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地區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包括石油、天然氣、鉆石等。隨著全球對清潔能源的需求不斷增加,北極地區的能源開發日益受到關注。
近日,挪威政府正式宣布,將在廣闊的北極地區開展首輪海底采礦區塊招標。這一舉措旨在加速推動北極地區的能源開發,為全球提供更多清潔能源。
據了解,挪威政府已經與多家國際礦業公司進行了接觸,以確定潛在的合作伙伴。這些公司將參與到北極海底采礦區的塊招標過程中,共同爭奪這片富含礦產資源的海域。挪威政府表示,他們將根據企業的技術實力、經驗和環保意識等因素進行評估,最終選定合適的合作伙伴。
此次招標將包含386個區塊,總面積占年初挪威國會批準擬開放的28萬平方公里勘探區域的38%。 挪威政府計劃在2025年上半年授予勘探許可證。

“世界綠色轉型需要礦產,如果能夠長久地從挪威大陸架開采海底礦產,政府希望能夠進行勘探”,挪威能源部長特杰·阿斯蘭德(Terje Aasland)表示。
阿斯蘭德補充說,“環境評估將貫穿于整個海底礦產勘探開發全過程”。
在挪威政府強調北冰洋深海采礦對于提高歐洲稀土和銅、鎳和錳等電池金屬供應重要意義,目前已經至少有兩家企業申請許可。 但在2030年之前,深海采礦不會開始。
這個項目可能會帶來巨大的經濟收益,但同時也會引發一系列環境問題。例如,海底采礦設備可能會對海洋生態系統造成影響,包括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以及對水質、海洋酸化等問題可能的影響。因此,任何采礦項目都需要進行全面的環境評估,并確保盡可能地減少對環境的影響。
環境保護主義者在法院對該計劃提起訴訟。
挪威環境組織“自然和青年”領導人吉蒂斯·布拉澤維休斯(Gytis Blazevicius)表示,“研究人員一直認為,我們對深海知之甚少,即使是勘探也會對海洋生命和我們發現的重要生態系統帶來災難性影響”。
“未來,我們將把2024年視為本來可以做出正確選擇的決定性一年”。 26日,綠色和平組織稱,鑒于科學家此前就對脆弱生態系統的潛在影響發出警告,擬出讓的區塊面積“大的驚人”。
3月份,歐盟議會綠色協議主管馬羅斯·塞夫科維奇(Maros Sefcovic)稱,歐盟將關注此事。挪威不是歐盟成員國。
總的來說,挪威在北極地區開展海底采礦項目的決策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涉及到經濟利益、環境保護、技術可行性等多個因素。我們期待看到挪威能夠在這個過程中充分考慮到各方面的因素,制定出既能實現經濟效益又能保護環境的項目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