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山東諸城濱河獨立儲能電站一期項目進入最后攻堅階段,100MW/200MWh儲能系統全面進場安裝。該項目由科力遠牽頭的大儲能生態創新聯合體打造,采用磷酸鐵鋰電池+釩液流電池混合儲能技術,預計2025年10月建成。這是科力遠布局的首個混合儲能項目,標志著其在儲能領域的技術創新邁出重要一步,為新能源電力系統提供更高效的儲能解決方案。
諸城濱河電站由科力遠、中創新航等聯合體成員共同投資建設,已完成土建施工與電氣安裝工程。大儲能生態創新聯合體整合技術、資金和市場資源,已獲批8個獨立儲能項目,總規模達1200MW/3200MWh。隨著業務進入密集釋放期,聯合體將持續拓展儲能賽道,推動行業生態閉環的形成,為新能源發展提供堅實支撐。
為應對新型電力系統的高靈活性需求,諸城濱河電站采用科力遠創新的混合儲能技術,結合磷酸鐵鋰電池的快響應與釩液流電池的長時儲能優勢。磷酸鐵鋰電池適用于短時調頻,釩液流電池則滿足長時調峰需求,二者互補提升系統穩定性和循環壽命。這一技術突破為電網提供了更高效的調節資源,助力新能源消納。
釩液流電池因初始成本較高,商業化進程較慢,但大儲能生態創新聯合體通過混合儲能模式降低成本,推動其產業化。聯合體整合產學研資源,加速釩液流電池在長時儲能領域的應用。隨著電力系統對大規模儲能需求增長,釩液流電池技術有望迎來快速發展,成為儲能市場的重要補充。
諸城濱河電站采用預制艙式設計,集成度高,節省土地資源并縮短工期。艙體與設施一體化安裝模式優化了施工流程,減少現場調試工作量,提升建設效率。這一創新設計不僅降低了成本,還為未來儲能電站的模塊化建設提供了可復制的經驗,推動行業標準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