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聯酋跨國企業WMA集團近日披露了其在西非的鎳礦開發計劃。該項目位于非洲西部,已完成國際通用的JORC標準礦產研究,采礦許可申請程序正在推進中。初步勘探數據顯示,該礦資源量約為2億噸,屬于典型的紅土型鎳礦床。
WMA集團業務涵蓋礦業開發、工業制造和國際貿易,在全球多個地區擁有資產。此次擬開發的鎳礦項目礦石類型為紅土鎳礦,這類礦床通常具有埋藏淺、開采條件好、選礦工藝相對簡單等特點。相比硫化鎳礦,紅土鎳礦的開發成本和投資門檻相對較低,在近年鎳價波動的市場環境下更具開發優勢。
目前,WMA正在尋求戰略合作伙伴共同建設配套的鎳精煉廠。精煉廠將采用高壓酸浸(HPAL)或回轉窯電爐(RKEF)等成熟工藝處理紅土鎳礦。這兩種技術路線各有特點:HPAL工藝適合處理低品位礦石,產品為混合鎳鈷氫氧化物;RKEF工藝能耗較高,但可直接生產鎳鐵合金。
該項目的開發將填補西非地區鎳產業鏈的空白。目前全球主要的鎳礦生產集中在東南亞、澳大利亞和俄羅斯等地,非洲大陸的鎳資源開發尚處于起步階段。隨著電動汽車和儲能產業的快速發展,全球對鎳資源的需求持續增長,特別是用于動力電池正極材料的高純度鎳產品。
西非地區政治經濟環境相對穩定,部分國家已建立較為完善的礦業法律體系。該地區基礎設施條件正在改善,多個港口可滿足礦石和精煉產品出口需求。此外,當地勞動力成本優勢明顯,為項目開發提供了有利條件。
WMA表示,理想的合作伙伴應具備鎳礦開發經驗或相關資金實力。合作方式可以靈活多樣,包括股權投資、技術合作或包銷協議等。項目建成后,產品既可供應當地市場,也可出口至歐洲和亞洲等主要消費地。
全球鎳市場近年來呈現供應偏緊態勢。國際鎳研究組織數據顯示,2024年全球原生鎳消費量預計達到300萬噸,其中電池行業需求占比持續提升。紅土鎳礦作為重要的鎳資源來源,在全球供應鏈中的地位日益凸顯。
該項目的開發將遵循國際標準的環境和社會責任準則。紅土鎳礦開采通常需要進行大規模地表剝離,WMA承諾將實施嚴格的環境保護措施,包括土地復墾和生態恢復計劃。公司還將與當地社區保持溝通,確保項目開發惠及周邊居民。
西非地區已探明多個大型紅土鎳礦床,但由于基礎設施不足和投資環境等因素,開發進度相對滯后。WMA項目的推進可能帶動該地區鎳礦資源的整體開發,形成產業集群效應。一些國際礦業公司已開始關注西非鎳礦資源潛力。
鎳精煉廠的建設將創造大量就業機會,帶動當地經濟發展。精煉產品可向下游延伸,用于不銹鋼、合金材料和電池材料生產。隨著非洲工業化進程加速,區域內鎳產品需求有望快速增長。
WMA表示,項目前期準備工作進展順利,待確定合作伙伴后將加快實施進度。公司已與多家潛在合作方進行接洽,預計年內可達成實質性協議。該項目的開發周期約為3-4年,具體進度取決于最終確定的合作方案和外部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