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基于單軌道InSAR的山區開采沉陷三維變形提取方法,所述基于單軌道InSAR的山區開采沉陷三維變形提取方法首先根據D?InSAR監測的視線向LOS形變與地表三維形變的幾何投影關系建立LOS向形變方程,其次將LOS向形變方程與山區開采沉陷地表形變規律進行融合,在給出相關邊界條件的基礎上,對LOS向形變方程進行求解,從而實現了基于單軌道InSAR對地觀測技術的山區開采沉陷三維變形提取新方法。本發明對三維形變提取精度高,滿足開采沉陷監測精度要求。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陶瓷生產用云母粉加工工藝,包括以下步驟:采選人員挑選出單體解離過的云母;將云母礦物加入到第一破碎機中進行第一次破碎,通過第一破碎機篩網的云母礦物再轉移至復合式破碎機中進行精細破碎,收集過篩物,得云母小顆粒;將云母小顆粒放入清洗燒杯中,去除云母小顆粒表面雜質,隨后利用漏勺將云母小顆粒取出;將云母小顆粒投入干燥室內,保持10?20分鐘,干燥室內部的溫度為80°?90°;將干燥后的云母小顆粒投入磨粉機內,收集過篩物,得到陶瓷生產用云母粉。本發明的云母礦物為人為挑選,增加了云母礦物的精細程度,使得制備出的云母粉顆粒細膩,方便進行陶瓷生產的使用。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尾礦庫尾礦干式回采的新方法,對尾礦庫進行調查,采用碎石從尾礦庫壩體向尾礦庫排水井(2)方向鋪設臨時碎石道路(1)作為臨時施工道路,利用挖掘機械設備在道路兩側開挖臨時排水溝,庫區內積水排干后,利用挖掘機械對臨時碎石道路(1)兩側尾礦庫灘面(3)下的待回采尾礦進行分區開挖,當一個區域完成回采后進入下一個區域進行回采,直至該層所有區域尾礦回采完成,再對下層臨時碎石道路兩側的尾礦進行分區開挖,直至尾礦庫尾礦全部開采結束,從而快速、高效、大規模地完成尾礦庫尾砂回采工作,提高尾礦庫尾砂回采效率,降低回采成本,節約回采時間。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適用于塌陷坑尾砂充填工藝的施工方法,涉及地下開采技術領域。該適用于塌陷坑尾砂充填工藝的施工方法,具體操作如下:S1、對尾砂充填料漿制備及管道輸送參數計算,其中充填料漿材料為礦山選礦產出的尾砂或礦山地表廢石類的固體廢棄物。該適用于塌陷坑尾砂充填工藝的施工方法,通過利用尾礦對塌陷區進行回填,并實現安全形態堆置,不僅可以解決尾礦堆置的問題,而且能夠消除塌陷區存在的安全隱患,具有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節省大量土地,大大降低了礦山末期地質災害治理的工程量和費用。
本發明針對厚松散礦區地表沉陷邊界收斂緩慢而導致移動變形預計精度低的問題,提出了一種基于改進Boltmann函數的開采沉陷預測方法,屬于煤礦開采沉陷分析技術領域,該方法以2個不同重要影響半徑的單元下沉盆地按一定比例的組合來表示單元下沉盆地,按照疊加原理建立了地表走向主斷面、傾向主斷面以及任意點的預計公式,并給出了求取參數的量子遺傳算法。本發明相對于Boltmann函數模型、概率積分法模型,無論是總的擬合效果還是邊界處的擬合效果都更接近于現場實際,為厚松散層開采條件下協調井上下開采提供依據。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在高寒地區利用旋流器堆筑尾礦庫人造干灘的新方法,采用以下工藝、步驟為:尾礦庫調查、壩前人造干灘總長度L的確定、壩前人造干灘高度h的確定,在緊靠初期壩(2)的庫區尾砂干灘(1)的灘面上設置攔擋壩(3),按照時間順序在壩前分期設置一至四道攔擋圍堰,將尾砂輸送管道及旋流器(10)移動至攔擋圍堰頂部,使旋流器(10)的底流形成尾礦干灘,溢流排向尾礦庫上游方向,最終完成壩前人造干灘的堆筑,從而快速、高效、大規模地完成尾礦庫人造干灘的堆筑,為尾礦庫冬季排放尾砂提供保證。
一種煤礦開采地表移動變形自動化監測系統,GNSS基準站子系統的CORS專用接收機實時采集GNSS衛星數據,并傳遞到數據監控中心子系統。實時監測站子系統包括GNSS連續運行監測站和非連續實時監測站。GNSS連續運行監測站的GNSS監測專用接收機實時不間斷上傳觀測數據至GNSS基準站子系統和接收GNSS基準站子系統提供的差分數據,并通過網絡通訊子系統將觀測的數據上傳到GNSS基準站子系統。非連續實時監測站是外業采集終端系統;數據監控中心子系統與GNSS基準站子系統之間依靠信號饋線連接,與實時監測站子系統通過網絡通訊子系統連接。本發明的優點在于:能實時采集監測點移動變形信息,并實時發送數據信息指導預測礦區的沉陷情況,大大增加了礦區沉陷監測的高效性。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仿古建筑中的青磚及其制備方法,涉及青磚技術領域,包括以下份計的原料:水泥80~90份、粉煤灰60~70份、河道淤泥50~60份、固體廢棄物纖維漿料45~55份、砂10~25份、氧化鐵黑10~15份、氧化鐵綠10~15份、石米2~10份、電石灰2~10份、增強劑1~8份、防水防腐劑1~6份、助燒劑2~7份和水200~300份。本發明合理利用資源,制備方法簡單,降低成本,制備出的青磚抗壓強度好、抗凍融性能優異。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煤礦開采地表裂縫產生?發育?閉合時空演變規律實測與理論結合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利用鋼尺量距法和利用石灰噴霧作為示蹤劑對裂縫生命周期間的長度、寬度和深度等空間尺度進行實測并將利用虛擬CORS參考站技術采集的裂縫平面位置信息在工作面CASS圖中繪制。對以1個月每次的頻率進行的水準測量和利用虛擬CORS參考站技術進行平面測量采集的點位三維信息進行處理繪制傾斜和曲率變形曲線,綜合確定不同時期的拐點位置,根據拐點的動態移動規律來驗證裂縫的實測動態發育規律。本發明對因煤礦開采引發的地表裂縫的動態發育規律的研究和控制、對地表建(構)筑物的預警防護和生態環境的保護等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本發明涉及井下空氣沖擊災害,提出了一種試驗裝置,包括模擬框架,模擬巷道,加載裝置、試驗測試裝置;模型框架由底座、側向圍護板和頂梁組成,其中頂梁作為加載裝置的液壓千斤頂的基座固定梁;模擬巷道由兩段鋼化玻璃模擬巷道組成,兩段鋼化玻璃模擬巷道之間安裝空氣沖擊保護設施,鋼化玻璃模擬巷道采用法蘭連接;加載裝置由控制臺、液壓千斤頂、液壓管路組成;試驗測試裝置由傳感器、數據采集器及計算機組成,利用試驗測試裝置采集模擬圍巖垮落造成巷道空氣沖擊波的參數;該試驗裝置有助于研究礦井采場圍巖垮落導致井下空氣沖擊波的參數,為避免井下空氣沖擊進行優化開采設計試驗,分析削弱空氣沖擊波的方法及保護設施的合理性。
本發明公開了礦區地表沉降監測方法技術領域的一種基于三維激光掃描的礦區地表沉降監測點布設方法,利用泰森多邊形內任何位置離該多邊形樣點的特性,將礦區沉陷區域有效地劃分多個泰森多邊形,然后在泰森多邊形樣點處布設地表沉降監測點,按照一定的順序從最外層向內規劃監測路線,按規劃的路線在監測點上架設三維激光掃描儀,定期獲取沉陷區點云數據,地表沉降穩定后計算沉陷區地表沉降情況;本發明通過將沉陷區域有效地劃分多個泰森多邊形,保證三維激光掃描數據分布均勻,避免了盲區,有效提高了三維激光掃描提取礦區地表速度和后期點云數據處理的效率,并減少了后期處理的誤差,同時解決了當沉陷區隨著煤層開采而積水后,監測點布設問題。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小型露天采石場分層開采法,屬于露天采石場開采工藝領域。其步驟如下:A、根據最大開采高度、分層高度、分層坡面角、作業平臺寬度和分層數劃分開采單元,實施分層開采,將小型露天采石場分成了N個單元;B、確定開采順序,首先開采單元①,在單元①的頂部進行穿孔作業,將碎石倒運至裝運平臺;C、使用挖掘設備,平整作業平臺,清理開采單元②坡面上的浮石,將裝運平臺上的碎石運往破碎站;D、采用步驟B和C的方法,依次開采單元②、單元③,完成第一輪的開采作業;E、第二輪依次開采單元④、單元⑤、單元⑥;方法同步驟B、C和D,直到將采石場中劃分的N個單元開采完畢。它可操作性強,安全合理。
本發明涉及礦體開采擾動圍巖導致透水相似物理模擬試驗裝置,包括相似物理模型框架,加載裝置、側向加壓裝置,模擬加壓含水層裝置、試驗測試裝置;相似物理模型框架由底座、三個立柱和頂梁組成,其中三個立柱中的兩個外側立柱為固定立柱,內側立柱為可動立柱;加載裝置由氣囊,氣管、氣壓表、閥門及高壓氣瓶組成;側向加壓裝置由控制臺、液壓千斤頂組成;模擬加壓含水層由塑料薄膜套內充填細砂模擬含水地層,再連接水管,由水泵給塑料薄膜套施加內供水及模擬含水層水壓;按強度相似比設計相似物理模擬材料裝入塑料薄膜作為相似物理模擬隔水地層;試驗測試裝置由鋼化玻璃板、攝像儀、瞬變電磁儀、應變儀、聲發射儀、光線光柵分析儀和計算機組成。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作用于井下供電系統用瓦斯電閉鎖雙重保護系統,涉及瓦斯電閉鎖保護系統領域,針對綜合保護器功能異常的前提下,無法可靠保證瓦斯電閉鎖正常動作,造成瓦斯超限無法斷電,瓦斯爆炸的可能等問題,現提出如下方案,包括瓦斯傳感器、瓦斯電閉鎖、中間繼電器、綜合保護器、開關斷路器、監控臺和報警系統,所述瓦斯傳感器的輸出端與瓦斯電閉鎖的輸入端連接。本發明設計巧妙,結構簡單,添加的中間繼電器能夠實現一個瓦斯信號雙重控制開關斷路器,添加的綜合保護器能夠實現控制瓦斯電閉鎖,添加的監控臺和報警系統,進一步保障井下工作人員的安全,該系統使用方便,能適用于多種高低壓開關,便于推廣。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礦區地表移動變形3D WebGIS預計分析方法及系統,采用傾斜攝影測量方法獲取礦區osgb格式的實景三維模型數據并對關鍵地理要素進行單體化處理?;贐/S架構的ASP.NET Web應用框架,通過建立采煤工作面沉陷預計參數及礦區地表關鍵地物要素的地理空間數據庫、開采沉陷預計模塊、GIS空間分析模塊?;贑esium開源三維地球框架,實現圖層控制及顯示、3D WebGIS三維空間可視化分析、開采損害等級云圖繪制及統計報表輸出,本發明能夠進行地表移動變形預計分析,同時還提高了礦山生產規劃及礦山地質環境治理的工作質量和效率。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抗開裂陶瓷磚,按照重量份包括以下原料:鋰瓷石100~120份、改性粘土90~100份、包膜珍珠巖30~40份、工業固體廢棄物30~40份、白云石2~10份、石英粉20~30份、火山巖2~10份、石墨烯2~8份、納米二氧化鈦2~8份、方解石10~15份、燒滑石8~13份、煅燒高嶺土5~10份、氧化鋅5~10份,硅酸鋯10~20份、發泡劑2~6份。本發明利用了工業固體廢棄物,有效地利用了廢棄資源,節約資源環保;本發明中添加石墨烯,不僅增韌了陶瓷磚的機械性能,并且也降低了陶瓷磚的重量。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水處理的無機高分子混凝劑及其制備方法。該無機高分子混凝劑為聚合四氯化鋯,以四氯化鋯和濃堿液為原料,將濃堿液緩慢添加到四氯化鋯溶液中,得到不同的適宜堿化度,濃堿液滴加過程控制在3h內完成,之后持續攪拌3?5h,至溶液呈無色透明的液體。本發明提供的無機高分子混凝劑具有產品穩定性好、對膠體物質的吸附架橋能力強、混凝效果好、使用范圍廣等優點,可廣泛適用于給水、廢水處理、造紙、紡織印染、日用化工等領域,并具有良好的水處理效果。本發明方法具有工藝簡捷、經濟、快速等特點。
本發明涉及一種PPM級低鐵高純石英砂浮選工藝,石英砂原料經過三次調漿桶的混合攪拌,其中加入特制調配的浮選藥劑,礦漿進入浮選機中進行浮選,精砂和尾砂經過脫泥脫水處理后,得到低鐵高純石英精砂產品及剩余尾砂產品。本發明涉及的石英砂浮選方法易于實現,操作簡單,通過本發明的浮選工藝及浮選藥劑能夠快速有效地實現石英砂的浮選,進而提高高品質石英砂的產出率,并且大大降低生產高品質石英砂的生產成本。
本發明涉及礦業工程領域,提供了一種階段采場頂板垮落區內復筑出礦結構的上行連采方法:根據下部采場頂板垮落區形態分為三種類型,分別制定其垮落區治理及出礦結構構筑方法;充填下部采場空區主體部分,采用高強度膠結充填料漿充滿塌落區;對于淺層剝落型空區,在高強度膠結充填體內開挖形成底部出礦結構;對于中層塌落型空區,在塌落拱底角外緣開挖形成兩個底部出礦結構;對于深層垮塌型空區,在上部階段重新劃分采場,然后在新采場寬度中部開挖形成底部出礦結構。本發明方法在上下采場階段間銜接時,不留階段間隔離礦柱,不增加開拓工程量,且采場出礦安全性好、出礦效率高、礦石回收率高。
本發明公開了井下采空區盤區隔離礦柱的分區控制充填連續開采方法,對同一盤區隔離礦柱先采采空區進行分區充填,為后一個回采單元形成未充填自由面的安全高效連續回采方法。本發明利用現代化的機械設備、材料技術對采空區在短軸方向隔離分區控制充填,未充填的采空區作為后續盤區礦柱回采單元的爆破自由面,形成盤區礦柱連續高效的開采。本方法具有采切布置簡化、工程量少、爆破工序簡化的優點,同時對礦產資源的開采率高。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石灰石礦渣及石粉廢料再生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將石灰石礦渣及石粉廢料進行混合,在粉碎機下進行粉碎,將粉碎的石灰粉過100?200目的篩子,在石灰粉中摻入粘合材料,攪拌均勻得混合物,混合物中所述粘合材料含量為5?20wt%;(2)以成型設備將步驟(1)所得混合物壓制成規則形狀。本發明將屬于廢棄料的石灰石礦渣、石粉摻以適量的粘合材料后進行攪拌,均勻混合后壓制成規則形狀的磚體,以實現高效煅燒,從而既解決了占地及環境污染的問題,又實現了廢物利用,明顯提升礦山開采效率及石灰石資源利用。
本發明提供一種建筑基礎下中深采空區注漿加固處理方法,該方法主要包括:由計算確定注漿邊界范圍和注水試驗確定注漿鉆孔深度、注漿鉆孔、注漿泵、注漿桿,封孔器組成,由理論計算和注水試驗確定注漿邊界范圍,設計了注漿參數及工藝,注漿加固效果質量檢測及沉降監測。解決的問題是:發明了一種適用于煤礦采空區上的建筑地基處理方法。發明的特征在于:通過查閱開采和地質資料,由理論計算注漿范圍;注水試驗確定注漿鉆孔深度;設計相應的注漿參數,選擇注漿設備,確定注漿工藝;注漿施工結束1個月后對鉆探取芯對注漿體質量檢測和地表變形監測。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加固建筑下部煤礦采空區破壞巖層及松散巖石,有效控制采空區上部覆巖殘余移動變形,保證建筑正常使用。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輔助斜坡道頂板超前深孔預注漿加固方法,涉及工程施工技術領域。該輔助斜坡道頂板超前深孔預注漿加固方法,具體操作如下:S1、在實施超前預注漿加固措施前,首先需要通過物探和鉆探方式確定超前頂板破碎帶的范圍,并結合鉆孔取芯判定圍巖類別,為注漿孔設計提供依據。該輔助斜坡道頂板超前深孔預注漿加固方法,通過對一系列施工參數范圍的確定,在保證施工質量和效率的前提下規范化了施工操作,從而保證了施工效果的統一性,極大程度上縮短了工期,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時可以很好的保障施工質量。
本申請公開了應用于鐵路安全監控領域的一種鐵路自然災害侵限智能監測兩級防御報警系統,該系統通過本地集中監控平臺主機、數據采集系統和傳感云平臺,數據采集系統包括分別設置在第一預警區、第二預警區的分布式光纖傳感器,分布式光纖傳感器包括光纖光柵傳感系統、分布式光纖溫度傳感系統、分布式光纖振動傳感系統、高靈敏吸收光譜傳感系統;數據采集系統還包括分別設置在第一預警區、第二預警區的視頻監視系統,其中第一預警區還設置有輔助監測系統,實現在鐵路沿線設置低成本、高精度且具有智能預警功能的兩級防御報警系統。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不充填采空區上方直接建尾礦庫的方法,通過對采空區(2)的調查和礦柱(3)巖石力學試驗,將頂板覆巖(4)分塊調割成交域不規則柱體進行穩定性分析;在尾礦庫(5)的加載下對采空區(2)進行彈塑性有限元分析;在對采空區(2)不處理的情況下構建尾礦庫(5),尾礦庫(5)主要包括初期壩(6)、尾砂堆積壩(7)和排水系統(8)。本發明在不充填采空區上方直接建尾礦庫,消除了特大型采空區上方直接建尾礦庫的安全隱患,保證大型深井礦山的正常生產,又節約采空區處理費、尾砂堆存長距離輸送費及運營費。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采煤沉陷區地源熱泵與沉陷積水源熱泵協同利用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對將要建立沉陷積水源熱泵與地源熱泵工程的采煤沉陷區進行地基穩定性評價;對將要建立沉陷積水源熱泵工程用于制冷需求的采煤沉陷積水區進行地熱和工程資料收集并計算其可利用能量;對將要建立地源熱泵工程用于供熱需求的采煤沉陷區周緣廢棄鉆孔或新建鉆孔進行地熱和工程資料收集并計算可利用能量;搭建沉陷積水源熱泵與地源熱泵工程相關的沉陷積水源熱泵與地源熱泵循環機組及其管道;根據瞬時實際能源消耗功率調整沉陷積水源熱泵與地源熱泵循環機組開啟方式;本發明的優點在于:避免采煤沉陷區土地資源、水資源及中低熱資源浪費。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高強度陶瓷磚及其制備方法,涉及陶瓷磚技術領域,包括以下份計的原料:預糊化淀粉100~120份、改性粘土90~100份、廢玻璃粉30~40份、工業固體廢棄物30~40份、秸稈包覆顆粒20~30份、白云石2~10份、火山巖2~10份、石墨烯2~8份、納米二氧化鈦2~8份、發泡劑2~6份和水100~150份。制備方法為:(1)、制備秸稈包覆顆粒;(2)、物料混合和成型。本發明抗震抗裂、強度高不易碎,導熱性能系數小,機械性能較好,可以顯著延長使用壽命。
一種煤礦條帶開采中覆巖離層注漿減沉工藝,工藝步驟如下:a.劃分煤礦條帶;b.得到各煤礦條帶的煤柱數量以及間隔距離,各個煤礦條帶煤柱位置保持一致,用于煤礦開采過程中離層產生位置保持一致;c.檢測煤礦條帶條帶在開采過程中,在煤礦上方產生的離層位置,避免離層閉合;d.在離層上方鉆孔,進行注漿操作,直至注漿完全填充離層;e.持續鉆孔,直至孔洞與下一煤礦條帶離層連通,在地面上經由孔洞向離層進行注漿操作,直至注漿完全填充離層;f.重復步驟e,直至煤礦完成開采。本發明通過條帶開采法與離層注漿減沉技術結合,可減少單一條帶開采造成的資源浪費,提高出采率,同時提高單一覆巖離層注漿的減沉效果。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高磁黃鐵礦型銅硫礦石組合抑制劑及其選礦方法,包括銅快速浮選、銅強化浮選、銅中礦再磨精選、銅強化浮選尾礦回收磁黃鐵礦和黃鐵礦。通過組合抑制劑完全取代石灰并消除礦漿中次生Cu2+對黃鐵礦、磁黃鐵礦的活化,在pH值7.5~8.5的范圍內實現對黃鐵礦和磁黃鐵礦的高效抑制,大大提高了銅硫分離指標、降低了藥劑用量;銅快速浮選和銅中礦再磨,實現了能收早收、降低了中礦循環負荷和再磨礦量;弱堿礦漿選銅,提升了銅精礦中伴生貴金屬回收率、減輕了后續黃鐵礦浮選的調漿壓力,弱磁選預先回收具有強磁性的磁黃鐵礦,提高了礦石中硫精礦的綜合利用率。綜合選別指標優于常規高堿流程,適于推廣應用。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森林火災風險隱患采集和管理方法、系統、設備及介質。森林火災風險隱患采集和管理方法,包括:錄入采集得到的森林火災風險隱患信息,得到隱患數據庫;整理隱患數據庫并從森林火災風險隱患信息中提取調查因子,分析調查因子,對邏輯錯誤或者調查遺漏的調查因子啟動修改或補充調查步驟;對隱患數據庫中的森林火災風險隱患信息進行分類分級統計分析;根據分類分級統計結果,制作調查成果報告輸出。森林火災風險隱患采集和管理系統,包括:錄入生成模塊;分析模塊。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實現森林火災風險隱患采集和管理方法的設備及介質。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安徽有色金屬采礦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