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達沃德奧羅省Kingking銅金礦項目最新評估顯示其具備世界級開發潛力。該項目預計可生產200萬噸銅和690萬盎司黃金,投產后有望進入全球銅礦前十行列。
近日,據 Mining.com 網站報道,在全球礦業投資格局的動態變化中,芬蘭憑借自身優勢再次奪回其在 2010 年代初就曾擁有的最具礦業投資潛力國家地位,這一變動引發了行業內廣泛關注。
美國總統特朗普近日宣布,將對進口的半成品銅實施高達50%的關稅,這一舉措覆蓋了銅管、電線、棒材、板材、管材以及管件、電纜、連接器和電氣元件等銅密集型產品。然而,精煉銅并未被納入此次關稅范圍,使得關稅的實際影響較市場此前的預期有所減弱。法國興業銀行期貨與商品研究部門負責人Michael Haigh指出,精煉銅的豁免意味著套利空間消失,紐約與全球銅價有望回歸平價。
近日,奧麥金礦公司(Omai Gold Mines)公布了其在圭亞那的奧麥金礦項目維諾特(Wenot)礦床擴邊鉆探的最新成果,一系列數據彰顯出該礦床的巨大潛力。
7月27日,全球科技界目光聚焦于世界人工智能大會(WAIC 2025),在這場匯聚頂尖智慧與前沿科技的盛會上,一場具有深遠意義的戰略合作簽約儀式隆重舉行。力勁集團攜手深圳賽博格機器人有限公司、中國機械總院集團沈陽鑄造研究院有限公司、福建省鎂鑄輕量化研發中心有限公司、蘇州賽翡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正式拉開鎂合金人形機器人聯合研發項目的序幕,為人形機器人輕量化制造開辟全新路徑。
中國二十二冶集團有限公司金屬結構工程分公司承建的華通安哥拉電解鋁項目取得重要進展,項目核心設施——新鮮氧化鋁倉和含氟氧化鋁倉主體鋼結構順利封頂。項目第一期預計于2025年10月投產運營,將為安哥拉提供超過1000個直接就業崗位,其中800個崗位將優先提供給本地居民。該項目是安哥拉華通鋁產業園的重要組成部分,計劃分五期在8到10年內全部建成,實現從氧化鋁制備到鋁制品加工的全產業鏈。
作為最激進的海底采礦初創公司之一,其領導者多年來一直積極援引全球變暖的緊迫性,以喚起人們對采集海底富含電動汽車電池所需金屬的巖石的興趣。該公司(當時名為DeepGreen)的澳大利亞首席執行官杰拉德·巴倫(Gerard Barron)曾在聯合國下屬的國際海底管理局會議上表達其愿景,希望助力世界以最小的環境代價實現從化石燃料的過渡。然而,海底采礦的法規制定仍在進行中,這一過程涉及全球水域生物多樣性和深海生態系統的未來。
Torngat Metals近期獲得1.65億加元的政府資金支持,用于其位于魁北克省北部和拉布拉多省的Strange Lake稀土項目施工前工作。這筆資金由加拿大出口發展部(EDC)提供的1.1億加元過橋貸款和加拿大基礎設施銀行的5500萬加元基礎設施貸款組成,標志著這兩家機構在稀土項目上的首次合作。Strange Lake稀土項目的開發對加拿大稀土資源的自主供應具有重要意義,有助于減少對進口稀土的依賴。
Atlantic Strategic Minerals(ASM)公司位于弗吉尼亞州的采礦與選礦業務正式投入商業運營。該項目投資超過2億美元,涵蓋高品質礦產資源和先進加工設施,包括北美規模最大的礦物分離廠。ASM的弗吉尼亞項目將生產鈦鐵礦和鋯石等關鍵礦物,這些礦物對美國的鈦和顏料工業至關重要,同時也廣泛應用于消費品、先進制造業和國防等領域。這一項目的啟動不僅標志著ASM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也為美國的經濟安全和關鍵礦產供應提供了重要支持。
圭亞那奧麥金礦公司(Omai Gold Mines)近日公布了其位于圭亞那的維諾特(Wenot)礦床擴邊鉆探的最新進展。通過密集的鉆探活動,公司已完成37個鉆孔,累計鉆探深度達2.05萬米,超出原定計劃的1.5萬米。其中,6個鉆孔的樣品分析結果顯示礦體厚度和品位均優于預期,表明該礦床具有巨大的資源潛力。這一發現不僅為奧麥金礦公司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也為圭亞那的礦業經濟注入了新的活力。
澳大利亞礦產生產商Syrah近期成功恢復了其位于莫桑比克的Balama石墨礦的生產。該礦年產石墨能力達35萬噸,經過近一年的停產期后,于2025年第二季度實現了6500噸的石墨產出,標志著生產活動的正式重啟。這一舉措不僅為全球石墨市場提供了新的供應來源,也為當地經濟和就業帶來了積極影響。
近日,六冶承建的中鋁山西新材料氧化鋁節能增效升級改造項目管道化溶出工程完成首根鋼柱吊裝,標志著該項目全面進入安裝階段。該項目采用12層鋼框架結構,通過工藝設備升級降低能耗,助力企業提升競爭力。這一重要進展不僅展示了中鋁山西新材料在技術創新和節能減排方面的積極探索,也為鋁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樹立了新的標桿。
2025年7月30日,廣西鐘山縣龍虎沖風電場項目正式簽約落地,計劃投資6億元,擬裝機規模10萬千瓦。項目投產后預計年上網電量2.11億千瓦時,年產值約0.63億元。該項目不僅將為區域提供大量清潔能源,還將顯著減少碳排放,助力區域能源結構優化和生態環境改善。
海力風電近期在溫州成立了全資子公司——海力海上風電裝備(溫州)有限公司,注冊資本高達2億元人民幣。新公司的經營范圍廣泛,涵蓋海上風電相關裝備的銷售、新能源原動設備制造、海洋工程裝備制造與銷售等多個方面。這一舉措標志著海力風電在海上風電裝備領域的進一步布局和拓展。
7月30日,山東臨沂羅莊300MW/600MWh獨立儲能電站一期100MW/200MWh動工。項目由大儲能生態創新聯合體基金投資,科力遠、中創新航等聯合實施,采用20套5MW/10MWh液冷單元。電站配套果下科技研發的AI預警系統,實時監測近20萬顆電芯,實現熱失控提前30分鐘、準確率90%報警,并通過電價預測模型提升運行效率至85%以上,為電網提供調峰、黑啟動等服務,助力新能源消納和產業鏈升級。
7月30日,中國援烏茲別克斯坦20兆瓦風電站項目在塔什干州開工,由新疆院管理,新疆商務廳與烏水利能源公司實施。項目裝4臺5兆瓦風機,配套35千伏開關站、道路,工期一年。年發電5000萬千瓦時,供2萬戶用電,省天然氣1400萬立方米,并帶動就業,成為中烏綠色能源合作新標桿。
礦業巨頭力拓集團公布第二季度生產報告,銅、鋁、鈦等主要產品產量全面增長。其中銅產量同比提升15%至22.9萬噸,鋁土礦產創新高達1560萬噸。集團同時確認喬德將于8月接任首席執行官職務。
全球礦業巨頭力拓集團公布2025年上半年業績,基礎利潤48.1億美元創五年來最低,中期股息同步下調至每股1.48美元。澳大利亞鐵礦石價格疲軟及運營成本上升是主要影響因素,公司正加速業務重組,銅、鋰等電池金屬成為新戰略重點。
據有色寶編譯,韋丹塔(Vedanta)計劃將其位于印度Jharsuguda經濟特區的初級鑄造合金工廠年產能提升12萬噸/年。初級鑄造合金在制造汽車零部件方面至關重要,全球市場年復合增長率為5.8%,印度高達6.5%。未來五年,印度PFA市場年復合增長率預計將達到7%,韋丹塔的產能提升計劃將助力滿足不斷增長的市場需求。
2025年7月30日,山東最大的工商業儲能項目在肥城投運,總規模為10MW/20MWh。該項目由徐州合創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資運營,業主為山東索力得焊材股份有限公司。項目總投資2000萬元,采用天能集團提供的儲能系統解決方案。項目的投運不僅解決了索力得供電不足的問題,還通過峰谷套利降低了企業用電成本,促進了分布式光伏發電的新能源消納,推動了企業的綠色轉型。這一項目的成功投運為山東工商業儲能市場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