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光伏行業協會日前更新了2025年光伏裝機量的預測數據,將國內新增裝機預期上調至270-300GW。這一調整反映出光伏行業持續向好的發展態勢,同時也預示著對相關金屬原材料的長期需求將保持強勁增長。
在光伏組件制造中,多種金屬材料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
鋁合金邊框作為組件的主要支撐結構,其需求與裝機量直接相關。目前主流組件普遍采用6系鋁合金邊框,這類材料在保證強度的同時具備良好的耐腐蝕性。隨著裝機規模的擴大,預計鋁邊框的年需求量可能相應增加。
光伏組件中的導電材料同樣值得關注。
電池片之間的連接通常采用鍍
錫銅帶,這種材料具有良好的導電性和可焊性。銅作為主要原材料,其消耗量將隨著組件產量的提升而增加。此外,用于收集電流的匯流條也對銅材質量有嚴格要求,確保組件在長期戶外使用中的可靠性。
在電池制造環節,銀漿作為重要的電極材料,其需求量與電池片產量密切相關。盡管近年來各企業都在嘗試降低銀漿用量,但短期內尚無法完全替代。銀漿的導電性能和與硅片的附著力對電池效率有著直接影響,這一材料的技術改進仍在持續進行中。
支架系統是光伏電站的另一個金屬材料消耗大戶。目前市場上主要有鋁合金支架和鍍
鋅鋼支架兩種主流方案。鋁合金支架重量輕、耐腐蝕,適合分布式項目;而鍍鋅鋼支架承載能力強,成本相對較低,更適合大型地面電站。隨著裝機規模的擴大,預計這兩種材料的市場需求都將保持增長。
在電池技術迭代過程中,金屬材料的選擇也在不斷優化。TOPCon電池對銀漿的需求量比PERC電池更高,而HJT電池由于采用低溫工藝,對漿料性能提出了新的要求。這些技術路線的演進都直接影響著相關金屬材料的使用方式和用量。
組件大型化趨勢也對金屬材料提出新要求。更大的組件尺寸意味著需要更高強度的邊框材料和更可靠的支架系統。部分企業已經開始嘗試使用新型合金材料,在保證結構強度的同時減輕組件重量。這種材料創新有助于降低運輸和安裝成本。
光伏裝機量的增長還將帶動相關配套設備的金屬需求。逆變器中的散熱器、變壓器中的銅繞組等都需要大量金屬材料。這些配套產品的需求增長雖然不如組件直接,但累計用量也不容忽視。
在全球能源轉型背景下,光伏產業的持續發展已經成為確定性趨勢。這對上游金屬材料產業既是機遇也是挑戰。一方面,穩定的需求增長為相關企業提供了市場空間;另一方面,如何在保證供應的同時實現材料創新和成本優化,將成為產業鏈需要共同面對的問題。
光伏金屬材料的回收利用也逐步受到重視。組件退役后的鋁邊框、銅導線等材料具有較高的回收價值。建立完善的回收體系不僅有利于資源節約,也能為產業鏈創造新的價值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