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新型兩親性聚肽共聚物,所述兩親性聚肽共聚物由油溶性聚肽和水溶性聚肽組成,是一種生物相容性好的兩親性物質。本發明還公開了所述兩親性聚肽共聚物的制備方法,以化學改性后的兩種氨基酸衍生物為單體,通過N?羧基?α氨基酸酐開環聚合法(NCA?ROP)得到溶解性不同的兩種均聚肽;再通過點擊化學過程將兩種均聚肽連接形成所述兩親性聚肽共聚物。本發明還公開了由所述兩親性聚肽共聚物制備得到的自組裝體。本發明的制備方法操作簡單、易行;制備的嵌段共聚物在藥物釋放、組織功能材料等領域有著巨大的應用前景。
本發明涉及一種水性純丙烯酸反射隔熱涂料及其制備方法,所述反射隔熱涂料包括:納米氧化鈦10~30wt%、紅外熱反射粉4~20wt%、隔熱功能材料3~7wt%、水性純丙乳液30~50wt%、去離子水20~30wt%、羥乙基纖維素0.3~0.5wt%、乙基纖維素0.3~0.5wt%、余量為助劑,各組分質量百分數之和為100%。本發明利用鈦白粉和熱反射粉及空心玻璃微珠的粒徑不同,配合多級粒徑復合的符合太陽光波長的粉末配比,制得性能更好的熱反射涂料,其中加入的乙基纖維素和羥乙基纖維素可以調節漿料的粘度,形成網絡結構,連接其中的顏填料,降低樹脂的使用,減少能源的損耗。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高摻量銑刨料再生薄層及其施工方法,該再生薄層優選面層銑刨料作為骨料,加入包含再生劑、溫拌劑、改性劑、新瀝青等多功能材料的多合一專用再生瀝青,基于溫拌技術促進再生劑的均勻擴散,有效激活舊料中的老化瀝青,恢復粘結性能,形成路用性能良好的1.5~2.0cm瀝青超薄罩面,配合專用防水粘結層保障牢固層間粘結。本發明公開的再生薄層完美融合“全再生技術”與“超薄罩面技術”,可實現道路固廢材料的高效化、高質化再利用,銑刨料利用率達100%,有效緩解廢料堆積與資源緊缺的雙重問題,節約工程成本的同時,保證路面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起到舊路換新顏的目的,節能減排、綠色環保。
本發明屬于廢水處理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光熱耦合活化過硫酸鹽的方法及其應用。本發明所述的活化過硫酸鹽的方式是將過硫酸鹽(過硫酸鹽和光熱功能材料)投加到難降解廢水中攪拌均勻,放入聚焦光下光照,通過光活化?熱活化協同作用使過硫酸鹽活化產生具有強氧化性的硫酸根自由基,將水體中難降解有機物污染物分解成小分子物質,甚至礦化為CO2,H2O。與現有活化技術相比,本發明操作簡便、綠色節能、成本低,能夠高效處理難降解有機廢水。
本發明給出了一種直接液體燃料電池陽極用極性電場功能核殼結構催化劑及其制備方法,涉及電化學催化材料領域。所述核殼結構催化劑以極性電場功能材料為核,以導電碳為外殼,在外殼上負載鈀基或鉑基催化劑。該核殼結構催化劑在直接液體燃料電池操作條件下,由于內核材料自身微觀結構的低對稱性或通過吸收外界熱量而形成極性電場,作用于電解質溶液中的水分子,使其實時分解生成氫氧根,與催化劑表面吸附的一氧化碳發生反應,降低鈀基或鉑基催化劑中毒的可能性,從而提高催化劑的穩定性和使用壽命。
本發明屬藥物制劑領域,涉及多肽遞藥系統,具體涉及一種包載具有特異性抗癌活性的裝訂肽聚合物膠束制劑。本遞藥系統由靶向功能材料、兩親性嵌段共聚物和裝訂肽組成,通過包載可恢復抑癌蛋白p53活性的裝訂肽,將其遞送入癌細胞內而發揮其抑制癌細胞生長的活性,提高靶向抗癌效果,且與替莫唑胺聯合用藥后抗癌效果更好。本發明通過體內外活性評價,證明了該遞藥系統能夠成功將裝訂肽遞送到靶部位并進入靶細胞內,具有明確的治療效果。
本發明涉及一種測試低濃度鹽度的方法,以納米金作為功能材料和指示劑于一體,根據不同的鹽濃度,可以顯示出不同的顏色,包括納米金的制備,納米金的修飾,不同濃度鹽溶液測試,制備成為試紙。采用納米金溶液,當溶液中所含鹽濃度不同時,納米金溶液的顏色不同,與比色卡比對,從而可以簡便的得知鹽度。本發明的優勢在于操作簡便,無需標準液,只要制作一張參比色卡即可,便于普通家庭使用;納米金價格便宜,成本低廉,制作簡單;一次性使用,無污染;安全無毒,可用于飲用水,食品等的測量。
本發明涉及一種芯片級微型核電源,包括防護層以及封裝于所述防護層內的內部連接電路、核電輸出電路、放射性同位素薄膜和兩個能量轉換器,兩個所述能量轉換器鏡像對稱設置于放射性同位素薄膜兩側,且分別連接所述內部連接電路和核電輸出電路,所述核電源的尺寸為厘米級別。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將放射性同位素微尺度化,制備成薄膜,降低熔堆等危險,將薄膜集成在微型化的能量轉換器件上,通過功能材料層、三明治結構與模塊化靈活組裝,最大限度同時利用放射性同位素中的衰變熱能與電離輻射能,能夠滿足未來小型輕量化、長壽命安全能源系統需求,解決當前能源供給系統能量密度過低、使用壽命不足以及應用范圍受限的問題。
本發明公開一種MEMS諧振結構的加工方法,提供硅晶圓作為襯底硅,在襯底硅的表面生長第一掩膜層;在第一掩膜層上加工開口圖樣;通過干法刻蝕去除與開口圖樣對應部分的第一掩膜層以及襯底硅,在襯底硅上形成凹槽結構;生長第二掩膜層,在所述凹槽結構的凹槽側壁以及凹槽底部形成第二掩膜層,在所述襯底硅表面形成復合掩膜層;通過干法刻蝕去除所述第二掩膜層,使所述凹槽底部的所述第二掩膜層全部去除;通過干法刻蝕再次對所述襯底硅進行刻蝕,使所述凹槽結構加深,并使得新刻蝕的凹槽側壁上沒有掩膜層覆蓋;通過濕法刻蝕在所述襯底硅內部連通開口圖樣形成空腔;淀積下電極、壓電功能材料以及上電極;圖形化并通過干法刻蝕釋放諧振結構。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隔離膜及其制備的儲能裝置。所述隔離膜包括多孔基膜層和功能層,所述功能層含有耐高溫功能材料和粘結劑;所述粘結劑為含有鋰離子的聚合物。
本發明提供一種連續功能化纖維、裝置及其制備方法和用途,所述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將具有吐絲功能的動物的紡絲器固定;在動物吐絲時將動物吐出的絲纖維以恒定的張力牽伸并卷繞成筒,且在牽伸過程中絲纖維經功能化處理獲得包覆在絲纖維表面的功能材料層。本申請中提供一種具有普適性的簡單、高效、節能的高性能功能化絲纖維及其制備方法,由此種連續功能化纖維形成的面料具有連續功能層,可以在智能織物和柔性器件中得到廣泛應用。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以激光為熱源的金屬氧化物脫氧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驟:(1)將金屬氧化物粉末以加粘結劑燒結或直接壓制或與其他功能材料混合壓制得到原料柱;(2)將原料柱置于真空倉內的工作臺上,工作臺設置有收集裝置;(3)將真空倉抽真空,啟動激光器,使得激光燒蝕原料柱,使原料柱升溫、蒸發并發生熱分解反應,生成對應的低價氧化物或金屬及氧氣;(4)收集裝置收集低價金屬氧化物或金屬;(5)產生氧氣通過導出的方式收集。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耐污染節能環保仿石涂料,由基料組份與粉體組份按照20~30∶70~80比例混合而成,所述的基料組份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構成:合成樹脂乳液45.0~75.0份、功能材料2.5~6.5份、去離子水7.0~21.0份、防腐劑0.1~0.8份、成膜助劑3.0~5.0份、抗凍劑0.5~3.0份、2.5%纖維素5.0~16.0份、增稠劑0~0.5份;所述的粉體組份由不同比例的、粒徑為10目~180目的各種白砂、彩砂組成。本發明還公開了該耐污染節能環保仿石涂料的制備方法。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屬于水性化產品,VOC含量小于15g/L,綠色環保;具有天然石材的逼真的裝飾效果;并具有優異的保溫節能效果,可降低室內溫度8~10℃;耐沾污極其優異,可達0級,是常規仿石涂料的2級耐沾污性所無法達到的。
本發明涉及一種半導體器件及其制備方法、電子裝置。所述方法包括步驟S1:提供半導體襯底,所述半導體襯底包括邏輯區和有源區,所述邏輯區和所述有源區中形成有在邏輯區NMOS、有源區NMOS和有源區PMOS中去除虛擬柵極之后形成的凹槽;步驟S2:在所述凹槽中形成高K介電層;步驟S3:在所述有源區NMOS和所述有源區PMOS的所述高K介電層上形成功能材料層,以分別作為所述有源區NMOS的第一覆蓋層和所述有源區PMOS的第一功函數層;步驟S4:在所述有源區PMOS上形成第二覆蓋層和第二功函數層;步驟S5:在所述邏輯區NMOS、所述有源區NMOS和所述有源區PMOS上沉積NMOS功函數層和粘結膠層;步驟S6:沉積導電材料,以覆蓋所述粘結膠層同時填充所述凹槽。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無機非金屬半導體遠紅外電熱膜材料及制備工藝,所述無機非金屬半導體遠紅外電熱膜材料以結構材料、粘接材料、功能材料、改性材料和溶劑為原料,通過配料稱重、濕法球磨、涂覆在陶瓷、高溫燒結、制備電極制備而成。本發明的優點是長期使用溫度達700℃,不含鉛、汞、鎘、六價鉻、PBB、PBDES等有毒物質,具有半導體和遠紅外特性、性能穩定、壽命長,能在2.4-380V交流或直流電壓下使用。
本實用新型屬于人體保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穴位保健面膜。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利用遠紅外技術和負離子效應結合中醫穴位健身理論設計的一種穴位保健面膜;包括膜布,所述膜布上設置有眼部通孔、鼻部通孔和嘴部通孔,還包括功效材料,所述功效材料設置在面部穴位對應位置。利用石墨烯或太極石等功能材料制作對應人臉部穴位的按摩點,通過功能材料的遠紅外效應和負離子效應對人的臉部穴位發揮功效,功效材料釋放的絕大部分能量均被眼睛和面部各穴位淺層皮膚吸收,并通過質傳導,細胞共振和血液循環使療效到達組織深部,有效的提高了眼部和面部保健的功能。
本實用新型是一種能釋放負離子的電風扇,它是利用天然礦物電氣石能永久釋放負離子功能的健康型電風扇。其技術方案是:在電風扇的若干風扇頁片中涂復含有電氣石功能材料物質,形成一電氣石功能層。同樣,為增加負離子的發生量,也可在電風扇的前罩涂復含有電氣石功能材料物質,形成一電氣石功能層。這樣當電風扇起動時,功能層隨著頁片的快速轉動,在氣流的激發下產生負離子隨風扇氣流送出;同樣,前罩上的功能層在頁片轉動形成的氣流相互摩擦下又能產生大量負離子。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測量半導體納米結構光電性能的設備和方法,該設備包括:掃描探針顯微鏡、脈沖激光器、透鏡和光電信號耦合測量部件。該方法是:利用掃描探針顯微系統精確的空間定位和控制能力,使用導電針尖作為納米電極,并采用背面入射的方法將脈沖激光引入樣品待測區域,在對樣品實施結構掃描的同時獲得特定納米區域的光激發電學特性。本發明的優點是:利用掃描探針顯微鏡的導電針尖作為高精度、高穩定性的移動納米電極,可以對樣品表面的微觀區域進行光電響應的二維成像,像點間的信息具有很高的可比性,有助于對半導體光電功能材料的均勻性實施高分辨率的檢測。
本發明公開了端氨基水溶性超支化聚酰胺及其 制備方法。端氨基水溶性超支化聚酰胺的制備方法如下 : 步驟 (a) : 將含有雙鍵(本發明稱A基團)及羧基或酯基(本發明稱B基 團)的單體AB與含有兩個或兩個以上氨基單體(本發明稱多氨基單體, 簡記為Cn型單體, 其中n≥2)直接反應, 所用溶劑為非質子溶劑, 反應溫度為-50℃~100℃, 反應時間為1分鐘至15天; 步驟(b) : 將步驟(a)所得混合物升溫至50℃~280℃, 減壓下繼續反應5分鐘至10天, 制得超支化聚酰胺。所得聚合物含有大量端氨基, 可溶于水及有機溶劑, 可降解, 適宜做高效涂料、交聯劑、生物醫藥載體、固定化酶及蛋白質的基體、抗氧化劑、殺菌劑、表面活性劑、流變加工添加劑、功能材料前體等, 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
本發明涉及一種藍光激發發射紅綠光的熒光材料及其制備,屬于發光材料技術領域。本發明的藍光激發發射紅綠光的熒光材料,其化學通式為(Na0.5+δK0.5-yAy)1-xPrxNbO3:fC或者(Na0.5-yK0.5+δAy)1-xPrxNbO3:φC,A選自Li、Na和K中一種或多種,C選自Li、Na、K、Tl和Ag中一種或多種;且0.001≤x≤0.01,0≤y<0.5,0≤δ≤0.1,0≤φ≤0.1。本發明的熒光材料,在本身具有壓電、鐵電和介電性能的同時,還具有藍光激發的光致發光特性,屬于光電多功能材料,可應用于白光LED領域,還有望在光電集成、微機電、光電傳感等領域中得到廣泛的應用。
本發明涉及藍光激發的紅色熒光材料及制備方法,屬于發光材料領域。本發明的藍光激發的紅色熒光材料的化學表達式為Ca1+d-x-mAmRxBi2Ta2-nBnO9:fC,其中,R選自稀土元素Pr、Sm、Eu和Lu中的一種或多種,A選自Sr、Ba、Mg、Zn、Cu中的一種或多種,B選自Nb、V中的一種或兩種,C選自Li、Na、K、Tl、Ag、B、Al、Ga、In中的一種或多種;且0.00001≤x≤0.1,0≤m≤0.99,0≤n≤1.99,0≤d≤0.1,0≤f≤0.1。本發明材料不僅具有壓電、鐵電和介電性能,而且具有藍光激發發紅光的特性,屬于光電多功能材料,可在白光LED、光電集成、微機電、光電傳感等領域中廣泛應用。
本發明屬化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硫醇-烯點擊化學法制備石墨烯-酞菁納米復合材料的方法。本發明采用化學改性氧化石墨來引入大量碳-碳雙鍵功能基團,再選用合適的帶巰基酞菁,通過硫醇-烯點擊化學反應,從而一步法制備功能性石墨烯-酞菁納米復合材料,本發明不使用重金屬離子做催化劑,它克服了傳統的酞菁大分子在石墨烯表面結合不緊密和易脫落等難題,具有良好的環保性和先進性。本發明的制備方法具有制備方法簡便、可一步法完成、不加催化劑、成本低廉、對環境無污染和應用前景廣泛等優點。利用本發明制備的石墨烯-酞菁納米復合材料產品具有較高的光敏性、相容性和熱穩定性,并具有優良的溶解性能、成膜性能和光電性能,是新一代高性能有機-無機納米復合光電功能材料,可應用于導電材料、太陽能電池材料、光電導材料和光電轉換材料等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操作簡單,溫和可控、節能環保的輻照二氧化錫/石墨烯氣凝膠納米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屬于復合功能材料領域。本發明方法的主要內容是:利用氧化還原反應制備出球形錫,再將錫球和氧化石墨烯進行水熱反應,最終制備出二氧化錫/石墨烯氣凝膠納米復合材料。經過不同劑量輻照過的二氧化錫/石墨烯氣凝膠納米復合材料,用作鋰離子電池負極,經過電化學測試,相比于未輻照的納米復合材料,電化學性能有了明顯的提高。這種產品有比較高的比表面積。本發明產品在復合功能材料領域尤其是鋰離子電池儲能、傳感器等方面具有潛在的應用價值。
本發明屬功能材料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多孔聚合物壓電駐極體薄膜的制備方法。該方法包括多孔聚合物薄膜的制備和充電兩個部分,其中,多孔聚合物薄膜的制備過程為:將不同熔點的聚合物薄膜層疊成為復合膜系,在膜的一面或兩面設置柵網,然后在一定溫度下施壓,壓力為1MPa-10MPa,時間為2-120分鐘。然后對復合膜系進行充電,充電方式可以采用電暈充電、接觸式充電或電子束充電。本發明方法工藝簡單,能獲得高熱穩定性和高電壓活性的多孔聚合物壓電駐極體薄膜。
本發明涉及一種新型立方結構的介孔二氧化硅 分子篩的合成方法。它以三頭季胺鹽陽離子表面活性劑為結構 導向劑、在堿性條件下合成。這種介孔二氧化硅分子篩具有新 的三維立方結構(空間群為Fd3m), 它可能是最后一個最易出現 的立方液晶結構。它還具有高的比表面積(約1000m2/g)和均一的孔徑等, 其孔徑可以通過調節表面活性劑疏水鏈的長度而改變。該介孔分子篩材料在催化劑與載體、吸附與分離、光、電、磁等功能材料等領域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本發明涉及可用于白光LED技術的新型藍光激發的紅色熒光材料及制備,屬于發光材料領域。本發明藍光激發的紅色熒光材料,通式為(Bi0.5+dNa0.5-yAy)1-xRxTiO3:fC,其中R選自稀土元素Pr、Sm、Eu和Lu中的一種或多種,A選自同組一價元素K和Li中的一種或多種,C選自Li、Na、K、Tl和Ag中的一種或多種,0.001≤x≤0.1,0≤y≤0.5,0≤d≤0.1,0≤f≤0.1。本發明藍光激發的紅色熒光粉穩定性好,不易潮解,且無需包覆處理;不僅具有壓電、鐵電和介電性能,且具有藍光激發發紅光的特性,屬于光電多功能材料,可在白光LED、光電集成、微機電、光電傳感等領域中廣泛應用。
本發明屬電光功能材料制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聚合物-液晶復合光柵及其制備方法。本發明采用由多官能團的丙烯酸脂單體,膠聯劑,引發劑,協引發劑及向列相液晶組成的混和乳液為制備材料,將其封注于由兩塊透明導電玻璃制成的液晶盒內,將所述液晶盒置于綠色激光的干涉光場內進行全息曝光,準確控制曝光強度和時間,然后將液晶盒在暗室中浸于有機溶劑中,靜置2-5小時后,用紫外光對其進行均勻曝光,最后在加熱臺上對液晶盒進行液晶滴注,制得高衍射效率,快速驅動響應,和低的驅動電壓的聚合物-液晶復合光柵。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上海有色金屬功能材料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