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礦
采礦
選礦
通用
火法冶金
濕法冶金
電冶金
真空冶金
功能材料
復合材料
新能源材料
合金材料
材料加工
廢水處理
大氣治理
固/危廢處置
土壤修復
物理檢測
化學分析
力學檢測
無損檢測
失效分析
環境檢測
綜合
?楊志杰,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長期從事固廢資源化低碳循環利用技術研發和產業化推廣,包括固廢中有價元素的提取、固廢制備建筑材料、固廢用于生態修復及其無害化處理等方向。 主持科研項目25項,其中主持省部級項目10項,市校級項目5項,企業橫向項目10項。通過技術成果鑒定3項,技術產業化5項,獲省部級獎3項,市級獎1項,發表論文30余篇,授權發明專利16項,主持制訂標準3項。
于國慶,本科畢業于合肥工業大學,研究生就讀于北京科技大學。主要研究方向為廢舊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再生、高性能鋼鐵/鋁用炭素材料研發。在學期間,作為主要參與者完成預焙陽極質量提升的關鍵技術開發應用及廢焦油高值資源綜合利用技術開發項目。獲得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科學技術一等獎2項,以第一作者發表SCI論文2篇。
蘇林,工程師,現任河南華林建設有限公司和安陽嘉和機械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總經理。中國炭素領域知名專家,現擁有國家專利35項,其中發明專利10項,在研科研項目15個,其中省級科研備案項目4項,市重大科技專項1項,均為項目負責人。
?鄭茂盛,西北大學教授(2級),國務院政府津貼專家,德國洪堡學者,霍英東獎獲得者,曾獲中國航空工業總公司科技進步二等獎,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三等獎等。長期從事多目標優化及材料技術,出版專著5部,發表學術論文300多篇。
?王喜章,南京大學,教授、博導。2001年在南京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獲得博士學位并留校任教至今,其間作為日本學術振興會(JSPS)特別研究員在日本東京大學物理工學科做博士后2年(2003~2005),2011年被聘為教授。長期圍繞納米與介觀結構材料的生長機理、成分與結構調控、宏量制備、催化功能化、能量轉化與儲存等方面開展研究工作。
標題:馬志華
評論 (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