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中廣核兩大綠氫項目同日獲備案,總投資18.97億元。其中海南區項目落子烏海低碳產業園,擬建3.2萬標方/小時電解水制氫裝置,年產高純氫約1萬噸;興安盟科右前旗項目則依托風光資源,打造11.2萬標方/小時、年產5.56萬噸綠氫的制氫站,并配套合成綠醇設施。兩項目均計劃2025年下半年開工,2026年建成,投產后將顯著提升內蒙古綠氫產能,助力化工、交通領域深度脫碳。
7月22日早盤,云南銅業股價呈現上漲態勢。截至當日10:42,公司股價報13.77元/股,漲幅達1.92%。這一市場表現與公司前一晚披露的重大資產收購方案密切相關。
2025年7月23日,佛塑科技發布公告,擬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收購河北金力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00%股份,交易作價高達50.8億元人民幣。此次收購將助力佛塑科技切入鋰電池隔膜領域,豐富其在新能源領域的產品布局,進一步打造成為聚焦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高分子功能薄膜材料龍頭企業。
近日,中電國際在哈薩克斯坦自主開發的阿爾卡雷克50MW風電項目正式開工。該項目位于哈薩克斯坦科斯塔奈州阿爾卡雷克市市郊,距離首都阿斯塔納約330公里。項目建成后,每年可為當地提供約1.95億千瓦時清潔電能,減排二氧化碳約15萬噸,同時為當地創造約200個直接就業崗位。
格力電器在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中表示,格力鈦研發的鈦酸鋰電池系列產品,具有長壽命、高安全、耐寬溫、大倍率、快充放等特征,被廣泛應用于新能源汽車以及工商業園區、通訊基站、電網調頻、軌道交通、船舶岸電、家庭住宅等儲能領域。尤其在高寒、高海拔等極端工況下以及對安全性要求較高的應用場景下具有獨特優勢。格力鈦新能源汽車已在全國240多個城市運營。
氫羿能源的MW級制氫系統和穩石氫能的AEM制氫系統近期分別在國內和歐洲市場取得重要進展。氫羿能源的設備將助力國內大型能源企業的制氫項目,而穩石氫能的系統則進軍歐洲家庭能源戶儲市場。兩者均展現了氫能技術在不同應用場景中的巨大潛力,為全球能源轉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決方案。
氫羿能源近日成功交付了其研發生產的MW級制氫系統,該設備將用于國內大型能源企業的制氫項目。憑借快速響應、靈活調節、高效率、寬負載范圍、緊湊設計和智能自動化控制等技術優勢,氫羿能源實現了高效率的MW級PEM制氫裝備生產,為國內氫能產業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廣東新能源循環經濟產業園項目近日在廣州花都啟動建設,預計2027年投產。該項目包含2GWh儲能制造中心、年處理6萬噸動力電池回收產線,將為大灣區提供超40%的動力電池再生材料。
金力永磁宣布產能擴張計劃,預計到2027年建成6萬噸高性能磁材產能,同時推進機器人電機轉子等高端應用研發。目前公司已具備3.8萬噸年產能,重點布局新能源及智能制造領域。
2025年財富中國500強榜單近日發布,中國北方稀土(集團)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45.8億美元營收成功上榜,位列第415位。此次入選展現了企業在稀土行業的領先地位。
援湯加2250千瓦風電項目順利移交,國王圖普六世剪彩,中國商務部、葛洲壩電力公司與湖南院合作完成。項目年供電3.61吉瓦時,占湯加可再生能源26.65%,已發電2.86吉瓦時,可替代800噸柴油,緩解10萬人用電壓力,減排二氧化碳1536噸,成為湯加最大綠色能源工程,助力島國可持續發展。
浙江龍能電力近日在蕪湖、南寧兩地同步啟動分布式光伏項目建設,總裝機容量2.4MW。項目創新采用鋁合金輕量化支架系統,兼顧結構強度與安裝效率,投運后年發電量預計超230萬度。
金力永磁近日披露的2025年半年度業績預告引發市場關注。據公告顯示,公司預計上半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將達3億元至3.35億元,同比大幅增長151%至180%;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預計為2.3億元至2.65億元,同比激增576%至679%。此外,公司營業收入預計約35億元,同比增長4%至5%,展現出穩健的經營態勢。
近日,義烏市生態環境分局對外公示了浙江欣旺達動力電池生產基地項目二期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受理情況,標志著這一備受矚目的新能源產業項目正式進入環評審批的關鍵環節。
國家能源局近期發布多項政策,旨在深化配電機制創新,拓展新能源就近就地消納模式,推動新能源高質量發展。通過完善綠色能源消費制度體系,健全新能源治理體制機制,以及推動新能源下鄉,國家能源局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提供了有力支撐,同時也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動力。
廣東德慶縣人民政府于2025年7月18日印發《德慶縣碳達峰實施方案》,明確將優化光伏、風電等新能源開發模式作為實現碳達峰的重要抓手。方案提出通過加快新能源產業發展、推動用能方式轉變、加強資源綜合利用等多方面措施,推動全縣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為實現2030年前碳達峰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2025年7月17日,北京市延慶體育館超充站正式接入國家電網智慧車聯網平臺。截至目前,國網北京市電力公司今年已建成投運8座超充站。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等四部門聯合印發的通知,北京將穩步構建布局合理、品質升級、技術先進的大功率充電基礎設施體系。國網北京電力計劃到年底前再建8座超充站,全年至少建成投運20座超充站,全力滿足市民綠色出行充電需求。
2025年7月17日,申能股份有限公司與豐田汽車公司舉行戰略合作簽約儀式,旨在共同探索豐田車載鎳氫電池在儲能場景下的梯次利用,開發在電力調頻領域的應用場景。此次合作是雙方積極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深化國際化業務合作的重要舉措,將推動雙方資源共享與優勢互補,助力構建更加開放的綠色能源體系。
2025年7月18日,四川省射洪市人民政府與藍固新能源有限公司簽署年產1萬噸電子專用材料及核心關鍵材料項目合作協議書。此次項目的成功簽約,標志著射洪在未來固態電池產業涉及的三大關鍵材料(三元正極、金屬鋰負極、固態電解質)已全部完成布局,為下一步培育引進固態電池產業項目,實現產業彎道超車蓄勢賦能。項目達產后,預計實現年產值50億元,年稅收2.6億元,創造就業崗位400余個。
2025年7月18日,中廣核和田洛浦20萬千瓦/80萬千瓦時獨立新型儲能項目正式開工。該項目總投資達5.34億元,核心采用磷酸鐵鋰電池技術,規劃建設200MW/800MWh儲能電站。項目的落地將進一步推動能源結構優化升級,促進節能減排和生態環境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