥秸稈生物炭改性蒙脫石復合材料,具有較大比表面積,且表面具有多種官能團,吸附位點較多,吸附能力較強。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變溫積分球光學耦合測試裝置,包括:控溫部件,用于控制固體樣品的溫度范圍內變化;積分球,光通過積分球上的光孔打在樣品上,反射到積分球中進行實現漫反射后經過光纖導出;光纖,連接積分球和光譜儀,漫反射光通過變溫光譜測定,得到固體樣品在不同溫度條件下的光學參數測量。本發明充分利用了積分球和溫度控制裝置的各自特點,有效耦合連接,構造簡單,效率高,測試結果準確,測試速度快,可用于光敏功能材料和相關技術領域的檢測。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可重復吸油的三維納米纖維疏水海綿的制備方法,屬于吸油功能材料制備技術領域。本發明可重復吸油的三維納米纖維疏水海綿的制備方法包括采用醋酸纖維素和聚環氧乙烷混合紡絲液,通過靜電紡絲得到醋酸纖維素/聚環氧乙烷納米纖維膜;將醋酸纖維素/聚環氧乙烷納米纖維膜交聯、粉碎處理,加入分散劑,依次采用高速分散和超聲處理,經過冷凍干燥,并與疏水改進劑接枝反應,抽真空后得到可重復吸油的納米纖維疏水海綿。本發明制備出的疏水海綿具有很高的吸附容量和重復使用特性。本發明具有制備工藝簡單、可控和成本低等優勢,易于實現工業化,有潛力替代現有商用的聚丙烯等材料,應用于油污吸附領域。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北京有色金屬功能材料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