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P-MS/MS測定有色金屬中的微痕量硅、磷方法探究,孫夢荷,北礦檢測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金屬及高純金屬在冶金、電子和航空航天等尖端領域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李偉,博士。上海交通大學材料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上海市熱處理學會和上海市金屬學會理事。日本京都大學訪問學者。從事金屬材料固態相變和組織調控研究,極端服役條件(低溫、涉氫)下先進鋼強韌性和等離子表面處理等。在Science,Science Bulletin, Acta Materiali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lasticity等期刊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
半自磨機襯板長時間受研磨介質及物料的沖擊、研磨、碾壓等多種因素的作用,容易磨損、斷裂,目前半自磨機襯板的使用壽命普遍偏低,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已成為影響大型半自磨設備運轉效率的瓶頸.
廢舊磷酸鐵鋰電池梯次利用進展,張衛東,廈門廈鎢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鋰電池是新一代高能電池的首選,其中磷酸鐵鋰在成本,安全性能方面具有優勢。目前在動力、儲能等領域應用廣闊,但電池回收率不足;廢舊動力電池磷酸鐵鋰再資源化在完善產業鏈、建設生態文明社會具有關鍵意義,但價格成本、系統安全、殘值評估、倉儲運輸等方面需要國家政策、技術發展更多關注;廈鎢新能源在廢舊動力電池磷酸鐵鋰再資源化方面,包括電池梯次利用、廢舊電池磷酸鐵鋰材料再生及貴金屬提取,進行了一些布局。
武漢大學化學與分子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入選國家級海外青年人才項目。獲2022和2023年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學家”、2022和2023年Stanford-Elsevier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湖北省楚天學子等榮譽。主要研究方向為鈉離子電池和鋰離子電池電極材料及電解液等。擔任InfoMat、J. Energy Chem.、eScience、Chin. Chem. Lett.、Batteries等雜志青年編委。
電磁提純貴金屬及制備復雜合金的電磁分離攪拌真空熔煉爐,付亞波,浙江臺州學院,一、電磁分離攪拌真空熔煉爐的原理及適用范圍;二、紫銅提純的應用實例;三、白銅B10細化晶粒均勻成分的應用實例;四、大塊鋯基非晶合金的應用實例;五、半固態熔煉銅鋁合金的應用實例
陳雙強,溫州大學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教授、博導;溫州大學碳中和技術創新研究院高級科學家、上海大學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兼職教授,博士畢業于悉尼科技大學,主要研究方向為功能化碳材料、有機/無機復合材料及其在寬溫域、高性能儲能和電催化領域的應用。迄今,獲發明專利授權4項。在高水平雜志上發表論文100余篇(總引用數9000多次; ESI高被引論文10篇,H指數為50),其中一作或通訊作者論文40余篇,包括Angew. Chem. Int. Ed., Adv. Mater., Adv. Energy Mater., Adv. Funct. Mater., ACS Nano, Adv. Sci.等。
基于硫鐵礦的低碳、高效、深度、同步脫氮除磷技術(SMS)研究,李睿華,揚州奇創環??萍加邢薰?,SMS同步脫氮除磷技術能夠“簡、快、好、省”地脫氮除磷;SMS同步脫氮除磷技術符合國家的戰略、政策;SMS同步脫氮除磷技術技術經濟優勢明顯;SMS同步脫氮除磷技術市場需求巨大、可持續;SMS同步脫氮除磷技術替代現有技術時簡便易行;
彭海龍,中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畢業于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先后于德國宇航中心、波鴻大學、日本東北大學進行博士后研究,主要從事金屬玻璃力學性能、過冷液體動力學及液體凝固行為的分子動力學研究。 獲得德國DAAD學者獎,湖南省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獎等。以第一或通訊作者在Nature Physics, Physical Review Letters等國際期刊上發表論文30余篇。
高性能石墨在磷酸鐵鋰上的應用及相關技術拓展,四川航慶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姜應律,聚酰亞胺是十分穩定的耐酸堿高聚物,可做絕緣耐磨等多種工作,耐高溫400度甚至500度,在一般條件下很難溶解,在我們的工藝條件下可以溶脹,在油脂中溶脹后可在強堿下進一步水解,這為開發一種高溫鋰基脂開發了新思路。
馮偉,蘇州大學激光增材制造研究所成員,現為蘇州大學在校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鈦/鋼異質材料增材制造,目前參與了鈦/鋼異質連接國家重點基金項目的相關研究工作,以第一作者身份在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鋼鐵研究學報等期刊發表了學術論文2篇,申請國家發明專利一項。
山東精工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魏東,磷酸鐵鋰材料性能改善研究,在動力、儲能兩大超級賽道驅動下,LFP將迎來更為廣闊的市場空間;產能過剩,目前LFP已有的規劃超670萬噸/年,未來競爭將更加激烈;對產品的性能要求越來越高,比如高壓實、高倍率、低溫……;精工電子是集LFP正極材料、電芯、PACK研發、制造、銷售為一體的新能源企業,我們期望與科研院所、高校、上下游一起交流合作,實現共贏。
謝鏗,博士,負責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工信部項目、中國-南非青年科學家交流計劃、科技部863、科技支撐計劃、企業科技攻關項目等20多項。開發了聚合物光還原金屬、光催化/膜分離耦合萃取、三液相萃取金屬及調控、復雜硫化鎳銅礦多組份深度提取、低品位彩鉬鉛礦清潔冶金、難處理鉑鈀礦火法-濕法聯合冶煉等技術。
四川大學新能源材料與器件中心,張云,磷酸鐵鋰的產業化與回收前景分析,1.儲能與動力電池發展的必要性;2.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的優勢;3.磷酸鐵鋰材料的回收;4.全組分資源化回收方式
長期從事離子型稀土資源提取和高值利用方面的研究,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家級課題8項,其他項目近10項。先后入選中國科協“青年人才托舉工程”、江西省“雙千計劃”、江西省青年井岡學者等; 擔任江西省青年科技工作者協會副會長,中國稀土學會稀土化學和濕法冶金專業委員會委員、是IJMMM、中國稀土學報(中英文版)、中國有色金屬學報(中英文版)、稀有金屬等7個高水平期刊青年編委。至今,以第一或通訊作者在Hydrometallurgy等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52篇,授權發明專利20余項。
福建師范大學,童慶松,回收磷酸鐵鋰性能的修復及其電池新型結構的研究,一.研究背景;二.回收磷酸鐵鋰的改性;三.石墨烯改性回收磷酸鐵鋰;四.回收LiFePO4電池新型結構的性能;五.結論
肖清泰,昆明理工大學冶金與能源工程學院副教授、云南省“興滇英才支持計劃”青年人才專項入選者。以第一/通訊作者在國內外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45篇,取得國家知識產權局授權專利16件,曾獲云南省自然科學一等獎、中國發明協會發明創業獎二等獎等科技獎勵。
國營礦山處理一批磁選筒,磁力1800至2000總共16個,直徑1.2米長4米,有需要的客戶速聯系。
河北工業大學,梁廣川,高能量密度磷酸鐵鋰電池的技術路線,1、磷酸鐵鋰已經確定是未來發展的主流正極材料;2、從比能量的角度看,磷酸鐵鋰電池體系還有大幅度改進空間;3、車用、儲能、換電都對高比能量化提出了進一步的要求;4、技術路線需要進一步優化。
肖建,共青團員,攀枝花學院釩鈦學院2023級材料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指導老師楊紹利教授、馬蘭教授。專業成績排名前十。主要研究方向為攀西鈦精礦提質降雜研究,曾獲2023中國釩鈦論壇優秀論文二等獎。
本人有一臺二手的柳工,裝載機,挖掘機俗稱兩頭忙,整車9成新。自帶叉車功能。歡迎新老客戶來電聯系。
云南磷化集團有限公司研發中心,龐建濤,云南磷礦工藝礦物學特征,云南磷礦成礦受巖相古地理及沉積時代的控制,具有多時期成礦特征,已發現含磷層位多個。其中,下寒武統梅樹村組、中泥盆統東崗嶺組及中三疊統法郎組賦存有工業礦體。下寒武統梅樹村組含磷層位發現已近百年,是云南最著名、工業價值最大的含磷層位,亦因此,有關滇東磷礦的研究成果也多集中于此,造成其他含磷層位研究的匾乏以及研究思路的局限。
王洪陽,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兜V業科學學報》、《金屬礦山》青年編委。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國博士后基金、礦物加工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各1項;企業課題4項。以一作/通訊作者發表學術論文30余篇,其中SCI/EI論文20余篇;申請國家發明專利8項,授權5項。主要研究方向:工業固廢資源化、復雜礦石提取與利用。
云南磷化集團有限公司,夏敬源,難選膠磷礦選礦集成技術開發 及產業化應用,(1)昆陽磷礦二礦地下采礦樣光電選礦拋廢實驗結果試驗的主要目的是將破碎后的礦石,將頂底板、中間夾石等廢石部分,通過TDS(XRT)智能干選機提前選出拋廢,提高塊原礦品位。
本人主要研究方向為“尾礦和工業固廢的資源化回收利用”,博士期間跟隨劉文剛教授開展蛇紋石礦物的高效浸出研究,博士后期間跟隨楊瑋教授繼續開展尾礦資源化綜合回收和有效利用的工作。曾主持完成中央高?;究蒲袠I務費一項,現主持一項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和陜西省科技廳青年基金,并以第一或通訊作者身份發表SCI論文12篇。
我們是一家成立于2016年的高科技創新型公司,坐落于商家云集的湘江新區。我們致力于為礦山、環保等領域提供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技術服務和優秀的解決方案,幫助客戶實現自動化、數字化轉型升級,提高生產效率和質量。 我們的服務涵蓋自動化系統設計、硬件集成、軟件開發、安裝調試、技術培訓及維保等方面。其團隊技術骨干長期從事工業自動化和智能化技術與應用,在礦山和環保領域的智能工藝優化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深諳行業工藝。 我們堅持“以客戶為中心”的經營理念,不斷優化和改進服務,全心全意滿足客戶需求。我們追求卓越品質和高效服務,通過不斷技術創新和團隊培養,為客戶提供最佳解決方案。
四川賽恩思儀器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坐落于素有“川西明珠”之稱的中國重大技術裝備制造業基地四川省德陽市,是一家集研發設計、生產銷售、市場服務為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依托專業的技術優勢與豐富的行業資源,已成為全國知名分析儀器制造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