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5日,在第五屆全國新型儲能技術及工程應用大會上,廣州智光儲能科技有限公司與海辰儲能聯合發布了基于∞Cell 587Ah大容量電池的第三代級聯型高壓大容量儲能系統。這一系統標志著全球首個大容量儲能電池從技術發布到閉環應用的完整落地,為儲能產業的安全與高效發展注入了新動能。該系統具備高電壓、大單機容量、少交直流并聯數量及精簡通訊層級等特性,無需升壓變壓器即可直連電網,實現毫秒級響應,為電網提供強勁支撐。
近日,中國能建西北院總承包建設的西南地區首座大規?;旌闲蛢δ茈娬尽拇ňd陽港旗游仙區300MW/600MWh電化學儲能電站項目(一期)并網投運。該項目采用“電化學+飛輪”混合儲能技術方案,構建了“毫秒級響應+小時級支撐”的雙重保障體系,有效保障四川省迎峰度夏期間電力穩定。項目預計年發電量約5000萬千瓦時,年節約標準煤約1.8萬噸,減少碳排放約4.4萬噸,為實現“雙碳”目標注入強勁動力。
下游埃及鋁業公司(Egyptalum)具備35萬噸電解鋁年產能,其拜羅比都加工廠可生產汽車用6063合金型材、建筑幕墻單元等高端產品,2024年出口額突破4.2億美元;但上游預焙陽極嚴重依賴進口,年缺口達28萬噸,導致電解鋁生產成本較國際市場高出8%-10%。
自2008年首次成功躋身該榜單以來,中鋁集團已連續18年榜上有名,這一傲人成績無疑是對其多年來穩健發展的有力見證。
加速尾礦資源開發具有多重戰略價值:"這不僅能釋放美國本土未被充分利用的礦產潛力,更能通過減少進口依賴強化國家安全,同時為傳統礦業區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
金頂項目位于阿拉斯加州中部,其推定礦石資源量現已達到43194萬噸,平均金品位提升至1.24克/噸,相較于2024年9月的估算數據,金品位增長了15%。
京能電力蒙西1018MW新能源項目首臺10兆瓦風機近日成功吊裝。機組輪轂高125米、葉輪直徑230米,采用箱變上置技術,節地省時、提效降耗。烏蘭察布分公司黨支部以“黨建+雙碳”為引領,全流程OKR管控,統籌供貨與吊裝,嚴守安全關,跑出建設加速度。項目將助力烏蘭察布打造千萬千瓦級綠色能源基地,深化京蒙協作,為京能集團高質量發展再添新動能。
日立能源為華能山東半島北L場址504 MW海上風電項目交付69 kV無油干式變壓器。該設備零油運行、防腐抗振,免維護,既消除環境風險,又適配深遠海嚴苛條件,保障42臺12 MW機組穩定并網。項目建成后年發電17億千瓦時,滿足159萬戶居民用電,成為山東千萬千瓦級基地示范,助力中國海上風電規模與技術雙領先,加速能源綠色轉型。
香港大學的研究團隊在鋰離子電池(LiB)回收領域取得了一項開創性成果。研究發現,在電池回收過程中,機械拆解產生的鋁(Al)雜質會滲入鎳鈷錳(NCM)正極晶體中,形成超穩定的鋁氧鍵,困住關鍵金屬(鎳、鈷、錳),并大幅降低其浸出性。這一發現挑戰了傳統的回收做法,強調了為實現高產金屬回收而進行特定溶劑工藝重新設計的必要性。該研究為優化濕法冶金方法以實現可持續電池回收提供了新途徑。
2025年7月28日,天合元氫自主研發制造的MW級集裝箱制氫裝備成功下線,并從中國啟運發往海外,預計2025年9月抵達葡萄牙,年底前投入示范運行。該系統將應用于葡萄牙政府加氫站示范項目,助力當地清潔能源交通體系建設。
近日,湖碳新材料科技(內蒙古)有限公司年產十萬噸鈉離子電池硬碳負極材料項目備案獲得白云鄂博礦區發改委批復。該項目計劃總投資20億元人民幣,分四期建設,預計到2031年實現年產30000噸硬碳負極材料的目標。項目的獲批標志著湖碳新材料在鈉離子電池負極材料領域的戰略布局邁出了重要一步,為鈉離子電池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近日,安徽世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年產2GWh鋰離子動力及儲能電池廠項目獲得安徽阜陽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批準。該項目總投資3.3億元,建成后預計年產2GWh鋰離子電池,包括18650和21700兩種型號。項目將購置先進生產設備,并配套建設公用及環保工程。安徽世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專注于新能源鋰離子動力電池及儲能電池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此次項目的獲批將進一步推動安徽省新能源產業的發展。
德國政府近日為Vulcan能源公司提供1.04億歐元資金支持,用于開發本土鋰資源生產項目。該項目將在蘭道建設氯化鋰提取工廠,并在法蘭克福附近建設氫氧化鋰轉化設施,計劃2026年底投產,年產2.4萬噸氫氧化鋰。
根據Adaro公司此前披露的信息,該項目一期工程計劃建設50萬噸電解鋁產能,預計將于2025年實現約10萬噸產能的初步投產,并在2026年10月達成一期全部產能的達產目標。
2025年7月26日,安徽先合高端鋁合金材料項目在淮北高新區正式開工。該項目總投資約20億元,主要生產高端半導體、航空航天用鋁合金材料等。項目的開工建設標志著安徽在高端鋁合金材料領域邁出了重要一步,將有力推動當地產業升級和經濟發展,為我國高端制造業提供重要支撐。
7月25日,《人民日報》頭版報道了運達能源科技集團參與建設的我國最高緯度海上風電場。運達股份通過創新驅動、沿海布局、全域覆蓋和智慧感知等措施,攻克了深遠海風電的關鍵技術瓶頸,推動了我國海上風電產業的高質量發展。這一項目不僅踐行了習近平總書記“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向海圖強之路”的重要指示,也為我國海洋經濟的發展注入了新動力。
2025年7月28日,吉爾吉斯斯坦內閣與越南能源企業Rox Energy Global及RECA LLC簽署協議,將在東北部伊塞克湖州Kyzyl-Oruk村建設總裝機容量達1.9吉瓦(GW)的太陽能電站。這一中亞地區規模最大的光伏項目計劃于2027年完工,預計每年可滿足該國20%的電力需求,并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800萬噸。該項目標志著吉爾吉斯斯坦正式進入“GW級光伏時代”。
近日,超威集團在泰安啟動46MW/92.16MWh鉛炭儲能項目,是目前當地最大的同類工程。項目融合自主研發的鉛炭電池與智能微電網系統,可提升電網穩定、光伏消納及供電質量,服務工商業與居民。其鉛炭技術通過負極摻活性炭,兼具長壽命、快充放、高安全、低成本和環境適應性強等優勢。在“雙碳”背景下,超威以創新資源整合,推動儲能產業規?;?、智能化發展。
7月25日,盤州市坪地風電場100MW一期工程獲貴州省能源局核準,總投資5.6億元,年發綠電2億千瓦時,標志著國投盤江正式邁出“火風光一體化”轉型關鍵一步。項目歷時一年,團隊協同攻克規劃、申報、審批多重難關,如期完成核準,為貴州再添重要綠色電源,助力公司擺脫火電單一依賴,優化能源結構,提升市場競爭力,并將在“雙碳”背景下持續創造穩定收益,夯實“二次創業”根基。
中國能建葛洲壩三公司近日正式啟動華潤電力銅川耀州藥光互補光伏項目建設工作。該項目位于陜西省銅川市耀州區石柱鎮,總裝機容量達100兆瓦,采用創新性的"藥光互補"模式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