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車保有量不斷攀升的當下,其應用場景正逐漸從單純的交通工具向多功能的移動儲能設備拓展。近日,國網吉林省電力有限公司在長春市新湖鎮榆樹村成功完成了一項具有創新意義的試驗——“構網型車網互動(V2G)充電樁”離網運行試驗。
此次試驗中,一輛民用新能源汽車被用作
移動儲能電源,通過“構網型V2G充電樁”為核心設備,成功為一臺12千瓦的農用水泵連續供電3.1小時,滿足了4畝水田的當日排灌用電需求。這一成果不僅驗證了新能源汽車在離網狀態下的供電能力,還為解決農田灌溉等離散性用電需求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決方案。
“構網型V2G充電樁”采用的通用化接口設計和控制模塊,使其能夠兼容多種車型及復雜工況。在主網故障時,該設備能夠快速構建智慧微電網,確保離網狀態下電力供應的穩定性和可靠性。這一技術的應用,標志著新能源汽車從單純的“儲能載體”向“可用電源”的功能躍升,為新能源汽車的多功能應用開辟了新的道路。
近年來,吉林省農田機井灌溉負荷持續增長,全省已有19.32萬戶排灌客戶接通動力電。為滿足農田灌溉等離散性用電需求,國網吉林電力著力推進移動儲能設備融入末端電網體系,構建具備應急保供能力的分布式電力保障模式,保障關鍵民生負荷。
在此基礎上,國網吉林電力將選取農業灌溉區、災害多發區等應用場景開展試點示范,構建可量化、可復制、可推廣的離網保供實踐體系。這不僅將提升區域電網的靈活性和韌性,還將為新能源汽車的多功能應用提供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吉林長春的構網型V2G充電樁離網供電試驗成功,不僅為新能源汽車的應用場景拓展提供了新的方向,也為解決農田灌溉等離散性用電需求提供了創新的解決方案。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應用場景的不斷拓展,新能源汽車有望在未來的能源系統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為實現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