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礦
采礦
選礦
通用
火法冶金
濕法冶金
電冶金
真空冶金
功能材料
復合材料
新能源材料
合金材料
材料加工
廢水處理
大氣治理
固/危廢處置
土壤修復
物理檢測
化學分析
力學檢測
無損檢測
失效分析
環境檢測
綜合
?王喜章,南京大學,教授、博導。2001年在南京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獲得博士學位并留校任教至今,其間作為日本學術振興會(JSPS)特別研究員在日本東京大學物理工學科做博士后2年(2003~2005),2011年被聘為教授。長期圍繞納米與介觀結構材料的生長機理、成分與結構調控、宏量制備、催化功能化、能量轉化與儲存等方面開展研究工作。
朱子翼,2013年本科畢業于福建工程學院材料學院材料成型專業,2015年至今為昆明理工大學材料學院材料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
馬志華,萬基控股集團石墨制品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電解鋁高級技師,歷任萬基鋁業電解工區班長、區長;電解車間副主任、主任;萬基控股集團設備技術信息部副部長、部長;萬基鋁業副總工程師。
?楊文杰,自1999年起,本碩博均就讀于中南大學粉末冶金研究院。2006年進入中鋁集團鄭州研究院,在生產一線、技術研發等多個崗位擔任過主管職務;2016年進入中鋁集團總部科技管理部,負責鋁工業相關科技項目與集團能源管理工作;2019年進入鄭州大學工作。曾參與國家863重大專項“基于惰性電極的鋁電解新工藝”,“新型結構槽技術的研究及工業推廣”等多個項目。工作期間,共申請專利10余項,以第一作者發表中外文20余篇;獲省部級一等獎一項,二等獎兩項。
宋懷河,北京化工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主要研究領域:先進炭及復合材料;主要研究方向:1)瀝青基炭材料(通用級、高性能瀝青炭纖維,中間相瀝青炭微球等);2)碳納米材料(碳包覆納米金屬晶、納米洋蔥、填充納米碳管、石墨烯等;3)納米碳管及其在聚合物和炭/炭復合材料中的應用;4)儲能炭材料(鋰離子二次電池、儲氫和超級電容器材料);5)介孔炭材料。
標題:陳雙強
評論 (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