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貝特為納米比亞Oshivela工廠“光伏制氫”項目提供的25MW光伏電站已竣工。項目采用GT7沙漠專用支架系統,具備抗風沙、耐溫差、施工快、成本低等優勢,助力Oshivela成為非洲首個零排放工業化鋼鐵廠,并為全球綠氫鋼鐵樹立標桿。
內蒙古鑲黃旗鋰資源綜合利用項目近日成功下線首批碳酸鋰調試產品。該項目從點火試車到產出合格品僅用1個月,標志著當地新能源產業鏈建設取得關鍵進展。
近日,湖碳新材料科技(內蒙古)有限公司年產十萬噸鈉離子電池硬碳負極材料項目備案獲得白云鄂博礦區發改委批復。該項目計劃總投資20億元人民幣,分四期建設,預計到2031年實現年產30000噸硬碳負極材料的目標。項目的獲批標志著湖碳新材料在鈉離子電池負極材料領域的戰略布局邁出了重要一步,為鈉離子電池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7月26日,貴州首趟光伏玻璃鐵路專列從凱里發往華東,30個集裝箱將經鐵海聯運運抵印度。該專列采用定制化運輸方案,較傳統公路運輸顯著降低破損率和碳排放,為光伏產業提供高效物流支撐。
該項目源于今年3月簽署的多層次戰略合作協議。彼時,東營市政府與寧德時代達成共建零碳城市框架協議,并聯合勝利石油管理局、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共建零碳應用場景,墾利區政府則與寧德時代簽署鋰電池智造基地專項投資協議。
7月24日,江蘇碳豐氫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A輪融資,投資方為黃海匯創。資金將主要用于技術研發與產能提升。碳豐氫能源成立于2022年9月,是一家專注于氫燃料電池氣體擴散層(碳紙)研發生產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公司擁有由教授和博士組成的研發團隊,與多所高校及行業頭部企業開展產學研合作。其自主研發的氣體擴散層厚度僅0.10mm,石墨化率達90%以上,性能優異。
廣州期貨交易所宣布自7月28日起,對碳酸鋰期貨LC2509合約實施交易限額,規定非期貨公司會員或客戶單日開倉量不得超過3000手。套期保值與做市交易不受此限制。
7月27日,深圳易儲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簽約落戶廣東省佛山市三水區樂平鎮,打造佛山首個光儲充一體化項目。該項目總投資達10億元,規劃裝機容量300MW/600MWh,占地約50畝,預計產值達2億元。項目建成后將成為保障區域電力供應的核心樞紐,推動當地電力系統向安全、可靠、綠色、高效升級,助力佛山綠色低碳轉型。
7月25日,黑龍江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正式復函,山高新能源申報的綏化市300MW集中式風電項目成功取得建設指標。這是山高新能源在黑龍江省落地的首個風電項目,實現了在該區域風電業務的“零突破”,并為集團深耕東北新能源市場奠定了堅實基礎。項目建成后,預計年發電量可達10億千瓦時,將顯著推動區域綠色低碳發展。
金佰利攜手Carlton Power與HYRO,將在英國巴羅和諾斯弗利特兩廠共投1.25億英鎊打造綠色氫能項目,預計2027年起把衛生紙、紙巾生產的天然氣用量減半,每年減排2.85萬噸。此舉使金佰利成為英國首家大規模采用綠氫的消費品巨頭,并加速生活用紙脫碳。
7月25日,全球首單綠色船用氨燃料在大連中遠海運重工碼頭成功加注,燃料來自遠景內蒙古赤峰全球最大綠氫氨項目。此舉打通“綠電制氨—運輸—加注—運營”全鏈,實現綠氨在船舶動力的全球首次應用,成為航運脫碳里程碑。遠景赤峰基地以100%綠電直連、全生命周期零碳管理,獲國際雙認證,正將風光轉化為“新石油”綠氨醇、航油,向全球輸出中國零碳解決方案。
2025年7月16日,藏格礦業全資子公司格爾木藏格鋰業有限公司因違規開采鋰資源被責令停產。藏格鋰業原計劃2025年實現碳酸鋰產量和銷量各1.1萬噸,上半年預計產量5350噸、銷量4470噸,預計凈利潤4900萬元。公司正積極推進鋰資源開采手續辦理,待手續合法合規后申請復產。
7月17日,瓦錫蘭與阿詩特能源在蘇州正式簽署技術許可協議,標志著雙方合作從單純供貨躍升為技術共享的戰略同盟。瓦錫蘭儲能業務總裁Tamara指出,阿詩特的創新制造為瓦錫蘭全球儲能戰略提供關鍵支撐;阿詩特總經理石發成表示,聯合研發將加速更智能的儲能系統迭代,助力全球能源轉型。未來,雙方將深度融合技術與平臺資源,共同開發可持續儲能方案,為碳中和注入強勁動能。
經歷了近兩年持續下行的碳酸鋰市場,在2025年夏季迎來戲劇性反轉。6月底價格跌至6萬元/噸成本線后,7月期貨率先反彈,現貨迅速跟進,短短兩周從6.5萬飆升至7.5萬元/噸。此次急漲源于多重因素疊加:一是儲能等終端需求超預期爆發,上半年儲能電池出貨量同比增128%;二是低價逼迫高成本產能集中退出,澳洲、江西等地礦山停產檢修;三是6—7月國內多起環保、合規審查進一步收緊供應,疊加“反內卷”政策提振市場信心。
7月25日,碳酸鋰期貨主力合約價格大幅上漲觸及漲停,報80520元/噸。這一價格波動反映出鋰電池關鍵原材料市場的供需變化,或將影響下游新能源產業鏈的金屬原料采購策略。
近日,無錫城北污水處理廠分布式光伏項目正式并網投運,為無錫水務集團的綠色低碳發展注入了新的強勁動能。該項目充分利用廠內閑置空間,布局安裝了總裝機容量約1.95兆瓦的光伏發電系統,預計年平均發電量200.4萬千瓦時。項目運營期內,每年可節約標準煤約604.21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711.03噸,對改善區域環境質量、緩解城市環保壓力具有積極作用。
近日,全球首個100MW/1000MWh二氧化碳儲能電站在新疆木壘開工。項目配套60萬kW風電、40萬kW光伏,利用二氧化碳氣液相變實現低谷儲電、高峰發電,循環效率超62%。杭州源牌科技承擔核心水蓄能系統,用34.1MWh蓄冷罐與380.6MWh蓄熱罐回收壓縮熱、膨脹冷,提升電網調峰能力。該示范工程突破地理限制、零燃爆風險,將推動我國新型儲能規?;?、產業化,助力沙戈荒風光基地建設及“雙碳”目標實現。
近日,電池級碳酸鋰現貨價在兩個月磨底后突破6.9萬元/噸,呈“V型”反轉;期貨主力合約亦連漲逼近7.4萬元。高成本礦山停產檢修、夏季集中檢修及技改,使供給階段性收緊,低價資源見頂,邊際成本抬升。盡管全球鋰仍供大于求,但5—6月低于6.5萬元/噸的低價庫存已快速出清,剛性采購重現。上市公司業績預告由虧轉盈,二級市場能源金屬板塊連續走強,產業鏈對鋰價反轉預期升溫。業內預計碳酸鋰正走出底部,成本中樞上移,2026年或迎新一輪上漲周期,10萬元/噸被視為對產業鏈最健康的價格區間。
中國恩菲主編的《溫室氣體產品碳足跡量化方法與要求陰極銅》行業標準獲批發布,將于2026年2月正式實施。該標準為我國首部專門針對陰極銅產品的碳足跡核算規范,將助力銅冶煉企業精準量化碳排放,提升國際競爭力。同時發布的還包括鉛錠、鋅錠等相關標準。
近期碳酸鋰價格持續上行,市場呈現回暖跡象。受供需關系改善及短期市場情緒推動,A股鋰礦概念股業績普遍向好,部分企業實現扭虧為盈。業內人士預計,未來一段時間碳酸鋰價格或維持偏強震蕩格局,產業鏈聯動效應進一步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